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研發製造商Cyberdyne宣布其研製的外骨骼機器人HAL已經成功拿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Cyberdyne於2004年在日本成立,創始人三階吉行在日本筑波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期間,就曾萌生研發外骨骼的想法,並在此後花費了6年的時間成功解決了生物電信號檢測與分析、外骨骼精密結構設計等方面的問題,研製出了HAL的原型。
由於看到了這項技術在醫療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日本政府於2004年開始正式投資這一項目,三階吉行也因此順勢成立了Cyberdyne公司。
同年,該公司推出了HAL這一外骨骼產品。
據悉,HAL是一款專為下肢癱瘓者研發的「術後恢復用」外骨骼,其內置的傳感器能監測到大腦發送給大腿運動神經的生物電信號,並以此來分析出患者的意圖,從而實現諸如站立、行走和攀爬等動作。
除此之外,由於這種運動的感覺還能夠實時反饋給大腦,所以患者甚至有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擺脫外骨骼,實現獨立行走。
雖然產品是好,但HAL高達20多萬美元的售價還是讓絕大部分居住在日本本國的患者望而卻步,所以,在經過慎重的調研之後,該公司於2017年決定將這一產品推向醫保系統更為完善的美國並開始著手FDA的申請工作。
此次得到FDA批准後,Cyberdyne也已經成功拿到了美國最大的康復醫院之一,「Brooks」的合作協議,後者將在自家的32家康複診所中推廣HAL外骨骼,由此帶來的每年潛在用戶數將高達4.5萬人。
從最初的軍用到如今的民用,雖然如今的外骨骼還遠達不到電影那般讓人體各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依靠現有的人體工程學技術手段,這一技術已經能夠在醫療助殘、旅遊、消防、救災等多個領域派上用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ReportsnReports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外骨骼市場將達到28億美元,在這一全新市場的刺激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加速布局這一領域,推動外骨骼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