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目標管理,讓企業進入階梯式管理循環

2021-01-07 36kr

有效的計劃,可以使每個員工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如何做、用什麼標準去做、用多少時間去做......所以任何一個企業,從上至下,都要確立明確的目標,根據目標設定可行的工作計劃,這樣的企業才會發展更快、更高、更遠。

11月23日下午,由36氪產業創新中心主辦、秀洲高新區管委會指導的第一屆第七期企服課程在秀洲光伏科技館一樓36氪產業創新中心舉辦。

本期課程嘉興特約導師孫葉飛老師面對面引導學員設立願景和講解企業目標管理的步驟。

孫葉飛老師通過三星公司跨界經營和阿里巴巴創業歷史這2個案列,說明了設立願景對企業的重要性。在講到企業目標管理的8步驟時,孫老師以玫琳凱為例,特別強調了要對目標進行多維度的激勵。通過運用目標分解確定SMART原則、目標分解法WBS、4P識人法則、3F溝通法則和 PDCA循環規則形成完整的目標管理體系,而這套體系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階梯式上升,做到管理循環。

企業目標管理的意義在於讓被考核對象明確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上下級通過量化的目標對工作狀況進行監督管理和自我測評,使管理透明化、公開化。目標管理在組織內部建立起一個相互聯繫的目標體系,這種體系把員工組織起來,使集體力量得以發揮。同時目標管理的實行就意味著組織管理民主化、員工管理自我控制化、成果管理目標化。因此,目標管理事實上就是一種總體的、民主的、自覺的和成果的管理。這也正是目標管理的魅力所在。

