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家委會就能讓孩子得好處?你想得有點多

2021-02-22 超級雲課堂

「孩子班上最近在競選家委會成員,我和孩子他爸很想參加,但是又擔心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配合老師做好工作。」開學一個月,武漢不少中小學開始了緊張的家委會競選工作。為此,家長們也開始糾結,不少家長認為,加入家委會能夠加強與老師和學校的聯繫,為孩子爭取更多的「福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然而,過來人告訴你,不少家委會成員的日常工作都是發通知、代收錢、搞活動之類的瑣事。並且,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必須高度重視,生怕自己稍有怠慢,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工作。所以,如果不是全職媽媽或爸爸的話,無論是時間還是個人精力都難以滿足家委會成員的要求。

同時,家委會成員的孩子在校並不會受到外人所謂的「特殊待遇」,反而外界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家委會成員的孩子,還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壓力。因此,家委會這個被外人羨慕,卻讓內部人士有苦難言的家長組織,成了不少中小學家長心中的「燙手山芋」。

前些天,胡女士收到兒子班主任發來的私信,請她製作班級社會實踐小報。由於此前交出的作品有新意、有童趣而大受好評,製作班級小報的任務就全「包」給了她。「其實,我都是請丈夫公司搞設計的人幫忙弄。班主任下了任務,我也不好意思推託,只好硬著頭皮上。」胡女士說。

兒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胡女士想和老師「走得近一些」,積極要求加入家委會,不僅當上班級家委會組長,還成為校級家委會成員。班級家委會一般有五六個人,有對外宣傳、學習事務、文藝活動、物品採購、費用管理等分工。做熟了,老師會將任務分配給固定的人。

「你都不知道事情有多繁瑣。」胡女士說,「凡是老師不宜出面的事都是家委會的事,從策劃、組織到實施全由家委會出面。製作班級小報,編發各種通知,挑選購買校服、班服,列印試卷,組織學生賣報紙,發動家長給患病的孩子捐款,號召大家閱讀某篇文章來提高點擊率……有一次,學校要開運動會,由於自由報名的比賽成績不理想,老師建議由家委會來挑選運動員。於是,某個下午放學後,家長們拿著秒表、尺子來到操場,按照運動會項目先在班上組織測試,再將成績好的報上去。」

「有時候真的忙不過來」。忙活了3年,胡女士覺得實在力不從心,想退出卻沒人願意接手。

不少家長想加入家委會的目的很簡單——受到關照。然而,獲得「好處」的代價是特別辛苦。

「吳某某幾乎每天都是班裡的『小小當家人』,可神氣了。而我只當過一次。」小學一年級學生瑄瑄(化名)向媽媽抱怨。瑄瑄的媽媽注意到吳某某的媽媽是家委會成員,平時負責幫老師發各種通知。「瑄瑄學習成績不錯,可能是因為我很少為班級服務,所以瑄瑄獲得『當官』的機會很少」。

為了讓老師多「關照」,瑄瑄的媽媽覺得應該做些貢獻。有一次老師在群裡詢問有誰願意和她一起製作拼音卡,瑄瑄的媽媽第一個應聲。誰知並不是和老師一起做,而是布置任務給她。為了高質量地完成任務,瑄瑄的媽媽先請同事幫忙設計,又拿到外面列印出彩色的,還將卡片過塑,花了一整天時間。

「都覺得我們的孩子能佔便宜,其實真佔不了什麼便宜。」在小學當了5年家委會成員的嚴女士說,「班幹部都是孩子投票選的,座位也是按規律輪換。要說好處,的確會和老師交流多一些。」

孩子優秀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是作為家委會成員的子女,卻不敢太優秀。

漢口一位家長透露,自己是家委會的一員,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直保持在前三,幫老師做事情也非常認真,在學校無論是比賽還是班級競選都能脫穎而出。孩子優秀本該高興,但是就因為孩子在學校表現太優秀,不少家長懷疑是因為她的家委會身份讓孩子受到了「特殊優待」。孩子知道後打擊不小,不再報名參加學校競賽、不再參加班幹部競選,就連學習興趣也大不如以前,生怕有人再說他是「關係戶」。所以,為了保護孩子,這位媽媽選擇了退出家委會。

外人總認為家委會成員的孩子會受到優待,一旦這些孩子在學校獲獎或者競選上班幹部,總有人對此表示質疑。不少人在不知道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妄加猜測,給這些孩子貼上「家委會子女」的標籤。殊不知,這些無端的猜測和批判給孩子們帶來了多少心理壓力,多少負面影響。

2012年教育部曾下發《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積極推進家委會建設,有條件的公辦和民辦中小學及幼兒園都應建立家委會,並保障家委會對學校工作實施有效監督。

