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學孩子班裡選家委會,究竟要不要加入?

2020-09-09 長安少年派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劉女士最近被家委會的微信群快要轟炸瘋了。她在朋友圈戲謔一句:「開學家長首要工作要把家委會微信群置頂,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幾個億!」
事實確實這樣,在家委會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家委會往往成了老師的代言人,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收取經費等等。開學季到來,到底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成了父母糾結的問題。


老師說:
家委會幫了學校不少忙


家委會的成員都是一些家庭主婦或者工作時間彈性比較大的家長,因為家委會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作為保證。「為了順利開展班級工作,需要幾位家長組成家委會,配合管理班級事務,各位家長可以自願報名參與。」第一次參加家長會,趙女士孩子的班主任通知要成立家委會,鼓勵家長現場舉手報名,趙女士是報名的6名家長之一。


除自願報名參加,有些家委會採取輪換制。曲江一所小學的家長王女士孩子所在班級,就是按學號輪換產生家委會,每學期5名家長。「小學六年12個學期,每個家長至少會輪到一學期。」王女士說,輪換制讓全班家長都能參加家委會,為班級服務,也保證了公平公正。


據高新一小東校區劉俠老師介紹,家委會是家長們通過自薦、家長互薦、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的為學校、家長、孩子服務的自治組織。其職責主要是協助班主任完成通知傳達、意見徵集、費用收取、活動籌備等工作,簡單來講,家委會成員更像是班主任和其他家長之間的中間聯絡員。此外,家委會成員往往能夠提供一些活動資源。


「我們的家委會帶動家長們早晨在學校門口疏導交通,也會定期組織家長們對教室進行消殺;在學校大型活動中家委會成員主動擔當志願者,協助活動順利舉辦。也有家委會成員利用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們開展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到紅十字會給貧困地區的學生捐款捐物。作為老師,其實我們的精力也有限,家委會真的為老師幫了不少忙!」


家長說:
因為喜歡孩子,想為學校、班級做點事


孩子在陝師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學一年級六班就讀的杜女士稱,她很感謝家委會的家長們,這些家長利用周末時間統一購買口風琴,並將口風琴整整齊齊擺放在教室的儲物櫃裡,省了不少心。
「最重要的是要願意真心為孩子們付出。」陝師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學副校長劉秀清說,3類家長是家委會所需要的:願意付出的、有一定特長和能力、能組織活動的。


「比如我們家委會裡有家長是律師,可以擔當法律顧問;有的是心理諮詢師,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資訊。」孩子在西安高新國際學校的趙女士稱,「遇到班級郊遊、運動會、文藝演出,全體家委會成員都會來幫忙維護秩序。」


很多家長想成為家委會成員,是因為喜歡孩子,想為學校、年級、班級做點事。也有的家長直言,是希望和老師、學校多一些交流的機會。但是網絡上曝出個別家委會亂收費的不同聲音也讓家委會處在熱議中。
西安市第三中學分校家委會會長張燕告訴記者,這樣誤解的聲音很常見,究其原因還是個別家長同家委會之間缺乏理解和溝通。


專家說:
多一些包容 讓家委會真正成為家校的橋梁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發布《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家委會的職責是參與學校管理,是「支持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家校溝通的紐帶。以此來看,支持、監督是家委會的重要職能。


「有些家長擔心,教師會給予家委會成員子女更多照顧,這是不存在的。」 西安市第三中學高三老師郭文娟稱,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公正公平,一旦班級存在不公平的現象,教師的公信力便會受到影響。她認為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最重要的是健全的規章制度和雙向的監督機制,針對家委會組織內部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其次家委會組織在決策時要尊重每一位家長的意見,在各種活動中做到群策群力。此外老師也應該持有基本的職業操守,對孩子們一視同仁。


交大韓城學校校長劉鵬表示,家委會的存在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家校之間的溝通聯繫,二是對學校相關工作的一個監督作用。家委會作為非正式組織千頭萬緒,在工作中考慮不周全很常見,多一分寬容和忍耐,就能慢慢感受到他們的親切。實習記者 鮑洪波 實習生 康怡妍

