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到底能做啥 家長自述:如何與學校打好交道

2020-12-16 浙江新聞

  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玲玲)想進家委會,居然還要有砸停茅臺股票的實力?

  日前,因為網上曬出的各種家長競選簡歷,家委會引發熱議。

  風波過後,我們回過頭來捋一捋家委會的來龍去脈、裡裡外外,聽聽身在其中的人怎麼說。

  「說到底,每個人初衷總是想為了孩子好,但家委會這活,你若光考慮自己,沒有一顆願意付出的心,那也幹不長久的。」從女兒讀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幹了12年家委會會長的祝爸如是說。

  我為何要進家委會

  「如果真把家委會稱為一個江湖,那我豈不是在這江湖上已混了快12年啦。」

  祝軍,一個從女兒幼兒園時期就加入家委會的爸爸,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一直到目前的初三,他不僅是女兒班級家委會的會長(每個學校稱呼不同,有的叫主任),同時也是校級家委會成員。

  他女兒讀的學校也都不錯,小學是求是教育集團浙大附小,初中是杭二中白馬湖學校。

  究竟是有什麼樣的個人背景或資源,讓家長和學校選中他呢?聽到這個問題,坐在記者面前的祝軍笑著說,「要說學歷,我就是中專,要說工作,這幾年才開始做保險,所以真要說我的資源,那也就是這顆寬大的心了吧。」

  祝軍說自己近期也被家委會競選簡歷風波內容刷過屏,他還特意在留言區寫了句評論調侃:這不是真的吧,我一個中專生也幹了12年的家委會會長了。

  祝軍是一個肯花時間陪孩子的爸爸,其家委會經歷要從女兒上幼兒園時說起。

  「那時我比較空,就想著進了家委會可以組織些活動,讓孩子們玩得開心一些。」當記者問及當時有沒有讓幼兒園老師多照顧下女兒的想法時,祝軍連連擺手,「怎麼可能,坦白說我真不需要,我們和老師本來就認識,可能是個人性格原因吧,我就想大家因孩子到一個集體也是種緣分,那就多創造些機會好好珍惜唄。」祝軍說,幼兒園時組織了不少親子活動。

  當孩子上學以後,身為父母的人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你在這個群體當中,姓名好像一下子不需要了,而成了某某媽媽或某某爸爸。

  也就是從那時起,祝軍在家長以及孩子那裡的稱謂就是「祝爸」,而他非常享受這個稱呼。

  記者也特別問了一些六年級孩子,「家委會在你們心中是幹什麼的?」 「家委會的叔叔阿姨啊,就是運動會時來給我們送吃的。」「表演時來幫忙化妝的,有時還幫著布置教室的」「帶我們親子活動的。」……原來,在他們心目中,家委會更多就是義工的角色。

  如何讓其他家長選你

  2009年女兒上小學,在第一次家長會上,老師說願意進家委會的家長,可以上臺競選,祝軍又上去了。「說起來可能別人覺得有點假,但人做什麼事可能也有癮,我當時就想著幼兒園已幹過,小學就再試試唄,在臺上好像也沒說什麼,大概是表達了自己有三年的幼兒園家委會經驗,以後會盡力為班級服務之類的話。」

  或許經驗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或許祝軍讓家長們感受到了誠意,結果,就是祝軍高票當選,還成為班級的會長,然後進入校級家委會。他慶幸他們班那個小集體做了一件能留在記憶裡的事。在小學一年級時,在學校的牽線下,他們一班與淳安方宅完小同年級的班進行了結對,這一結就是六年。每年家委會會組織班上的孩子及家長去一趟淳安,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歷。

  「六年級時,我們還把那批孩子接到杭州,在青芝塢住了一晚,讓我們班的孩子陪著他們遊西湖,逛自然博物館等。當時這批孩子中有家長在杭州打工,晚上過來看孩子時,拉著我們一些家長的手說感謝,場面很感人。至今我女兒還和那裡的有些孩子保持聯繫。」祝軍表示,加入家委會就應該想想能做些什麼,能為一幫孩子留下點什麼。

