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沿海國家,我國東西南北跨度極大,國土面積極為遼闊。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我國主要地形單元

從地形角度來看,我國的「地形特徵」可以描述為「我國地形類型複雜多樣,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山區(丘陵、山地以及崎嶇的高原)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從地形單元來看,我國主要的高原地形區包括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雲貴高原,主要的盆地地形區包括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主要的平原地形區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主要的丘陵地形區包括山東丘陵、遼東丘陵和東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兩廣丘陵和浙閩丘陵)。

我國是一個山地分布十分廣泛的國家,從山地走向來看,我國主要山地的走向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東西走向的山脈,包括北列的天山和陰山,中列的崑崙山和秦嶺,南列的南嶺;第二類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包括西列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中列的長白山和武夷山,東列的臺灣山脈。此外,我國還包括南北走向的山脈,如橫斷山脈、賀蘭山和六盤山等;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如阿爾泰山、祁連山、小興安嶺和大別山等;還有巨大的弧形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


我國主要山脈分布圖

地貌是指地表的「面貌」,是具有特定特徵的地表形態,我國從低緯到高緯,從沿海到內陸,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巨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首先是「黃土地貌」,分布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地表呈現千溝萬壑、溝壑縱深的特徵,是深厚黃土層受到長期強烈流水侵蝕作用而形成的,是我國特有的地貌類型。其次我國主要的地貌類型還有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在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雅丹地貌」、分布在我國南方溼潤地區的「丹霞地貌」。


黃土地貌

此外,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這裡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並且分布著大量的高大山脈,是我國山嶽冰川分布數量最多的地區,從而形成了許多「冰川地貌」,包括角峰、U形谷和冰鬥等。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這裡分布著許多的「海岸地貌」,包括海岸沉積和海岸侵蝕地貌兩類。我國擁有許多的大江大河,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比如在長江、黃河的中下遊地區分布著大量的「流水沉積地貌」,在河流入海口還分布有「三角洲地貌」。我國地貌類型十分複雜多樣,不過也有一些地貌類型在我國基本沒有分布,比如「峽灣地貌」在我國就沒有分布。


