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默克爾惹哭難民女孩笑了 全家獲德國"永居"

2021-01-09 人民網

人民網訊 據德國媒體報導, 曾在默克爾面前哭訴的巴勒斯坦少女雷姆(Reem Sahwil )如今可以笑了,因為她終於被允許無限期留在德國了。德國羅斯託克(Rostock)市政局28日宣布,17歲的巴勒斯坦女孩雷姆已獲得可以在德國無限期居留的許可。至此,她和父母將受到法律保護不被驅逐。

兩年前,難民少女雷姆因與默克爾的一場對話引發關注。2015年7月,14歲的雷姆在德國城市羅斯託克參加一個電視談話節目。四年前,小女孩跟隨父母出逃黎巴嫩,但面臨被德國驅逐的危險。她在節目中向默克爾敘述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包括上大學,她同時也透露:"看到別人能享受生活,自己卻不行,真的很難過。"女孩由此表達自己可能無法留在德國的擔心。

但當默克爾回答,德國無法接納所有難民時,雷姆開始哭泣。默克爾當時試圖安撫她。不久後,默克爾的安撫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爭議,甚至有網民指責默克爾"冷血"。

2016年,默克爾邀請雷姆到總理府作客。幾周前,雷姆的自傳《我有一個夢想--一個難民孩子在德國》在德國出版。目前,她在德國讀書,能說一口流利德語。今年10月,雷姆的臨時居留許可將過期。(老任)

(責編:燕勐、楊牧)

深度閱讀

金磚方案開闢網絡空間光明未來過去十年來,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逐漸成長為世界經濟新亮點。這一顯著成績的背後,關鍵在於金磚國家緊緊圍繞經濟合作這條主線,抓住創新這一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精誠合作,相向而行。金磚國家以其清晰的發展願景與務實合作,將迎來更富活力的第二個十年。【詳細】

駐印度大使羅照輝發表文章《翻舊頁 開新篇 中印關係前景可期》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22日在印度知名英文媒體《印度教徒報》發表署名文章《翻舊頁 開新篇 中印關係前景可期》,展望中印關係下一步發展方向。文中稱,下一步雙方應相向而行,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廈門會晤共識,通過聚焦合作縮小分歧,通過解決分歧推動雙邊關係更加健康發展。【詳細】

