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2020-10-18 環球情報員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10月29日宣布,放棄今年12月份基民盟(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的競選,這也意味著默克爾不再尋求其總理生涯的又一次連任


一、「鐵娘子」謝幕

2018年對於默克爾可謂「流年不利」—她所在政黨的支持率創下了近5年來新低,從38.3%跌至27.2%;她的政治盟友基社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與社民黨(社會民主黨)在巴伐利亞州的選舉也遭受重挫。

更糟糕的是,慘烈的選舉結果讓默克爾的大聯合政府危機不斷,各政治盟友不斷發難。

64歲的年紀,對於一個政治家而言,正是經驗和智慧處於純熟的黃金時期,默克爾卻選擇在這樣一個年齡結束璀璨的政治生涯—她是否有苦衷呢?

對於這一問題,其難民政策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聯合政府紛爭不斷,默克爾眉頭緊鎖


二、道德餘暉之後,德意志的困境

2015年之前,默克爾政府對於難民政策一直秉持著德國自80年代以來的緊縮風格,在提高本國難民進入限制的同時,強調歐盟國家的共同合作。

而在2015年初,德國政府對於這一問題開始由本位主義轉向人道主義的道德同情。

同年9月,默克爾政府一轉往日的態度,對處理難民問題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堅定和積極,公開主張無上限的接受難民。

▲不僅是政府,德國民眾剛開始也是非常歡迎難民的,圖為手持標語「歡迎難民」的德國群眾

默克爾在加快本國審核進程的同時,還扮演起歐盟處理難民問題的中流砥柱,接受滯留於周邊國家的難民。

在這樣的寬鬆政策下,德國難民人數激增,2016年底,已從15年初的45萬上漲到150萬。

▲難民進入德國的路線

但政治行動中,謹慎永遠是美德。在德國民眾熱火朝天的開始接收難民不久,就嘗到了大量的惡果。

最直接的惡果就是隨著難民的湧入,德國的犯罪率開始飆升。據統計,在難民湧入高潮期間,德國薩克森州犯罪率同步上升10.4%,92%的增案與難民有關。

科隆性侵災難後,市民爆發遊行

再者,德國投諸難民的財政支出巨大。僅2016年,德國用於難民的財政支出便超過200億歐元。

根據德國難民法規,一個單身難民在身份註冊和審核階段,除去免費的住宿、醫療、教育等項目,可以從德國政府手中領到360多歐元的現金補助。

而若是家庭,補助金則達到650多歐元每戶,另外,每個孩子還能再領取220至314歐元。這樣算來,一個三口之家,每月至少可以領到870歐元。

德國難民

除了聯邦政府自己掏腰包外,各州政府還鼓勵民眾為難民提供擔保,並許諾這種擔保只要維持到難民申請通過就截止。可落實到實際中,聯邦政府對這種許諾不予承認,從而擔保人的義務被迫延長到難民找到工作為止。

隨著難民開支加大,這些擔保人遭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有的為多人擔保的,甚至面臨著直接破產的風險。

▲德國人手持標語抗議,「難民不被歡迎」

德國社會也正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撕裂。信仰的差異使難民傾向於與自己同一宗教的人聚居;另外,語言的差異,使其即便想走進德國的原生社會也變得困難重重。

同時,難民來源地所崇尚的文化是多生多育,而德國本土的人口增長早已停滯不前,照這樣發展勢頭,難民及難民後代與德國原生人口的數量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小。

在這樣的境況下,德國本土社會感到了強烈的威脅。

德國難民營分布圖

難民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很快就反映到了政治當中。2016年的地方選舉,在默克爾的家鄉,基民盟僅僅得到了19%的選票,與得票最多的社民黨差了10個百分點。

17年大選,默克爾領導下的聯盟總共獲得選票32.9%,相比上屆選舉下滑8%-9%,與此同時,德國極右翼選項黨卻一舉獲得了13%的選票,成為議會內的第三大黨。

到了2018年,基社盟和基民盟之間出現裂痕,也正是因為難民政策——基社盟在巴伐利亞地方選舉失敗之後,為了重新穩定基本盤,回籠在難民問題上丟失的選民,選擇不再和默克爾站在同一戰線。

綜上可以看出,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不單單給自己的政治生涯帶來了困境,更為德國的社會環境,政治生態帶來了威脅。在其政策實行之初,黨內外許多人士已經採取批駁的態度。

但為什麼默克爾還是甘冒如此風險,在難民問題上由原來的謹慎保守忽然轉向激進呢?

