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原 | 家委會的政治學:選舉、代表與協商

2021-02-18 探索與爭鳴雜誌

近日幾張來自上海的微信群截圖把「家委會」這個大眾尚且陌生的組織推向了輿論前臺。一時間,一份份光鮮亮麗的家委會競選履歷和這些家長表現出的捨我其誰的競選姿態儼然成為了一場「拼爹拼媽大戰」,引發了社會各種感嘆和焦慮。

家委會是何許組織?根據教育部2012年出臺的《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家長委員會」(簡稱家委會)設立的初衷在於發揮家長作用,促進家校合作,「建構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的育人體系」。然而各地在組建和運作家委會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異化」,導致家委會的性質和作用開始變味,並且引起廣大家長乃至整個社會對家委會功能的質疑以及對其放大階層不平等的擔憂。然而,我們除了吐槽、無奈和疾呼之外,或許也可以從學術觀察和政策反思的角度提供一些分析,從而防範一個基於良好意願的政策設計滑向社會普遍不信任的詬病對象。

第一,家委會代表誰?首先,從直觀上說當然是代表廣大在校學生的家長,代表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維護學生和家長的切實利益。然而,指導意見同時提及家委會應當「把學校準備採取和正在實施的教育教學改革措施,向家長做出入情入理的解釋和說明,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說,家委會也代表校方與廣大家長溝通,傳達學校、班級政策。如果校方、家長利益和意見一致,家委會自然運行無礙。但倘若家長與學校就某些做法和政策發生重大分歧,家委會應該站在哪一邊就不好說了,特別是當家委會成員與普通家長意見不一致時或者家委會由校方任命時。

其次,即使是由選舉產生的家委會,也會出現「委託-代理關係「的偏差,最常見的莫過於家委會成員成了代表自身個體利益或某個特殊家長群體利益的主體。例如,憑藉家委會與老師和學校的特殊關聯,獲取珍貴的信息或者換取老師對其子女的額外照應。此類可及性和就近性往往會加劇教學資源分配以及老師關注力分配的不平等。這就像部分企業家人大代表一樣,較少能夠代表其選區選民的利益,而常利用其身份和人大渠道獲取自身企業發展的稀缺資源。

上述代表關係的複雜重疊在中國並不少見,在業委會、村委會、基層人大也長期存在,但主管部門在組織家委會選舉、對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一定要理順這些代表關係,加強家委會成員在代表方面的意識。

第二,民主監督和參與爆炸。教育部將家委會定位為「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內容「,這個方向當然沒錯,也是打破原來校方威權獨大、走向教育現代化的有益探索。然而,新制度應該在「直接參與」和「民主代議」方面尋求某種平衡。

一方面,參與的主體不僅僅局限於代表家長的家委會,一般家長對學校事務也應該有其他直接參與的渠道,同時家長對家委會也應該有知情、監督、質詢甚至罷免的權利。因此沒有時間或資源優勢的家長即使沒能選上家委會也同樣能夠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而不是「我退群了」。

另一方面,校方也需要應對在制度不夠健全的時候可能出現的「參與爆炸」, 即家長們直接參與的需求和熱情過高,超出了現有機制的承載能力,影響到專業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教學秩序的穩定。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為家長直接參與和動員提供的極大便利,要警惕教育的「過度民粹化」。例如,部分城市已經出現家長群起要求老師給學生補課、延長晚自習時間、加大作業量或者舉辦某類夏令營,這些明顯違反「支持和推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初衷。

因此,各地在推動家委會籌建時,要注重參與方式的制度化、多樣化和常態化,尊重廣大家長的基本權益。同時也要界定好家委會的權責邊界,鼓勵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參與意識,同時培訓老師們應對不合理的家長訴求。

第三,選舉的規範化和協商機制的創新。此次家委會成為公共話題是因為競選過程中出現的「名利秀」。關於家委會選舉,教育部的指導文件規定「學校組織家長,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在自願的基礎上,選舉出能代表全體家長意願的在校學生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且把具體如何組織選舉的決定權交給了學校。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於缺乏規範和指導,導致網絡沸騰。

首先,學校應該意識到,家委會的提名和選舉不應僅僅看中家長的社會資源和學歷背景,還要注重其廣泛的代表性,考慮到其在性別、職業、年齡、專業領域甚至居住地分布上的組合,以及候選人在溝通力、責任心和親和力上的表現,引導家長多樣性地展現自己的競選優勢。

家委會不僅僅是為了輔助學校和老師辦活動、拉資源,並且還承擔「及時向學校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疑問」和「化解家校矛盾」 的作用,因此其代表性和溝通能力非常重要。所以發起提名時,不應只是在微信群裡簡單號召一下,可以嘗試製作正式的提名表格,讓有意參加競選者填寫上述相關信息,陳述自身的優勢,並告知其當選後的責任和義務。人數過多可以醞釀協商或者採取預選的方式篩選。條件允許,投票之前可以組織全體家長見面會,舉辦競選演講和提問,一方面增進廣大家長對候選人的了解,同時增強家委會的履職意識。