相關焦點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默克爾咋化解「難民關」
    然而,在德國國內,一百多萬難民短時間內湧入,給社會治安、文化融合、難民安置等方面帶來嚴峻挑戰。德國多州承壓,紛紛要求默克爾限制難民入境,部分與默克爾唱反調的聲音甚至來自她所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內部。  2016年跨年夜,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發生大規模搶劫和性侵案件。警方接到逾千起報案,其中約一半與性騷擾有關。
  • 暴力犯罪之外德國難民問題又出大醜聞,默克爾還能抗多久?
    一直困擾德國的難民問題,近日又讓德國總理默克爾陷入了更大的危機。據外媒報導,德國內政部下屬的聯邦移民與難民署(BAMF)不萊梅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被指控在2013年至2016年間收取賄絡,從而向大約1200多名難民提供居留許可,目前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署(BAMF) 不萊梅分局正接受腐敗與瀆職調查。
  •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並且這幾年法國做的事情也是不得人心,當中東亂局發生之後,很多國家都抵制中東難民湧入自己的國家,但是法國卻敞開懷抱接受這些中東難民,並且還接收來自非洲的難民,根據統計2015年到2016年一年之間,德國接收難民的數量就從45萬增長到了150萬。默克爾這樣接受大量難民,難道不怕德國被來自中東的難民伊斯蘭化嗎?
  • 百餘難民聚集德國駐希臘大使館前抗議 高喊:默克爾媽媽,開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難民問題現已成為德國社會最嚴重問題之一。自2015年開始接收難民至今,德國難民人數已達德國人口總數的5.8%,而難民支出逐年上升已成為德國庫重擔。鑑於此,德國政府近年來逐漸提高難民庇護申請門檻,限制入境難民人數,難民卻不滿德國政府此舉頻發抗議。
  • 德國接受大量中東難民,難道是良心發現?這才是默克爾聰明之處
    ,這些難民世界各國都避之不及,德國卻敞開國門大量接受,難道是良心發現了?其實這才是默克爾聰明的地方。,德國也是欣然接受,據說德國已經接受了百萬的難民。德國是良心發現了麼其實德國雖沒有真正參與過中東之間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德國對這些資源不動心,而是因為當時懼怕蘇聯的實力,所以才沒有挑起戰爭,並不是良心發現,現在這樣接受大量的難民,德國表示說只是出於民主和人權才會接受這些難民,但是德國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國家帶來很大的麻煩,不僅要在吃喝上管這些人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2015年之前,默克爾政府對於難民政策一直秉持著德國自80年代以來的緊縮風格,在提高本國難民進入限制的同時,強調歐盟國家的共同合作。到了2018年,基社盟和基民盟之間出現裂痕,也正是因為難民政策——基社盟在巴伐利亞地方選舉失敗之後,為了重新穩定基本盤,回籠在難民問題上丟失的選民,選擇不再和默克爾站在同一戰線。綜上可以看出,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不單單給自己的政治生涯帶來了困境,更為德國的社會環境,政治生態帶來了威脅。
  • 王陶陶:默克爾將證明,沉迷「聖母」形象引入難民會怎樣
    最近,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與之相應的是,極右翼另類備選則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一步跨入柏林市議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受選舉結果的打擊,默克爾在選後對自身的難民政策作出了懺悔。但事實上,默克爾難民政策的破壞效應並不僅僅局限於選舉,從長遠來看,默克爾還將把整個歐洲的未來甩上毀滅的祭壇。
  • 德國希望「獨善其身」 默克爾「全球一姐」不好當
    不過有不少評論指出,無論從客觀條件或主觀層面上,德國不可能、也不打算領導世界,在此次德國大選中,歐洲以至國際事務從來都不是德國選民關注焦點,就連外人眼中至關重要的難民議題,對德國人來說也已成歷史。英國《衛報》法籍記者努加雷德坦言,正因為德國人生活過得太好、政局太穩定,所以他們都不會關心國境以外的事情,只盼獨善其身。這一點,正是默克爾給予他們的競選承諾。
  • 難民融入德國的關鍵是語言?
    歌德學院在歐洲難民來源國約旦舉辦音樂活動。昨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乘坐專機抵達北京國際機場,這是其第八次訪華。此前兩天,成立於1988年的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在北京增加了一個新空間「至所」,該空間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位於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地798藝術區,於默克爾訪華當日開館。27日,特意來到中國參加開館儀式的德國歌德學院主席克勞斯-迪特·雷曼在開幕式結束後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75歲的雷曼自2008年起擔任歌德學院主席,此前曾來過中國。
  • 德國社會治安秩序每況愈下 專家:移民難民問題系主因
    根據多家德國媒體報導,嫌犯曾在肇事地點生活多年,過去一段時間曾出現心理問題。他曾在3月底給鄰居的一封郵件中透露出有自殺的想法,但沒有提及到要傷害其他人。就在德國民眾對明斯特襲擊事件驚魂未定之時,柏林警方又阻止了一場持刀襲擊事件。許多介紹,8日當天大約有36000人參加柏林的半程馬拉松比賽。
  • 大批難民從土赴歐盟邊境 德國:2015年難民危機不會重演
    針對日前土耳其允許境內難民前往歐盟邊境,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賽貝特2日回應稱,2020年局勢與2015年難民危機時已經不同。他重申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強調2015年的情形不會重現。圖說:3月1日,在土耳其埃迪爾內省,難民和非法移民步行前往土耳其與希臘邊境 新華社作為對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遭襲擊后土敘邊境局勢惡化的回應,土耳其政府2月27日表示,將不再把敘利亞等國難民安置在本國境內。
  • 默克爾:一位物理學女博士的政治人生 | 人物
    「一飛沖天」的政治生涯默克爾原名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Angela Dorothea Kasner),1954年生於德國漢堡,她的祖父曾是波蘭人,後移居至德國,因此默克爾擁有四分之一的原波蘭血統。默克爾出生後不久,全家便遷至東德地區,那時隔斷東西德國數十年之久的柏林圍牆尚未建立。
  • 難民為何偏愛德國:住宿免費 每月352歐元生活費
    一位抵達慕尼黑火車站的難民手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照片供圖/IC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奧地利總理法伊曼協商決定臨時允許這些難民入境。5日全天,數千難民乘坐火車經奧地利抵達德國慕尼黑等城市。  5日中午,載有200多名難民的首列難民專列抵達德國南部的慕尼黑中央火車站。難民們在警察引導下直接轉乘另一列車前往附近的難民臨時安置點。  此後,大約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有一列載有數百名難民的普通旅客列車抵達慕尼黑。
  • 袁野:選出默克爾,對德國還是一件好事嗎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默克爾張開雙臂歡迎上百萬難民之舉讓德國全國上下雞飛狗跳,恐怖襲擊和性侵案件不時見諸報端,憤怒的反對者質疑總理是不是發瘋了;大眾「排氣門」成為有史以來汽車行業最大的醜聞,讓人擔心德國經濟的支柱——汽車產業是不是要完了;英國意外的脫歐,以及右翼疑歐民粹主義者們在奧地利、荷蘭、義大利和法國崛起的威脅,則引發了一陣陣歐盟即將分崩離析的哀嚎,歐洲幾乎處於冷戰結束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 七名敘利亞難民在德國性侵18歲女孩,當地人憤怒了
    多年以來,數百萬名敘利亞難民成功逃入德國,因為德國對待難民一直保持高度接納態度,但最近的一起七名敘利亞難民輪姦一位18歲德國少女的惡性犯罪事件,卻令許多德國人對敘利亞難民的態度有所轉變
  •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不過,她聲稱,自己在德國難民營居住期間,曾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 德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默克爾表示祝賀
    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與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獲獎。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通過其發言人對根策爾獲獎表示祝賀。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生於德國黑森州巴特洪堡,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
  • 德國難民危機影響政治格局,右翼選擇黨已成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
    ▲受難民危機影響,德國右翼政黨選擇黨的民意支持率持續走高,成為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視覺中國根據德國民調機構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被視作堅決反對難民政策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在德國東部地區獲得空前聲望,其支持率已達到25%,超過了默克爾的聯盟黨,成為原東德地區第一大黨。
  • 難民問題咋處理?德國奧地利各說各話
    17日,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到訪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這是庫爾茨成為奧地利總理後,德奧這兩個近鄰領導人的首次會晤。然而,在會晤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兩人卻因為難民問題針鋒相對。
  • 德媒:不僅華人 德國人亦擔心難民犯罪率上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德國之聲」網站12月10日報導,德國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將難民及難民融合視為德國當前最重要的問題。一半受訪者擔心難民數量的增加會造成犯罪率增加。。德國之聲本周詢問了生活在德國的華人女性,發現治安狀況已成為在德華人頗為關注甚至憂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