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兩部委釋放穩定匯率信號

2020-12-22 和訊銀行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再次調整,引發市場關注。

  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 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這是自今年3月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的再次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僅面向金融機構,並不包括企業。

  受訪外匯專家認為,在匯率持續升值的背景下,此時調降參數可能旨在釋放穩定匯率的信號,同時也為更好地防範外債風險。由於此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只面向金融機構,主要是針對銀行,約束銀行對外舉債、對內發放外匯貸款的能力,企業並不在列,因而對企業沒有直接影響。

  防範外債風險

  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並非新事物。在2016 年4 月,央行即發文稱,建立宏觀審慎規則下基於微觀主體資本或淨資產的跨境融資約束機制,企業和金融機構均可按規定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據業內人士介紹,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在境外融資的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的大小。此次調降金融機構參數,意味著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下降。在當前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此舉有助於控制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

  對於此次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現象,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日前接受《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穩定匯率方面來看,目前大部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額度都相對充足,參數的調降對金融機構融資影響有限。不過,考慮到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與遠期購匯風險準備金率、逆周期因子類似,都是宏觀審慎調節工具,此次調整更多是釋放信號的意義,有給匯率降溫的目的。從防範外債風險來看,目前無論是從境內金融機構外幣存貸款規模還是整體外債餘額看,隨著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境內企業外幣融資規模快速走高,企業槓桿率攀升,而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經營環境惡化,企業破產和債務違約事件開始增多,為了防範風險進一步擴散蔓延,此時調降跨境融資參數,可以起到逆周期調節作用,穩定槓桿率,避免出現貨幣錯配和流動性風險。

  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參數下調將有助於金融機構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做好外幣的資產負債管理,避免匯率敞口的風險,確保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對比此前的係數上調,王有鑫指出,與3月相比,宏觀經濟金融環境已經出現較大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開始企穩。「3月上調參數主要是為了鼓勵借入外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更好推動經濟從疫情中恢復。而目前經濟開始全面回暖,GDP增速也實現了逐季回升,經濟穩定的壓力有所緩解。」王有鑫說。

  二是人民幣匯率從貶值階段進入升值階段。據王有鑫介紹,3月4日至3月23日,在美元流動性衝擊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在此階段貶值2.6%,跨境資本流出增多。而目前則是人民幣走勢較為強勁,跨境資本流入較多。

  三是宏觀槓桿率有所攀升,債務違約風險開始顯現。王有鑫表示,「在應對疫情的積極政策推動下,目前國內宏觀槓桿率有所增加,而疫情衝擊下企業經營環境變化的後遺症開始顯現,債務違約問題愈加凸顯。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促使跨境融資政策重心調整,從更加重視穩經濟到更加重視防控風險。」

  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走強

  此次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也被業界視為人民幣持續升值半年以來,監管層祭出緩和人民幣升勢的最新舉措。

  數據顯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2月跌破7.0關口,5月29日達到了7.1316。但自6月以來不斷走強,12月7日人民幣中間價為6.5362,創下2018年6月26日以來的新高。不僅如此,12月9日,離岸人民幣更是盤中升破6.50關口,最高觸及6.4970,日內升值超200基點,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對於這種現象,王有鑫分析稱,「人民幣持續升值是經濟基本面帶動所致,包括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好於傳統避險貨幣國家,貨幣政策保持適度穩健,中外利差不斷走闊,RCEP自貿協定籤署,外貿環境不斷改善等因素。因此,此輪匯率升值是市場因素作用下的結果,有其合理內核。」

  王有鑫進一步指出,「考慮到今年國內生產率先復甦,而國外受疫情影響生產萎縮,因而與過去不同,今年匯率升值對國內企業的影響將低於以往,國內企業在疫情背景下的議價能力和市場份額相對穩固。而人民幣的相對強勢表現,更加利好跨境資本流動和國內金融市場表現,有利於國內經濟穩定。因此,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和金融開放穩步推進背景下,資本帳戶佔國際收支比重越來越大,人民幣適度升值有利於穩定市場信心,匯率升值的金融效應將超過經常帳戶效應,對經濟整體有利。」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6月以來這波人民幣升值,主要源於疫情控制較好、經濟復甦強勁以及美元下跌等多種因素。」