向更深處探索,「難民」對於德國社會來說,遠遠不是「人道主義」那麼簡單。


三、道德外衣之下,一口難民寶藏

「無利不起早」,這句古話在現代社會同樣充滿了活力,尤其當我們把「利」看得更寬泛的時候,就能更好的理解眼下的問題。

首先,激進的難民政策對於選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德國國內有400多萬穆斯林人口,佔人口比例的5.4%-5.7%之間。

▲歐洲各國穆斯林人口,單位m代表百萬

而向德國湧來的難民也主要來自於北非和中東,其宗教信仰也以伊斯蘭教居多—這樣的難民政策,能為基民盟在穆斯林選民中開闢疆土。

與此同時,寬鬆的難民政策對於默克爾政治形象有很大的幫助。彼時,德國民間對於難民持極為樂觀的態度,對於默克爾政府之前的保守態度,甚至持之以譴責。

默克爾在開放了德國的邊境大門之後,瞬間成為人道和時代責任的象徵,其本人也因此當選2015年《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2015年默克爾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其次,難民為德國帶來的是一條全新的產業鏈。2015年之前,德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大規模安置難民的經驗,無論是政府中還是社會中,都沒有專門的體系。

但隨著難民數量大幅增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德國誕生。安置難民的首要任務就是建造難民營,並構建相關的服務設施,這使得德國的基建市場迎來了春天。

按照中國的經驗可以知道,建築行業帶動產業發展的能力是很強勢的。德國的工業產品獲得了市場,勞動者也獲得了許多的就業機會。

建築行業之外,難民救助機構也興興向榮。德國針對難民,形成了各類救助機構,覆蓋難民申請諮詢、法律援助、房屋中介、日常醫療等方面。這些機構具有很強的吸納各類勞動力的能力。

那麼這麼龐大的群體,資金從何而來?一方面,所有的花費由政府按難民人數和性質提供資金援助;另一方面,社會的捐助款也源源不斷的湧來。

除此以外,難民的身份信息同樣成為了一種產業。有許多地下蛇頭購買難民信息,販賣給各公司;同時,一些救助機構也在購買這類信息,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向政府上報更多的人數,從而申請更多的資金。

德國一處難民營俯瞰圖

再次,難民的到來為政府提供了巨大的尋租空間。一來,難民居留許可的認證由政府執行,在這樣一個過程裡,私相授受的空間很大,極易造成腐敗。

今年6月份,德國難民署不萊梅分局爆出了醜聞,一名工作人員在三年間收取賄賂,向1200多名難民發放許可證。

二來,大量財政撥款也為官員將納稅人的稅款合法轉入自己的腰包提供了渠道。政府官員和議員通過難民安置措施,為與自己相關的利益集團提供了不少牟利的機會。在慈善事業背後,不少地產企業,醫療企業跟著賺的盆滿缽滿。

另外,難民的湧入也為德國經濟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德國近年的人口老齡化速度飛快,而人口增長率緩慢,預計到2019年,德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29%,開始超過30歲以下年輕人的數量。

▲大量的難民,為德國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

、道德外衣

如此的人口結構,對於德國經濟的增長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它預示著德國生產力和許多領域的消費力都將出現下滑。

難民除了能在數量上填補勞動力市場的空缺之外,在價格上還更具有優勢。他們許多人不具有完善的身份,從而無從享受合法權益,企業只用付出較少的薪酬就能招到青壯年勞動者。

同時,難民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的消費欲望也同樣不小。除了生兒育女、安家落戶這些大頭支出外,他們在日常生活裡的支出同樣為德國各個產業帶來了拉動力。

2019年德國老齡化將達臨界點


四、歐洲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難民為德國帶來的誘惑讓人神往,以至於無數政客至今仍在為其搖旗吶喊,綠黨黨魁甚至在面臨責問時說出了「船永遠裝不滿」這樣的話語。

政治家們總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後果的,但是同時,他們也都被利益誘惑著。在他們的理智面前,利益總能戰勝後果,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超乎尋常的自信。

但歷史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這些自信總是盲目的。面對難民帶來的問題,以及德國社會日漸右轉的輿論,默克爾政府已經疲於應付。

