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應用題常見的14類思想方法(二)

2020-08-28 果老師數學訓練營

思想是數學的靈魂,如同人的大腦,對人體有著支配作用,人離開了大腦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數學缺少了思想,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只是簡單的計算。同學們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計算、做題,還要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方法,就像有一種得到「綱領」的感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從容解答,我們整理了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應用題的14類思維方法,具體如下:

8.對應法

對應法也稱「對比法」,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方法。有很多問題,給定的數量和對應的數量關係是在變化。為了使變化的數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條件按照他們之間的對應關係排列出來,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從而找到解題的關鍵,這種解題思維方法叫對應法。具體解題過程包括:

1)分析已知條件,找出變化的數量關係;

2)排列條件,顯示對應關係;

3)比較兩組數量間的變化;

4)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盈虧問題就是對應法解題的常見題型。


對應法

9.倒推法

倒推是常用的數學思維方法,思考途徑是從題目的問題出發,倒著推理,逐步靠攏已知條件,直到解決問題。具體方法是從問題的最後結果出發,利用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倒著推理思考,一步一步往回算,原來加的用減,減的用加,乘的用除,除的用乘。逐步靠攏所求,直到解決問題。這種解題方法叫做倒推法,有的參考資料中也叫逆推法或還原法。


倒推法

10.設數法

當應用題中沒有解題必需的具體的數量,並且已有數量間的關係很抽象時,如果假設題中有個具體的數量,或假設題中某個未知數的數量是單位1,題中數量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清晰明確,從而便於找到解答問題的方法,我們把這種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叫做設數法。

設數法

11.轉化法

轉化就是轉變或改變,是指運用事物運動、變化及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難變為易、把複雜變為簡單、把陌生轉化為熟悉的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中,有時把要解決的問題轉換成另一個與之有關的問題去解決,從而達到變複雜為簡單、變生疏為熟悉、變隱含為顯現、變困難為容易的目的。轉化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思考方法,在幾何圖形計算、數的計算、分率及比的計算運用中有廣泛的使用。

轉化法

12.代換法

代換法是解應用題常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在有些應用題中,要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未知量,可以先分析這些未知量之間的關係,根據他們之間的關係,用一種量代替另一種量,這種解題方法叫做代換法,用代換法解題時,先要分析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再進行等量代換。代換法的本質就是兩個完全相等的量,可以相互代換。如平衡的天平、平衡的蹺蹺板兩邊的重量相等

代換法

13.類比法

類比是由兩個思維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它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思維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可通過聯想找到一個與要解答的題目相類似的原型題,用原型題的解題方法使新問題獲得解答。這種思考方法叫類比法。常見的類比題型有鐘錶問題類比為兩人在環形跑道中的行程問題,另外有些題目可類比成工程問題、平均數問題等等。

類比法

14抓不變量法

數學題中,常常會出現數量的增減變化,但這些量變化時,與它們相關的另外一些量卻沒有改變。這種「不變量」往往在分析數量關係時起到重要作用。只要抓住「不變量」作為突破口,往往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常見的不變量有:抓住「和不變」,抓住「差不變」,抓住「部分量不變」等等。

