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2020-09-17 說教育事實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隨著家委會在小學班級裡普及率的增加,有關家委會的話題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曾經一則家委會成員要求班級內家長在教師節眾籌給老師買車的新聞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無底線討好老師的家委會也受到了家長們的指責,現在有關家委會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不少家長又在為了進家委會而各出奇招。

家長們對家委會並無好感,為何現在又要想盡辦法進自己孩子班級的家委會呢?一位花了很多錢買進家委會的家長直言,家委會一躍成為家長們眼中的香餑餑,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

1.成為家委會成員後,可以讓老師對自己孩子有一個好印象

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學生,僅憑藉老師一個人的力量就想把整個班級的所有事務都處理好是很難的,所以班委會的出現對於為班級事務忙得焦頭爛額的老師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班委會的家長為了讓整個班級有更好的發展貢獻了不少的力量,老師自然會很感激這部分家長,受這種感激之情的影響,老師對這部分家長的孩子也會多照顧幾分。

2.家委會成員不僅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比較多,和其它學生家長溝通的機會也很多,這樣良性的溝通對孩子的成為很有好處

不得不說,一些家長真的很有做家委會成員的天賦,他們不僅可以快速的和老師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和其他學生的家長建立不錯的關係。這部分家長在和老師,其他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積累不少優秀的育兒經驗,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全部付諸實踐,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很有好處。而學生家長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活潑開朗很多,所以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進家委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3.家委會本就是為了更好地把班級管理好而存在,所以家長加入家委會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情況

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很多家長都特別想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狀態如何。然而大多數學校都是封閉管理,家長們要想知道孩子的狀態只能詢問老師。老師也有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要做,如果每個家長都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狀態,老師正常的教學工作也勢必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多數家長只能把自己的疑問憋在心裡,等到孩子回家以後再稍微詢問幾句。

而成功進入家委會的家長則不同,他們有很多和老師溝通的機會,在進行日常工作溝通時,就可以順便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狀態。因為家委會成員和老師存在一定的合作關係,所以大多數老師都不會特別反感家委會成員的詢問。不少家長就是為了能多幾次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才費盡心思進入孩子班級的家委會的。

