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也有「家委會」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甘甜

進入大四,江西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生歐陽真顯得有些迷茫,「身邊的人都忙著考研、找工作,我卻不停糾結」。

而不久前,一場由國際教育學院家長委員會組織的畢業生職業技能指導會,讓她的問題迎刃而解。

作為江西高校首個學院家長委員會,國際教育學院家委會成立於2011年12月,由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家長自願組成,現已擁有100多名委員。經過4年探索,它已成為聯繫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平臺,讓學校與家庭牽手,教師和家長同臺,形成育人合力。

搭建家校合作「立交橋」

學院家委會形成了以南昌家委會為中心的「一個中心,十個輻射點」的格局。家委會成員由所在區域家長提名推薦、學院研究、徵得個人同意後確定,設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委員若干名,由學院頒發聘書。學院成立家委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統一協調,明確了家委會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搭建家校合作的橋梁,做到教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資源由「單一渠道、固定時空」向「全方位、立體化」轉變。

為保證家委會的健康運行,學院為家委會劃撥了10萬餘元的專項工作經費,把家委會建設管理工作納入學院教育教學總體規劃當中,納入對學院的辦學水平考核評定體系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考核評定體系當中,家校合作育人工作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融合,一起部署、一起推進、一起檢查、一起考核,確保家校合作、社會樂助取得實效。

「通過家委會這個平臺,我們家長對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實時掌握孩子們在大學裡的生活和學習動態,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多為孩子們提供幫助。」作為家委會的第一批成員,喻光華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家委會裡的家長有銀行、法院、企業等各個行業的。」歐陽真說,「他們告訴我,要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有規劃,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沒有合適的平臺,背後有沒有產業鏈。」

請家長進校園和課堂

邀請家長參加每年學院的迎新生晚會、迎新年聯誼活動及各種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展示豐富多彩的節目,學院努力讓家長融入到學生的大學校園生活中。為了讓學生與家長有多一些交流的契機與方式,國際教育學院還定期開展「尺素傳真情,家書抵萬金」的代寄傳情活動,讓學生寫家書向父母訴說自己在學校的情況以及一些感恩父母的話。

學院堅持開展家長「三進」活動,通過家委會平臺,組織家長進校園、進寢室、進課堂。來自江西尋烏縣的農民謝雙娣是該學院一名學生的家長,由於家庭困難,從未到過省城。在學院老師和贛州家委會的幫助下,她走進了江西師範大學,還參觀了女生寢室、食堂、圖書館,真實地體驗了女兒一天的在校生活。

進校園、進課堂、進寢室,不僅給學生家長提供一個了解大學生活的機會,更通過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構建學校溝通機制、引入社會監督辦學的良性互動,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委會成立了德育督察組和教學督察組,分別與學院分管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的領導進行對口聯繫。學院也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由家委會選定不同專題進行授課,比如對新生家長開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家長」等專題講座,讓家長與專家現場交流互動。

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為了更好地發揮家委會成員的各自優勢,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心理疏導、思想引導,2015年5月,江西師範大學南昌家委會與學校2013級學生聶佳婧所在的女生寢室結對幫扶。「家長們人生閱歷都很豐富,在他們的幫扶下,我們一定能快樂成長。」聶佳婧說。

家委會的成立,不僅讓家長們更多地參與到自家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中,更給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了平臺。為此,各地家委會通過各自的形式,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更好地服務於學院和孩子。九江、吉安家委會為學院捐贈了各類書籍,為學子們提供了更多學習資料;鷹潭家委會不斷資助貧困生,更為其提供了勵志教育素材。

家委會還結合地方優勢,建立實習基地,為教學提供社會資源。南昌家委會以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重點工作;九江家委會著重於公務員考試技能技巧指導;萍鄉利用龔全珍事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上饒家委會則是側重大學生村官社會實踐。11個地市的家委會都各有側重地為學生提供鍛鍊自身能力的機會。

在就業方面,各地家委會都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和平臺,不僅建立就業實習基地6個,還推薦就業崗位30餘個。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3年保持在98%以上。

