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級上了一個禮拜,老師已經兩次邀請加入家委會。
回想起幼兒園做了三年家委會主席,對新老師的邀請禮貌而堅定的拒絕了。
三年前,孩子剛進幼兒園,當時我已經全職兩年。確實很喜歡小孩,也很熱心,當老師發來信息請我做家委會主席的時候,興奮的回覆道:很榮幸能為班級盡綿薄之力!之後開始揭開家委會的面紗~
首先,孩子上的是上海示範幼兒園,幾乎每個節日都有活動,隨叫隨到做義工。親子活動,找場地,定時間地點,拍照片。有時候聯繫商家談合作細節,墊錢(有一次做親子蛋糕,家長提各種意見,本來每人50。家長要求用最好的奶油,每人80,我跟老闆談了半天價格不變還是用最好的奶油,並且說明我不要任何好處,每個人都正常付款,不會讓他再收到損失,後來老師帶孩子去了,也要做蛋糕,我幫大家付款時很難為情的說老師的費用怎麼算?老闆意會了,就只收了我們的錢,把老師的免了。有的家長參加完活動就不響了,幾天才把活動的款轉給我)。學校裡面的活動就是幫忙搬桌椅,擺道具,拍照,引導孩子們注意安全。將內容照片發到群裡,給那些上班族、同時也惦記孩子的家長看看。收穫幾句辛苦了,可能有家長懷疑我謀私。
有幾次被安排做義工,而小孩又被傳染生病請假在家。我們是簡單的一家三口,急得整晚睡不著。要麼我拖著生病的孩子去做義工,要麼讓老公請半天假(義工很頻繁,幾乎班級所有的事都是我一個人做,副主席偶爾參與又都請假了,其他家委會純粹掛名,大部分三年什麼都沒做的),或者把孩子放什麼地方寄存,我做完義工趕回來接孩子,或者請其他家長幫忙做一次?其他家長都好像在忙著撿錢一樣,根本不可能,我是做了家委會主席才發現完全沒有家長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幼兒園,甚至有家長看我頻繁的在學校活動,一方面她們享受著我提供的信息和對孩子們的照顧,一方面,她們當著我的面說:我要上班,沒你那麼閒啊,哎,遇到這種家長真的會被氣得吐血……99%的家長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她們只關注自己的孩子,只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個個辦法都行不通。不去的話,老師又像是借錢沒還一樣的腔調。總之,她的說辭就是你答應的就必須做到,不管什麼原因,不能影響學校安排好的事。其他家長更是像菩薩一樣請不動,還是他們一句辛苦了最方便。所以好幾次都是我老公請假了去做的義工。一家人在上海供車供房、吃喝拉撒、孩子教育都靠他一個人,義工這種破事還要他請假耽誤大半天。話說我老公一天一千多的工資,也損失了好幾千吧!
第二點:每個月有一次駐校辦公,從教學、環境、飲食、家校關係等,將其他家長關注的問題,通過走訪反饋給家長和學校。比如,去年發現幼兒園將發黴的蔬菜水果給孩子們吃,當時家長們很緊張。需要我突然造訪食堂,拍照片視頻,如實相告。有一次我爸60歲生日,臨時回了老家。副主席打電話說她第二天沒空駐校辦公。她基本就是這個操作。群裡馬屁拍得最多,不分場合開口就是老師辛苦了,老師怎麼這麼好,但是但是真正做事就開溜。三年下來,如果我參加了50次活動,她估計參加了5次,而且每次到關鍵時刻就跑掉了。比如下面我講到的因為裝修家長罷課,她也是要參加的,連續幾次開會,開會之前人還在,剛準備開始,她找藉口跑了。然後家長問什麼都不發表意見,隨大流,也不得罪人。話說回來,她駐校不參加,我這邊人在高鐵上,正琢磨怎麼跟老師請假。老師直接電話打過來,很急很生氣:明天駐校,怎麼不提前安排好人就走了?明顯被那個家長擺了一道。大概就是她明天沒空參加駐校,剛找到我代勞,我卻已經去了外地。我這不打招呼開溜,很明顯沒有她提前請假的思想覺悟高啊!天地良心,一個月一次,平時家務、帶孩子、做生意,那次的駐校是真忘記了。三年唯一一次忘記了。老師埋怨了幾句,失落的掛了電話,搞得我特別尷尬。這就是你答應了做家委會就是責任。說難聽點,哪次做不到就是欠老師的!
