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實的家委會,真有那麼瘋狂?

2021-02-25 央廣網

「個個出身名校,人人身懷權柄」,上海某小學為競選家委會甚至揚言要砸停茅臺股票。近日,「家委員」的江湖, 可謂驚濤駭浪,將成人社會你輸我贏的叢林法則強行拉入學校,事實果真全部如此?

山東省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首屆家長委員會成立

記者歷時多日調查多家中小學校、幼兒園,看到的現實情況卻更加多元化。在記者與北京市海澱區萬泉小學六年級某班家委會會長申鬱近三個小時的交談中,他坦言,關於家委會風波中湧現的種種現象,好的也罷,壞的也罷,原因無非有三個:為了孩子,孩子,還是孩子。

每單數周的上午7點半,32歲的張麗萍都會準時出現在山東德州開發區某小學門口執勤,穿著馬甲,佩戴紅袖章,目光緊盯著陸續入校的孩子們,維持交通秩序。她不是該校老師,也不是志願者,而是山東省德州市某機關單位幹部、二年級某班一位9歲孩子的家長。

  

45分鐘後,等所有孩子離開、安全進入校園,張麗萍還要從市裡趕往下面的縣城打卡上班。這是她剛剛加入由7個人組成的家委會不久執行的第一個任務:家長義務護衛隊。

  

一天在外8小時,她僅通過手機不斷閃爍的家長微信群,便能知曉相隔兩地的孩子在校學習狀態。當然,上海某家委會競選的「名利秀」也早在家長群裡傳開了。

  

「可能我們中小城市的教育資源相對均衡,沒有新聞中描述地那麼功利,我覺得那是個案,訂卷子、上保險、組織活動這些日常的小事兒,老師都會提前問家委會意見,再由家委會和各位家長溝通協商……」

  

一位家委會成員在吃飯間隙,打開電腦為孩子們的活動做準備

張麗萍也許只是全國千萬個家委會成員中的縮影,但並非全部。如今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與張麗萍所處年代不同,家長的身影出現頻率較高。但手伸得長短,她也沒法界定。

「辛苦點不怕,最怕個別刷存在感的家長,一旦摻雜了別的東西,就肯定變味兒。」

  

但連任6年家委會會長的申鬱覺得,只要給孩子帶來樂趣就行了,家委會成立的初衷就是一切為了孩子。與遠隔300餘公裡的山東不同,北京這個由5人組成的家委會成員已成立6年,且從未換屆。他們會經常組織孩子假日包餃子、辦時裝秀,每兩周還會舉辦一次家長課堂。開始是由每位家長結合各自擅長的領域,精心準備PPT,講摺紙、講歷史……申鬱記得,自己首次開講的主題是教孩子如何理財。為此,他準備了有足足半個月。

  

後來,家長課堂的主角慢慢地變為孩子。在申鬱看來,這個由家委會組織的家長課堂益處很多,但最關鍵的是建立起老師、孩子、家長之間的橋梁。

「一旦一方有失平衡,很多東西即使有制度支撐也沒用。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回憶是用錢、名利換不來的。」

  

但家委會的這趟水,也並非像申鬱、張麗萍想像得那樣清澈見底。

  

送禮、炫富、攀比……早已無所不在,有時甚至直接蔓延至家委會。距離北京不遠的河北某初中家長李強,每天都會關注家長群裡的動態,有時和孩子相關的內容也會回復幾句。

  

不過,在前兩個月,他發現家委會成員多次在群裡談論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的事兒,見老師沒回應,成員們卻討論得越發熱鬧,「有的竟然提議送名包」。

  

有些家長一開始沒回應,可到後來也接連議論起來……最後,這場鬧劇以多位家長的退群反抗而被迫停止。但類似這樣的事兒,發生過不止一次,還有部分家長藉助班級活動,和其中地位顯赫的家委會成員套近乎、拉業務……

  