  記者採訪獲悉,短期人民幣升值基本面難言反轉。對此,王有鑫強調,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關注匯率升值的快慢和跨境資本流動的規模和方向,確保風險合理可控。

  「從明年來看,支撐匯率升值的經濟基本面和金融因素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因此,匯率將繼續保持強勢。」王有鑫補充道,「考慮到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後,將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有望在二季度得到緩解。下半年美國經濟有望加速復甦,人民幣匯率有望在三四月份達到高點,之後將更多保持雙向波動,下半年在美元指數反彈背景下可能會有所回調。」

  管濤對記者表示,「要關注人民幣已經升值一段時間、累積一定幅度後,做多情緒得到宣洩,對利好反映鈍化,而對利空重新敏感。明年內外部仍面臨許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包括全球疫情控制、世界經濟復甦以及我國出口情況等。」

  對於人民幣走勢,10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受到經濟基本面的支撐。總體來看,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還是相對溫和的。未來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和基本穩定。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焦點

  • 逆周期政策調節信號再釋放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日宣布,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央行:下調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1月7日晚間,中國央行、外管局發布通知,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1月7日晚,央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調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在控制資本流入,調高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則是擴大資本流出,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降釋放啥信號?解讀來了
    人民幣匯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再調節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這是年內第二次對此參數進行調整。  此次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目的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  根據我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規定,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微觀主體的資本或淨資產、槓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因素共同決定。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外債和外幣融資的增加將增加我國輸入性風險。」需要指出的是,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並非頭一次出現,此次下調是基於3月上調基礎之上的回調。2020年3月12日,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為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至1意味著什麼?
    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需要指出的是,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並非頭一次出現,此次下調是基於3月上調基礎之上的回調。2020年3月12日,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為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 央行、國家外匯局將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   銀髮〔2021〕5號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 為何央行、外匯局要下調這個參數?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11日)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宣布下調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本身屬於逆周期調節。
  • 時隔9個月下調這一重要參數
    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 什麼信號?
    匯率環境已經大為不同,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聯手再將這一重要參數進行調整。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什麼信號?多次...
    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時隔9個月 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什麼信號?多次...
    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離岸人民幣|人民幣|匯率風險...
    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近日針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重新調降回1,控制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上限,防範匯率雙向波動加大背景下的跨境融資風險。近半年人民幣匯率升幅明顯,市場普遍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應加強匯率風險管理。人民幣匯率「漲」聲不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正向6.5時代挺進。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
    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近日針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重新調降回1,控制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上限,防範匯率雙向波動加大背景下的跨境融資風險。近半年人民幣匯率升幅明顯,市場普遍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應加強匯率風險管理。
  • 人民銀行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
    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熱度、國際收支狀況和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對跨境融資槓桿率、風險轉換因子、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進行調整,並對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名單見附件)跨境融資進行宏觀審慎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企業和除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進行管理,並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全口徑跨境融資統計監測。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 中國央行、外匯局: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
    2020-12-11 18:01:25來源:FX168 中國央行、外匯局: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央行和外管局2021年度會議釋放哪些信號?
    這裡的主要業務則是指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境外放款、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等業務納入宏觀審慎管理,通過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和宏觀審慎係數對跨境資本流動實施逆周期調節。(二)事實上無論是央行和外管局,2021年的任務均特別強調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並將其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嚴防外部金融風險兩個目標統一起來,即鼓勵境外放款、限制外債流入。
  • 明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 央行釋放什麼信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明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央行釋放什麼信號?根據央行公告,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央行稱,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跨境資本流動有序,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定,市場供求平衡。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以及多個區域間多邊貿易投資協定的籤署,我國企業「走出去」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境外資金需求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