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開學一周,又臨近教師節,網上出現了很多吐槽家委會的言論,看上去大家很生氣。
網友一:孩子上一年級時,家委會建了家長群,上來就交班費200。第二天,家委會提議給老師送禮物,很多家長表示反對,家委會還是用班費送禮。期中考試之後,又收100元做班費,買了書櫃、複印機、風扇等學校辦公用品。第二學期開學又交了200,一年級總共交了500元班費。感覺心累。
網友二:家委會每年組織給老師買禮物,每個家長出10-20元,家長代表負責購買禮物和送禮物,老師只記得送禮物的家長,掏了錢不出人的,只想著不被孤立就好。
網友三:家委會討論給老師買禮物,家長沒人回答。第二天家委會直接說每人出100,你說發還是不發。
看著家長的吐槽,引起了熱議,很多朋友也是義憤填膺,提到了類似的事情。家委會真的有這麼不堪嗎?家委會到底是幹嘛的?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作為一個初三學生的家長,也來說道說道。
《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中指出:家委會是由在校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的,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諮詢的自治性組織。
家委會不是老師指派的家長,而是家長自願競選擔當,代表了家長的意願而不是老師的意願。
家委會可以參與學校的一些決策事務,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家長要做的工作,如果家長對學校有意見,可以由家委會牽頭提出。
想成為家委會成員並不容易,要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個人素養、有良好的溝通組織能力、有充足的時間能承擔班級學校事務、有強烈的奉獻精神。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公辦學校,家委會成員都是私營企業老闆。因為他們時間自由、組織能力強、資源豐富,參與班級活動得心應手。
孩子上初中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是一個私立學校,家委會成員都是國營單位、事業單位的家長,他們一般是單位的管理層,有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教育理念先進,時間雖然不是特別自由,但是擠擠還是能擠出來的。
家委會也會收錢,但是不一定是討好老師。有些地方可能有給老師送教師節禮物的習俗,只要費用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也無可厚非。家委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班級整體著想,老師肯定知道是所有家長的心意,不是個別家長的心意。如果還在懷疑家委會私心太重,不妨也去做家委會體驗一下。
《兒子在美國上小學》中提到,在美國,給老師送禮不超過25美元不用報備,如果超過要打報告,否則有風險。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物,家長不用操心,家委會會提前通知家長,每人大約捐出1美元左右,給老師買20美元的禮物。
有在美國的朋友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內心很感激老師的付出,也想在教師節表達心意。可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表達多少。家委會出面集體組織,家長省心很多。
說到家委會收錢,我們的家委會也收過,但是沒有收過班費,也沒有給老師買過禮物,而是孩子的學習資料、活動費用。
有一年過聖誕節,家委會建議家長捐出50元購買聖誕節禮物。結果被舉報,又全部退回了。經歷那次風波以後,家委會常常自掏腰包。比如端午節包粽子,家委會成員自己購買食材,帶上鍋具用品到學校組織活動。
家委會經常幫助集體購買一些練習冊、報紙、書籍,還會組織畢業照,這些費用理所應當要出。如果家委會不組織,每個家長各行其事肯定特別浪費時間。
我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家委會的工作,算是坐享其成的一員。對家委會的工作非常認可,也充滿了感激。我們的家委會真的為班級付出了很多,孩子很受益。
1、組織活動
家委會總是比普通家長想的周到一些,他們喜歡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
曾經組織過去海邊遊玩、去博物館和科技館參觀、植樹節去種樹、氣象節去氣象館參觀、端午節包粽子、聖誕節送禮物,有時候也有一些遊樂活動,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
假期的時候,學校要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沒資源沒人脈的都不知道去哪裡實踐,家委會負責聯繫了一些單位,我們可以集體去參加活動,幫了很大的忙。
班級的讀書活動,也是由家委會負責發起組織。有一年學校要求組織親子共讀活動,每周一位家長分享讀書感悟,家委會會提前提醒。提醒確實管用,很多家長都會忘記時間。
2、購買學習資料
上面也提到了學習資料的問題,有時老師會突然要求準備一本書或者一個練習冊,我們都不知道到哪裡去買。網購又來不及,費用低還要運費感覺不划算。
家委會出馬立即解決,他們協調了書店,談好優惠價格,直接給送到教室,發到孩子手中,我們只負責繳費,這簡直太方便了。
3、組織執勤
學校每天上學的人流很大,為了維持秩序,學校需要家長參與。因為班級多,每個班級幾年執勤一次,這個活動就由家委會負責組織。
家委會分組,定好哪些家長哪天執勤,家長只需要按時去就好。如果一個班級執勤4天,普通家長執勤2天,家委會成員則會執勤4天。而且執勤那幾天,家委會肯定是第一個到的。負責擺放安全樁、負責引導站位、指導執勤方式。可見,家委會的任務是最重的。
4、反映家長問題
如果家長認為學校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集中反映給家委會,由家委會出面和學校協調。記得有一次,班裡換了一個老師,有些孩子反映聽不懂。家長七嘴八舌的說了各種問題,希望家委會能解決一下。
家委會跟班主任反映了這個問題,班主任很重視,跟老師進行了交流,也跟學校做了報備,後來就換了一個老師。
不知為何,家長對家委會有這麼大意見。可能就是因為家委會收錢,觸碰了家長的底線。其實收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班級。收錢的也是極個別現象,並不是普遍現象。從我們家委會的工作看,他們的存在讓普通家長很省心,是老師和家長的好幫手。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