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印象:見縫插針體味臺北

2020-12-19 騰訊體育

見縫插針體味臺北

文/肖苑玫

有人曾說,了解一個城市最便捷的方式是食物,更何況臺北小吃如此有名:鳳梨酥、面線、大大雞排、珍珠奶茶、滷肉飯……把平日只能在電視節目中「飽眼福,牙痒痒」的美味吃到嘴裡,成了國羽隊員在臺北的目標之一。借2011年1月5日至9日參加2010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之機,14名隊員見縫插針地體味了一下臺北這座親切而又陌生的城市。

1月3日出發當天,王曉理(微博)和于洋(微博 博客)興奮得全然不顧睡意朦朧,在機場就通過微博傳遞出「臺北我來了」的雀躍心情。「臺北很小,到哪裡都很快,譬如我們到士林夜市,打車15分鐘就到了。」諶龍概括城市印象時,首先想起的也是美味之地。

美食:士林夜市吃到爆

「我就是衝著臺北小吃去的!」王曉理在臺北期間得到了當地友人的指引,美美地享受了臺北小吃。這一趟臺北行之後,她大概可以出「臺北小吃攻略」了。「我都吃胖了!」她指指自己的身材。

回憶起臺北美食,王曉理思如泉湧,還附帶著進行臺北美食地圖知識普及課:「士林夜市有兩個,一個是在大棚子裡面的、完全封閉的,一家店接一家店,比較吵、比較雜;另外一個在胡同裡,是開放式的,人比較少一些。我們第一天去了人多的那個,人太多了,怕人家覺得我們很奇怪,所以沒有拍照片。」

一到臺北,王曉理迫不及待地帶上搭檔于洋跟隨朋友開始了美食之旅: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蛤阿煎……她掰著手指頭一口氣數了10來個小吃名,猶如在說相聲《報菜名》。「第一天就吃得超多,吃爆了。第二天我和于洋說,我們可不能再像昨天那麼吃了,可是當我們再次來到士林夜市時就完全忘了。撐到不行的時候我看到了煎包,我問她要不要吃,于洋說,你還吃啊?最後她要了一個素的,我要了一個肉的……」

哪個最好吃?大腸包小腸!不僅諶龍和王曉理隆重推薦,于洋也在微博上發出了「大腸包小腸,我的最愛」的圖片。觀察細緻的諶龍將這道美食細細解說了一番:「外面是一根大腸,拉一刀,裡面包著一根小腸。但是你知道嗎,看上去真的以為是兩根腸,可是吃了才知道,外面的大腸是糯米做的,加了調料然後包住小腸,小腸是肉做的,味道有點甜,像廣東臘腸的味道,很好玩也很好吃。」

什麼是在臺北第一次見到的?「薑母鴨!」王曉理脫口而出,「薑母鴨內地沒有的,其實有點像我們的火鍋,就是鴨子裡面用姜塞住、包住,越煮姜的辣味就越重,很辣,很多人吃不慣這個味道,但很好吃。」

那什麼是內地有但又有所不同的呢?趙芸蕾(微博)樂開了:「他們那裡的珍珠奶茶有兩種,一種大珍珠,叫波霸奶茶,一種小珍珠就叫珍珠奶茶。贇哥還發過微博呢。」

市民:熱情規矩素質高

比賽閒暇之餘,國羽在餐館、大排檔與市民直接接觸,王曉理不由得感嘆:「臺北市民真的很好,很熱情。」

外出穿著沒有國旗的服裝,諶龍被水果攤老闆當做了普通遊客。「老闆很熱情,給我介紹好多好多好吃的水果,還跟我說這是內地沒有的。他們的水果都是洗好、切好、包裝好的,買來就可以直接吃。」諶龍的話匣子打開,跳躍地回憶著臺北的所見所聞:「臺北人很有規矩的,沒人插隊,一個挨一個地排隊。雖然是大排檔那種地方,但是很乾淨。」

不僅在餐廳,臺北市民在比賽現場的高素質也給國羽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曉理感覺,觀眾素養很高,在適時的時候鼓掌,沒有出現過喝倒彩、發出噓聲的情況。就連籤名會上,球迷們都是規規矩矩地排隊要籤名、合影。

趙芸蕾估計,每天到場觀戰的觀眾可能有1000人左右,儘管觀眾們剛開始時將激情和掌聲更多地給了主隊以及李宗偉、李龍大、陶菲克這樣的明星選手,但「在混雙決賽時感受到了女雙比賽時所沒有感受到的熱烈,混雙決賽真的有主場的感覺。」趙芸蕾回憶起觀眾的熱烈,「女雙因為有中華臺北選手參加,混雙只有我們一對中國隊選手進了決賽,他們都在給我們加油。」最終,趙芸蕾和張楠在臺北觀眾的助威中走上了最高領獎臺。

遺憾:霧裡看花101

諶龍有點小小的遺憾,好不容易來到了臺北地標建築之一的101大廈,但老天不配合,起了大霧。101大廈共有101層,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大樓,幾乎可以在臺北市任何一個角落看到它。站在89層和91層的觀景平臺上,可以鳥瞰整個臺北市,尤其在夜晚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城市夜生活的斑斕和情調。