默克爾本人也一改堅持到底的口風,開始檢討當年的政策。

但無論怎麼檢討,上百萬難民已經在德國安家,當一個政策進行到這樣一個程度,那後來者無論是否享過前人的福氣,都只能背負前人遺留下來的責任。

難民問題在今後歐洲政治舞臺,將會是越來越重要的一個問題,考驗著未來政治家們的智慧與能力。

德國右翼標語,「歐洲永遠都不會是你們的家」

作者: Apollo  編輯: Thomas (唐)

相關焦點

  • ...民黨成員談2017年大選和難民問題:不認同難民帶來更多公共安全...
    雖然這項政策在國際上因其對德國經濟的巨大刺激作用而備受推崇,尤其是國內學者認為這是施洛德政府的一項壯舉;但在德國本土,「2010議程」卻一直因為它帶來的社會公平問題,尤其是對待失業人員的補助政策等,被一致詬病,導致SPD內部分裂,被迫提前大選,失掉了執政地位。此後的十多年,SPD在支持率上一直走低,比它更「左」的許多黨派則百花齊放,比如「左翼黨」、「綠黨」等。
  • 難民問題咋處理?德國奧地利各說各話
    17日,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到訪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這是庫爾茨成為奧地利總理後,德奧這兩個近鄰領導人的首次會晤。然而,在會晤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兩人卻因為難民問題針鋒相對。
  • 德國新增難民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新華社柏林1月8日電(毛競)德國聯邦內政部8日在柏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19年德國新增難民人數連續第三年下降。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避難申請者人數連續三年下降,表明過去幾年政府遏制無序移民的大量措施收到成效。
  • 德國社會治安秩序每況愈下 專家:移民難民問題系主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分析,德國的社會治安秩序每況愈下,甚至出現惡化,主要原因是移民難民問題。他指出,移民難民問題不單純像德國反移民組織所指責那樣大量涉及犯罪。移民難民問題給德國社會造成了一種不安定的氣氛,移民難民進入以後,由於德國的政策包括德國本身安置能力問題,它在社會秩序和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
  • 德國聰明之舉,接收大批中東難民!難道不怕「難民」化?
    引言眾所周知,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多國家都非常的討厭戰爭,因為戰爭給國家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危害。雖然很多國家都處於和平的階段,而部分地區依舊處於戰亂的階段,就好比中東地區。據了解,一開始很多的國家開始會接收難民的,但是由於數量太多,很多國家都暫停了這個措施。也導致現在近百萬的難民處於流浪的階段。德國接收難民了解德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德國雖然在二戰中的軍事受限制,但他們的工業發展是非常強大的,就連超級大國的美國也佩服不已。
  • 難民融入德國的關鍵是語言?
    克勞斯-迪特·雷曼和早報記者分享了歌德學院在應對難民潮問題上的一些措施,由於歌德學院遍布全球,除了在德國本土提供德語教育,幫助難民儘快融入德國,他們還可以在難民來源國當地提供一些幫助。他對默克爾的第八次來訪充滿期待,認為中國和德國在文化創新上有相當多可以合作的領域。
  • 大批難民從土赴歐盟邊境 德國:2015年難民危機不會重演
    針對日前土耳其允許境內難民前往歐盟邊境,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賽貝特2日回應稱,2020年局勢與2015年難民危機時已經不同。他重申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強調2015年的情形不會重現。圖說:3月1日,在土耳其埃迪爾內省,難民和非法移民步行前往土耳其與希臘邊境 新華社作為對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遭襲擊后土敘邊境局勢惡化的回應,土耳其政府2月27日表示,將不再把敘利亞等國難民安置在本國境內。
  • 德國雄心勃勃提出接收難民改革方案 運轉不靈?
    三個實質問題有待回答德國《世界報》網刊文表示,實質上,歐洲難民政策的改革,涉及以下幾個基本問題:第一,當非歐洲公民非法入境,但這是由於他卻在尋求保護,避免追殺或是戰爭時,歐洲國家作為一個聯合的整體,應該如何應對?全部接受這些難民?還是可以遣返其中的一些人?
  • 暴力犯罪之外德國難民問題又出大醜聞,默克爾還能抗多久?
    一直困擾德國的難民問題,近日又讓德國總理默克爾陷入了更大的危機。據外媒報導,德國內政部下屬的聯邦移民與難民署(BAMF)不萊梅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被指控在2013年至2016年間收取賄絡,從而向大約1200多名難民提供居留許可,目前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署(BAMF) 不萊梅分局正接受腐敗與瀆職調查。
