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2020-09-09 凝媽悟語

文|凝媽

開學一周,又臨近教師節,網上出現了很多吐槽家委會的言論,看上去大家很生氣。

網友一:孩子上一年級時,家委會建了家長群,上來就交班費200。第二天,家委會提議給老師送禮物,很多家長表示反對,家委會還是用班費送禮。期中考試之後,又收100元做班費,買了書櫃、複印機、風扇等學校辦公用品。第二學期開學又交了200,一年級總共交了500元班費。感覺心累。

網友二:家委會每年組織給老師買禮物,每個家長出10-20元,家長代表負責購買禮物和送禮物,老師只記得送禮物的家長,掏了錢不出人的,只想著不被孤立就好。

網友三:家委會討論給老師買禮物,家長沒人回答。第二天家委會直接說每人出100,你說發還是不發。


看著家長的吐槽,引起了熱議,很多朋友也是義憤填膺,提到了類似的事情。家委會真的有這麼不堪嗎?家委會到底是幹嘛的?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作為一個初三學生的家長,也來說道說道。

家委會是怎麼回事

《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中指出:家委會是由在校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的,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諮詢的自治性組織。

家委會不是老師指派的家長,而是家長自願競選擔當,代表了家長的意願而不是老師的意願。

家委會可以參與學校的一些決策事務,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家長要做的工作,如果家長對學校有意見,可以由家委會牽頭提出。

哪些人會成為家委會成員

想成為家委會成員並不容易,要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個人素養、有良好的溝通組織能力、有充足的時間能承擔班級學校事務、有強烈的奉獻精神。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公辦學校,家委會成員都是私營企業老闆。因為他們時間自由、組織能力強、資源豐富,參與班級活動得心應手。

孩子上初中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是一個私立學校,家委會成員都是國營單位、事業單位的家長,他們一般是單位的管理層,有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教育理念先進,時間雖然不是特別自由,但是擠擠還是能擠出來的。

家委會是只收錢討好老師的嗎?

家委會也會收錢,但是不一定是討好老師。有些地方可能有給老師送教師節禮物的習俗,只要費用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也無可厚非。家委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班級整體著想,老師肯定知道是所有家長的心意,不是個別家長的心意。如果還在懷疑家委會私心太重,不妨也去做家委會體驗一下。

《兒子在美國上小學》中提到,在美國,給老師送禮不超過25美元不用報備,如果超過要打報告,否則有風險。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物,家長不用操心,家委會會提前通知家長,每人大約捐出1美元左右,給老師買20美元的禮物。

有在美國的朋友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內心很感激老師的付出,也想在教師節表達心意。可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表達多少。家委會出面集體組織,家長省心很多。

說到家委會收錢,我們的家委會也收過,但是沒有收過班費,也沒有給老師買過禮物,而是孩子的學習資料、活動費用。

有一年過聖誕節,家委會建議家長捐出50元購買聖誕節禮物。結果被舉報,又全部退回了。經歷那次風波以後,家委會常常自掏腰包。比如端午節包粽子,家委會成員自己購買食材,帶上鍋具用品到學校組織活動。

家委會經常幫助集體購買一些練習冊、報紙、書籍,還會組織畢業照,這些費用理所應當要出。如果家委會不組織,每個家長各行其事肯定特別浪費時間。

我經歷的家委會都做了啥

我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家委會的工作,算是坐享其成的一員。對家委會的工作非常認可,也充滿了感激。我們的家委會真的為班級付出了很多,孩子很受益。

1、組織活動

家委會總是比普通家長想的周到一些,他們喜歡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

曾經組織過去海邊遊玩、去博物館和科技館參觀、植樹節去種樹、氣象節去氣象館參觀、端午節包粽子、聖誕節送禮物,有時候也有一些遊樂活動,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

假期的時候,學校要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沒資源沒人脈的都不知道去哪裡實踐,家委會負責聯繫了一些單位,我們可以集體去參加活動,幫了很大的忙。

班級的讀書活動,也是由家委會負責發起組織。有一年學校要求組織親子共讀活動,每周一位家長分享讀書感悟,家委會會提前提醒。提醒確實管用,很多家長都會忘記時間。


2、購買學習資料

上面也提到了學習資料的問題,有時老師會突然要求準備一本書或者一個練習冊,我們都不知道到哪裡去買。網購又來不及,費用低還要運費感覺不划算。

家委會出馬立即解決,他們協調了書店,談好優惠價格,直接給送到教室,發到孩子手中,我們只負責繳費,這簡直太方便了。

3、組織執勤

學校每天上學的人流很大,為了維持秩序,學校需要家長參與。因為班級多,每個班級幾年執勤一次,這個活動就由家委會負責組織。

家委會分組,定好哪些家長哪天執勤,家長只需要按時去就好。如果一個班級執勤4天,普通家長執勤2天,家委會成員則會執勤4天。而且執勤那幾天,家委會肯定是第一個到的。負責擺放安全樁、負責引導站位、指導執勤方式。可見,家委會的任務是最重的。