「可惜那天站在觀景臺上什麼也看不見。」 諶龍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掩不住興奮:「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電梯,只要39秒哦,就到89層了。沒有頭暈,就是有點耳鳴。」

對101大廈遺憾的還有趙芸蕾。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見它,打車也不過10來分鐘就能到,可她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氣力走到跟前去瞻仰這座享負盛名的建築物。身兼兩項,一天兩場比賽,有空就在房間裡休息,恨不能多些時間恢復體力。

趙芸蕾只能遺憾地望「廈」興嘆:「是這樣,這樣,上面有個尖尖,」她伸出兩個食指在空氣中畫起了101大廈的輪廓,「就在100層這裡有一個數字100,還有一顆心,蠻好看的,下面還有一排字,因為太遠了看不太清楚。」

因為無暇全面了解臺北,見縫插針的體味反而多了份神秘和好奇,匆匆留下的記憶也因此變得美好。

相關焦點

  • 臺北,第一印象:臺北南部景美溪
    臺北,第一印象:臺北南部景美溪。中午時分,飛機開始降低高度,地面景物逐漸清晰起來,農田,池塘,林地,村莊、還有縱橫交錯的道路,一切似乎都很熟悉,與起飛時的景觀並無大異。從桃園國際機場到臺北的路程很長,我饒有興致地觀看周邊的一切。地面溼漉漉,天空灰濛濛,憑我的感覺,空氣品質不太好。路上車流量不大,道路不很寬,映入眼帘的是連綿起伏的低山丘陵,植被茂密,樹木蔥蘢,沒有絲毫冬季的跡象,是呀,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環境的臺北不會有寒冷,也不會出現冬季景觀。
  • 印象臺灣 臺北的細節
    JZHPRESS 印象臺灣
  • 臺北捷運觀察地圖掀戰火 各地網友紛紛自製臺北印象
    中國臺灣網4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報導,臺北捷運便利,是許多旅客出遊搭乘工具。日前,有臺北大學生在網絡論壇整理出捷運觀察地圖,分享捷運各站旅遊信息,卻意外掀起各地網友戰火,紛紛列出自己眼中的大臺北地區印象。
  • 組圖:「臺北印象 文化饗宴」亮相世博園
    傳照片得佳能550D | 趣味世博絕版卡收集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世博網6月16日消息: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奏響優雅的《皇家煙火》,「優人神鼓」敲出《奔騰》鼓點激蕩心胸;王力宏饒舌RAP與原住民歌手胡德夫滄桑民歌應和……今天上午,「臺北印象-文化饗宴」作為臺北文化周的首場開幕大戲,以一種奇異而又和諧的姿態,亮相世博城市廣場。
  • 拉丁舞皇后劉真為杭州市民介紹臺北印象(圖)
    拉丁舞皇后劉真為杭州市民介紹臺北印象(圖)發布時間:2009-12-31 11:39:04 Thu  來源:杭州網    亞洲拉丁舞皇后劉真跟記者暢談臺北印象   劉真私下告訴記者,但是從她的臉上真的看不出歲月的痕跡,說起在FM104.5即將為她開出的《臺北印象》,劉真還是非常期待的。    化身性感DJ與杭州的朋友交流臺北與杭州的所見所聞,是劉真給自己的定位。杭州她經常來,美麗的景點就處在城市之中,是她跑遍大江南北唯一印象深刻的地方。聊起自己的家鄉臺北,劉真說那裡更為忙碌,節奏更快一些,步調再緊一點。
  • 從觀景窗看臺北 印象淡水(上)
    淡水是許多臺北人的回憶之一,從早期搭淡水線鐵路到現在臺北捷運線,每個假日總有許多人藉由便利的大眾運輸前往淡水散心。很多人都是從捷運站走河岸、老街到渡船頭搭渡輪,人擠人的景象恐怕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除了人潮、美食、河景之外,淡水還給人什麼印象??
  • 臺北印象--河南新聞交流團赴臺進行新聞交流之一
    臺北印象    7月3日,由省臺辦組織的河南省新聞交流團一行17人,在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邱海理帶領下抵達臺北桃園機場。由於是星期六,當天下午,接待交流團的臺北新聞記者公會並未安排業務交流活動,而是安排交流團對臺北市101大樓和國父紀念館進行參訪,讓交流團先對臺北有一個初步而直觀的印象。    交流團一下飛機便乘坐大巴沿著臺北的大街小巷一路穿行,坐在車上,交流團成員們異常興奮,興高採烈地談論對寶島臺灣的印象與感受。
  • 中新社記者來自島內報導:臺北「捷運」印象(圖)
    中新社臺北三月十九日電 題:臺北「捷運」印象  中新社記者 梁玉驥  入夜,臺北街道的上空,捷運列車帶著金黃色的車頭燈光呼嘯而過,在迷幻燈影下流逝於朦朧的街景中。  對於臺北市民來說,捷運(地下鐵)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捷運未通車前,臺北交通一片混亂,上下班尖峰時段簡直就是「災難」。
  • 臺北探索館:走進臺北城市記憶
    中新社臺北9月21日電 題:臺北探索館:走進臺北城市記憶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想要了解臺北的城市記憶,要論直觀、親切的嚮導,當屬位於臺北市政府內的臺北探索館。  即將迎來十周年慶的臺北探索館,被視為「了解臺北的窗口」。近10年來,該館持續以互動與趣味性的「探索」精神,鼓勵觀眾親身聆聽臺北的脈動,感受臺北的美好。