36氪產業創新中心「創業者訓練營」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最貼近產業實際的創新方法論與問題解決方案,推動企業從科技創新維度切入,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更多資訊關注下方「36氪產業創新中心」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如何藉助XTools CRM實現PDCA循環管理在企業中落地
    那麼「量變引起質變」的定律又該如何解釋?關鍵在於實施過程中採用了PDCA循環法管理,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由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糾正)的第一個字母組成。
  • 工廠管理的好方法:做好PDCA循環了嗎?
    員工心態激勵經典故事全套課件9.一線員工品質意識培訓10.現場主管技能培訓全套教材11.PMC如何做好計劃工作教材全套12.PMC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教材全套13.生產經理訓練營教材全套14.6S現場管理人員篇經典教材全套15.可視化改善與班組管理培訓教材全套2.豐田系列連載TPS全套課件
  • 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的管理——管理工具大盤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某種程度上說,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鎖對目標;績效管理,鎖死目標。我為自己,也為你,做了一份管理工具的大盤點。事先有沙盤,事後有復盤,請笑納。
  • 指標管理是如何優化目標管理體系的!
    下級也通過完成既定的目標來獲得自己的勞動報酬。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公司在討論目標的時候,以外部環境變化太快,外部市場過於複雜,以及外部影響因素太多等各種理由來否定設定的目標,特別是當公司在開始推行目標管理的初期,實際完成與設定目標差別太大的時候,更加覺得設定目標沒有任何意義,從而拒絕實施目標管理。
  • 建築安全管理的PDCA循環
    如果將其有效地運用到建築安全管理之中,將使建築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由過去的「群眾運動式管理」、「安全月、安全年式管理」轉化為連續、動態循環式的過程管理,由此將大大強化企業全方位的、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築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 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解決工具設計:PDCA循環法
    PDCA循環也稱戴明環,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PDCA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表示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行動和改進),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不停地反覆循環。
  • 時間管理工具:四象限、二八法則、PDCA循環、SMART原則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要選擇在20%事上投入80%的精力,追求卓越,而不是將時間、精力平均分配在每件事上。   3、PDCA 循環   PDCA 循環的含義是將時間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 和 Action(處理)。
  • 學校的管理說到底就是:目標管理
    所以我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目標制定及目標管理方面的內容。目標管理是管理專家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提出,他認為「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其實這句話不難理解,試想如果一個項目沒有目標,那麼這個項目的工作必然會被忽視。再比如我們經常要求學校老師做好教學服務,但沒有制定需要達到的目標,大家都不清楚什麼程度才算好?更不知道要從哪些方面去做好。
  • 知名企業的目標和績效管理
    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OKR呢?在VUCA時代,市場瞬息萬變,動態目標變化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達成組織目標?同樣是面對變化,賦能型平臺公司和快速成長型企業打法一樣嗎?什麼才是適合自身企業的?這背後涉及到一個重要話題,即目標組織結構變革帶來的新挑戰——集中式(Centralized)組織向分布(Distributed)變化。按照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的闡述,分布式組織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起著重要作用,如何賦能分布式組織,促使分布式組織整體上每一個節點的目標方向一致性是企業面臨的重大考驗。
  • PDCA循環管控 打造企業高績效團隊
    PDCA循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旨在為企業理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持續改進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 PDCA的名稱來源於首字母縮寫詞「 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首先確定目標,然後落地執行,其次檢查應用結果,最後對結果進行處理,並沉澱經驗,快速複製,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裡,周而復始的進行階梯式上升循環。
  • 何謂企業管理?
    企業為什麼要管理?實現企業或任何社會組織發展的預期目標,都需要靠全體成員長期的共同努力。那麼如何把每個成員千差萬別的目標引向組織的目標,把無數分力組成一個方向一致的合力,是要靠管理。如果管理不善,組織就會一盤散沙,內耗不止,毫無活力。
  • 職場有料:不可不學的管理方法,PDCA循環法精要
    PDCA循環法看似簡單,實為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是理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率的利器。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PDCA循環法,這一質量管理方法最初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
  • 創業公司如何進行目標績效管理
    好了,閒話不多說,進入我們這一期的主題--如何用績效工具統一員工的目標!在講具體方法之前,先提一個問題:▍你覺得,那些每天工作很勤奮,加班很晚的企業,就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嗎?「創騏雲課堂」加盟導師--倪雲華,就在他的課程《創業公司如何進行目標績效管理》中,提到了通過績效工具,統一員工目標的方法。
  •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摘 要]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工作的定向機制,出發點和歸宿,確定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幾種觀點的比較,探討我國企業財務目標的現實選擇。
  • 如何打造企業績效管理體系
    隨著現代人力資源的發展,績效考核已經演變成績效管理,內涵更豐富,方法更科學,目的更明確,理念更加人性化,是現代企業廣泛運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是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聯繫或整合以獲得組織效率的一種過程。
  • 企業管理什麼最重要?「目標、過程、結果」
    幾十年前,有一位管理大師叫德魯克,他總結出了一套管理理論,叫「目標管理法」。道理非常簡單:企業設定目標,再通過分解,變成部門目標,部門目標再分解,變成崗位目標,然後就有了個人目標。每個人只要在一定的規則指導之下,完成個人目標,那麼,企業的目標就達成了。
  • 企業質量管理之標準化9S管理
    即構建以企業產品標準為核心的技術標準體系、以關鍵控制點CCP控制與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標準體系、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關鍵人員為核心的工作標準體系,實現企業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系統管理;   3、指標(3S):制定目標指標,指明方向,優化達到強制標準、國內外最高標準、企業最適合標準的方法;科學合理地制定關鍵控制點控制以及與企業發展及管理需求相一致的目標指標,通過目標指標的科學管理與執行
  • 全面的PDCA管理循環(圖文詳解)
    PDCA循環的八個步驟:找問題、找原因、找要因、定計劃、執行、檢查、總結經驗、提出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又進入下一個循環。我們每一個人就可以做PDCA一個小循環,每一個班組又有一個中循環,每一個部門又有一個中大循環,整個企業就是個大循環,所以,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都可以做PDCA。問題:「怎麼會成長成為一個管理幹部呢?
  • 如何提升企業管理能力?
    一個企業提升管理是可以通過兩種手段進行實施:一個方面是通過內部管理人員(即中高層領導)的以身作則以及對企業各方面的長遠把控,不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影響企業發展,提升自身在員工心中的地位與威信凝聚員工力量。
  • ...管理?華泰證券:與銀行等大金融一起共建財富管理的良性循環生態圈
    3、通過固化工作流程,總部大平臺可以直接觸達一線投顧,進行動態管理;平臺也可以串聯起各種服務資源,更加精準賦能一線投顧;總部直接為全國2000多名投資顧問提供一體化的策略輸出,提升業務效能。第三,隨著老年化趨勢的日益發展,掌握了一定財富的50後、60後人群也逐漸進入「退休」或「準退休」的狀態,其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也呈現出追求穩健等特點。財聯社記者:華泰證券如何與銀行及第三方服務商一起共建財富管理的良性循環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