李強覺得,「你看不慣,但你也管不了,管好自己孩子就行了。」

 

眾說紛紜,家委會這塊江湖版圖,孰是孰非,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到家長、老師、學校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有人說,三者之間就好比醫患關係,一位來自廣東網名為「悠悠愛擎天柱」說,有的媽媽真是不容易,孩子成績不好,又想當班幹部,自己想躋身家委會,只好在家長群裡努力當第一個回應老師消息的人。

  

「可惜大部分家長都不怎麼發言,就那幾個媽媽天天『收到』『謝謝』」,但這僅僅凸顯了家委會淺層面的問題。

  

可申鬱還是根本沒法理解,家委會竟被如此妖魔化、功利化。昨天夜裡11點半,他給記者連續發了8條語音,其實都在傳遞一個信息:家委會所做的一切一定是為了孩子,出現不同意見時,也要起到潤滑作用。

北京市朝陽區某幼兒園家委會成員正在開會

  

那麼,到底何為家委會?2012年3月,教育部出臺《教育部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家委會是「支持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競選者的首要素質,應當是關心學生群體的教育。

  

但也有許多人私下琢磨,家委會帶給他們孩子的「好處」。

  

「其實家委會的工作也很辛苦,但並不代表老師一定會對家委的孩子有更多關注。」 從教三十幾年的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二幼兒園園長李國霞向記者坦言。

  

無獨有偶,秦皇島一中四年級的李灃媽媽是在孩子的鼓勵下報名參選家委會,她同意李國霞的觀點,有的老師並不會因為自己家長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就會給予「特殊照顧」,相反,她的孩子卻經常因為淘氣而被批評。

「其實就是憑股子熱情在做,如果變成『我為了讓老師照顧我們家孩子』,絕對變味了。」

  

目光再放到遼寧,「孩子真的需要麼?」「這個價錢能接受麼?」這些都是過去讓瀋陽市某初中任教的90後教師馬慧羚頭疼的事兒。但有了家委會,這些敏感的問題反而免了不少尷尬。「現在凡是過錢的事情,老師是不直接參與的。家委會會把帳單曬到家長群裡面,保證公開透明。」 馬慧羚說。

  

「每個家長心中都該有桿秤 ,即使官居高位也是家長 」。但她也有擔憂,因為競選不是公開投票選舉,而是由內部指定,這就讓在部分家長中有質疑這其中是否有「貓膩」。而回到輿論風暴眼,外界也一直在爭議:根基不穩的現存家委會,怎樣才是它最公平、合法的競選選舉方式?

不競選反而成誤區

家長委員會選舉的正確姿勢該怎麼擺?

在記者走訪調查多位家長、老師時發現,多數家委會選拔的第一條標準是:你是否願意關心孩子,對班級管理有熱情,且必須是長期性的;其次才是願意犧牲自己的部分時間和精力。

  

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北京市某中學校長表示:

「經濟條件不錯的爸媽們,往往很積極。但相反,綜合條件稍差一些的家長,往往只是看得過去就行了。」

  

因此,在班級競選家委會時,往往有些家長選擇「沉默」,持無所謂的態度。但也有其它的選舉方式,申鬱被選舉為會長就沒那麼複雜。

  

「每個人都站起來,介紹我是誰的家長,職業有人願意說,有人不願意說。也有人介紹我平常工作忙,我沒那麼多時間……」

  

但在多位教育專家看來,目前的家長委員會公選,還剛剛起步,輿論應助其走向完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家長委員給予外界的呼聲應該更加積極,家委會選舉,輿論更應該關注通過公開選舉建立家長委員會的困境。

  

但為何又出現部分家委會成員多為老師指派的現象?一位山東濟南某實驗班的班主任向記者說出了她的看法:

「按程序來說,家委會該由家長民主選舉產生。但現實情況並非沒那麼簡單。有時家長間往往並不熟悉,選舉缺乏根本的依據。」

  

「更應關注家長委員會到底該怎麼選出來,家長委員會選出來之後怎麼運行。」熊丙奇認為,選舉是否只是走形式,最終是不是仍由校方決定家長委員會人選,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北京史家小學德育主任李娟說,家委會應該是家長教師協會,家委會的組織要注意規範性,學校也要引導其發揮作用,而不應該成為幫老師做事、打掃衛生、收班費的「打雜會」。

  

既不能成為義工隊,但也不能成為名利場。家委會在參與學校事務時,到底該如何把握參與度?

