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猴子思維》:教你如何打破內心焦慮,重獲內心平靜

2020-09-22 孤獨兔兔

今天讀了一本好書,書名叫做《跳出猴子思維》,裡面的很多經典案例,真的是感同身受。試問一下,你現在焦慮嗎?

說實話,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可能會有焦慮、恐懼以及擔憂的情況發生,並且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加劇,因為考慮事情太多了,需要全盤考慮,而非一個簡單的小事情就足以解決了。

就目前這種焦慮其實就是「猴子思維」,正是因為這種思維的存在,使得現代人深陷焦慮。如果你能夠把這本書讀懂,那麼就可以識別你內心的小猴子,停止餵養你那顆焦慮的心!

什麼是猴子思維?

猴子思維=無法忍受不確定+苛求完美+過度負責…

無法忍受不確定:我必須要百分之百確定

完美主義:我必須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過度責任:我對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都負有責任

測試一下,如果你經常被如下困惑折磨,你可能已經深陷猴子思維,被焦慮情緒綁架

  • 要求自己不能出錯,不斷給自己加壓
  • 總是擔心最壞的情況會發生
  • 作出決定之後總要尋求他人佐證
  • 拒絕別人的時候總要找個藉口
  • 社交場合總是避免主動開口
  • 列過多的清單、過度計劃
  • 把別人的評價看得很重
  • 只要沒有達到完美,都覺得是失敗

這些特點中,你中了幾個呢?如果你中其中一個,那麼你就是有猴子思維,一旦猴子思維在根深蒂固存在,那麼就會影響你做出判斷,也就不能讓你在某方面成長或者成功,成為拖累你的罪魁禍首。

如果你打算徹底改善焦慮症狀,那麼《跳出猴子思維)是你的不二之選。珍妮弗·香農將會幫你從忐忑憂慮的迷思中解放出來,並教會你如何踏上自己心之所向愛的生活軌道。

裡德·威爾遜博士,著有《關掉腦中的味聲》

《跳出猴子思維》思路清晰、簡單易懂。你將從中學會以簡單有效的策略來減緩恐懼和擔心。珍妮弗·香農教您如何踢開思維中的焦慮之猴,並改變人生走向。

—丹尼斯·格林伯格博士,《心靈控制情緒》合著者

全書從為何你會陷入焦慮的深淵,焦慮如何影響你的思維,是什麼啟動了猴子思維,找到焦慮之 猴賴以生存的根基,當你不再餵養那隻小猴子,如何應對消極情緒,如何應對你的擔心,走出焦慮的轉機,挑戰從低級別開始,正向關注讓轉變更簡單,當焦慮消失,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共有11章節進行講述,並且還有後面附帶著的不確定性耐受度測試以及完美主義傾向測試還有有一些拓展表以及策略性知識,作者以多年的真實研究,足以幫助你有效減輕你的焦慮、擔心以及壓力,如果你此時正在遭受困惑,可以試試多讀讀這本書,幫你打破內心焦慮,恐懼和擔憂的無限循環模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好像自己的生活在輸液,而輸進去的正是恐懼。

早上醒來:昨天失眠,一夜沒睡好,今天還有那麼的工作,怎麼辦啊?

上班時:這個月的任務能完成嗎?

下班後:今天的工作似乎完成的不太好,很多都沒弄全,怎麼辦?

等等情況,此類情況就每天在你身上呈現,而你也確實一直在這個循環中走不出去。

其實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恐懼以及焦慮,正是因為猴子焦慮導致的。你的頭腦中有一部分是忠實而勤奮,致力於確保安全。不過它有時候會撒野、有點反應過度罷了,就像一隻猴子一樣。

我分享一下作者在最後寫道的「當焦慮消失,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其實很多人都想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因為他們正在焦慮的循環圈子中無法脫身,也就讓他們不能敞開心扉、拓展視野去看更大的世界。

其實你要有拓展性思維,你有了這種思維模式的創新,你的意識將會融合這個新的體驗並將之拓展,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同時要有目標地生活,實現你的目標。你會感到自己更健康,更輕鬆!

