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隨著家委會在小學班級裡普及率的增加,有關家委會的話題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曾經一則家委會成員要求班級內家長在教師節眾籌給老師買車的新聞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無底線討好老師的家委會也受到了家長們的指責,現在有關家委會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不少家長又在為了進家委會而各出奇招。
家長們對家委會並無好感,為何現在又要想盡辦法進自己孩子班級的家委會呢?一位花了很多錢買進家委會的家長直言,家委會一躍成為家長們眼中的香餑餑,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
1.成為家委會成員後,可以讓老師對自己孩子有一個好印象
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學生,僅憑藉老師一個人的力量就想把整個班級的所有事務都處理好是很難的,所以班委會的出現對於為班級事務忙得焦頭爛額的老師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班委會的家長為了讓整個班級有更好的發展貢獻了不少的力量,老師自然會很感激這部分家長,受這種感激之情的影響,老師對這部分家長的孩子也會多照顧幾分。
2.家委會成員不僅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比較多,和其它學生家長溝通的機會也很多,這樣良性的溝通對孩子的成為很有好處
不得不說,一些家長真的很有做家委會成員的天賦,他們不僅可以快速的和老師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和其他學生的家長建立不錯的關係。這部分家長在和老師,其他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積累不少優秀的育兒經驗,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全部付諸實踐,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很有好處。而學生家長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活潑開朗很多,所以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進家委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3.家委會本就是為了更好地把班級管理好而存在,所以家長加入家委會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情況
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很多家長都特別想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狀態如何。然而大多數學校都是封閉管理,家長們要想知道孩子的狀態只能詢問老師。老師也有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要做,如果每個家長都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狀態,老師正常的教學工作也勢必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多數家長只能把自己的疑問憋在心裡,等到孩子回家以後再稍微詢問幾句。
而成功進入家委會的家長則不同,他們有很多和老師溝通的機會,在進行日常工作溝通時,就可以順便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狀態。因為家委會成員和老師存在一定的合作關係,所以大多數老師都不會特別反感家委會成員的詢問。不少家長就是為了能多幾次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才費盡心思進入孩子班級的家委會的。
對於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的行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