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企業諮詢的時候,老闆們一提到改革,就覺得自己的組織結構需要調整,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企業的組織結構應該怎麼設計?
在一些中小型企業裡,老闆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他想設立8個總經理,把自己的表弟都放進去,公司的結構最終就按照他的意願定型。
如果哪天老闆認為公司經營不善,為節省成本他撤掉這8個總經理了,那麼公司組織結構的改變就是傷筋動骨的了。
一般設計組織架構的時候,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先把公司目前所有員工羅列出來,把人放進組織結構框圖裡。
有時候框子還會變來變去,比如說品牌推广部門一下換到職能體系,一下搬到銷售部門。然後這樣的調動,經理們認為就是「組織再造」或者「組織變革」了。
這些現象使得組織結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管理的桎梏和內部利益分割的工具,這是百害無益的事情,必須糾正過來。
公司應該設計多少個層級?
我們首先把組織分為橫向和縱向,然後需要清晰地設計出溝通線、控制線、責任線和權力線這4條線。其中權力線和責任線是組織結構的縱向安排,溝通線和控制線是組織結構的橫向安排。
橫向設計界定了如何溝通,如何控制公司資源。縱向的設計則考慮兩個問題:
第一是考慮設計幾個層級
遵循的原則是,看自己公司需要考核幾個點,只要是考核的點,就需要設計一個層級。
例如,如果你的公司需要考核總監、經理、主管,那麼公司的組織架構縱向就有三層,如果你的公司設置的指標主要是考核經理的,那麼你的公司就只有兩層的縱向關係。
第二個是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對於第二個問題,設計的原則是以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標準。
比如我們是一家諮詢公司,那麼我們的主業務線就是總經理對著銷售系統其它都屬於輔助線;如果是製造業的公司,那麼總經理對應的就是製造系統,銷售部門在這時候則成了輔助部門。
我們再來說橫向安排,設計的原則是,根據職能需求來決定,管理越簡潔越好,部門不需設立太多。
我們要遵循一個原則,所有管理都是為經營服務的,因此職能部門不能擁有權力,可以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因為職能部門並沒有承擔經營責任。
那麼在設計組織結構的時候,我們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
我們認為有四個:
第一,指揮統一。一位員工只能有一個直接上司。
第二個原則:控制幅度。
每個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一位管理最合適的人數的五個人左右,
每個人能夠管理的跨度,並且越到基層,管理的跨度就越大,越到高層,管理的跨度越要變小。
第三個原則:分工。我們把縱向稱為職權線,因此在這條線上,必須保證承擔績效的人權力最大,而不是職位高的人權力最大。縱向分工就是確保承擔績效的人權力最大,與總經理的距離最近。
橫向的分工是資源線,公司所有資源都會在這條線上分配。很多人都認為職能部門要細分,因為行政雜事比較多,其實職能部門是要專業而不是細分。
第四個原則:部門化。必須把做同一件事情的人分到一個部門,比如同樣是做設計的員工,每個部門都配有一個,資源就會被分解掉,也就會浪費掉。
組織結構的核心是分責、分權,所以我們在設計組織結構的時候,縱向分工職位最好大於橫向分工,必須要讓職能部門為一線部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