同情心和自尊將得到提升,同時應對挫折的能力也會提高,為此你也會收穫到愉悅的空間。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在焦慮中度過,不同的是每一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也就造成了結果的不同,而很多人可能正是因為一直在焦慮中走不出來,所以才會做出一些錯事,這種猴子思維一旦固化,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希望當你看完這本書之後,你可以大聲說「真的好輕鬆啊,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跳出猴子思維:安撫內心的小猴子,打破焦慮、恐懼擔憂的無限循環
    數千年來,先哲們一直把人類焦慮的內心比作一隻猴子,不停地從思維的一端跳到另一端,從不滿足、永不停歇。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有低度的消極情緒在點滴注入,這種情緒就是焦慮。雖然我們存活下來,但焦慮憂思始終在我們的腦海中迴響,就像猴子嘰嘰喳喳鬧個不停。很多時候我們像猴子一樣,試圖逃避任何自己害怕的事情,但逃避往往會導致更多的焦慮。
  • 《跳出猴子思維》:我們該如何打破內心焦慮,停止餵養焦慮之猴?
    我還不自知的心疼那個"傻婆婆"……內心平靜下來,我才意識到我陷入了"猴子思維",我被思想的那隻小猴子"綁架"了。我總是抱著從前的憂慮沉溺在無盡的後悔當中,沉迷於無法掌控的事情不可自拔,這都是對負面情緒和猴子思維叫囂的一連串反應。
  • 越想擺脫焦慮越焦慮,是猴子思維在作怪,教你快速識別並改變它
    不過,你也別擔心,你並不是孤身一人。全球有超過3億人和你一樣,也經常受到猴子思維的困擾。要想改變,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識別內心的小猴子,停止餵養焦慮的心,就可以跳出猴子思維,走出困境。《跳出猴子思維》這本書就可以幫助我們。
  • 《跳出猴子思維》:關於「焦慮」,你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文丨淡淡翠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深受焦慮的困擾,但是卻始終不知道如何擺脫。就像有的人總是不斷檢查門鎖,有的人總是過度擔心未來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在俗話中,有個詞語叫「杞人憂天」,意思就是人們總是為沒有發生的是事情而擔憂,從而忽略了自己當下的生活。而在今天講到的這本《跳出猴子思維》中,這種情況則統統歸納於「猴子思維」。
  • 《三十而已》「養魚哥」很焦慮?你要小心「猴子思維」
    焦慮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三十而已》裡的「養魚哥」陳嶼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無論跟老婆還是跟上司,都無法好好溝通,對未來充滿恐懼和擔憂,不敢要孩子,這種焦慮的心態一度讓生活變得一團糟。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珍妮弗·香農的《跳出猴子思維:如何打破內心焦慮、恐懼和擔憂的無限循環》認為,人類天生焦慮,是為了保證自身安全,人類的內心像一隻猴子,從思維的一端跳躍到另一端,從不滿足、永不停歇。
  • 陷入焦慮怎麼辦?千萬別抵抗!心理專家教你用拓展性思維戰勝焦慮
    把別人的評價看得很重;7. 做事前會列出很多清單、過度計劃;8. 只要沒有達到完美,就算是失敗;9. 總是覺得自己得了重病;10. 當別人心情不好時,我會先考慮是不是我的錯;以上問題越符合你的狀況,那麼你就會越焦慮。非常焦慮怎麼辦?不用怕,《跳出猴子思維》帶你識別內心的焦慮根源,打破猴子思維對你頭腦的控制。
  • 焦慮無處不在,掌握這個方法,打破焦慮恐懼的無限循環
    關於焦慮不安,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的情況,第一次上臺做報告,一個晚上睡不著;換了一份新工作,要面試,全身發抖;要去一個新的地方出差,整天都想自己會不會吃不好,鬧肚子,影響了工作……關於焦慮,在《跳出猴子思維》這本書中,作者講到:焦慮是天生的,無處不在的,是一直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的。
  • 陷入焦慮、恐懼的循環困局,怎麼破?心理學家3步教你跳出來
    ,我這是被心中的「猴子思維」纏繞,而全球更有超過3億人正受廣泛性焦慮困擾。朋友還推薦了我去看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珍妮弗.香農的著作《跳出猴子思維:如何打破內心焦慮、恐懼和擔憂的無限循環》。數千年來,先哲們一直把人類焦慮的行為比作一隻猴子,不停地從思維的一端跳到另一端,從不滿足、永不停歇。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有低度的消極情緒在點滴注入,這種情緒就是焦慮。
  • 《一邊焦慮,一邊成長》:學習化解內心的焦慮,實現心智的成長
    蘑菇姑姑這樣解釋道:「如果說有什麼事是我長大以後才明白的,那就是,我們無法通過解決一個具體問題,一勞永逸地換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接納一個事實:人就是解決問題的動物,我們一生都在學習處理各種「問題」,與永恆的焦慮共存。」
  • 讓自己煩躁的內心平靜下來|《聰明的龍》
    特別感謝: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作者:(德)亞歷山大·費舍-洪奧德;繪畫:(德)威爾弗裡德·歌貝哈爾德;翻譯:龔暢 |No.1532| 最佳適聽:6-8歲 幼小銜接 親愛的小朋友,當你面對困難或者時間緊迫的時候要怎麼做才可以平靜下來呢