4、反映家長問題

如果家長認為學校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集中反映給家委會,由家委會出面和學校協調。記得有一次,班裡換了一個老師,有些孩子反映聽不懂。家長七嘴八舌的說了各種問題,希望家委會能解決一下。

家委會跟班主任反映了這個問題,班主任很重視,跟老師進行了交流,也跟學校做了報備,後來就換了一個老師。

結語

不知為何,家長對家委會有這麼大意見。可能就是因為家委會收錢,觸碰了家長的底線。其實收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班級。收錢的也是極個別現象,並不是普遍現象。從我們家委會的工作看,他們的存在讓普通家長很省心,是老師和家長的好幫手。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文|凝媽開學一周,又臨近教師節,網上出現了很多吐槽家委會的言論,看上去大家很生氣。網友一:孩子上一年級時,家委會建了家長群,上來就交班費200。第二天,家委會提議給老師送禮物,很多家長表示反對,家委會還是用班費送禮。
  • 家委會被吐槽,「只會收錢、拍馬屁!」原因很現實,但不能怪老師
    家委會真可以說是個神奇的組織。神奇在哪裡呢?想加入的家長很多,但吐槽的家長也很多。很多家長想加入,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感覺,自己如果多幫老師幹點活、和老師熟絡一點,老師就會多照顧一下我的孩子。很多家長要吐槽,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的家委會的工作方式實在有些太簡單粗暴了,有人就總結了下,說家委會現在主要幹兩件事情:1、收錢;2、拍老師馬屁!額,這麼一看,確實很簡單粗暴啊。01、現在家委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長春一學校家委會收錢給老師買禮物,遭部分家長質疑
    網友爆料:長春一學校班級家委會張羅學生家長自願交200元給各科老師買禮物。可這樣的做法,也引來了不少爭議。又有網友爆料:真心受不了那些奇葩家長,剛到9月份,就要集錢給老師買教師節禮物,各種獻媚,然後其他家長被收錢,你們想討好老師是你們的事,別什麼都亂代表其他家長行嗎?
  • 長沙家長訴家委會收錢為老師送禮 教育局調查
    投訴者在信中表示,老師是不會也不敢開口要禮物的,但是因為家委會的存在,「在班上收錢,把大家的錢當自己的錢送給老師,老師肯定高興」。  為了加強家校聯繫,現在每個學校對建立「家校通」溝通平臺以及家委會對話平臺都非常重視,每個班都會成立家委會。家委會的操作模式各有不同,事實上不少家委會的操作與當前教育部門的「不收費」要求有衝突。
  • 家委會收錢給老師買設備是變相受賄,是對教師的褻瀆和教育的傷害
    有家長表示「僅高一年級12個班就收取費用共計6萬餘元」。隨後,家長委員會將「防疫費」退還,並在微信群發出公告,「收費系本人及家委會理解錯誤,學校不會因疫情期間的相關工作收取任何費用。」這場「防疫費鬧劇」,就這樣以「家委會理解錯誤」收尾。家委會本來是家庭和學校,老師之間交流,聯繫的橋梁,近年來好像有點變味,幾乎成了收錢的工具。
  •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隨著家委會在小學班級裡普及率的增加,有關家委會的話題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曾經一則家委會成員要求班級內家長在教師節眾籌給老師買車的新聞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無底線討好老師的家委會也受到了家長們的指責,現在有關家委會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不少家長又在為了進家委會而各出奇招。
  • 開學後,各個班開始籌備家委會,家委會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
    有的人認為家委會成員的選拔沒有標準,沒有存在的必要,應該取消。那到底家委會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那就先看看家委會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起到了家委會的作用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家委會的作用家委會是「學校家長委員會」的簡稱,作用就是為加強家長和學校的聯繫,如反映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意見、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等。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不少家長對此深惡痛絕,表示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整個小學階段自從孩子學校相應教育部門要求組織開展家委會工作以來我就一直有參與,分別擔任過班級、學校家委會的管理工作。組織個活動什麼的這都不算啥。他們還成立了家長大學,開展家長課堂,邀請一些在專業領域裡有一定成績、能力的家長給孩子們開展課堂或者社團。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只有文化課的,實際上還有手工、美術、藝術、園藝等等。
  • 家委會就像物業,也送個錦旗「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行不?
