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降釋放啥信號?解讀來了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人民幣匯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再調節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這是年內第二次對此參數進行調整。

  此次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目的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

  根據我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規定,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微觀主體的資本或淨資產、槓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因素共同決定。比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調節係數是1時,某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是100億美元,係數是1.25時,上限是125億美元,現在下調至1,上限就由之前的125億美元下降至100億美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此次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降,意味著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下降。此舉在當前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利於控制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

  此時調降參數,與防控外債風險有關。這是年內第二次對此參數進行調整。此前的今年3月,為強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人民銀行、外匯局曾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今年3月上調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恰逢海外多國央行為應對疫情衝擊開啟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調整有助於便利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此次下調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屬於疫情應對臨時性政策(回歸中性)。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始於2016年,主要是通過調節宏觀審慎參數,使跨境融資水平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以控制槓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與今年上半年相比,目前隨著我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復甦加快。但與此同時宏觀槓桿率開始攀升,企業債務違約事件不時發生。在此背景下,調降參數有助於避免風險的進一步擴大蔓延,規避境外風險對我國的波動傳染。

  今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 彈性明顯增強

  專家表示,兩部門此舉,主要是在結合當前經濟形勢的情況下作出的調整。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出雙向波動。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先低後高,雙向波動彈性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弱,截至目前,從5月下旬的最低點計算,已累計升值超過8%。從今年初開始計算,已經升值5%有餘。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溫彬:因為年初我們遇到了突如其來的這個疫情的影響,所以人民幣在2020年春節以後,就開始兌美元(匯率)走軟,但是隨後我們也看到,因為中國這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應該說取得了明顯成效。所以在這樣一個支撐下,我們看到人民幣從今年的5月份開始逐步在回升的走勢。

  人民幣匯率主要受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撐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人民幣的升值,主要是受經濟基本面支撐。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國將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我國出口形勢良好,境外長期資金有序增持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匯率在市場供求推動下有所上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 唐遙:(中國)防疫的成果,讓我們的經濟預期中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大大下降,所以這對人民幣的價值有很大的支撐。(此外)中國的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寬鬆程度是和經濟的需求是很匹配的,我們避免了像歐美主要國家那樣進行了非常大規模的貨幣寬鬆。

  未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將越來越高

  今年以來,多項政策落地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專家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將越來越高,匯率彈性也將進一步增強。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外匯局先後出臺了包括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對外投資額度的常態化發放、將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0、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逆周期因子的淡出使用、擴大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和投資企業(QDIE)的試點規模和試點範圍等多項政策。專家表示,這些措施與此前的一系列措施結合,使得外匯市場的供應方和需求方在作出選擇和決策時,能夠更多地從自身基本面出發,市場化程度更強,更為自由。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溫彬:匯率的市場化,目的就是讓金融要素髮揮更好的資源配置作用,匯率它涉及到內部和外部經濟的均衡,所以增加匯率的彈性有助於實現內外的經濟的均衡。這個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讓它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係。

  專家表示,國際和國內多種影響外匯市場供求的因素都可能引發匯率的波動。而市場化意味著匯率這一價格信號由多變的外匯市場供求決定。這也意味著匯率這一價格信號正在發揮其調節作用。市場化程度越高,關於人民幣匯率的現有信息就越能夠充分體現在當前的價格中。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 唐遙:國際資本對人民幣預期的匯率走向是非常敏感的,在過去幾個月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國外的資金是持續通過股市、債市的一些通道,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這一部分的資金也是表達了他們對中國人民幣以及人民幣資產的一種信心。

  在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常項目呈現順差,資本項目呈現逆差,跨境資本雙向流動特徵明顯。一方面,境外資本流入增多,改善了境內資產的持有人結構。另一方面,資本自主流出增多,原因是境內銀行等主體自主增加境外資產,境內主體提高了境外資產佔比。

  跨境企業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

  匯率的波動,不僅對金融機構將產生影響,還會對實體企業的經營收入和利潤帶來影響。隨著年內匯率雙向波動彈性明顯增強,專家提醒跨境企業,應摒棄賭匯率單邊上漲或下跌的思維,積極防範匯率風險,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作為一家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TCL在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營業收入達到千億規模,其中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涉及的收付款貨幣達到26種。許多收入要在收到非美元貨幣之後,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人民幣。在匯率波動的情況下,外匯風險管理成為必須面對的挑戰。