  • 《繪畫心理學》:教你1分鐘測出內心隱藏的焦慮,快速擺脫困擾
    看似誘人的3個機會,忽然間打破了Joe平靜的生活,她每天都陷在如何選擇的漩渦裡,糾結不堪。簡單到1分鐘就能測出你內心深處的焦慮和秘密,幫你發現被自己忽略的問題。房樹人測驗,起源於1948年,最開始是由被測試人分別在三張紙上,畫房子、樹和人。後來慢慢演變成將房、樹、人畫在一張紙上,可以很好地觀察三者之間的動態關係。
  • 無壓力社交|教你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焦慮,它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畏懼、緊張和焦慮這一現象的簡稱。這本書是一本實用自助指南系統的介紹了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方法,通過正確認知社交焦慮,社交焦慮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與行為,如何克服社交焦慮這三個方面幫你真正認識和了解以及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 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書單」,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
    點上方正念都市家園,歡迎朋友關注現代社會物質豐富,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劇增都是讓內心痛苦的誘因,如何讓內心重回幸福?除了正念冥想的習練,樊登讀書會的這些書也可以幫到你。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解壓書單及試聽,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做一個懂得放鬆的人。#疲憊的身體難靜心#《睡眠革命》豆瓣評分:7.4分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可如何才能掌控睡眠?為什麼睡了很久還是疲憊?人一定要睡8小時?如何讓睡眠更高效?
  • 焦慮?破碎?崩潰?你經歷過的破碎需要《內心的重建》
    焦慮?破碎?崩潰?你經歷過的破碎需要《內心的重建》 最近,著名心理諮詢專家維尼老師(胡春光)的新書《內心的重建》由天地出版社隆重出版,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如何通過改變認知、情緒和行為,使內心獲得重建,從而達到心理成長的功能性書籍。   作者維尼老師,專注研讀西方心理學著作,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益於心靈寧靜的精髓,注重自我分析和反省,堅持每天反思不合理的認知、思維。
  • 如何克服日常焦慮?看電影也能讓內心變得強大!
    我身邊的人偶爾也會焦慮,會什麼事情都沒有而想太多,甚至焦慮到流淚哭泣,焦慮年華的逝去,焦慮貧窮,焦慮未來。可在我看來這些都沒有焦慮的必要,我們可以思考,可以為未來做打算,但是沒有焦慮的必要。有時候遇到一些麻煩事我會給自己做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
  • 想開店日記,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
    有位朋友給我的留言,感覺和我的現在的心情很相似,有點倦怠,有點焦慮。有點想做什麼事情都不「得勁」的感覺。所以最近也在思考,要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應對惶恐與焦慮的第一步,是承認、理解、面對自己的情緒。
  • 九朵荷:願你內心純良,美好如初
    九朵荷:願你內心純良,美好如初手機24小時靜音,不知何時起,所有思維竟會被一部手機牽制。需要時不時看看手機,生怕耽誤了事情。時間久了,人會瘋掉了。雖然有些事情遠離城市無法做,但至少收穫了平靜的內心。現在很多人病了,卻不知道。因為人往往會忘了心,也會生病的。人間俗世,你應該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你是否不免俗世。以前好多年,不知為了什麼而忙碌,後來才知道,那是歲月走過的痕跡。
  • 緩解焦慮的兩種方式:原來你總是感到焦慮,是因為內心充滿怨恨
    好像在我身上的敵意與焦慮的因果關係並不是非常明顯,所以我細緻的解釋一下內心的怨恨是如何轉化為焦慮的。因為我原先對A小姐是有好感的,因為被拒絕產生了怨恨,而壓抑怨恨是我與A小姐繼續相處的關鍵。當你對自己不滿的時候,就會產生敵對衝動,這個時候你就會想傷害自己。而你之所以感覺不到,要麼是身體為了保護你,自發的壓抑了這種敵對衝動。要麼就是因為人的思維誤區,所以你不看不到。
  • 內心的平靜,是種難得。
    浮世的繁華,人情的冷暖,經濟的壓力……無不讓人內心變得浮躁不堪,保持內心的平靜,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對於內心焦躁,情緒都寫於臉上的人來講,好生羨慕那種,表面雲淡風輕,內心翻騰如雲的人。初見小A是那種,在外溫柔恬靜,沒有爭鬥心,不嫉妒,很隨和;在家是賢妻良母,隨遇而安之人。她也是那種無論多麼生氣,都會以呵呵的笑聲,詮釋所有的女人。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顆平靜的內心
    1.心靈的平靜是智慧美麗的珍寶,它來自於長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靈的安寧意味著一種成熟的經歷以及對於事物規律的不同尋常的了解。 2.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