    也有家長表示:自己還看不慣家委會「看人下菜碟」,還要將老師按照主科副科分三六九等,分別送價值不同的禮物.寧願私下送1000,也不願被家委會強行捐100!其實這位家長的留言中說了心裡的大實話:寧願私下送1000也不願人均湊100。畢竟網上調查的表達心意的第一原因是「想讓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人人湊100買禮物完全達不到這一效果啊……杭州有家長表示,有的家委會讓交2000元的班費的,交就交了,但這錢的花費必須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
  • 家委會是個怎樣的存在?服務者還是管理者?名利場還是校友會?聽聽...
    每年新生入學,家長委員會都是社會熱點。有人說,家委會是個「名利場」,參加者非富即貴;有人說,家委會已經異化成「校友會」,家長們在其中互換資源。近日,江蘇鎮江一 小學家委會成員名單「非富即貴」更是引發爭議,很多人認為家委會的江湖將成人社會你輸我贏的叢林法則強行拉入學校,但事實果真如此?
  • 家委會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一定對家委會這幾個字並不陌生。那家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有沒有必要加入?今天然然就給你徹底扒一扒。 一.家委會的本質是一場利益交換 家委會的本質其實就是老師與家長間的利益交換。為什麼這樣說呢?
  • 開學季丨您參選家委會了嗎?加入家委會有這些好處和煩惱——
    近段時間,隨著學校正式開學,各個班級陸續召開家長會、組建家長群,家長和班主任之間初步建立了聯繫。與此同時,部分班級也會通過自主報名或選拔的方式確定家長委員會,簡稱家委會。為此,很多家長開始糾結和困惑,加入家委會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又能享受哪些福利,自己是否有必要加入家委會呢?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說到家委會,很多家長是拒絕的,很多家長是吐槽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那麼幼兒園組建家長委員會,就是要家長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和協助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促進幼兒園向更高層次健康和諧的發展。家委會有利於疏通家園雙方溝通的信息通道,有利於幼兒園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由此來看,家委會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的三個原則,班主任:真不是看家境,別想多了
    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為了促使家長加入對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和保育,每個幼兒園在開學後都會組織籌備和換屆各班的家委會成員的選舉。說到家委會,很多家長是拒絕的,很多家長是吐槽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 家長不容當:家委會的安排應該怎麼辦,這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3.家委會組成:由家長代表成立的組織,作為與學校溝通的橋梁,關注學生的教育。4.家委會作用:家長委員會是增進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家委會是一個民間組織,是溝通學校與家長的橋梁,促進教學事業的發展作用。
  • 被妖魔化的家委會,是個什麼存在
    其他家長都好像在忙著撿錢一樣,根本不可能,我是做了家委會主席才發現完全沒有家長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幼兒園,甚至有家長看我頻繁的在學校活動,一方面她們享受著我提供的信息和對孩子們的照顧,一方面,她們當著我的面說:我要上班,沒你那麼閒啊,哎,遇到這種家長真的會被氣得吐血……99%的家長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她們只關注自己的孩子,只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個個辦法都行不通。
  • 家委會通知:幼兒園有困難,每人幫襯3000元!家長
    他們張校長給梧桐樹幼兒園上課的時候說,這種講起來不大好聽、不合理,大家就以學校困難家長捐助,讓家委會來收錢。一開始說讓學校收的,後來不讓學校收,讓家委會來收。"7 月份,學生家長群裡就有家委發出倡議表示,幼兒園從各個角度進行認真思量,打算不收取贊助費。
  • 教師節到了,家委會通知,收100元班費給老師買禮物,合適嗎?
    去年有一個事,是家委會提議,每位家長集資300元,集體就餐,當然也請了所有任課老師到場。飯畢,有家長發現,每桌餐費高達兩千多元,部分菜品價格明顯不合理,於是氣憤地說,這是某些家委會成員花大家的錢討好老師,要求退款。
  • 對比沒有家委會的年代,現在家委會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班級家委會這個團體,如今的我已經是家委會群裡的一名普通家長成員,我一直在思索對比沒有家委會的時代,這樣的團體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按照我孩子的學校和班主任定義,學校家長委員會是學校內部團體,由本班級學生家長代表組成。
  • 家長打破頭都要往裡擠的家委會,在國外是「香餑餑」嗎?
    英國:需配合學校時間,最好有特長英國家委會一般由校長、任課老師、家長代表、地方教育委員會指派的代表以及當地社區人士組成。多數家長代表都是志願參選,將個人背景告訴校方,校方會做權衡。校方會告訴家長,參與家委會是志願工作,和他們的孩子在校學習生活,不存在任何利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