  • [視頻][直通臺灣]之一:臺北印象
    進入[中國新聞]>>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福建廣播影視集團、臺灣TVBS電視臺共同策劃的20集大型系列直播報導《直播臺灣》今天中午順利開播,首站直播在臺北,遙遠的臺北總讓人感覺到親切地似曾相識,這是一座歷史與現代交錯
  • 日本人對臺灣的印象 原來是臺北車站的「鳥人」
    華夏經緯網3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推動觀光行之有年,不過,一名喜歡觀察日臺民情差異的日本網友Yosimichi Iwhata就在臉書分享,許多日本觀光客對臺灣地區的印象,竟然不是101或陽明山,而是捷運臺北車站公共藝術作品,名為「夢遊」的鳥人雕塑,網友認為想到美國就想到自由女神像,日本就想到西鄉隆盛像,在臺灣想到的是鳥人。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走訪歷史與現代兼具的臺北:清洗「天龍國」印象
    走訪歷史與現代兼具的臺北:清洗「天龍國」印象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消息,臺北城常被戲稱為「天龍國」,融和了現代與過去,有太多特色商圈、老街可以細細品味。
  • 【帶著多拉走世界】臺北 臺北
    只有臺北,兩次都去了,我就一起寫了。孩子分分鐘都在長大,雖然只有4個月,多拉的變化卻很大,從剛會奔跑到第二次在臺北玩耍時學會了雙腳離地蹦,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帶她出遊也更方便了。另外,我們還在臺北W住了三晚,W是臺北最好的酒店之一,秉承了W系列trendy的特點,離101不遠,周圍是臺北最好的商圈。有機會去住的話,記得要求給面對101的房間,無敵VIEW。對於初次來臺北的朋友,我比較推薦住在臺北車站附近,一方面高鐵、桃園機場過來都在臺北車站,另一方面也是東西、南北兩條捷運的交匯處,去臺北市區所有的景點基本不用換乘捷運了。
  • 「2018北京文化周」在臺舉辦 「京味」小劇場話劇亮相臺北
    4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表演喜劇短劇《酒後》。北京胡同上空的鴿哨作為「京味」草根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響起在臺北西門紅樓,搭配斑駁紅牆的背景,顯得別有意趣。18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在這裡登場,吸引了眾多臺北戲劇愛好者。
  • 臺北印象-北部海岸線及街頭巷尾的文藝範
    一.北角與東北角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喜歡探索一下未知的人,臺北周邊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可以溜達溜達,就拿新北來說好了。據說新北市以前叫「臺北縣」,因為人口增加行政單位改成了「市」,所以叫新北市,寓意為「新臺北」。
  • 臺北遊記:印象最深的是溫柔的普通話
    其實,如果想懶人遊的話,這一周多時間不必如此匆忙(但其實還好),你可以選擇:一周都在臺北,市內遊+周邊遊或者——臺北+花蓮,花蓮感受山海,臺北購物+小清新或者——墾丁+高雄,墾丁看海飛機起灰,到達臺北,中途跨越臺灣海峽,看見海上很多漂浮的白色點點,尤其是靠近淡水河口的海域,不知道是什麼,總之不像是汙染物,像是活物。飛機降落,第一次進入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割據地盤。
  • 臺北「共生公寓」為何人氣爆棚
    臺北「玖樓」共生公寓網站上的這句話,像是年輕人的某種宣言。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抱怨臺北高租金下不夠理想的居住條件時,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的潘信榮與幾名校內外夥伴,組成平均年齡僅有25歲的團隊,在去年共同創辦了「玖樓」共生公寓,如今在臺北已有12處租屋。
  • 臺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新華網臺北11月17日電(記者何自力範麗青)昨夜,一場藝術酬神戲《慶神醮》拉開了第四屆臺北藝術節「神遊臺北」的帷幕。孫悟空、媽祖、哪吒、財神爺大型偶像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吸引著成千上萬市民好奇的目光;戲臺上鴻勝醒獅團的《夜遊龍宮》、露天電影院放映的《梁山伯祝英臺》令人叫絕……  「文化是可長可久、靜水流深」。在人山人海中臺北市文化局長龍應臺說。
  • 臺北行
    清晨五點,趁著臺北的街頭尚未甦醒,我「溜」到飯店對面的便利店,選中一副撲克,作為小禮物要送給和我們結對的三重高中的同學。去三重高中的路上,一些市民步履健快,提著「房子」牛奶,一群「摩託騎兵」飛馳而過,忙碌而有條不紊的開始了新的一天。臺北漸漸醒了。   跨過大橋,鑽出隧道,拐進林蔭大道,看見了褐紅色的建築,這便是三重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