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曝江蘇一小學的家長委員會名單,引發網友熱議。
原因就是這些家長的身份,網絡媒體用「非富即貴」來形容,就好像家委會也成了名利場。
其實,無非就是這些家長擔任了一些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職務而已,用「非富即貴」來形容,似乎有些過了。
那麼家長委員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家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規定,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引導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
你們看,家長委員會其實是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它的成員是學生家長,家委會、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對學校的管理和監督,都是參與的角色。
而什麼樣的家長適合加入家長委員會呢?
答案肯定不是農民工,也不是工廠的普通工人,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參與學校的管理和監督。
而那些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和成功商人,卻可以拿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為孩子的學校做貢獻。
這些家長大多有資源、有能量,由他們來充當家委會成員,學校可以更好地藉助他們的資源和能量,來加強學校的管理和監督。
當然,這些家長在媒體眼中「非富即貴」,而作為普通家長,其實也沒有幾個人去羨慕這個家委會的頭銜,畢竟家委會是要消耗家長個人的資源和能量的。
那些家委會榜上有名的家長,還真不一定稀罕家長委員會的頭銜。要不是因為自己孩子在這所學校上學,他們還真就沒時間在這裡「顯示」名利。
其實,家委會並不排斥普通家長,它需要的是熱心參與學校管理,並且有時間、有精力、有資源的家長。之所以有職務的家長多一些,體現的其實是職場規則,正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應該輕鬆面對。
那麼家長委員會到底在學校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我們來看一下豆丁網上關於班級家委會的分工與職責。
家長委員會設有主任和副主任,下設組織策劃部、宣傳聯絡部、教育教學管理部、志願者管理部等。
班級的家委會,主要是配合班主任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收集老師、家長的意見反饋,為班級建設當好參謀。而學校的家委會,除了參與學校層面的教育管理意見外,還可以動用社會資源幫助學校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家委會對學校的教育管理起監督作用,學校可以通過家長的參與,更好地開展校家互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結語:
家委會不是名利場。對在企事業單位擔任領導職務的學生家長,邀請其加入家委會,有其合理的原因,這是職場規則的一種體現,大家無需特別關注。
以學校或班級家委會的形式出面,不僅可以參與學校的管理,對學校教育管理起監督作用,而且還能幫助學校或班級解決一些具體問題。(特別是一些學校不方便出面解決的一些問題,通過家委會出面,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小學通常比較重視家委會建設,初中、高中的家委會相對活動就少一些,許多初中、高中學校甚至沒有成立家委會。
你認為,家委會對學校教育能起多大作用?如果你是家長,你願意參與家委會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