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76分,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卻被無數人指責,這也許是鍾芳蓉萬萬沒想到的。
她是留守兒童,一歲時父母外出打工,鍾芳蓉便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六年級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直到高考,父親也只去過學校四五次。
即便人生的開頭沒有拿到好的劇本,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她依然靠讀書改寫了命運,走出大山。
可這個優秀的女孩的一個決定,卻讓網友們炸了鍋:
她報考了北大的考古系。
在網友看來,農村出身的鐘芳蓉實在不該挑一個沒有「錢」途 的專業:
考古有什麼用,沒出息!
老師們都失望了,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
對錢看淡是什麼意思,誰不喜歡錢,你爸可是農民工哦!你應該承擔起對家族的責任,改善家庭生活的責任!
到就業的時候就哭了,分分鐘教你做人。
挺諷刺的。
我們一邊痛斥流量明星當道,宣稱科學家才是最該追隨的「精神偶像」,卻又一邊嘲諷想要去做科研工作的孩子。
我們唾棄著別人身上虛榮的銅臭味的同時,卻又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長在錢眼裡,只做關乎錢途的「有用」之事。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好在,面對網絡上紛紛擾擾的爭議和質疑,鍾芳蓉依然不改初心:
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
希望能追隨樊錦詩先生的腳步,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而鍾芳蓉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後,他特意去詢問了村裡的大學生,別人都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賺錢少。但他想了又想,覺得孩子如果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於是,他毅然支持女兒的決定,成為她堅實的後盾。
這對父女——
一個知曉自己所愛,為夢想奮不顧身;
一個堅定支持,給予孩子向前的力量。
而一個滿懷熱忱的孩子,你要相信,她的未來一定不會差。
一個人的價值,更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金錢來衡量的。
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提問:有哪些看似聰明,實則很傻的行為?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好為人師。
前段時間,62歲的舞蹈家楊麗萍在抖音上發了一段視頻分享生活。
視頻裡的她優雅知性,可評論區的最高贊評論卻是: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
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可怕的是,這條評論被點讚了上萬次。
就這樣,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擁有極高舞蹈成就的藝術家楊麗萍,因為沒生孩子,淪為了大眾口中最失敗的女人。
何其可笑?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最該克制的,是自己想要指點別人的欲望。別拿自己的經驗,去指點別人的人生。
正如楊麗萍所說:
人都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尊重差異,學會不打擾別人的幸福,可以發自己的光,但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選報志願時,僅憑當下的熱度去賭明天的前程,這樣「功利」的選擇,往往是刻舟求劍。
畢竟80年代最吃香的中文、歷史等人文學科,早就沒了昔日的光環;十幾年前被貿易潮催生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今霸佔「十大最沒用專業」之首;即便是過去公認最為穩定的鐵飯碗,現在也在面臨轉型。
在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也許四年後,一個「熱門行業」的紅利周期就過去了,畢業就失業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對於每個人來說,真正應該做的是,找到自己的熱愛,勇往直前。
如果你由衷熱愛一件事,就算這個世界上沒有路,你也會走出一條路。
人活一世,過客眾多,知己寥寥,實在不必在意別人的評論,不必活成別人嘴裡的樣子。
永遠別著急否定自己,永遠別質疑自己擁抱幸福的能力。
不輕易把命運交給別人,才能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力量。
前段時間,TVB演員馬浚偉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近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通過了,好開心啊!」
很難想像,在人心浮躁的時代,這個已經49歲的男人還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馬浚偉並非無名之輩。
他以歌手出道,因出演《鹿鼎記》等電視劇成為當紅小生,他完全有資本靠著年輕時攢下的名氣繼續行走在演藝圈。
可少年時沒有讀書的機會,始終是他心中的遺憾。
成名後,他沒有沉醉於紙醉金迷中。
因為興趣,他去學了咖啡師課程,後來創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
入讀北大後,每天早上七點,他都準時出現在學院。
幾萬字的論文,他從未拖延,圖書館裡總能看到他查閱資料的身影。
他總是是一邊拍戲,一邊學習,在高強度的壓力下最終完成了16個模塊的所有課程。
在結束北大的學習後,他也絲毫不鬆懈,繼續攻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兩年課程。
有人問他:「為何做那麼多事,是不是發神經?」
馬浚偉只說:
「只是想彌補和追回小時候因家庭、生計而被迫擱淺的夢想。」
人生不是坐著等待,好運就會從天而降。
所謂成功,就是在別人都放棄的時候,自己多堅持了一會兒。
那些到達彼岸的人,並不是運氣有多好。而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人這一生怎樣活著才算圓滿?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自己的路,沒有人替我們走。人活一口氣,別過成「差不多就行」。
願你執著不盲目,活出本真。
願你坦蕩從容,不被世俗侵擾。
願你篤定向前,在平凡的世界裡,發出自己的熱。
總有一天,會有人看到你的光。
(內容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