相關焦點

  • 異化的家委會
    14號新生的媽媽說,自己畢業於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現就職於私募基金公司。孩子爸爸博士畢業後在央行外管局工作。 以上內容的截屏流傳至全網絡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人在下面附註這是上海浦外附小家委會競選的相關截屏,恐怕多數人都不能相信,一個小學的家委會競選,已經如此激烈。
  • 新開學孩子班裡選家委會,究竟要不要加入?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劉女士最近被家委會的微信群快要轟炸瘋了。她在朋友圈戲謔一句:「開學家長首要工作要把家委會微信群置頂,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幾個億!」事實確實這樣,在家委會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家委會往往成了老師的代言人,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收取經費等等。開學季到來,到底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成了父母糾結的問題。
  • 家長群裡講話猶如宮鬥,家委會成員告訴你自己的親身經歷
    家長群裡講話猶如宮鬥,家委會成員告訴你自己的親身經歷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而老師則是孩子的心靈的工程師,最近幾年學校也漸漸意識到了只有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聯繫起來,才能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但是某學校家委會的成員李某卻表示,家委會的成員裡大多都是身居要位的高官或者是自主創業的成功人士,所以在家委會裡說話要格外的小心,不僅要跟其他人打好關係,還要跟老師打好交道生怕老師會虧待了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堪比宮鬥,而對於這樣的情況多位家長表示,關於家委會風波中湧現的種種現象,好的也罷,壞的也罷,原因無非只有一個:為了孩子。
  • 家長打破頭都要往裡擠的家委會,在國外是「香餑餑」嗎?
    據說,有些家委會成員,競選總統的班底都夠。家委會其實是「舶來品」,近年來才在中國學校裡盛行起來,但很明顯這種「名利秀」的競選讓家委會變了味。國外學校的家委會什麼樣?也是這麼「拼爹」嗎?籌款是家委會最重要的任務。公立學校資金緊張,課外活動種類及各種學生俱樂部較少,家委會的籌款會用來支持一些學校無力負擔的活動;私立學校課外活動豐富,家委會籌款主要用來舉辦一些增進凝聚力的趣味活動,比如抽獎、時裝秀等。此外,家委會還承擔學校和家長間的溝通交流責任。
  • 家委會圈子的那些事……
    家委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家委會又有多大的權力……圍繞著家委會形成的班級圈子,家長們或自在,或糾結,或無奈……家長表示有壓力家委會成員群裡竟討論送禮程先生的孩子讀初中,孩子班裡的所有家長和班主任都在一個QQ群裡。平時,QQ群裡挺熱鬧,除了有學校發布的信息外,家長和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互動也頻繁。程先生每天都會關注群裡的動態,偶爾也會發言。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在過去的幾年裡,孩子班級、學校的教委會工作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家校合作這方面得到了先後得到了區裡、市裡以及省裡的認可。他們還成立了家長大學,開展家長課堂,邀請一些在專業領域裡有一定成績、能力的家長給孩子們開展課堂或者社團。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只有文化課的,實際上還有手工、美術、藝術、園藝等等。而且還是編排教材的哦。
  • 對比沒有家委會的年代,現在家委會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我上學的那個年代沒有班級家委會這個名詞,大學畢業後到孩子上學前,也沒關注過這個名詞,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班級家委會這個團體,如今的我已經是家委會群裡的一名普通家長成員,我一直在思索對比沒有家委會的時代,這樣的團體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家委會入選名單曝光,非富即貴:家委會已經變成了名利場?
    近年來,有關家委會的各種爭議時有發生,很多學校尤其是小學的家委會,已經成為了「資源秀」近日,江蘇丹陽市正則小學首屆家委會名單被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得出,都是某某長,某某總經理,某某主席類,基本是非富即貴。該校校長稱:是按照規程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辦事更容易些。
  •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隨著家委會在小學班級裡普及率的增加,有關家委會的話題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曾經一則家委會成員要求班級內家長在教師節眾籌給老師買車的新聞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無底線討好老師的家委會也受到了家長們的指責,現在有關家委會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不少家長又在為了進家委會而各出奇招。
  • 家委會的成員非富即貴,這合理嗎?