  與祝爸相比,身為一名高校老師的昱媽入家委會稍顯被動,她是老師希望其能加入才參加競選的。那是六年前,兒子進了一所較好的民辦小學,入學前都要填家長信息的,也有說法這就是在看家長的資源。昱媽笑稱,自己當時填得很認真,也可以說把全家最光鮮的一面全擺出來了,博士,大學某專業負責人,熱愛朗誦,有組織班級文藝匯演活動的經驗等,老公也是高學歷,自己開公司。

  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需上臺演講競選,也是在那一刻,昱媽說自己被有些家長的演講激情嚇著了。她當時還心想這進家委會到底有什麼好處啊,「幹了幾年,也沒覺出什麼不同啊,兒子在學校的成績或者想得到什麼榮譽,還不是得靠自己的努力與表現。」

  已當了一小學三年班級家委會會長的果媽坦承,「競選家委會當然也是希望和老師多一些接觸,希望老師能對孩子多些接納和理解,但能讓自己堅持下來的不是這種功利心,而是一種情懷,希望能為這個集體多做一些,讓這個大家庭更和諧團結的情懷。」

  家委會到底能做啥

  既然被人冠以江湖之稱,那肯定是指家委會中也避免不了各種明爭暗鬥。班級內部,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諸如就是選個什麼顏色的班服這種事或許都要爭論半天;班級之間,尤其在學校要舉行大型活動評比時,那就關乎各個家委會間的資源比拼或者創意比拼。

  現在是一公辦小學五年級家委會成員的銘爸說,他更喜歡用博弈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不管是明爭還是暗鬥,只要最終達成都是在為孩子服務的一致目的,都可化解。」

  家委會到底能做什麼?難道真如有些評論所說,是形同虛設,只會拍學校馬屁、或者僅僅是分擔一下班主任各種打雜的差事嗎?「不是的,家委會還是一個集中家長意見向學校表達訴求的渠道,雖然不是什麼訴求都被滿足。」曾經幾次作為代表與校方溝通的點爸說。點爸舉了自己女兒初一下學期時所發生的兩件事。

  女兒上的是公辦初中,點爸是班級家委會會長,他表示,到了中學,家長最關心的不再是各種親子活動等,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學習上。相較民辦中學,大家都覺得抓得不夠緊,希望學校能安排補課,甚至表示可由家委會來請老師等,「我當時就去找學校談。」校方拒絕,指出這是違反規定的,一直提倡家長訴求要有理有據的點爸也沒再做任何爭取。

  第二件事關於更換老師的要求,這也是許多學校會面臨的頭疼問題。(在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提出更換教師是家委會越權,教師評價應該是教師委員會的事,而不是家委會的事。)

  點爸表示,他當時也有點糾結如何跟學校去談,「那名老師是班主任,剛從地方上調上來就接了女兒這個班,從教學上來說本應是個有經驗的老師,但或許是不適應等原因,一個學期沒過完該老師突然對工作失去了熱情,班級一下子變得比較亂,家長意見很多,希望家委會出面。」點爸說,他私下找老師聊過,老師說自己有辭職的打算。點爸最終以家委會的名義與校方溝通,「本來換老師這種事不是家委會提出就能滿足的,但女兒班情況的確有點特殊,也碰巧那個學期女兒班成績竟然考了個全校第一,校方很重視,新學期就換了老師。」

  家委會又能盤活什麼資源為孩子提供什麼服務呢?吃瓜群眾是不是都拍手叫好呢?作為普通家長的王媽媽表示,大多數情況是拍手的,畢竟家委會做什麼家長也都看在眼裡,諸如她們班上有家委會成員是醫院的,那麼班上孩子就可以有參觀醫院標本室等這樣開拓視野的小隊活動。

  「不論是表達家長的訴求還是盤活家長的資源,說到底,每個人的初衷總是想為了孩子好,但家委會這活,你若光考慮自己,沒有一顆願意付出的心,那也幹不長久的。」祝爸如是說。

