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家委會沒有,小圈君第一次聽說家委會這個組織的時候,是在前不久很火的一個電視劇《三十而已》裡一個主人公,顧佳為了兒子能夠上幼兒園,在入園當太難,身為家委會會長的木子媽媽就給顧佳來了個下馬威,都是說開學好久了,新同學入園當天,家長要給班裡的小朋友都做小蛋糕,還要貼上小朋友各自的名字,方便互相認識,完全一副高高在上,耀武揚威的樣子。
家委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家委會會長究竟有多大的權利,讓家長們都言聽計從,甚至擠破頭「掙表現」。上海一小學家長群裡,為了競選家委會,家長來了場履歷大「battle」,一度上了各大平臺熱搜,其場面一度火爆到網友以為是世界500強公司競選CEO。
參與競選的家長中,有美國留學回來的私募經理媽媽,央行外管局工作學歷是PHD的爸爸,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老師,知名外企的HRD,爸爸媽媽是復旦附中校友,以及同濟校友......
看到這些家長競選簡歷,小圈君可以說是哭暈在廁所,現在競選一個家委會會長,家長們已經這麼拼了嗎?小圈君對家委會的印象,其實一直停留在「家委會就是家長和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現如今,好像家委會已經不一樣了。
當然這只是上海的例子,咱們一起來看看重慶到底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小圈君在本地論壇中搜索「家委會」,看到不少家長對於家委會其實還是頗有微詞的。
其中一個熱議的帖子,講述了班級家委會成員要求班上的家長必須要在某個網購平臺購書,其他平臺的都不可以,美曰其名是為了「班級統一」,但價格卻比其他網購平臺貴出10多塊錢。
小圈君覺得買書沒得毛病,但是非要規定在哪個平臺上面買就讓人非常不舒服了。可以規定版本,規定買哪幾本,連我在哪裡買都要規定,真的非常強人所難了。
關於家委會,也有熱心家長總結出哪幾類人適合競爭家委會。
不僅如此,家委會的職位劃分還非常「講究」,堪比企業職能架構劃分。
看到這裡,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然對於家委會的評價也不是都是不好的。
@a 家長:沒有家委會家長會負擔很多學校的雜事,家委會其實是既幫助了老師,又幫助了家長和孩子。對我們這些懶媽媽來說,我是要感謝這些有愛心的家長的。比如學校組織活動時,家委會的家長們會幫助照顧孩子的一些飲食所需,有幫助一起購買課外的教輔材料等等許多瑣碎的事情。至於交班費,難道不是應該的嗎?班費解決了很多瑣碎的事情。至於有些學校出現不合理的收費,就要家長額外去溝通,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至於反對交班費的那些人,不能理解他們的心態?難不成要吃大戶?
@b 家長:我是家委會會長,我覺得沒什麼特殊的,我不特殊孩子在學校也不特殊。特殊的就是,班級裡需要打掃衛生了、布置板報了、發書了、節日布置教室了,運動會了,基本上都是我們家委會的來幹,其實我覺得家委會還是有必要有的,幫老師統計個事情,如果都向老師匯報一個班那麼多人肯定會影響教學,但我們家委不管大小事情都會在群裡徵得所有人的同意在進行。
不過總的來說,家委會就是:跑腿的+解決群內各類家長的提問等等,至於什麼溜須拍馬之類的沒有,就是幫老師收集資料,登記一些信息,管理群而已。
所以有的家長會對家委會存在一些大的誤解,覺得是否參與家委會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關注度」。有家長就針對這個問題說明了自己的實際情況。
所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委會被過於「妖魔」化了。各位家長們與其花時間去想家委會到底有什麼用,不如多花些時間在課後時間真正用心去教好,管理好孩子。畢竟,孩子成績優秀才是最後的「通關密碼」。
當然,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其實也不太擅長,那麼在學校過後的時間,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以上就是小圈君的所有內容,創作不易您的一次轉發或關注是小圈君持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