其次,除了選舉競爭之外,家委會應該創新民主協商機制。教育部文件提及「建立學校與家長委員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情況,保障溝通渠道暢通」,這是非常好的協商平臺,小到校服應該怎麼製作,大到課程設置和經費管理,都可以通過諮詢協商的方式解決。

一方面,學校要保持友好開放的姿態歡迎家委會的參與,如果不注重溝通協商,家委會就可能發展成「維權組織」。另一方面,家委會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聽取反映廣大家長的意見建議,理性和平地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化解雙方的誤解和矛盾。總之,要注重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協商而非對抗,因為無論是學校、老師和家委會,服務對象都是學生,都是為了學生的優質教育和健康成長。

家委會在中國尚是新生事物,在每個地方的發展還處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樣態,但可以預期的是其在未來將成為中國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以及基礎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如何探索創新家委會的建設,服務教育現代化和社會民主,需要更多的探討爭鳴。

相關焦點

  • 【選舉預測】王中原 唐世平:政治科學預測方法研究——以選舉預測為例
    作者:王中原,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唐世平,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微信平臺編輯:周悅內容提要:預測是人類的基本認知活動。作為社會科學預測性研究的重要領域,選舉預測是促進政治學理論和方法創新的動力。選舉預測不僅限於民調,科學的選舉預測可以劃分為四類範式:意見聚合範式;模型範式;混合範式;大數據範式。
  • 揭開2020美國總統選舉預測的「神秘面紗」
    事實上,現有選舉預測模型的計算方法並非遙不可及,相關完整數據的獲取至關重要。本文優化了Polly Vote的預測方法,預測結果顯示,拜登普選支持率處於領先,民主黨將在全國選民投票中獲勝。選舉預測通常是基於對現有信息的分析後對未來尚未發生的事件進行判斷。提及總統選舉,人們往往會產生對選舉結果的關心,或者關注預測結果。總統選舉預測是預測性研究的重大問題。
  • 以中國為方法的政治學
    簡單地說,熊彼特將人民民主置換為「選舉式民主」,民主從此從人民主權的實質民主變成以選舉為中心的程序民主。沿著「熊彼特民主」命題,薩託利根據二元對立的哲學觀,在語義學上縝密論證了選舉式民主,認為有競爭性選舉才是民主,否則就不是民主;達爾則主要圍繞自由和選舉兩大要素,提出自由主義民主的7大標準。幾代民主理論家完成了民主等於選舉、選舉就是民主的「選舉式民主」的理論建構。
  • 鹽湖區第四實驗幼兒園召開家委會換屆選舉大會
    為加強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和了解,促進家園合作,近日,鹽湖區第四實驗幼兒園組織召開了家長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該園園長閆林林向家長介紹了四幼的辦園宗旨、教育理念、園所文化、團隊建設等,並從共治共建、民主管理、課程研修、品牌提升等方面,展望了該園的發展規劃,也對新一屆家委會工作提出建議和要求,希望家園精誠合作、攜手同行。選舉過程中,家長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紛紛競聘上崗,最終確定了園級家委會主席、教學副主席、後勤副主席等19名家委。
  • 臨潁:幼兒園召開家委會,家長們開始很謙虛後來自告奮勇參與選舉
    通過家園合作,雙方教學相長,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臨潁縣小腳印藝術幼兒園於2020年10月16日召開家委會會議。我們都是一家人。相遇相識相知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家委會成員的相聚就像家人一般。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溫暖的微笑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 「凝心聚力,共促發展」——旌陽區珠江路實驗小學召開第四屆家委會選舉成立大會
    珠江路實驗小學校長周進敏做「凝心聚力,共促發展」專題講話四川新聞網消息(周進敏 蔡登高)為進一步增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了解,促進學校依法治校,密切家校聯繫,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的目標,共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8月31日下午,旌陽區珠江路實驗小學校召開了主題為「凝心聚力,共促發展」第四屆家委會選舉成立大會
  • 我國憲法視角下的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
    選舉民主是現代民主國家及其憲法具有合法性、正當性的前提性、根本性問題。協商民主是選舉民主的輔助性手段和補充性方法。在我國的政治生活中,協商民主不僅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重要民主形式,也是有關政治主體在決策前後對選舉民主的重要補充。但這種操作層面的「協商民主」形式,在我國憲法中還缺乏規範性的國家制度安排。
  • 銅川金謨小學和家委會協商後決定這樣做
    當天,學校負責人表示,正在和家委會溝通協商。校方回應:換回舊桌椅 周末對玻璃幕牆窗戶等進行改造為何裝修完不久孩子們就被安排進教室?接到家長的反映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和邀請四年級六個班家委會主任及家長代表共計18人召開家委會分析問題。後續如何處理呢?張校長回應,本周利用放學後和周末學校將對孩子們教室南邊玻璃幕牆及所有窗戶進行改造,調整一批已經使用時間較長的課桌椅,新採購的桌椅櫃全部搬出。與此同時加強通風除味。在此期間,學校也會邀請專業除甲醛的公司進校作業。
  • 揭秘真實的家委會,真有那麼瘋狂?