  • 德國政府:難民是暴力犯罪增加主因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焦點》周刊8月31日報導,5年前的難民危機中,德國湧入約160萬名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首次承認,難民群體是德國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難民犯罪。
  • 讓我們看看德國當年是怎麼接收越南華僑難民的
    現在國內很多人諷刺默克爾為聖女婊,認為德國接收大量難民最終會自食其果,但他們無法解釋默克爾將會再次連任的事實,怎麼還有德國人這麼傻的人呢?很多國人討論接收難民的後果問題,實際他們並不知道,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些所有的可能性,後果,其實都已經被德國社會反覆討論過了。而當時德國社會討論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看到了,流落南海的眾多越南華裔難民的悲慘處境。
  • 德國「難民學歷」:土耳其伊朗最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哪個國家的難民素質最高?」德國《西部日報》15日稱,為了在龐大的難民群體中發現高素質人才,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近日對去年湧入德國的難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來自土耳其和伊朗的難民素質最高,奈及利亞的難民素質偏低。
  • 德國接受大量中東難民,難道是良心發現?這才是默克爾聰明之處
    ,這些難民世界各國都避之不及,德國卻敞開國門大量接受,難道是良心發現了?,德國也是欣然接受,據說德國已經接受了百萬的難民。德國是良心發現了麼其實德國雖沒有真正參與過中東之間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德國對這些資源不動心,而是因為當時懼怕蘇聯的實力,所以才沒有挑起戰爭,並不是良心發現,現在這樣接受大量的難民,德國表示說只是出於民主和人權才會接受這些難民,但是德國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國家帶來很大的麻煩,不僅要在吃喝上管這些人
  • 今年約三分之二申請來德國難民遭拒
    新華社柏林11月3日電(記者張遠 任珂)據德國《星期日圖片報》3日報導,今年約三分之二的難民申請遭德國政府拒絕。  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事務局局長漢斯-埃卡德·佐默日前接受《星期日圖片報》採訪時說,該局今年已收到難民申請11萬件,預計全年收到的申請數量在14萬至14.5萬件之間,低於2018年的16萬件。
  • 高福利的德國吸引無數難民不計代價前來,為何當地人卻開始移民?
    ,已經形成了一場難民危機,那麼難民危機在歐洲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德國為難民們最主要的目的地,只因德國給難民的待遇太好了,傳說什麼工作不幹,每個月拿到的錢比工人還多。  難民條件不錯  由於進入德國的移民數量有增無減,主要來自其他歐盟成員國的以及所謂的人道主義移民--即接納難民,故而德國的人口減少問題顯得不算嚴重。後果為現在德國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具有移民背景,目前的規模為2120萬,比去年增加了40萬人。  德國歡迎難民
  •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不過,她聲稱,自己在德國難民營居住期間,曾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 德國現有難民177萬人 總人數九年來首次下降
    中新社柏林10月5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聯邦內政部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中,德國生活有約177萬擁有各類居留資格的難民,較2019年底下降了6.2萬。當局表示,這是德國境內難民人數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 難民為何偏愛德國:住宿免費 每月352歐元生活費
    德國巴伐利亞州內政部長赫爾曼則對默克爾總理作出允許難民入境的臨時決定事先沒有跟各州商量表示不滿,稱這「在歐洲釋放了一個完全錯誤的信號」。而德國各執政黨領導人準備就難民安置問題進行緊急會商。  德國官方預計,今年湧入德國的難民總數可能會達80萬。《法蘭克福匯報》5日預計,德國今年接待安置這些難民的總開支可能會高達100億歐元。
  • 七名敘利亞難民在德國性侵18歲女孩,當地人憤怒了
    話說,敘利亞國內民眾常年飽受戰亂之苦,許多人被迫流離失所淪為難民,他們中的很多人會選擇逃亡國外以追求更加穩定和安全的生活。 多年以來,數百萬名敘利亞難民成功逃入德國,因為德國對待難民一直保持高度接納態度,但最近的一起七名敘利亞難民輪姦一位18歲德國少女的惡性犯罪事件,卻令許多德國人對敘利亞難民的態度有所轉變
  • 德國內政部長:將撤銷「返鄉休假」敘利亞難民避難資格
    中新社柏林8月18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18日表示,對於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那些因休假等私人原因頻繁返回敘利亞的人士,不能認為其在祖國有遭受迫害的危險。澤霍費爾表示,對於這類人「必須撤銷其難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