相關焦點

  • 家委會是個什麼東東,過來人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有何好處
    每次開學前,總有家長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家委會。那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其實,我也是走了彎路的。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有家委會。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這個到底要幹什麼。自己也不想過多參與一些事情,連想都沒想要加入。當時覺得,有熱心的家長去承擔家委會的工作,挺好的。
  • 加入家委會能讓老師重視孩子學習,班主任坦言:好老師不會這麼做
    臨近開學,家長們有很多困惑和焦慮,孩子的學習問題、暑假能不能做好銜接、開學後的分班、考試、是不是換了新老師、要不要加入家委會?這些問題,每一個都是需要家長仔細斟酌的,決策一旦失誤,可能就影響孩子的學習了。家長們當然焦慮,針對家長朋友們反映的問題,小島老師想從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該不該加入家委會?給廣大家長朋友們做一個分析,從老師的角度,幫助家長做好選擇。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不要加入家委會?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家委會是幼兒園和家長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如果您有時間,並且願意為幼兒園和家長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認為您不妨加入。先講講我的情況,供您參考:我兒子剛進幼兒園不久,老師就邀請我進入家委會,當初,和你一樣,我也猶豫了,因為工作比較忙,擔心兼顧不了。
  • 幼兒園和小學家長到底要不要、該不該加入家委會?
    新的一學期又開學了。。。很多班級開始徵集家委會成員。那麼作為孩子的家長到底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呢?我覺得是應該儘量申請加入的。。。理由如下:1. 首先老師對家委會家長的孩子會更照顧,更熟悉、更了解2. 由於存在事務層面的溝通,老師和家委會家長之間相對熟悉一些,對家委會孩子的教育來說相當於「近水樓臺」,在學習上會多留意一下。
  • 開學後,各個班開始籌備家委會,家委會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
    開學後,家委會籌備也開始了開學日是來了,孩子們也進了學校,家長以為輕鬆了,沒想到接踵而來的是各種鬧心的事情。比如教師節臨近,需要集資購買教師節禮物、教輔材料的購買,班費的收集。家長在這時候就會發現,做這些事的都是個叫家委會的組織來完成的。
  • 上學幫:要不要加入家委會,看完這5個問題
    全職媽媽們時間充足,在職媽媽們希望加入家委和老師有更多溝通。連續三年都是家委成員的陳小姐,初衷除了希望跟老師多接觸,還希望和別的家長多交流。越秀區的李先生從孩子讀小學起,便一直積極爭取到加入家委會中。李先生除了想多了解學校和老師外,「也希望老師會更重視小孩。另一方面是希望藉助家委會做出更多有利於小孩成長的課外活動。」
  • 幼兒園家委會,到底應不應該加入?
    孩子沒上學前,真的對幼兒園家委會沒有做過多了解。最近比較火熱的《三十而已》裡顧佳手撕家委會會長那段讓很多家長看著很解氣,也在網上掀起了吐槽「家委會」的很多迷惑操作的風潮,好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委會」成了學校老師的代言人,權利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先來說說家長委員主要是幹嘛的吧!
  • 開學季丨您參選家委會了嗎?加入家委會有這些好處和煩惱——
    近段時間,隨著學校正式開學,各個班級陸續召開家長會、組建家長群,家長和班主任之間初步建立了聯繫。與此同時,部分班級也會通過自主報名或選拔的方式確定家長委員會,簡稱家委會。為此,很多家長開始糾結和困惑,加入家委會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又能享受哪些福利,自己是否有必要加入家委會呢?
  • 孩子入園了,要加入幼兒園的家委會嗎?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導讀:小朋友進入幼兒園以後,發現幼兒園裡有一個家長組織,被稱為家委會。家委會可以理解為家長們和幼兒園之間的橋梁,家委會的成員比普通的家長更加地接近幼兒園。小朋友入園後,作為家長,想要加入幼兒園的家委會嗎?讓我談談我的親身經歷和我的感悟。
