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體能力大幅提升的外骨骼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12-16 吖蝦寶寶

外骨骼研發製造商Cyberdyne宣布其研製的外骨骼機器人HAL已經成功拿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Cyberdyne於2004年在日本成立,創始人三階吉行在日本筑波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期間,就曾萌生研發外骨骼的想法,並在此後花費了6年的時間成功解決了生物電信號檢測與分析、外骨骼精密結構設計等方面的問題,研製出了HAL的原型。

由於看到了這項技術在醫療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日本政府於2004年開始正式投資這一項目,三階吉行也因此順勢成立了Cyberdyne公司。

同年,該公司推出了HAL這一外骨骼產品。

據悉,HAL是一款專為下肢癱瘓者研發的「術後恢復用」外骨骼,其內置的傳感器能監測到大腦發送給大腿運動神經的生物電信號,並以此來分析出患者的意圖,從而實現諸如站立、行走和攀爬等動作。

除此之外,由於這種運動的感覺還能夠實時反饋給大腦,所以患者甚至有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擺脫外骨骼,實現獨立行走。

雖然產品是好,但HAL高達20多萬美元的售價還是讓絕大部分居住在日本本國的患者望而卻步,所以,在經過慎重的調研之後,該公司於2017年決定將這一產品推向醫保系統更為完善的美國並開始著手FDA的申請工作。

此次得到FDA批准後,Cyberdyne也已經成功拿到了美國最大的康復醫院之一,「Brooks」的合作協議,後者將在自家的32家康複診所中推廣HAL外骨骼,由此帶來的每年潛在用戶數將高達4.5萬人。

從最初的軍用到如今的民用,雖然如今的外骨骼還遠達不到電影那般讓人體各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依靠現有的人體工程學技術手段,這一技術已經能夠在醫療助殘、旅遊、消防、救災等多個領域派上用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ReportsnReports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外骨骼市場將達到28億美元,在這一全新市場的刺激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加速布局這一領域,推動外骨骼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前行。