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圖

相關焦點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我們平常所說的地勢、地形和地貌,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地勢、地形和地貌的區別巖石圈裸露在地表,在內外力作用下會形成一系列的地勢、地形和地貌特徵,那麼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地形和地勢有所不同,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狀況,而地形主要側重地表的形態特徵,根據全球陸地地表的形態狀況,我們總結出了五種基本地形形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不同的地形類型,都有其不同的形態標準,比如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勢低平的區域;丘陵地形是指海拔在200至500米之間,有一定起伏的區域。
  • 位於華南地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其地形地貌特徵是怎樣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為」桂「,位於我國的華南地區,東北西三面分別於廣東省、湖南省、貴州省和雲南省相鄰,南鄰北部灣,西南方向與越南接壤。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總面積約為23.76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5000萬人,自治區首府為南寧。從緯度位置來看,廣西位於北緯21°至北緯26.5°左右,北回歸線在廣西中部地區穿過,屬於低緯度地區,熱量較高,氣候類型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 風成地貌是乾旱地區的主要地貌類型,其中沙漠屬於「風積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相對於地形而言,地貌通常是一個地區更為具體、更為顯著的地形特徵呈現。地形相對籠統,而地貌則更注意細節,更有區域特色,地形和地貌通常會結合使用,一個區域地貌的形成,通常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常見的地貌類型包括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峽灣地貌、風蝕地貌、風積地貌等等。
  • 地形地貌
    江西與東南沿海各港口和江北重鎮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裡之間。古稱江西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   2 、 地形地貌   江西版圖輪廓略呈長方形。東西省界明顯長於南北,而北之寬又數倍於南,恰如一頭昂首直立的海豹。全省南北長約 620 公裡,東西寬約 490 公裡。
  • 衛星圖上看四川,地形地貌非常複雜的一個省,原來是這樣的
    四川是一個地貌非常複雜的省,整個省跨越了我國的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地形也非常多樣,山地,高原,草原,丘陵,平原,在這個神奇的省份都有了,下面就跟著衛星地圖,來看看四川這個多姿多彩的省吧。從上面的圖片中可以看出,四川是一個地貌很分明的省,西邊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自治區自治州的為代表的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非常高,這兩個自治州佔了四川近一半的面積,人口卻只有不到300萬,地廣人稀。東邊是四川盆地的主體地區,有三分之二的四川盆地都在這一塊(另一部分屬於重慶市管轄),四川盆地是四川乃至整個西部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四川省也有90%的人口都居住在盆地內。所謂天府之國,就是這樣來的。
  • 地貌和地形是一回事嗎?
    地貌和地形是一回事嗎?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是。但也可以有一點兒含義上的不同解釋。地貌指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種形態。由內營力和外營力相互作用而形成。(《地理學名詞》第二版)地形,地理學上指地貌;測繪學上指對地貌和地物的通稱。(《現代漢語詞典》)根據上述定義,地貌和地形通用。
  • 黃土地貌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教學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黃土地貌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答:1 黃土地貌概述□黃土地貌的概念及其分布:黃土地貌是指黃土地區經流水長期侵蝕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廣泛分布在中緯度的半乾旱地帶,以我國的黃土高原最為典型。世界及我國黃土地貌分布圖。
  • 從「中國地形分布圖」來看,我國哪個省區的地形條件最好?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地區,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沿海國家,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可謂地形類型複雜多樣,我國山區(山地、丘陵加上崎嶇的高原)面積廣闊。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7%,這一比例位居中國各省區第一位,主要的地形區包括長江中下遊平原和華北平原。
  • 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山東省」,有哪些較為獨特的地形特徵?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北東南三面與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接壤,山東擁有我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山東半島總面積約為7.3萬平方千米,由西往東深入海洋,山東半島北臨渤海,南臨黃海。山東省的海岸線十分漫長曲折,大陸海岸線總長度超過3000千米,約佔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度的六分之一。
  • 四川省是我國地形最為複雜的省份,從川西到川東落差近7000米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所反映的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其中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盆地。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廣闊的大國,所以我國的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上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廣泛的分布,具有地形類型複雜多樣的特徵。
  • 我國16種地貌知識大總結
    該區巖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落水洞、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等喀斯特負地形; 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
  • 我國地形地貌最齊全的省份,你想要的樣子它都有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中國地形地貌最齊全的省份,它就是河北,全省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呈現逐步下降的階梯型格局。高原,山地,平原,甚至盆地沙漠,應有盡有。諸如燕山,太行山,壩上高原,河北平原等旅遊景點是遠近聞名。如果你想要一次性目睹中國的盛景模板,河北未嘗不是最好的選擇!高原,很多愛豆都誤以為是西部地區的「特產」,但是也不盡然。
  • 我國首次編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地貌圖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以海底環境調查與研究為主題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908專項)成果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通過海底環境調查研究,對我國近海海洋沉積、地形地貌、地球物理特徵和演變規律有了系統認識,首次編制了我國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
  • [趣味地理]中國地形的三大特點剖析
    我國地形壯麗多姿,其基本特點,概括地說有三點:    ①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部,地勢西部高而東南低,西部多高山和高原,東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個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最高,由西向東逐級下降的階梯狀斜面。由兩列山嶺組成的地形界線,將我國地形明顯地分成三級階梯。
  • 【專題探究】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 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分現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兩種。
  • 現代地貌製圖學的發展與展望
    地貌學是研究地表形態特徵及發生變化過程的學科,它主要研究地貌的形態、成因、物質、過程和年齡五大要素。經過長期的發展,地貌學的分類及分支學科越來越多,其中地貌製圖學就是其最主要的研究領域。將各種地貌現象的規模、空間分布、分類或分區直觀地在反映在圖上的過程為地貌製圖,它是地貌調查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對地貌現象文字描述的補充說明。
  • 什麼地形是張家界的特色呢?砂巖地貌造就了張家界的峰巒秀水奇觀
    各種砂巖地貌是由於長期的地質變化、風化侵蝕和重力作用而形成的。沉積巖的組成和分類較為多樣,在地表分布最廣泛的是黏土巖,其次是砂巖,其它類型還有礫巖、粉砂巖、碳酸鹽巖、碎屑巖等,在實際的地質構造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第二,張家界地貌屬於獨特的砂巖地貌形態。
  • 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類型的喀斯特景觀?
    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巖溶地貌」,主要是通過外力中的流水作用,對於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也就是通過化學反應溶解石灰巖,從而進行侵蝕,這種地貌最初發現於歐洲克羅埃西亞伊斯的利亞半島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所以命名為「喀斯特地貌」,由於全球地表的可溶性巖石的分布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0%,所以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地貌類型。
  • 一級建築師場地與建築設計:場地邊界及地形地貌
    場地邊界由規劃部門根據地形圖上標明的坐標確定,而地形圖同時也直觀地反映出場地的地形和地貌特徵。因此,對於與場地邊界及其地形地貌密切相關的幾個元素如地形圖、坐標、高程、等高線等,必須有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