「有時候,家委會提出一些需求,我們真的達不到,但他們非要去做,互相不接受。該聽誰的?」

北京101中學校長熊永昌前幾日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這樣談到,目前家委會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規則和條約,比如跟學校溝通的邊界在哪裡。

山東省濟南某實驗中學正在給家委會成員講解學校相關規定

  

「相關部門,應有相應的制度層面的規定,至少出臺一個方向性的指導意見。」

  

可制度雖缺乏,但在李灃媽媽看來,孩子的日常活動都是很瑣碎的事兒。「哪個制度能雞毛蒜皮到這種程度?」

她向記者舉例說,比如為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收到元旦禮物,經費僅有不到100元,有時需自掏腰包搭上些錢。在實體店裡面,很難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她和其他成員只能想方設法地在網上去淘,然後在家長微信群裡商量「晚會時本子怎麼發,橡皮要怎麼分配合理」……

  

家委會本是建在學校與老師、孩子之間的一座橋梁,但如果運營不利反而會成為一堵牆。雖說很多學校的家長委員會成立已久,但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多數家委會、有點「虛」,「層次淺」,「橋梁」和「監督」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而直到現在,家委會風波雖至如此,但仍有人「樂」此不疲,暗中觀察。

  

最近,張麗萍收到一條遠房親戚的簡訊,諮詢她自己是否也值得競選。她思前想後,最後還是刪掉了那條長達幾百字的「利弊分析」微信文字,只是簡單地回復了句:只要為了孩子好,你自己決定。


(應採訪者要求,張麗萍、李強、馬慧羚、李灃均為化名)

68載崢嶸歲月稠,生日快樂,藍天雄鷹!

妻子瞞著丈夫瘋狂網購140萬,刷爆17張卡,丈夫打算賣房還債

這樣洗碗等於"吃毒"!很多人都有這習慣,你呢?