  不論是表達家長的訴求還是盤活家長的資源,說到底,每個人的初衷總是想為了孩子好。

相關焦點

  • 家委會變「劫」委會,家長:家委會有存在必要嗎?
    」,學校老師不理解,總是讓家委會來「背鍋」,那麼這樣的家委會工作幾乎是不可能做的好的。2、家委會工作做的很差的,除了家委會成員自身有問題、老師有問題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樣的班總是會有一些特立獨行、總愛唱反調的家長。他們在網絡上有一個比較統一的名字——噴子、鍵盤俠。說啥啥不行,卻又幹啥啥不幹!
  • 家長群裡講話猶如宮鬥,家委會成員告訴你自己的親身經歷
    ,所以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是越來越密切,不少的學校都成立了家委會,為的就是要加強老師和家長的聯繫,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某學校家委會的成員李某卻表示,家委會的成員裡大多都是身居要位的高官或者是自主創業的成功人士,所以在家委會裡說話要格外的小心,不僅要跟其他人打好關係,還要跟老師打好交道生怕老師會虧待了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堪比宮鬥,而對於這樣的情況多位家長表示,關於家委會風波中湧現的種種現象,好的也罷,壞的也罷,原因無非只有一個:為了孩子。
  • 變味」的家委會能發揮啥作用?
    此外,有些學校的家委會成了學校本職工作在家長群裡的延伸,家委會成員成了「第二任課老師」「助教」或「實習老師」,甚至是義工。此前某地一學校的家委會成員就被爆出在教室裡看護晚自習。更有家委會發起通知,讓家長去打掃衛生,不知道今後有沒有幫助老師去改作業、監考、做課件?當然不希望了。
  • 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家委會不是老師指派的家長,而是家長自願競選擔當,代表了家長的意願而不是老師的意願。家委會可以參與學校的一些決策事務,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家長要做的工作,如果家長對學校有意見,可以由家委會牽頭提出。、有充足的時間能承擔班級學校事務、有強烈的奉獻精神。
  • 家長委員會被吐槽:只收錢討好老師,家委會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家委會真的有這麼不堪嗎?家委會到底是幹嘛的?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作為一個初三學生的家長,也來說道說道。家委會是怎麼回事《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中指出:家委會是由在校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的,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諮詢的自治性組織。
  • 開學後,各個班開始籌備家委會,家委會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
    開學後,家委會籌備也開始了開學日是來了,孩子們也進了學校,家長以為輕鬆了,沒想到接踵而來的是各種鬧心的事情。比如教師節臨近,需要集資購買教師節禮物、教輔材料的購買,班費的收集。家長在這時候就會發現,做這些事的都是個叫家委會的組織來完成的。
  • 主動作為卻頻引爭議,中小學家委會該管些啥?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主動作為卻頻引爭議,家委會該管些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洪明、鄭天虹、譚暢  利用班費宴請教師、幫助學校強制徵訂校服……中小學家長委員會的一些主動作為,引發網友熱議。
  • 學校的家委會,它的邏輯是什麼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家庭的一次性。如果沒有了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育、教學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因此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協調、整合,才能折射出教育素質的優質效果。
  • 家委會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一定對家委會這幾個字並不陌生。那家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有沒有必要加入?今天然然就給你徹底扒一扒。 一.家委會的本質是一場利益交換 家委會的本質其實就是老師與家長間的利益交換。為什麼這樣說呢?
  • 北雅家長投訴學校亂收費,家委會應該背鍋嗎?我要為家委會發聲
    我家孩子所在學校為市屬學校,費用是通過教育專項收費平臺繳費,並不需要由家委會來收。說到這裡,不知道在調查中說該家委會為什麼在收到班主任退回的費用後沒有及時處理,我估摸有下面三點:第一點 是班主任甩鍋給家委會,這個大家都心裡清楚;第二可能是班主任只是認為該費用收取不對(本來是要收取500,只收了400,需要重新收取);第三則是家委會成員自己認為收了就收了,權當以後的班級活動收費了。
  • 家委會莫成了「權貴家長俱樂部」
    如果「優質學校+『優質的爹』」能成為人生的大加分項,那麼,將來「奮鬥18年」的你,都未必能和「他」面對面喝杯咖啡。這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上海一小學幾張家委會選舉的群聊截圖刷屏,這幾張截圖裡均為家長在班級家委會選舉中的自薦說明,其中不乏學歷高、能力強的說辭,甚至有家長自稱房產多,不用工作,時間自由。這大概又是刷新吃瓜群眾三觀的熱點話題——確定是選家委會,不是選CEO嗎?
  • 家長斥巨資進「家委會」?被家長們吐槽的家委會,為何成了香餑餑