    「可能我們中小城市的教育資源相對均衡,沒有新聞中描述地那麼功利,我覺得那是個案,訂卷子、上保險、組織活動這些日常的小事兒,老師都會提前問家委會意見,再由家委會和各位家長溝通協商……」    「其實家委會的工作也很辛苦,但並不代表老師一定會對家委的孩子有更多關注。」 從教三十幾年的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二幼兒園園長李國霞向記者坦言。  無獨有偶,秦皇島一中四年級的李灃媽媽是在孩子的鼓勵下報名參選家委會,她同意李國霞的觀點,有的老師並不會因為自己家長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就會給予「特殊照顧」,相反,她的孩子卻經常因為淘氣而被批評。
  • 宮廟政治學為何是臺灣選舉必修課:宗教力量影響大
    可以說,「宮廟政治學」是臺灣選舉搶票的必修課。  基督徒也來拜神明  2月16日,大年初一下午,記者路過臺北文昌宮的門外,看到絡繹不絕的人群排成「之」字形隊伍進廟,廟中的人則各自忙著敬香、點燈、許願、求籤、擲筊。不一會兒,記者看見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從遠處走來,許多信徒便向他揮手致意,甚至跑上前來握手、合影。
  • 江蘇一小學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引爭議,校長:成員是按規程選舉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高有家委會,比如班級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策劃,可以提前和他們說一下,比較方便。但是現在一小學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引起爭議,校長解釋說這些成員都是按照規程選舉出來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網上流出的這張照片。
  • 西南大學華南城中學召開家校交流暨首屆家委會選舉大會
    為了更好地交流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共同探討孩子的未來發展,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繫與溝通,共建家校共育的廣闊平臺,西南大學華南城中學於11月16日在志遠堂召開了家長會暨首屆家委會選舉大會。此次家校交流主題為:付出≠接受——父母愛的「術」與「道」。
  • 市委召開有關選舉工作和人事安排情況協商通報會
    原標題:市委召開有關選舉工作和人事安排情況協商通報會   近日,市委召開有關
  • 成員非富即貴,家委會不該是「名利場」
    ——在這份家委會名單中,有的家長在政府部門任職,有的家長是企業中的高管……這引發熱議,有網友稱家委會不該按家長身份來選。9月14日,正則小學校長回應稱,名單是若干年前的,成員是按照規程去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從目前的校方回應來看,不論這份小學家委會成員名單是若干年前的,還是當下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一事存在,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城市中小學家委會成員構成皆是如此。客觀而言,按照校方所言,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容易做事,這有其合理性。
  • 家委會入選名單曝光,非富即貴:家委會已經變成了名利場?
    近年來,有關家委會的各種爭議時有發生,很多學校尤其是小學的家委會,已經成為了「資源秀」近日,江蘇丹陽市正則小學首屆家委會名單被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得出,都是某某長,某某總經理,某某主席類,基本是非富即貴。該校校長稱:是按照規程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辦事更容易些。
  • 選舉預測:理論、方法與實踐丨「政治科學前沿與方法」工作坊第十一期學術活動順利舉行
    本期活動邀請了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王中原老師作題為「選舉預測:理論、方法與實踐」的主題研究報告,會議由孫龍老師主持,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雷弢老師、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教授黃小鍅老師進行評議,人大國關學院林紅老師、馬得勇老師、韓冬臨老師、邱靜老師、金茜老師、部分研究生參與了討論。
  • 成員非富即貴,家委會不該是「名利場」| 新京報快評
    9月14日,正則小學校長回應稱,名單是若干年前的,成員是按照規程去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從目前的校方回應來看,不論這份小學家委會成員名單是若干年前的,還是當下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一事存在,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城市中小學家委會成員構成皆是如此。客觀而言,按照校方所言,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容易做事,這有其合理性。
  • 家長打破頭都要往裡擠的家委會,在國外是「香餑餑」嗎?
    很多演出的後勤工作,都是家委會負責家委會每年都會選舉換屆,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等任期通常為兩年且相互交錯,也就是每年只有部分職務會換屆,競選時間大致在春季學期的後期,目的是保證夏天及秋天新學年開學時有一個完整的家委會在運作
  • 鎮江一小學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又一小型「名利場」
    9月14日,正則小學校長回應稱,名單是若干年前的,成員是按照規程去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從目前的校方回應來看,不論這份小學家委會成員名單是若干年前的,還是當下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一事存在,是不爭的事實。
  • 江蘇一小學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又一小型「名利場」
    9月14日,正則小學校長回應稱,名單是若干年前的,成員是按照規程去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從目前的校方回應來看,不論這份小學家委會成員名單是若干年前的,還是當下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一事存在,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