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被「家委會選舉」刷屏了嗎?以下幾張聊天截圖都來自杭州某小學的家長群。
美國留學海歸、知名外企HRD、大學教授……這一個個履歷簡直以為去了世界500強招聘現場。
還有更正式的列印版。
當然,除了學歷、職位,還有家長曬出的優勢主要是「閒」。
但是閒的理由實在是扎心……
在朋友圈被瘋轉後,大家看到的反應是這樣的……
當然也有開腦洞,調侃的。
不知道各位家長或準家長看完有沒有背後發涼,反正小編看了以後腦海裡馬上浮現出甄嬛傳中的娘娘們各懷心事的眼神。
為什麼家委會成了家長的「必爭之地」?
「不少家長是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來當這個家委的,我也不例外」廣州某重點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媽媽陳小姐說,她也是家委會的成員之一。
陳小姐告訴記者,家委會裡有一些「潛規則",比如老師有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委會,如果遇到一些學生的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級裡。有時甚至名額都在家委會裡「消化"了。
「不過,老實說,即使是選拔優秀學生,不少家委的孩子都是尖子生,我們當時的家委會主任就給孩子請了兩名家教,隔天一對一進行輔導,他的孩子無論是才藝還是學習,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每次有什麼活動,他孩子都是不二人選。"陳小姐稱,能主動承擔家委任務的家長,都對孩子學習有很高的期望,因此雖然看上去孩子似乎佔了「家委"的便宜,但實際上大多數還是有真才實學的。(via都市快報)
進了家委會要做些什麼呢?
雖然看似能獲得部分「特權」,但家委會的工作卻一點都不輕鬆。
網上有家長把家委會的一些具體事項給詳細列了出來:
不得不說,家委會的工作又繁瑣又累。所以不少家委會的成員也坦言:「老實說,當家委確實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去做事,家委不是一個榮譽擺設,確實是一個需要身心付出的崗位。」
而能進入家委會的一般都是單位的幹部,或是老闆,或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家長。
這些家長雖然班級管理參與意識特別強,但是他們也確實特別忙,因此也有不少的家長反映,他們學校的家委會其實形同虛設。
「一年半載沒活動很正常,只是掛個虛名而已」
家長怎麼看待「家委會」?
「你看看現在進入家委會的家長是什麼人就知道了。家委會成員大多是幹部家屬、公司老闆以及尖子生的家長。他們只會給學校唱讚歌,不可能實現監督功能。」
家委會還是有比沒有好,家委會絕對不會只是擺設,只是所起作用大小各個學校並不一樣。
盧女士告訴記者:「小孩讀到四年級的時候換了一個班主任,對學生非常嚴格,體現在布置作業上既多又難,有部分家長覺得輔導孩子作業都吃不消,於是通過家委會,把家長的心聲反映出來,希望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適當調整一下,讓孩子有個過渡。老師後來通過跟一些家長聊天調查,發現作業確實對於班上學生水平來說是多了,於是開始嚴格控制作業量,讓問題得到了解決。」
我孩子班有家委會,至於當初怎麼選出來沒人留意,平時各家長太忙了,只在Q群裡聊聊天吹吹水,家委會收班費,費用用在班裡,開會啊搞活動需要幫忙就看哪些家長有空就去,不會非指定家委會才行,平時會組織活動和安排全班同學去參觀學習玩,班主任沒有偏幫哪位學生。
不管怎麼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平常要處理家長群裡的信息已經夠心累的了,老師發個公告都要列隊「謝謝」,對於不滿意的事情也往往怕得罪老師或別的家長而「吞進肚裡」不敢說,現在連競選家委會都成了涉及孩子和家長尊嚴的戰役。
不得不感嘆一句:當個家長真難啊……
最後想問一句,已經身處「家長甄嬛傳」裡的各位爸爸媽媽們,江湖險惡,你能活到第幾集?
素材來源:都市快報、河南日報
文案編輯:曉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