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培訓行業或有人提出「半全職」或「半兼職」的說法!
其管理方式之一,如:只周末上班,假設一天100元/150元,每個月(四個周末8天)為800元或1200元。該底薪可能還包含了5節、8節或10節課(多少節你自己定)的保底課時費,也有些沒有保底課時。
這一方案可能很好!極好!但,與我無關!
老仙我從未「推廣過」這一方案,我們琴行管理學院也從來沒有「半全職/兼職」的課程。絕對沒有!我們不敢「貪功」!
我們琴行管理學院從來沒有講過「半全職」或「半兼職」這種說法,絕對沒「發明創造」這一詞彙,更沒有「推過」這一方案。凡「半全職」或「半兼職」的這類說法及管理方案,與我們無關。
一、琴行管理學院只有:「全日制用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說法,這兩個「名詞」屬於正規的「法律專有名詞」,不是我們「發明出來的」,大家可上網查。
二、「非全日制用工」是在法律框架以內的一種「用工形式」。其工資發放標準,符合當地最低薪資標準,發放時間也要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其解聘制度,你覺得這個老師不行,可以隨時讓她走人,無需承擔全職的賠償;以及無需購買「社保」……這些都是需要在法律框架中進行,不是自己想當然的。
三、疫情期間,各個培訓機構都飽受「老師管理」上的痛苦:
用全職老師吧,成本太高了。不管有沒有學生,不管課時量多少,都要發底薪,有些機構的全職老師底薪都是4000元/月以上,還有社保等支出,這類機構真的「亞歷山大」。
用兼職老師吧,「不好管理」。你看,在「疫情期間」,機構主要是「全職老師」的,「老闆」一聲令下,線上課就「幹起來了」;如果機構中基本上都是「兼職老師」(都是公立學校的音樂老師),人家根本不鳥你。所以,兼職老師為主的機構,「兼職老師」不聽「老闆」的指揮,你機構的工作無法開展。這僅僅是管理中的一項。
怎麼辦?有沒有「用人成本低,又好管理」的制度及方案?
這就是我們琴行管理學院的《非全職老師的管理考核制度》。讓你機構「不買社保:合法用工」,讓你機構可以「隨時開除不需要的老師,而無需承擔法律風險」,讓你機構「用最低的用人成本,讓老師像全職一樣服從管理」。
本月21-23日上午,廣州第十五屆琴行管理學院更多課程介紹:
(1)抖音招生:投入100元,收穫10000元的學費回報;
(2)與幼兒園合作:賣樂器,利潤五五分、四六分、三七分都是錯的!一招教你搞定幼兒園樂器分成!
(3)與幼兒園合作:開課時間非常關鍵!99%的人都搞錯了!所以你和幼兒園的合作「談不攏」!
(報名第十五屆聯繫徐彬彬老師:1387595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