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縫插針體味臺北
文/肖苑玫
有人曾說,了解一個城市最便捷的方式是食物,更何況臺北小吃如此有名:鳳梨酥、面線、大大雞排、珍珠奶茶、滷肉飯……把平日只能在電視節目中「飽眼福,牙痒痒」的美味吃到嘴裡,成了國羽隊員在臺北的目標之一。借2011年1月5日至9日參加2010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之機,14名隊員見縫插針地體味了一下臺北這座親切而又陌生的城市。
1月3日出發當天,王曉理(微博)和于洋(微博 博客)興奮得全然不顧睡意朦朧,在機場就通過微博傳遞出「臺北我來了」的雀躍心情。「臺北很小,到哪裡都很快,譬如我們到士林夜市,打車15分鐘就到了。」諶龍概括城市印象時,首先想起的也是美味之地。
美食:士林夜市吃到爆
「我就是衝著臺北小吃去的!」王曉理在臺北期間得到了當地友人的指引,美美地享受了臺北小吃。這一趟臺北行之後,她大概可以出「臺北小吃攻略」了。「我都吃胖了!」她指指自己的身材。
回憶起臺北美食,王曉理思如泉湧,還附帶著進行臺北美食地圖知識普及課:「士林夜市有兩個,一個是在大棚子裡面的、完全封閉的,一家店接一家店,比較吵、比較雜;另外一個在胡同裡,是開放式的,人比較少一些。我們第一天去了人多的那個,人太多了,怕人家覺得我們很奇怪,所以沒有拍照片。」
一到臺北,王曉理迫不及待地帶上搭檔于洋跟隨朋友開始了美食之旅: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蛤阿煎……她掰著手指頭一口氣數了10來個小吃名,猶如在說相聲《報菜名》。「第一天就吃得超多,吃爆了。第二天我和于洋說,我們可不能再像昨天那麼吃了,可是當我們再次來到士林夜市時就完全忘了。撐到不行的時候我看到了煎包,我問她要不要吃,于洋說,你還吃啊?最後她要了一個素的,我要了一個肉的……」
哪個最好吃?大腸包小腸!不僅諶龍和王曉理隆重推薦,于洋也在微博上發出了「大腸包小腸,我的最愛」的圖片。觀察細緻的諶龍將這道美食細細解說了一番:「外面是一根大腸,拉一刀,裡面包著一根小腸。但是你知道嗎,看上去真的以為是兩根腸,可是吃了才知道,外面的大腸是糯米做的,加了調料然後包住小腸,小腸是肉做的,味道有點甜,像廣東臘腸的味道,很好玩也很好吃。」
什麼是在臺北第一次見到的?「薑母鴨!」王曉理脫口而出,「薑母鴨內地沒有的,其實有點像我們的火鍋,就是鴨子裡面用姜塞住、包住,越煮姜的辣味就越重,很辣,很多人吃不慣這個味道,但很好吃。」
那什麼是內地有但又有所不同的呢?趙芸蕾(微博)樂開了:「他們那裡的珍珠奶茶有兩種,一種大珍珠,叫波霸奶茶,一種小珍珠就叫珍珠奶茶。贇哥還發過微博呢。」
市民:熱情規矩素質高
比賽閒暇之餘,國羽在餐館、大排檔與市民直接接觸,王曉理不由得感嘆:「臺北市民真的很好,很熱情。」
外出穿著沒有國旗的服裝,諶龍被水果攤老闆當做了普通遊客。「老闆很熱情,給我介紹好多好多好吃的水果,還跟我說這是內地沒有的。他們的水果都是洗好、切好、包裝好的,買來就可以直接吃。」諶龍的話匣子打開,跳躍地回憶著臺北的所見所聞:「臺北人很有規矩的,沒人插隊,一個挨一個地排隊。雖然是大排檔那種地方,但是很乾淨。」
不僅在餐廳,臺北市民在比賽現場的高素質也給國羽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曉理感覺,觀眾素養很高,在適時的時候鼓掌,沒有出現過喝倒彩、發出噓聲的情況。就連籤名會上,球迷們都是規規矩矩地排隊要籤名、合影。
趙芸蕾估計,每天到場觀戰的觀眾可能有1000人左右,儘管觀眾們剛開始時將激情和掌聲更多地給了主隊以及李宗偉、李龍大、陶菲克這樣的明星選手,但「在混雙決賽時感受到了女雙比賽時所沒有感受到的熱烈,混雙決賽真的有主場的感覺。」趙芸蕾回憶起觀眾的熱烈,「女雙因為有中華臺北選手參加,混雙只有我們一對中國隊選手進了決賽,他們都在給我們加油。」最終,趙芸蕾和張楠在臺北觀眾的助威中走上了最高領獎臺。
遺憾:霧裡看花101
諶龍有點小小的遺憾,好不容易來到了臺北地標建築之一的101大廈,但老天不配合,起了大霧。101大廈共有101層,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大樓,幾乎可以在臺北市任何一個角落看到它。站在89層和91層的觀景平臺上,可以鳥瞰整個臺北市,尤其在夜晚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城市夜生活的斑斕和情調。
「可惜那天站在觀景臺上什麼也看不見。」 諶龍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掩不住興奮:「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電梯,只要39秒哦,就到89層了。沒有頭暈,就是有點耳鳴。」
對101大廈遺憾的還有趙芸蕾。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見它,打車也不過10來分鐘就能到,可她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氣力走到跟前去瞻仰這座享負盛名的建築物。身兼兩項,一天兩場比賽,有空就在房間裡休息,恨不能多些時間恢復體力。
趙芸蕾只能遺憾地望「廈」興嘆:「是這樣,這樣,上面有個尖尖,」她伸出兩個食指在空氣中畫起了101大廈的輪廓,「就在100層這裡有一個數字100,還有一顆心,蠻好看的,下面還有一排字,因為太遠了看不太清楚。」
因為無暇全面了解臺北,見縫插針的體味反而多了份神秘和好奇,匆匆留下的記憶也因此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