    更何況家委會又不是什麼「好差事」,如果老師需要家長請假到學校有點事,普通的上班族,幾次下來根本承擔不起。當然,覺得不好有的網友也有,覺得家委會不應該按照家長身份來選,這樣有失教育公平。關於採訪記者和部分網友們的質疑,該校校長也回應稱,家委會成員具有社會名望,做事會比較容易,而且這是好幾年前的了,現在他們的小孩都已經上大學了。家委會究竟是什麼?
  • 家委會競選,揭出拼爹時代的後宮「甄嬛傳」
    美國留學海歸、知名外企HRD、大學教授……這一個個履歷簡直以為去了世界500強招聘現場。當然也有開腦洞,調侃的。「不少家長是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來當這個家委的,我也不例外」廣州某重點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媽媽陳小姐說,她也是家委會的成員之一。陳小姐告訴記者,家委會裡有一些「潛規則",比如老師有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委會,如果遇到一些學生的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級裡。有時甚至名額都在家委會裡「消化"了。
  • 變味」的家委會能發揮啥作用?
    當然,還有好多小孩子父母,工作一塌糊塗,遲到早退,錯誤百出,職場不行,也 「進家委會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關照」 最近看了電視劇三十而已,學校的家委會甚至存在一些「潛規則」。比如說,老師遇到一些學生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級裡。有的甚至名額都在家委會裡「消化」了。
  • 小學家委會「非富即貴」?不是你想當就能當?
    當爹媽的不僅要在家裡管好「化骨龍」孩子在學校上學,家長同樣不能耽擱比如當個家委會成員可能你會說當什麼家委會成員,我沒有空「想,但是抽不開身」然而今天>就想告訴你家委會成員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的高材生媽媽駕到,瞬間都是槓槓滴掌聲。這還不夠,順帶把出類拔萃的孩子他爸也寫在自我介紹裡,拉來孩子他爸助陣。真是厲害了……你們以為在我們這個大上海,只有學歷、什麼高管就牛氣哄哄了嗎?
  • 家委會是個什麼東東,過來人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有何好處
    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到中學,學校裡都有家委會的存在。每次開學前,總有家長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家委會。那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其實,我也是走了彎路的。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有家委會。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這個到底要幹什麼。自己也不想過多參與一些事情,連想都沒想要加入。當時覺得,有熱心的家長去承擔家委會的工作,挺好的。
  • 揭秘真實的家委會,真有那麼瘋狂?
    這是她剛剛加入由7個人組成的家委會不久執行的第一個任務:家長義務護衛隊。  一天在外8小時,她僅通過手機不斷閃爍的家長微信群,便能知曉相隔兩地的孩子在校學習狀態。當然,上海某家委會競選的「名利秀」也早在家長群裡傳開了。
  • 一年級的家委會幫忙布置作業,那麼還有什麼是家委會不幹的?
    家委會的家長替老師布置作業,的確是比較少見!家委會成員自由時間一般較多,又比較關注孩子教育,在班級群裡通常比較活躍是常見的。但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都應該區分清楚。1家委會幫忙布置作業是職責的嚴重錯位。
  • 家委會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一定對家委會這幾個字並不陌生。那家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有沒有必要加入?今天然然就給你徹底扒一扒。 一.家委會的本質是一場利益交換 家委會的本質其實就是老師與家長間的利益交換。為什麼這樣說呢?
  • 淮安學校家委會咋產生?更看重為班級奉獻意願
    「我是XX小朋友的媽媽,目前在知名外企做HRD」、「我畢業於美國中密西根大學,孩子爸爸博士畢業後在央行外管局工作」、「我工作於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數據,如果誰欺負我家孩子,孩子他爸會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近日,為了能競選成為家委會成員,上海一所小學的幾位家長紛紛曬出「神履歷」、「神學歷」的微信截圖在朋友圈霸屏。
  • 家委會組成成員和職責分工,你能夠勝任家委會主任嗎?
    今年,孩子上小學,班級裡成立了家委會,班主任看中了我,邀請我擔任家委會主任。家委會全稱是某某學校某某班級家長委員會,家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學校與家長之間矛盾的減壓器,幫助班主任和其他老師處理意外事件,幫助家長與班主任和其他老師有效溝通。家委會需要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有組織,有架構,統一在班主任的領導下,為廣大師生服好務。
  • 家委會,「非富即貴」?
    該名單上的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不是在政府部門任職,就是企業高管。這樣的家委會成員構成方式,能否實現家委會的本來功能,能否將學校與家庭溝通中的一般問題反映出來,令許多家長擔心。對此,該校校長回應稱,家委會成員具有社會名望,做事會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