  • 開學季西安多位家長領到「新作業」家委會加還是不加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劉女士最近被家委會的微信群快要轟炸瘋了。她在朋友圈戲謔一句:「開學家長首要工作要把家委會微信群置頂,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幾個億!」事實確實這樣,在家委會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家委會往往成了老師的代言人,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收取經費等等。開學季到來,到底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成了家長們糾結的問題。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因此帶著孩子上了幼兒園,自己就解放了的想法的家長一定要好好的糾正下錯誤的教育觀念。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為了促使家長加入對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和保育,每個幼兒園在開學後都會組織籌備和換屆各班的家委會成員的選舉。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為了促使家長加入對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和保育,每個幼兒園在開學後都會組織籌備和換屆各班的家委會成員的選舉。說到家委會,很多家長是拒絕的,很多家長是吐槽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 對比沒有家委會的年代,現在家委會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班級家委會這個團體,如今的我已經是家委會群裡的一名普通家長成員,我一直在思索對比沒有家委會的時代,這樣的團體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至少我們的家委會群,已被一些代表家長搞的五味雜陳,烏煙瘴氣。遺憾的是,家委會由學校指導和管理,可班級群裡大家都修改了暱稱:孩子名字+家長。群裡沒有班主任,也沒有校方的人,那麼他們如何做到指導和監管呢?如今,整個群已經死氣沉沉,沒有家長再響應那些所謂的代表了。
  • 異化的家委會
    以上內容的截屏流傳至全網絡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人在下面附註這是上海浦外附小家委會競選的相關截屏,恐怕多數人都不能相信,一個小學的家委會競選,已經如此激烈。 浦外附小,即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小學,截屏來自於該校今年新入學的2017級4班新生家長群。
  • 被妖魔化的家委會,是個什麼存在
    孩子一年級上了一個禮拜,老師已經兩次邀請加入家委會。回想起幼兒園做了三年家委會主席,對新老師的邀請禮貌而堅定的拒絕了。三年前,孩子剛進幼兒園,當時我已經全職兩年。確實很喜歡小孩,也很熱心,當老師發來信息請我做家委會主席的時候,興奮的回覆道:很榮幸能為班級盡綿薄之力!
  • 家長打破頭都要往裡擠的家委會,在國外是「香餑餑」嗎?
    中國基礎教育「拼爹」拼出了新境界,在「學區房」「補習班」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個新名詞「家委會」。關注教育的最近可能都看到過家委會「競爭」的新聞,讓我們來回味一下當時的「盛況」。 當地教育局對家委會選舉制定有嚴格的競選流程,包括時間流程、提名委員會、候選人資格、計選票等都有詳細規定。家委會各種職務的候選人基本都是家委會活動的積極分子,而積極分子大都是從做義工開始,比如,參加橄欖球、籃球等校隊比賽或學生演出時的義賣籌款等。學校家委會網站會列出學校一年的各種活動計劃及時間安排,號召家長們勾選自己能提供義工服務的活動。
  • 進了家委會就能讓孩子得好處?你想得有點多
    「孩子班上最近在競選家委會成員,我和孩子他爸很想參加,但是又擔心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配合老師做好工作。」
  • 家委會是個怎樣的存在?服務者還是管理者?名利場還是校友會?聽聽...
    幹完第一件事就想退出家委會杜偉的孩子去年上幼兒園,此前他已經從多位朋友那裡知道了家委會這個特殊的存在。當時考慮孩子月份小,希望能多點機會和老師交流,所以在開學前的家長會上,當老師問有沒有家長自願加入家委會時,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因為是唯一參加競選的男家長,他順利 入選,和兩位女家長一起承擔起孩子班級的家委會工作。
  • 變味」的家委會能發揮啥作用?
    又是一年開學季,這個開學和之前不一樣,孩子們在家呆了大半年了,昨天中午回籠了。本來就是一件高興的事,可是發生家委會的事情,就讓人鬱悶了。具體事情,不說了。咱們先研究下家委會: 家委會競選堪比選「ceo」 「我是XX小朋友的媽媽,目前在知名外企作HRD」「我和孩子媽媽都是碩士,我博士期間曾擔任學生會主席」「我工作於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數據,如果誰欺負我家孩子,孩子他爸會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臺」…… 意在進入家委會的家長們,大都表示自己平時時間彈性,甚至可以隨叫隨到
  • 幼兒園家長們,你們有意加入家委會嗎?隱藏福利PK脫髮神器
    這個問題,嗯,難道不應該在9月開學季提出來嗎?昨天我看到有家長在知乎上提出了這個問題,或許是遭遇了什麼令人懷疑人生的事情。被期待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不是嗎?幼兒園的班額15-40人不等。小班額高質量的幼兒園還好,一般普惠幼兒園班額都在三十人左右了。老師就一雙眼睛,一顆心。每個孩子能分到多少?30名小朋友,是我能兼顧的極限,在這個範圍內,我能粗粗地關注到每個小朋友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