    ,這樣良性的溝通對孩子的成為很有好處不得不說,一些家長真的很有做家委會成員的天賦,他們不僅可以快速的和老師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和其他學生的家長建立不錯的關係。這部分家長在和老師,其他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積累不少優秀的育兒經驗,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全部付諸實踐,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很有好處。而學生家長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活潑開朗很多,所以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進家委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家委會競選,家長秀履歷,不要讓家長成為學校的編外教師
    這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上海一小學幾張家委會選舉的群聊截圖刷屏,這幾張截圖裡均為家長在班級家委會選舉中的自薦說明,其中不乏學歷高、能力強的說辭,甚至有家長自稱房產多,不用工作,時間自由。11月0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家委會競選引網友熱議 莫成「權貴家長俱樂部」》。
  • 學校家委會「競聘」家長擠破頭?組織建立初衷被異化
    臺上會做精彩演說 臺下能拉活動贊助家委會「職務」搶手,路子莫走歪開學伊始,這幾天發生在一些滬上學校的熱鬧事,居然是「競聘」家委會領導。尤其是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有家長使出渾身解數,有家長愁得上火。從班級到年級再到學校,各級家委會的主任、委員「職務」驟然變得特別搶手。「真沒想到,那天學校推選家委會主任,幾名上臺的家長還真能唬人。有海歸的博士,有外企的高管,有律所的合伙人。男的西裝革履,女的氣質高雅,一個個侃侃而談,間或還秀幾句英語。」家長符先生說,就這樣的陣勢,堪比五百強企業招聘職業經理人,一般的家長想要競聘基本上就是「炮灰」。
  • 家委會圈子的那些事……
    家委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家委會又有多大的權力……圍繞著家委會形成的班級圈子,家長們或自在,或糾結,或無奈……家長表示有壓力家委會成員群裡竟討論送禮程先生的孩子讀初中,孩子班裡的所有家長和班主任都在一個QQ群裡。平時,QQ群裡挺熱鬧,除了有學校發布的信息外,家長和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互動也頻繁。程先生每天都會關注群裡的動態,偶爾也會發言。
  • 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學校教育變成「名利場」,如何教書育人
    important}導讀: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學校教育變成「名利場」,如何教書育人?平時,家委會的成員與老師溝通後,便會做出一些決定。雖然這樣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家委會的行為,但是卻何嘗不是學校一方的意志表達。甚至有些家委會成員的一些決定,即便是並非出自校方意志,也會讓許多家長認為就是校方的意志,導致家委會的決定一呼百應,時常也讓家長錢包「出血」。
  • 家校共育,做學生和家長的引路人▕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家委會會議
    為了增進家校溝通合作,讓家長充分享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和參與權,今天,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召開新學年第一次全校家長委員會會議,學校的各位領導和家委參加了此次會議。劉校長在臺前為全體家委深鞠一躬,他說自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以來,學校各項工作得到了各位家委會成員的大力支持與合作,家校聯手,共同創造了和諧穩定的教育新局面。
  • 家委會就像物業,也送個錦旗「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行不?
    近日,江蘇一小學家委會成員非富即貴引發網友熱議。家委會名單中有的家長在政府部門任職,有的家長是企業中的高管。該校校長稱,成員是按照規程去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由此想到了今年秋季開學初的一件事情。
  • 什麼樣的家長適合家委會?義工部、置裝部、宣傳部、藝體部、培訓部...
    都市快報訊 杭州有所學校的家委會非常有名,不少學校都會去學習經驗。這個家委會做的事情好多好多,和學校的關係也是美美的。外校的家長提起這所學校的家委會和學校的關係,也是各種羨慕。這個家委會來自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從上周末他們的第三屆家長代表大會陣容來看,就非常強大。
  • 家委會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內部職位劃分堪比企業架構,簡直恐怖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家委會沒有,小圈君第一次聽說家委會這個組織的時候,是在前不久很火的一個電視劇《三十而已》裡一個主人公,顧佳為了兒子能夠上幼兒園,在入園當太難,身為家委會會長的木子媽媽就給顧佳來了個下馬威,都是說開學好久了,新同學入園當天,家長要給班裡的小朋友都做小蛋糕,還要貼上小朋友各自的名字,方便互相認識,完全一副高高在上,耀武揚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