第三點,家長和學校發生矛盾的時候協調。有個學期開學的時候,隔著一個走廊的活動室在施工,粉塵很大,還有氣味。每天家長接孩子看著這樣的環境,心裡膈應。委託祖輩接送的家長,因為沒有看到現場情況,想得特別嚴重,甚至想到塗料會引起白血病之類的,剛好開學的時候有孩子傳染了紅眼病,開學當天就表現出來,家長們恐慌了,就起勁的吵鬧,最後集體罷課。就為這事,我被拉過去開了無數次的會。有兩次,甚至班上所有家長都來了,學校領導說:有什麼想法儘管提出來,大家討論,商量解決辦法。家長說:換掉新的床和教室設備,去買舊的。領導說:好,我們儘快聯繫,把現在的教具和床都換掉。家長要求對面施工的地板拆了。領導說:我們把對面牆封起來,你們完全看不到可以嗎?家長說要放綠植炭包。領導說好,馬上辦。家長說:我們要換教室,把一樓的教室給我們用。領導說可以先搬下去上課。到了樓下,家長們七嘴八舌的說這裡沒窗戶,不通風,要把牆砸了。那個說洗手間不方便。後來,所有家長提出的要求,學校都照辦了。家長還是不同意回原來教室上課。而我,一次又一次被拉過去開會。有次開到晚上11點。園長也是請求我作為主席多跟家長溝通,她們已經做到了家長所有的要求。我一直在為這事忙碌奔波,還請了其他家長一起開會,最後如實告知學校的想法,上不上各人自己決定。有家長就懟我,你別搞錯了,你也是家長。
這一點,很麻煩。家委會是代表家長利益,還是學校的走狗?我覺得,我們個人是家長。一旦接收家委會身份,就變成橋梁。遇到不可理喻的家長,做得再多,都像欠她的。
第四點,每個學期幾次開會。頭腦風暴,深挖資源,怎麼樣讓家長的資源用到幼兒園。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出謀劃策。領導也藉機將學校特色發揚光大,拍些照片,領導發言,公眾號上一推。60多年的建校歷史,加上每年這麼多積極參與的家長,學校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口碑越來越好。
第五點,出錢。到年底了,老師們要裝扮材料,暗示家委會。家委會8個人,平時他們什麼都不做,就掛個名。這時候老師一說,有家長就懂了,該出錢了。一個家長很主動的負責採購了,買完平攤,大概每人出20塊錢。有的家長,出了錢一聲不吭,像是有意見。而老師收到一大堆裝扮材料,第二天就在群裡懟那個積極採購的家長,還多次處罰她小孩,搞得她特別鬱悶,之後也不參與任何活動了。所以後來老師跟我提了多次,她個人出錢給孩子們買小禮物。我實在不想找其他家長湊錢了。幾百塊,就當我作為家委會主席給孩子的一點心意吧。於是我買了一大包小禮品,送給老師作為孩子們不遲到、表現好的獎品。但是老師讓孩子又原封不動背回來,那麼重的書包,孩子那麼失落的眼神,我當時的心情張吃了一坨屎一樣。我就不懂了,公開的、私下的提了那麼多次她個人花錢給孩子們買小禮品,我買了這麼多文具小玩具,都拆開了,退也退不了,怎麼辦?到現在兩年多了家裡還有一大堆。
以上提到作為家委會主席,出力、出人、出錢、出謀劃策……我們得到了什麼呢?
