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裡講話猶如宮鬥,家委會成員告訴你自己的親身經歷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而老師則是孩子的心靈的工程師,最近幾年學校也漸漸意識到了只有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聯繫起來,才能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所以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是越來越密切,不少的學校都成立了家委會,為的就是要加強老師和家長的聯繫,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
但是某學校家委會的成員李某卻表示,家委會的成員裡大多都是身居要位的高官或者是自主創業的成功人士,所以在家委會裡說話要格外的小心,不僅要跟其他人打好關係,還要跟老師打好交道生怕老師會虧待了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堪比宮鬥,而對於這樣的情況多位家長表示,關於家委會風波中湧現的種種現象,好的也罷,壞的也罷,原因無非只有一個:為了孩子。
並且現在的學校越來越希望家長可以參與進教育孩子的工作之中來,所以家委會並不是擺設,家長並不是要定期開個會就完事了,而是要用心做事定期匯報,不少家長表示每年都有許多的關鍵的工作需要家委會的成員去籌辦,如元旦,中秋節,假期安排旅行等等,還有班級裡要舉行什麼大型的活動也都要家委會參與籌辦,學校要搞元旦表演,家委就要想好自己班上的表演節目,還要借服裝、買道具等,有時連打掃場地都要加委親力親為。
對此我想說現在做家長的也不容易,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的發展,是在自己辛苦工作之餘,還把自己多餘的時間都貢獻在為了孩子的教育上,為了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加入家委會,盡職盡責做好家委會布置的各項任務,任勞任怨的幫助孩子們籌辦晚會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可以說也是十分的辛苦了。
對此也有不少的網友表示:現在當家長的真的沒有以前簡單了,現在的家長不僅要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要為了孩子的教育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但是雖說很多學校的家委會成立已久,但多數家委會有點「虛」,「橋梁」和「監督」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家委會本來是連接家庭和學校的橋梁,但是要是連接不當,反而會阻礙到這樣的溝通橋梁,所以對於這樣的制度如何,還是有待我們的考證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