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一年級的劉女士最近被家委會的微信群快要轟炸瘋了。她在朋友圈戲謔一句:「開學家長首要工作要把家委會微信群置頂,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幾個億!」
事實確實這樣,在家委會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家委會往往成了老師的代言人,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收取經費等等。開學季到來,到底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成了父母糾結的問題。
家委會的成員都是一些家庭主婦或者工作時間彈性比較大的家長,因為家委會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作為保證。「為了順利開展班級工作,需要幾位家長組成家委會,配合管理班級事務,各位家長可以自願報名參與。」第一次參加家長會,趙女士孩子的班主任通知要成立家委會,鼓勵家長現場舉手報名,趙女士是報名的6名家長之一。
除自願報名參加,有些家委會採取輪換制。曲江一所小學的家長王女士孩子所在班級,就是按學號輪換產生家委會,每學期5名家長。「小學六年12個學期,每個家長至少會輪到一學期。」王女士說,輪換制讓全班家長都能參加家委會,為班級服務,也保證了公平公正。
據高新一小東校區劉俠老師介紹,家委會是家長們通過自薦、家長互薦、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的為學校、家長、孩子服務的自治組織。其職責主要是協助班主任完成通知傳達、意見徵集、費用收取、活動籌備等工作,簡單來講,家委會成員更像是班主任和其他家長之間的中間聯絡員。此外,家委會成員往往能夠提供一些活動資源。
「我們的家委會帶動家長們早晨在學校門口疏導交通,也會定期組織家長們對教室進行消殺;在學校大型活動中家委會成員主動擔當志願者,協助活動順利舉辦。也有家委會成員利用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們開展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到紅十字會給貧困地區的學生捐款捐物。作為老師,其實我們的精力也有限,家委會真的為老師幫了不少忙!」
孩子在陝師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學一年級六班就讀的杜女士稱,她很感謝家委會的家長們,這些家長利用周末時間統一購買口風琴,並將口風琴整整齊齊擺放在教室的儲物櫃裡,省了不少心。
「最重要的是要願意真心為孩子們付出。」陝師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學副校長劉秀清說,3類家長是家委會所需要的:願意付出的、有一定特長和能力、能組織活動的。
「比如我們家委會裡有家長是律師,可以擔當法律顧問;有的是心理諮詢師,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資訊。」孩子在西安高新國際學校的趙女士稱,「遇到班級郊遊、運動會、文藝演出,全體家委會成員都會來幫忙維護秩序。」
很多家長想成為家委會成員,是因為喜歡孩子,想為學校、年級、班級做點事。也有的家長直言,是希望和老師、學校多一些交流的機會。但是網絡上曝出個別家委會亂收費的不同聲音也讓家委會處在熱議中。
西安市第三中學分校家委會會長張燕告訴記者,這樣誤解的聲音很常見,究其原因還是個別家長同家委會之間缺乏理解和溝通。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發布《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家委會的職責是參與學校管理,是「支持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家校溝通的紐帶。以此來看,支持、監督是家委會的重要職能。
「有些家長擔心,教師會給予家委會成員子女更多照顧,這是不存在的。」 西安市第三中學高三老師郭文娟稱,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公正公平,一旦班級存在不公平的現象,教師的公信力便會受到影響。她認為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最重要的是健全的規章制度和雙向的監督機制,針對家委會組織內部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其次家委會組織在決策時要尊重每一位家長的意見,在各種活動中做到群策群力。此外老師也應該持有基本的職業操守,對孩子們一視同仁。
交大韓城學校校長劉鵬表示,家委會的存在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家校之間的溝通聯繫,二是對學校相關工作的一個監督作用。家委會作為非正式組織千頭萬緒,在工作中考慮不周全很常見,多一分寬容和忍耐,就能慢慢感受到他們的親切。實習記者 鮑洪波 實習生 康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