自從進了家委會,看到的網絡信息都是家委會怎麼像紅衛兵一樣給老師辦事,口碑和名聲極其不好。幼兒園三年,前面兩年,別的班都給老師送禮品,送花,我沒有提出家長花一分錢給老師準備禮物。願意送的,自己決定。家委會不綁架任何家長,老師收到幾百塊錢的禮物,影響工作不值得,收得膽戰心驚,得不償失。最後一年教師節,因為老師剛做了手術,還力挺家長跟學校談判裝修的問題,另一個老師一直對孩子們很好,大部分家長願意最後一年有所表示。最後決定每人出30塊錢,買了花和一盒巧克力,刻了一份名單給每位老師。多出來的平均退給了每個家長。三年,家長出了20多塊錢對老師表達敬意,不過分吧!但是這件事,讓很大一部分家長還是將這件事定義為家委會拿家長的錢給自己辦事。
那麼作為家委會主席,真的謀私利了嗎?很多家長說,你是傻子才大庭廣眾之下承認你得到好處了。
我當初答應做家委會主席,是出於對孩子們的愛,小孩子確實很可愛。我全職,時間充沛,願意為家長和學校效勞。不圖什麼,原則上,不要求老師關照我小孩,一視同仁、不針對孩子就滿足了。靠媽媽出賣勞動力,獲得老師的照顧,孩子長大會覺得羞恥,我自己都覺得是對孩子的侮辱。
然而,第一:我小孩坐最後一排,坐了三年。永遠的左上角,一個被徹底忽略的孩子。
第二:從上面能看出老師是很耿直的人。有時候很明顯的感覺:你答應做家委是你的事,我喜不喜歡你孩子是我的事。很明顯感覺她在用行為告訴大家:我絕不會對家委會主席的孩子有任何照顧,所有家長都不會在這方面有任何把柄。所以,她對其他孩子,遠遠比我小孩好。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給他們鼓勵和鏡頭。她害怕讓我小孩有任何一次表現的機會,讓其他家長誤以為是關照。我小孩想參加跳舞,她說不行。想唱歌,她說不行。小孩選個性化課程,都是別人選完了,樂高沒人去,就把她塞進去的。後來市裡舉辦樂高比賽的活動,剛好讓他們個性化課程的孩子參加獲獎了。有家長看到我小孩參加比賽跑去問老師。我也毫不避諱的說孩子沒機會選自己喜歡的個性化課程,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了。三年,所有老師可以決定的活動,沒有讓她參加一次,包括畢業典禮,她太想去唱歌了,我剛在群裡報名,老師立馬就說唱歌的太多了。但是其他家長在後面報唱歌,她就沒聲音了。好像我是家委會主席,應該配合老師把所有的關注讓給其他孩子一樣。她關照那些天天說老師辛苦的家長,關照從來不在幼兒園露面、貌似工作特別神秘、特別高大上的家長。作為三天兩頭跟他們碰面,給他們帶各種奶茶咖啡零食的家委會主席,只不過是個家庭主婦而已。她和她的孩子都應該犧牲的。
有一次我在學校駐校辦公,中午就在教室拍孩子們吃飯。直到老師大聲吼我小孩:xx ,你今天聲音有點響!我才注意到我孩子在說話。吃完飯,下去活動,孩子們排隊喝水。我孩子被擠到旁邊了還是怎麼回事,就在那裡偷偷抹眼淚。老師背對著她,從頭到尾沒有理她。她是個很乖,很懂事的小孩,善良,懂得分享,也很熱心。我在樓上看著,心裡酸酸的。
作為家委會主席,很多家長同時有我和老師微信。幾年了,她們只回復老師的留言,只給老師點讚,和我零互動。我只是她們微信裡面的備用,比如孩子口渴了,比如學校哪方面需要我提供照片和信息,比如有些政策他們不懂,才會找到我。看透了家長的現實和虛偽。見識太多太多家長,在群裡說話就是傻白甜的小兔兔、溫柔善良的好媽媽,是大方可愛的家長。可不巧了,我剛好看到她像個巫婆一樣一把拽下孩子,脖子上冒著青筋地罵孩子。有的家長在群裡顯得傻愣愣的,在我面前卻教導孩子什麼都要去拼命爭取,包括喜歡吃別人的零食,她也是笑眯眯的鼓勵孩子赤裸裸的跟別人一而再的開口要。老師對他們有利用價值,擺出各種姿態。家委會只是偶爾對他們有利用價值,就是一個備用的符號。
就像今年,孩子剛上小學,有幾個同學是幼兒園一起的。話裡話外希望我繼續進家委會,這樣她們有什麼事更方便。開學就有家長熱情的加我好友。我首先明說:小學我不進家委會的。她們就再也沒有聯繫過我了。你以為的人與人是善意的,其實都被人暗地明碼標價了。
幼兒園三年,我家孩子一直都害怕那個老師。引導她很多次,老師喜歡她,對她可好了,老師會唱歌跳舞,會很多小本領,老師很溫柔……孩子都是淡淡一笑,從來沒說過喜歡這個老師。做了三年家委會主席,就不再想做了。
家委會就是那個最廉價的存在。遇到明理的老師,和明智的家長,家委會才可能溫馨和諧,才是真正為孩子們成長成才添磚加瓦。
你想好了加入家委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