「家委會幫老師和學校做了很多事務性工作,尤其涉及收錢,買校服、收取日託費、組織活動等基本上都是家委會在出面。」一位小學校長坦言,「目前,家長的確很少參與學校管理甚至監督學校。但學校還是很重視家委會意見的,因為都怕投訴啊。」

目前,有少數學校的家委會能夠監督學校,但僅限於生活層面。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小學的校級家委會成員每天會輪流到學校「上班」,監督學校食堂工作,比如檢查有沒有使用轉基因食用油、禽流感期間有沒有做雞鴨等禽類菜餚,或是對學校安全設施提建議。

文|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 楊幸慈

編輯| 小小白

合作洽談| 41483225@qq.com

相關焦點

  • 你想進家委會嗎?這位全職媽媽的文案無敵了,老師秒同意
    對了,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家委會。美其名曰家委會貌似還是個領導,但是說白了,你可得做好心理準備,家委會很大一部分的職責就是幫助老師處理好一些老師不方便也挺瑣碎的事情。這年頭還有人討活幹?還真有,這些前赴後繼的家長們為了就是多些機會與老師接觸,從而能夠讓老師稍微關照下自己的孩子。愛子心切,真的哪裡都一樣的。
  • 家委會是個什麼東東,過來人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有何好處
    每次開學前,總有家長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家委會。那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其實,我也是走了彎路的。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有家委會。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這個到底要幹什麼。自己也不想過多參與一些事情,連想都沒想要加入。當時覺得,有熱心的家長去承擔家委會的工作,挺好的。
  • 小學家委會「非富即貴」?不是你想當就能當?
    當爹媽的不僅要在家裡管好「化骨龍」孩子在學校上學,家長同樣不能耽擱比如當個家委會成員可能你會說當什麼家委會成員,我沒有空「想,但是抽不開身」然而今天>就想告訴你家委會成員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上來就給你一頓暴擊:浦東新區25套房,寶山15套房。雖然有點跑題了,要是面試肯定也失敗。不過也是讓我們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土豪風。
  •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班委會的家長為了讓整個班級有更好的發展貢獻了不少的力量,老師自然會很感激這部分家長,受這種感激之情的影響,老師對這部分家長的孩子也會多照顧幾分。這部分家長在和老師,其他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積累不少優秀的育兒經驗,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全部付諸實踐,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很有好處。而學生家長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活潑開朗很多,所以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進家委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家委會到底能做啥 家長自述:如何與學校打好交道
    當記者問及當時有沒有讓幼兒園老師多照顧下女兒的想法時,祝軍連連擺手,「怎麼可能,坦白說我真不需要,我們和老師本來就認識,可能是個人性格原因吧,我就想大家因孩子到一個集體也是種緣分,那就多創造些機會好好珍惜唄。」祝軍說,幼兒園時組織了不少親子活動。  當孩子上學以後,身為父母的人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你在這個群體當中,姓名好像一下子不需要了,而成了某某媽媽或某某爸爸。
  • 開學季丨您參選家委會了嗎?加入家委會有這些好處和煩惱——
    畢竟,要想做好家委會一職,需要十八般武藝——首先得家長有好的教育理念;有為大家服務的公心,能求同存異;有與學校或老師協調的公關水平;有一定文字寫作能力和信息技術;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能主動表明態度,做好解釋的魄力……因此,合理分工顯得非常重要。
  • 被妖魔化的家委會,是個什麼存在
    孩子一年級上了一個禮拜,老師已經兩次邀請加入家委會。回想起幼兒園做了三年家委會主席,對新老師的邀請禮貌而堅定的拒絕了。三年前,孩子剛進幼兒園,當時我已經全職兩年。確實很喜歡小孩,也很熱心,當老師發來信息請我做家委會主席的時候,興奮的回覆道:很榮幸能為班級盡綿薄之力!
  • 小小家委會選舉,校方稱不看家境不拼爹,過來人告訴你別想多了
    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參與家委會呢?既然家委會幹的是吃力不討好的活,為什麼有些家長爭破頭都要搶著當呢?到底有什麼好處?好處一:當了家委會,孩子就能被特殊照顧。,多了很多和老師打好關係的機會,老師自然也會更關注自己的孩子。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裡面的「套路」可真多,你知道嗎?