來源:央廣網

記者:王晶、劉一荻

本期編輯:馬媛

相關焦點

  • 曼菲秀效果真那麼好嗎 揭秘為何曼菲秀如此受歡迎
    原標題:曼菲秀效果真那麼好嗎 揭秘為何曼菲秀如此受歡迎很多女性一般會在懷寶寶的時候出現妊娠紋,那麼曼菲秀效果真那麼好嗎?去除妊娠紋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去除的。不過聽使用過的媽媽們說曼菲秀去妊娠紋效果不錯,但是曼菲秀效果真那麼好嗎?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學校老師不理解,總是讓家委會來「背鍋」,那麼這樣的家委會工作幾乎是不可能做的好的。但是孩子既然希望我繼續參加,那麼我還是會參加的。我非常肯定有一些家委會的確是不稱職的,家委會的成員想事情簡單、私自等等也是有的。這些年來我見過的其實比很多人見過的都要多,好的見過真的非常多,差的同樣也見過很多。
  • 大學裡也有「家委會」
    ■本報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甘甜進入大四,江西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生歐陽真顯得有些迷茫,「身邊的人都忙著考研、找工作,我卻不停糾結」。「通過家委會這個平臺,我們家長對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實時掌握孩子們在大學裡的生活和學習動態,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多為孩子們提供幫助。」作為家委會的第一批成員,喻光華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家委會裡的家長有銀行、法院、企業等各個行業的。」
  • 一年級的家委會幫忙布置作業,那麼還有什麼是家委會不幹的?
    家委會的家長替老師布置作業,的確是比較少見!家委會成員自由時間一般較多,又比較關注孩子教育,在班級群裡通常比較活躍是常見的。但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都應該區分清楚。1家委會幫忙布置作業是職責的嚴重錯位。
  • 我經歷的家委會讓人厭煩
    我剛任老師時,新學期第一天接到班主任電話,叫我晚上推了其他飯局,去參加家委會的。作為副班主任的我,覺得很煩躁,我說不去了,我有約了。第二次還打電話過來,我更煩躁,我的任務不是教書嗎?還要陪吃?我想早點回去洗白白,我想翻翻新課本,我想躺在床上聽音樂,我想自個兒吃個糯米雞喝杯紅酒就睡了。超級煩躁,說了不去!
  • 開學後,各個班開始籌備家委會,家委會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
    那就先看看家委會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起到了家委會的作用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家委會的作用家委會是「學校家長委員會」的簡稱,作用就是為加強家長和學校的聯繫,如反映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意見、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等。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裡面的「套路」可真多,你知道嗎?
    所以,幼兒園準備組織籌辦家委會成員的選舉,方便家長加入孩子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嫂子說,據她了解,家委會是一個好地方,入選的家長將以合作者的身份協助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學校出臺有關學生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經過家委會。家長成為家委會成員以後,方便給自己和他人謀福利。因此,嫂子摩拳擦掌準備一試。
  • 對比沒有家委會的年代,現在家委會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現在有了班級群和家委會群,一直覺得現在的學生趕上了好年代。只是時間久了,我發現了很多問題。家委會的代表們正所謂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年期間,沒見到針對家委會代表所履行職責方面做出一件實事兒,每天都是天南海北的亂侃。家委會代表帶頭曬圖炫耀,還引導各位家長討論高考制度,英語是否應該變為副科,只是這些問題是學校能夠改變的嗎?總之我是沒遇見到一次家委會代表滿足了建群初衷的交流內容。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幼兒園和老師真的是太難了,成立家委會是教育部門有要求的,可不是她們私心所致。那麼幼兒園組建家長委員會,就是要家長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和協助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促進幼兒園向更高層次健康和諧的發展。家委會有利於疏通家園雙方溝通的信息通道,有利於幼兒園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由此來看,家委會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幼兒園和老師真的是太難了,成立家委會是教育部門有要求的,可不是她們私心所致。那麼幼兒園組建家長委員會,就是要家長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和協助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促進幼兒園向更高層次健康和諧的發展。家委會有利於疏通家園雙方溝通的信息通道,有利於幼兒園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由此來看,家委會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 家委會是個什麼東東,過來人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有何好處