相關焦點

  • 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原標題: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9年到2012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8%,而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
  • 穿上「人體外骨骼」普通人變身「大力金剛」
    △頒獎現場人體外骨骼、炒菜機器人、城市大腦……12月27日,在重慶網際網路學院舉行的「創客兩江匯 創新兩江行——2019智匯兩江·創新盛典」上,10個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化高科技項目同臺競技,爭奪初創組和成長組冠軍。
  •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發布樣機 似鋼鐵戰衣
    最新照片顯示,第二代外骨骼系統更加輕量化,好似穿在人體上的「鋼鐵戰衣」,使用該系統可大幅提高人體的負重能力,緩解身體疲累,降低骨骼肌肉受傷機率,在應對複雜地形環境、隨機性任務時具有較好的靈活性。  「除了負重搬運,還可進行山地負重攜行和高原巡邏。」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遊戲中的外骨骼動力機甲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 人體外骨骼系統來了,擁有「鋼鐵俠」盔甲不再是夢
    現在,這樣高科技的鋼鐵鎧甲不再只是電影中的想像,只是現實中它的名字變了,科研人員稱其為人體外骨骼。目前,人體外骨骼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從戰場到工廠,再到整形外科和物理康復,都有它的身影。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中就介紹了人體外骨骼的最新進展。人體外骨骼是將人造骨頭和肌肉穿戴在人體外面,起到輔助和保護的作用。
  • 護理專科化,國內高級實踐護士APN離我們還有多遠?
    護理麻醉師:碩士學位,預計到2025年將全部提升至博士研究生水平。課程從選拔條件、學位問題、職業能力評價三個維度將國內外高級實踐護士進行了比較,國外APN的培養大多要求碩士學歷及以上,國內專科護士基本要求專科學歷及以上,以臨床經驗為主進行選拔,醫院對專科護士的崗位職責無明確規定。
  •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還有多遠?
    針對網友提出的「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全國補辦結婚證」等建議,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近日在民政部門戶網站答覆稱,「在後續工作中,我們會予以參考。」民政部的積極回應也引起了社會對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的關注與期待。那麼,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 中國單兵人體外骨骼曝光!這技術最終將讓步兵淘汰坦克
    這就是人體外骨骼。   昨天,鳳凰網軍事頻道轉載了鳳凰號「虹攝庫爾斯克」的一篇文章。文章說:據國外weaponews網1月19日報導:中國軍方工程師宣布,國產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究和開發取得決定性突破,目前已經進行了實地測試,未來將生產第一代單兵外骨骼系統。   說人體外骨骼將讓步兵淘汰坦克誇張嗎?一點不誇張,但不是現在。
  • 單兵外骨骼讓解放軍戰力倍增,印軍卻連防寒服都湊不齊
    就在日前,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單兵外骨骼裝備,使得單兵做戰力得到大大提升,單兵外骨骼究竟能給士兵帶來什麼?它能在未來戰場上發揮怎樣的作用?與此同時,為何對面的印度軍隊,如今連防寒服都湊不齊。最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外骨骼設備,令人眼前一亮,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現代戰爭條件下,步兵隨身攜帶的物資重量並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加乃至接近了人體承受極限,除了槍枝彈藥,手雷頭盔,防彈裝具等,還包括單兵食品,應急藥品,野外睡袋和種種其他工具,精銳的特種部隊還需攜帶夜視儀,和單兵數位化終端等,全部算下來這些物資的總重量,很輕鬆就可以達到或突破30公斤,對士兵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 新式機械外骨骼 讓行走輕鬆省力
    外骨骼真是風頭正勁啊,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多次報導:可以5年內人類就能變身機器人,可以不增加負載卻提升運動能力,可以讓你是的,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讓我們再次見識到了外骨骼的力量。只需要在普通跑鞋上套上靴筒般的外骨骼即可減少行走時7%的能量消耗,對於行走困難者或長途跋涉的軍事人員,真是可以派上大用場呢。
  • 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系統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就是美國L3公司生產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在近期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機場技術、設備、設計和服務展覽會」上,該L3公司在國內的總服務商北京瑞源華德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型號為SAFEVIEW的設備吸引了大量的業內人員的關注。在現場演示的過程中,不斷有人試圖在身上隱藏一些物品來挑戰毫米波設備的準確,但在高科技面前全部落馬。
  • 「無水印染」時代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無水印染」時代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2013-09-05 08:41:24 來源:紹興縣報 「如果印染產業能減少汙水排放,或者實現無水排放,那麼不論是紹興、還是全國印染業都將進一步提升發展,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 小米離萬億市值還有多遠?
    摘要 【小米離萬億市值還有多遠?】中信預計,AIoT(萬物智能互聯)將是下一輪科技紅利最主要驅動力。而這恰恰是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擁有較強先發優勢,大概率會成為國內兩個重要玩家之一,未來3-5年收入規模有望成長至千億元量級。
  • 平均速率達到100Mbps 5G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5G離我們還有多遠   今年10月,國際電聯(ITU)將在國際全權代表大會上制定2020年ICT發展目標。   這個聯合國信息通信技術事務主導機構,在過去二十年裡主導定義了3G、4G國際技術標準,並將在未來6年闡釋和定義下一代5G目標和技術標準。
  • 我們也有戰場黑科技:國產單兵外骨骼和四足機器狗曝光!
    偵察機器人、單兵外骨骼、四足機器狗......這些新興技術裝備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我們的「戰場黑科技」比起國外防務企業和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也是毫不遜色。圖中這款偵察機器人針對單兵裝備設計,可伴隨步兵通行於野外、戰場以及城鎮,在越野機動、可靠遙控、模塊搭載等方面能力突出,通過遙控操作,可協助單兵遂行前出偵察、探測排爆、潛伏狙擊等作戰任務。
  • 外骨骼機器人在物流和製造業的倉儲搬運環節的展望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是融合傳感、控制、信息、移動計算等科技,為操作者提供一種可穿戴機械機構的綜合技術。不同於軍事戰爭電影或科幻電影中的「鐵甲洪流」,外骨骼機器人是附著於人體外部的「人工智慧」。後背式 外骨骼機器人 背重物 如履平此類可穿戴機器人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五角大樓就要求提供可穿戴機器人以提高士兵作戰能力,從那時起,外骨骼機器人技術開始迅速發展。
  • 3D列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器官列印離我們還有多遠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器官列印離我們還有多遠 OFweek醫療科技網 發表於 2020-03-26 09:26:51
  •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打開APP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發表於 2018-01-19 09:38:33 近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一屆全國醫用機器人和醫學智能化大會上,一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在成都亮相,驚豔全場。
  • 做人體外骨骼的公司出了新款,讓中風患者恢復行走
    外骨骼多見於科幻,特別是裡面的戰爭場景,比如湯姆·克魯斯《明日戰境》。但現實中的研究,更多是比較和平的用途,比如最近有研究將外骨骼用在了上。癱瘓病人的復健在醫療領域,外骨骼已經有了一定範圍的應用,2014 年就上市了,商業模式就是將外骨骼租給醫療機構供患者使用。
  •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有新突破,穿上它迅速變身「鋼鐵俠」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不少看過美國科幻電影《明日邊緣》的人都印象深刻,影片中,硬漢湯姆·克魯斯身著充滿設計感的外骨骼裝備,實現向作戰天神的大升級,讓大家眼前一亮,其實,外骨骼機器人已不只存在於電影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