對於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的行為,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文|凝媽開學一周,又臨近教師節,網上出現了很多吐槽家委會的言論,看上去大家很生氣。網友一:孩子上一年級時,家委會建了家長群,上來就交班費200。第二天,家委會提議給老師送禮物,很多家長表示反對,家委會還是用班費送禮。期中考試之後,又收100元做班費,買了書櫃、複印機、風扇等學校辦公用品。
  • 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文|凝媽開學一周,又臨近教師節,網上出現了很多吐槽家委會的言論,看上去大家很生氣。網友一:孩子上一年級時,家委會建了家長群,上來就交班費200。第二天,家委會提議給老師送禮物,很多家長表示反對,家委會還是用班費送禮。
  • 魔都家長為進家委會曬學歷/背景,在成都需要嗎?
    ,家長們都不是特別積極,有些還要班主任主動去說服家長們來參加!成師附小華潤分校小小媽媽:小小班上的家委會成員一共只有8位,分別擔任:會長,財務,出納,採購,組織,策劃。成立之初,班主任會發一個調查表,看看哪些家長有意向參加家委會?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學生們終於開學了,一些家長才剛剛長舒一口氣結果又被接踵而來的各種鬧心的事情搞得身心俱疲。這些成績的背後是學校和家委會尤其是全體家長配合下取得的,沒有學校的支持,沒有家委會成員的付出,沒有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根本不可能。
  • 家長打破頭都要往裡擠的家委會,在國外是「香餑餑」嗎?
    籌款是家委會最重要的任務。公立學校資金緊張,課外活動種類及各種學生俱樂部較少,家委會的籌款會用來支持一些學校無力負擔的活動;私立學校課外活動豐富,家委會籌款主要用來舉辦一些增進凝聚力的趣味活動,比如抽獎、時裝秀等。此外,家委會還承擔學校和家長間的溝通交流責任。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不要加入家委會?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不要加入家委會?家委會是幼兒園和家長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如果您有時間,並且願意為幼兒園和家長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認為您不妨加入。先講講我的情況,供您參考:我兒子剛進幼兒園不久,老師就邀請我進入家委會,當初,和你一樣,我也猶豫了,因為工作比較忙,擔心兼顧不了。
  • 北雅家長投訴學校亂收費,家委會應該背鍋嗎?我要為家委會發聲
    1702班的班主任傳達信息有誤,跟家委會說是收400元的課後服務費。但實際上,寄宿生是不需要交課後服務費,但最終包括31名寄宿生在內的所有學生都交了400元。然後家委會把錢收上來後直接轉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發現收錯錢後又馬上退還給家委會了,但該家委會成員並沒有及時把錢退還給其他班上家長,最終引發了家長的投訴。
  • 家委會莫成了「權貴家長俱樂部」
    這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上海一小學幾張家委會選舉的群聊截圖刷屏,這幾張截圖裡均為家長在班級家委會選舉中的自薦說明,其中不乏學歷高、能力強的說辭,甚至有家長自稱房產多,不用工作,時間自由。這大概又是刷新吃瓜群眾三觀的熱點話題——確定是選家委會,不是選CEO嗎?對這則可疑的新聞,我們未必需要全然信之。不過,公眾調侃的背後,亦隱喻著對教育公平的更加憂慮。
  • 家委會到底能做啥 家長自述:如何與學校打好交道
    我為何要進家委會  「如果真把家委會稱為一個江湖,那我豈不是在這江湖上已混了快12年啦。」  祝軍,一個從女兒幼兒園時期就加入家委會的爸爸,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一直到目前的初三,他不僅是女兒班級家委會的會長(每個學校稱呼不同,有的叫主任),同時也是校級家委會成員。
  • 異化的家委會
    拼人脈來服務學校,異化成「校友會」 都是對家委會的錯誤理解和實踐 如果一個家長既沒有智力也沒有財力,進家委會也沒什麼用,入不了校長的眼,這是一種中國體制下的(篩選)。」 出錢、出力、出資源 在家委會履行自身職責時,資源的佔比越來越重。
  • 什麼樣的家長適合家委會?義工部、置裝部、宣傳部、藝體部、培訓部...
    江南實驗家委會的指導專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韓似萍老師也來了。學校家委會有專門的微信公眾號,還有印製精美的宣傳冊。一進校門,穿紅馬甲的志願者的引領就很細緻。家委會不少女成員,都穿著漂亮的裙子,畫著淡妝。
  • 家委會被吐槽,「只會收錢、拍馬屁!」原因很現實,但不能怪老師
    家委會真可以說是個神奇的組織。神奇在哪裡呢?想加入的家長很多,但吐槽的家長也很多。很多家長想加入,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感覺,自己如果多幫老師幹點活、和老師熟絡一點,老師就會多照顧一下我的孩子。很多家長要吐槽,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的家委會的工作方式實在有些太簡單粗暴了,有人就總結了下,說家委會現在主要幹兩件事情:1、收錢;2、拍老師馬屁!額,這麼一看,確實很簡單粗暴啊。01、現在家委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幼兒園家長們,你們有意加入家委會嗎?隱藏福利PK脫髮神器
    昨天我看到有家長在知乎上提出了這個問題,或許是遭遇了什麼令人懷疑人生的事情。作為幼兒園老師,或許,我無法將家委會爸爸媽媽的心酸到位地吐槽出來,但家委會的隱藏福利,我還是可以的~每個幼兒園,或者班級,家委會的任務不太一樣,這得看幼兒園的要求,和老師的安排了。大致是以下幾個方面的事物。1.財務管理。為避免老師暗箱操作班費的嫌疑,班費的收支是全權交由家委會的媽媽們負責的。我們這一屆家委會媽媽的班費收支表,做得簡直了,豎大拇指。
  • 學校成立家委會,為何選擇「有頭有臉」的家長?是為了大家的利益
    開學不久,學校發下通知,要求每班報一名家長委員。特別強調,要有所選擇,儘量安排在行政事業單位上班、或事業有成的家長。家長委員會,是家校溝通的橋梁,代表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監督和支持學校的教學工作。其功能與業主委員會類似。選擇家長委員,按說不該有身份標準。只要熱心公共事務,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又有空閒時間即可。而且,家長委員的社會層次越豐富,越能體現全體家長的意志。
  • 為啥幼兒園老師喜歡這類家長進家委會?這裡的「套路」父母要弄清
    二、幼兒園老師喜歡家委會家長的類型家委會的家長也需要看幼兒園方面的意思,在競選中看哪位家長合適做家委會的成員。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參加幼兒園家委會的選舉。但很多家長不明白自己本身也很優秀,為什麼幼兒園老師不喜歡,不推薦自己加入家委會呢。
  • 一年級家長如何增進跟老師的關係?有必要進家委會嗎?
    又是一年開學季,焦慮的家長們是否更焦慮了,特別是一年級剛踏入小學校園的家長們,更是無所適從,擔心孩子不適應等等,其中最擔心的是怕孩子受到老師的忽視甚至不公平對待。該怎麼跟老師溝通,?是否要送禮?馬上選班級家委,是否一定要爭取進家委會?
  • 小學生一學期班費達500 家委會權力集中遭吐槽
    近日,一名杭州家長麗媽通過早報學堂群,向學堂君訴說了自己的困惑:家長群的「領袖」們向來出手闊綽,連帶著其他家長也要跟風,現在她的孩子才讀小學四年級,一個學期的班費就達到了500元,遇到大型的活動還要額外交一筆錢,這樣的「收費標準」讓她很是傷神。你家孩子一學期班費要交多少?你對班費的使用情況滿意嗎?對班費還有哪些意見建議?記者也進行了一番了解。
  • 大學裡也有「家委會」
    請家長進校園和課堂邀請家長參加每年學院的迎新生晚會、迎新年聯誼活動及各種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展示豐富多彩的節目,學院努力讓家長融入到學生的大學校園生活中。為了讓學生與家長有多一些交流的契機與方式,國際教育學院還定期開展「尺素傳真情,家書抵萬金」的代寄傳情活動,讓學生寫家書向父母訴說自己在學校的情況以及一些感恩父母的話。學院堅持開展家長「三進」活動,通過家委會平臺,組織家長進校園、進寢室、進課堂。來自江西尋烏縣的農民謝雙娣是該學院一名學生的家長,由於家庭困難,從未到過省城。
  • 「普通」家長,不配在家委會中擁有姓名嗎?
    從曝光的家長委員會名單中可以發現,有的家長在政府部門任職,有的家長是企業中的高管。該小學校長回應稱,名單是若干年前的,成員是按照規程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此事引發討論:難道家委會成員一定要「非富即貴」?工作普通的家長不配在家委會擁有一席之地嗎?
  • 臨潁:幼兒園召開家委會,家長們開始很謙虛後來自告奮勇參與選舉
    為了使家長了解幼兒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法,明確本學期幼兒園的工作重點,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通過家園合作,雙方教學相長,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臨潁縣小腳印藝術幼兒園於2020年10月16日召開家委會會議。我們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