抓住不變量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應用題常見的14類思想方法(一)
    思想是數學的靈魂,如同人的大腦,對人體有著支配作用,人離開了大腦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數學缺少了思想,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只是簡單的計算。同學們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計算、做題,還要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方法,就像有一種得到「綱領」的感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從容解答,我們整理了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應用題的14類思維方法,具體如下:1.
  • 小學數學常見的典型應用題——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
    概念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兩個數的差,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做和差問題。2. 常用的數量關係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3.方法一:先求大數,也就是大米的數量,用數量關係式(和+差)÷2=大數。列式為:(24+6)÷2=15(噸),得出大米的數量為15噸,再用它們的和減去大米的數量就能得出麵粉的數量,列式為:24-15=9(噸),故本題的答案是這個糧店購進大米15噸,麵粉9噸。
  • 小學數學常見的典型應用題——差倍問題的解題方法
    #差倍問題也是小學數學常見的典型應用題之一,要解決這類應用題,就要清楚它的概念、常用的數量關係式和解題關鍵 。2.差倍問題的基本公式差÷(倍數-1)=小數(1倍數)小數×倍數=大數(幾倍數)或小數+差=大數3.解題關鍵解答差倍問題的關鍵是找出兩個的差及倍數,求出1倍數是多少。
  • 「假設法」思想在小學數學行程類應用題中的應用舉例,為孩子收藏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專門一節課是學習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實際上,在小學階段,「假設法」思想在行程類問題中應用得非常廣泛。隨便舉幾個例子,都會用到「假設法」思想。作為一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現通過2個例子給大家介紹一下用「假設法」思想解決行程類應用題的方法。
  • 小學數學中的方程組思想(二):消去法解應用題
    一、問題描述上一篇講了小學數學中的方程組思想(一):置換法解應用題,置換法對應的是代入法解方程組,還有一類應用題對應的是加減法解方程組,它就是用消去法解應用題。二、解題方法先把關係式列出來,藉助關係式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係,然後尋找或構造相同的量,最後把相同的量消去。
  • 小學數學應用題類型分類及解法匯總
    14、平均數問題15、過橋問題其中前17類是代數問題,後3類是幾何問題。有些問題以前寫過,還有些後續會陸續補充。解法匯總1、畫圖法小學應用題解法可分為兩大類:算術方法和方程解法,算術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畫線段圖,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 小學數學:常用的15種思想方法,同學:做題再也不怕沒思路了
    做數學題時,如何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學碰到題目卻無從下手,原因就是對於數學常見的思想方法沒有了解,今天書香老師總結了小學常見的15種思想方法,以後再作題時可以想想運用的是什麼思想方法,同類型的題目相信就難不倒你了。
  • 一二年級應用題:趁著假期,訓練邏輯思維50題(附答案)
    很多同學在三年級數學開始下滑,一部分原因是三年級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會有自已想法,這個時候正確引導非常重要,所以要多關注孩子這方面,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三年級應用題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對讀懂題目,思考分析提出了較高要求,綜合運用能力的薄弱導致數學成績下滑。
  • 小學升初中應用題分類總複習,小學數學多種應用題解題思路與方法
    小學升初中應用題分類總複習(完整版66頁ppt)——小學數學各類應用題解題思路與方法歸一問題【含義】 在解題時,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單一量),然後以單一量為標準,求出所要求的數量這類應用題叫做歸一問題。【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單一量,以單一量為標準,求出所要求的數量。和差問題【含義】 已知兩個數量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量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和差問題。
  • 數學真能幫大忙— 掌握這20類應用題,小學數學再無難題!
    在小學階段,孩子除了要學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之外,還要掌握的最重要的題型就是應用題。僅僅從應試的角度來看,應用題在數學試卷中的分值佔比就不小。以一份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卷為例,應用題的分值已經高達40分。年級越高,應用題佔比越大。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小學階段學好應用題,也是為中學階段的物理、化學打好基礎。因為應用題,一般都是運用文字和數字的組合提出問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100題!掌握這些,成績一定是最優秀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100題!掌握這些,成績一定是最優秀的其實相信家長們都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進入二年級後,學習效率相對會低很多,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習難度增加的緣故,特別是數學這門科目,相信不少孩子面對應用題都十分的頭疼,這樣一來自然學習效率就會非常地低,考試也就難以取得好成績了。
  • 數學 | 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歸納(純乾貨)
    「心頭大患」,因為它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以下是總結的小孩子數學應用題解決方法。數量關係是指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未知數量之間的關係,只有搞清數量關係,才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恰當的選擇算法,把數學問題轉化為數學式子,通過計算進行解答。數量關係分析法分為三步:(一)尋找題中的數量。(二)明確各數量間的關係。
  •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典型應用題分析解答
    混合運算是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混合運算應用題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二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我們精選了一些典型的實例進行分析,讓同學們學會解決二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的方法和技巧,還同學們列舉了二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中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供同學們練習。
  • 小升初數學四大類應用題詳解,方法技巧都在這裡了!
    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覺得難的原因。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來詳細研究一下應用題的四大類型。
  • 用「假設法」思想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數學中,「假設法」經常被應用於應用題的解決中。不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雞兔同籠」等類型師可以用假設法解決之處,還有很多小學奧數應用題,也可用「假設法」思想來解決。我覺得,對於小學奧數而言,題目很多,每個學生都不可能把這麼多的奧數題做完,做窮盡,所以,解題思想的運用很重要。
  • 小學三四年級常見的奧數題,其數學思想初高中都在用
    因為2桌+3椅=90元,1桌 = 3椅,所以,3椅×2 + 3椅 = 90元,即9椅 = 90元椅子總數:2×3+3=9(把)一把椅子:90÷9=10(元)一張桌子:10×3=30(元)解法二:消去椅子這個量。
  • 三年級數學解應用題,一讀二析三答,學生從此愛上數學
    進入小學三年級以後,學生們的識字量增大了,讀題能力提高了,對數學題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比小學低年級強許多,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依然濃厚,但是,出錯率也高,因此,學會具體的做題方法,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非常重要。
  • 小學數學學習掌握這17個思想方法!比做超級多道題更實用
    小學數學學習掌握這17個思想方法!比做超級多道題更實用!小學數學有很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同時也就有很多種的解題方法,有時候對於同一道題目,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去理解,就能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得出這一題的答案。數學基礎打得好,對將來的升學也有較大幫助。
  • 小學數學學習掌握這17個思想方法!比做超級多道題更實用!
    小學數學學習掌握這17個思想方法!比做超級多道題更實用!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應用題(附答案)!
    小學數學作為孩子的入門階段,學的都是基礎知識,難度不是很大。然而其中還是有一些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存在困難,會因為某個知識點而在考試中不能考到高分,從而對數學提不起興趣。  說到小學數學,應用題是讓學生感到頭痛的知識點,而應用題也分很多題型,說起小學數學階段碰到最多的應用題是什麼,那麼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算是最常見的題目了,很多小學生在看到這種題目的時候,都繞暈了,題意都理解不清楚,更談不上做題了。  這類題型是數學考試中經常考察的題目,也是同學們最容易丟分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