  TCL科技集團副總裁、財務公司董事長 黎健: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今年三四月份,美元升值,各種非美元貨幣貶值。以巴西貨幣雷亞爾為例,其間貶值31%,這意味著我們每1000萬美元的銷售就會損失超過1800萬元人民幣,但是由於我們提前對巴西外匯風險做了全面管理和鎖定,有效保護了巴西公司的銷售利潤,避免了近1億元(人民幣)的匯率損失。

  應合理運用避險工具主動管理匯率風險

  對企業而言,只要有外匯收入和支出,就會形成風險敞口。專家表示,想要降低匯率波動對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就要在人民幣圍繞合理幣值波動的環境下,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利用匯率工具去管理外匯風險。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溫彬:人民幣的匯率會更加市場化,彈性也會更大,所以對於我們的實體企業,不要去對賭人民幣的升值還是貶值,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更好地運用匯率風險管理的工具,來防範匯率的波動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所帶來的這些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專家提示,企業要專注發展主業,不要將精力過多用於判斷或投機匯率走勢,避免背離主業或將衍生品交易變異為投機套利,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兩部委釋放穩定匯率信號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再次調整,引發市場關注。  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 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這是自今年3月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的再次調整。
  • 逆周期政策調節信號再釋放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
    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央行:下調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1月7日晚間,中國央行、外管局發布通知,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
  • 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意味著什麼?
    調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在控制資本流入,調高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則是擴大資本流出,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外債風險。記者注意到,上一次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12日,央行、外匯局聯合發文將這一參數由1上調至1.25,除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以外的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多種渠道籌集資金。
  •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下調至1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1日宣布,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意味著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圖/圖蟲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胡天姣 編 輯丨周鵬峰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
  • 央行、國家外匯局將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   銀髮〔2021〕5號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
  • 央行、外匯局調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至1意味著什麼?
    12月11日,央行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需要指出的是,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並非頭一次出現,此次下調是基於3月上調基礎之上的回調。2020年3月12日,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為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 人民銀行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
    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熱度、國際收支狀況和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對跨境融資槓桿率、風險轉換因子、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進行調整,並對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名單見附件)跨境融資進行宏觀審慎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企業和除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進行管理,並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全口徑跨境融資統計監測。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 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 什麼信號?
    匯率環境已經大為不同,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聯手再將這一重要參數進行調整。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時隔9個月 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什麼信號?多次...
    這是自今年3月11日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再次調整。不過,值得注意的,這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只面向金融機構,企業並不在列。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在境外融資的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的大小。
  • 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重磅出手,下調這一關鍵指標,什麼信號?多次...
    這是自今年3月11日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後,時隔僅9個月再次調整。不過,值得注意的,這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只面向金融機構,企業並不在列。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在境外融資的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的大小。此次將金融機構的參數調降,意味著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下降。此舉在當前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利於控制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
  • 中國央行、外匯局: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
    2020-12-11 18:01:25來源:FX168 中國央行、外匯局: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 時隔9個月下調這一重要參數
    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時隔9個月,疫情期間放鬆的跨境融資政策調回至「中性」
    時隔9個月,央行、外匯局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回至1。12月11日,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央行稱,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 為何央行、外匯局要下調這個參數?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11日)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宣布下調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本身屬於逆周期調節。
  • 央行和外管局2021年度會議釋放哪些信號?
    八、任務8:近期政策調整頻繁、匯率節奏失控,2021年更關注跨境資本流動在金融雙向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央行和外管局特別強調突出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問題,並嘗試通過構建「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來實施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
  • 逆回購利率下行5基點 央行釋放加強逆周期調節信號
    業內人士表示,時隔多日之後,逆回購利率再次下調,釋放了央行加大逆周期調節的信號,也將推動金融機構平均邊際資金成本下降,並引導新一期LPR利率下行。 近期資金面出現邊際趨緊態勢,央行此舉有助於穩定流動性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