    每次開學前,總有家長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家委會。那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其實,我也是走了彎路的。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有家委會。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這個到底要幹什麼。自己也不想過多參與一些事情,連想都沒想要加入。當時覺得,有熱心的家長去承擔家委會的工作,挺好的。
  • 開學季丨您參選家委會了嗎?加入家委會有這些好處和煩惱——
    與此同時,部分班級也會通過自主報名或選拔的方式確定家長委員會,簡稱家委會。為此,很多家長開始糾結和困惑,加入家委會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又能享受哪些福利,自己是否有必要加入家委會呢?畢竟,要想做好家委會一職,需要十八般武藝——首先得家長有好的教育理念;有為大家服務的公心,能求同存異;有與學校或老師協調的公關水平;有一定文字寫作能力和信息技術;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能主動表明態度,做好解釋的魄力……因此,合理分工顯得非常重要。
  • 網紅真實姓名揭秘:小伊伊的溫婉,王逗逗的個性,最服的是圖五!
    網紅真實姓名揭秘:小伊伊的溫婉,王逗逗的個性,最服的是圖五! 如今網絡高速發展,已經誕生了很多的網紅,和明星一樣,她們用的大都是藝名,那麼他們的真實名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小伊伊,高人氣網紅,粉絲高達2千多萬,妥妥的女神級別的網紅,小伊伊的真實名字叫「王靖伊」是不是很溫婉的感覺呢!非常好聽!劉大美人,知名的娛樂八卦主播,小姐姐是個典型的東北女孩,性格爽朗,雙商都很高,每次直播間的氣氛都很嗨,果然東北人天生都自帶幽默細胞呢!哈哈,小姐姐的真實名字相當霸氣呢!叫「劉亞楠」,很男孩子氣息的名字,不得不說很符合她的氣質哦!
  • 媒體:家委會不是名利場,網友:其實是職場規則,大家輕鬆面對
    那麼家長委員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家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規定,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引導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這些家長大多有資源、有能量,由他們來充當家委會成員,學校可以更好地藉助他們的資源和能量,來加強學校的管理和監督。
  • 家委會,「非富即貴」?
    該名單上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不是在政府部門任職,就是企業高管。這樣的家委會成員構成方式,能否實現家委會的本來功能,能否將學校與家庭溝通中的一般問題反映出來,令許多家長擔心。對此,該校校長回應稱,家委會成員具有社會名望,做事會比較容易。
  • 配合學校教育教學 咱家委會有力量
    後來,我與家委會分析,得用最快的方式把學生的能量引導到學習上來,我就給家委會布置了語文、物理、英語等科目的學習小組之間的手抄報比賽活動。每一次活動都有十六七名同學參加,家長提供了比賽場所。家長聯繫我們科任老師及有關專家到比賽現場親臨指導,最後進行綜合評比,表彰獎勵。每一次活動,我們每一位家長及老師都能從中找到學生的閃光之處,找到他們上進的地方。
  • 日軍真實剖腹自殺真像電視劇裡面那麼輕鬆嗎?真實情況:疼得打滾
    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日軍在選擇剖腹自盡時,並沒有那麼坦然,而是裝模作樣,醜態百出。因為他們疼的哇哇大叫。 日本全國陷入了瘋狂的狀態,覺得天皇就是他們的神,他們的上帝。為了天皇他們能上刀山下火海,即便是死也在所不辭。所以,一旦戰爭失利,他們就覺得對不起天皇陛下,選擇自盡來謝罪。而剖腹自盡就是他們選擇極端的謝罪方式。在很多日軍的眼裡,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 北雅家長投訴學校亂收費,家委會應該背鍋嗎?我要為家委會發聲
    1702班的班主任傳達信息有誤,跟家委會說是收400元的課後服務費。但實際上,寄宿生是不需要交課後服務費,但最終包括31名寄宿生在內的所有學生都交了400元。然後家委會把錢收上來後直接轉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發現收錯錢後又馬上退還給家委會了,但該家委會成員並沒有及時把錢退還給其他班上家長,最終引發了家長的投訴。
  • 異化的家委會
    上述教育界匿名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本世紀初,自己在上海某民辦學校擔任校領導,當時的兩任家委會主任,分別是一名商界大佬和一名官員。 她說,家委會的人應該是德高望重的,或是中學、大學裡的中層、教授,或者是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士。總之,這個人應該有話語權。「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入家委會的。
  • 揭秘李陽皈依佛門原因:信仰佛教 推廣瘋狂英語
    揭秘李陽皈依佛門原因:信仰佛教 推廣瘋狂英語 2014-07-31 16:30:33作為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皈依佛門可謂引起各界關注,其原因是什麼呢?  【調查1】李陽皈依是「個人選擇」嗎?  選擇少林寺皈依是他的個人選擇,作為朋友和合作夥伴我並不驚訝。  7月29日,李陽用了微博密集宣布自己皈依佛門的信息。這些消息遭到網友們的瘋狂轉發,大家的第一反應是李陽唱的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