    文|文兒前不久開學,嫂子送侄子去幼兒園,回來就跟我分享一件事:今年開新生家長會的時候,幼兒園老師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加入,現在國家都鼓勵「家園共育」。所以,幼兒園準備組織籌辦家委會成員的選舉,方便家長加入孩子的教育和保育工作。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只要進了幼兒園的家委會,老師就不敢兇孩子了,否則家委會成員可以向園方反映 。」「孩子奶奶成了家委會成員後,老師對我們更客氣了,孩子照顧得更好了。」「老師選的家委會成員一般都要看家境的,關照他們孩子,為了以後有事可以相互幫助。」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只要進了幼兒園的家委會,老師就不敢兇孩子了,否則家委會成員可以向園方反映 。」「孩子奶奶成了家委會成員後,老師對我們更客氣了,孩子照顧得更好了。」「老師選的家委會成員一般都要看家境的,關照他們孩子,為了以後有事可以相互幫助。」
  • 魔都家長為進家委會曬學歷/背景,在成都需要嗎?
    來看看成都熱門小學的家委會成員怎麼說!益州小學多多媽媽:為了「更多的陪伴和見證孩子的成長,並參與他們的世界!」,多多媽媽義務反顧地加入了家委會!這一幹就是4年....多多媽媽是這樣回答的:1-3年級的時候,事情說實話有點多,基本所有活動的前期安排到結束都是家委會負責!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作為學校層面的家委會,小到日常駐校、聽課、護導、檢查監督等工作的安排,到組織比如家長講堂、給孩子們組織的講座、運動會、救助重病學生等等各項大型活動,這不僅僅只是要求家長們有點時間就行了,沒有一份想為了孩子們好的責任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 家委會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一定對家委會這幾個字並不陌生。那家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有沒有必要加入?今天然然就給你徹底扒一扒。 一.家委會的本質是一場利益交換 家委會的本質其實就是老師與家長間的利益交換。為什麼這樣說呢?
  • 什麼樣的家長適合家委會?義工部、置裝部、宣傳部、藝體部、培訓部...
    他說起家委會成立之初的故事,挺感慨的。唐爸說,家委會不同於業委會,業委會可能會覺得物業服務得不好,就換掉物業,家委會不能這樣,而是要跟學校攜手做好孩子們的服務。學校很信任家委會,家委會也定位很準確——和學校是夥伴關係,讓孩子們在江南實驗學校幸福成長。
  • 小學家委會被爆「非富即貴」:有資源、有名望的家長,學校也喜歡
    說實話,這樣的反應有點玻璃心了。名望高,有資源,辦事比較容易,這是社會現實啊。大家都是成年人,沒必要掩耳盜鈴。2我看到丹陽這份家委會名單的時候,想起了另一份「藏龍臥虎」的名單。大多數時候,還是因為家裡有孩子、有親戚,所以才能辦到。家委會裡這樣藏龍臥虎,非富即貴之上還有一個牛字了。想一想,也能理解。假如你是一個晶片領域的上市公司CEO,那平時一定是忙得腳不停地,一般的飯局應酬、論壇會議,肯定都是能推就推。
  • 義工部、置裝部、宣傳部、藝體部、培訓部、膳管部……杭州這所學校的家委會太豪華了
    當初成立校家委會,主要是由於學校是九年一貫制,每個年級都有十幾個班,學生有幾千人,這麼多學生的餐飲、校服、上學放學安全都是大事情。學校覺得可以跟家長一起互相配合,為孩子們從幸福走向卓越保駕護航。家委會和學校是夥伴關係孩子已經考上高中的上一屆家委會主席唐奕然爸爸也來了。
  • 家委會入選名單曝光,非富即貴:家委會已經變成了名利場?
    我只是在想,家委會是要做很多學校與家長之間瑣碎事情的,這些這個「長」,那個「總」的,能有時間幹那些事情嗎?是不是只是掛個名,實際上辦實事的還得有一批人?為什麼這麼多精英家長都想加入家委會?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吳遵民說,家委會選舉的異化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升學焦慮而引發出來的。
  • 要想孩子優秀,就得先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
    現在兩個孩子都進了縣城同一所中學,要去陪讀也方便多了。去年已經在縣城陪讀的朋友聽到消息就打來電話說,他 那你最好有一間空房子讓我去租下來考慮那孩子剛離開家,需要有父母陪著。我們也正準備要找房子。學校是全封閉管理,裡面生活物品都有得賣。洗衣服他已經在這個暑假學會了,況且還有二姐同在學校,有什麼事可以找二姐。兒子的一番話讓我們感到欣慰。又去徵求女兒的意見,女兒說弟弟都能照顧好自己,她當然也可以。於是我們打消陪讀的念頭,決定讓兒女都住校。
  • 為啥幼兒園老師喜歡這類家長進家委會?這裡的「套路」你要弄明白
    一般的家長會認為,這家委會不就是和老師聊聊天,傳遞一下幼兒園的意思嗎?就是壞人你做,好處別人享。事實上幼兒園的家委會,真的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例如:幼兒園開運動會時,選什麼風格的班服會讓人滿意?孩子的玩具、讀書角要不要更新?怎麼才能平衡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會?這些都是家委會的家長們需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