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成地貌是乾旱地區的主要地貌類型,其中沙漠屬於「風積地貌」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相對於地形而言,地貌通常是一個地區更為具體、更為顯著的地形特徵呈現。地形相對籠統,而地貌則更注意細節,更有區域特色,地形和地貌通常會結合使用,一個區域地貌的形成,通常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常見的地貌類型包括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峽灣地貌、風蝕地貌、風積地貌等等。

從外力作用的的分類來看,我們可以把地貌分為流水地貌、風成地貌、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等四大類。這些地貌的都分布在特定的區域,一般來說在氣候溼潤的地區,流水作用會佔主導,多形成「流水地貌」;而在氣候相對乾旱的地區,風力作用會佔主導,多形成「風成地貌」。以我國為例,東部季風區降水較為豐富,流水地貌廣布,而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深居內陸,氣候乾旱,降水稀少,風成地貌廣布。

風力作用既可以表現為侵蝕性,也可以表現為沉積性,當風速快的時候,多表現為侵蝕性,形成的地貌可以稱為「風蝕地貌」;當風速慢的時候,多表現為沉積性,形成的地貌可以稱為「風積地貌」。雅丹地貌是最為典型的「風蝕地貌」,由於強勁風力的不斷吹蝕,風攜帶的砂石不斷的擊打巖石表面,不斷地侵蝕巖石,最終形成風蝕蘑菇、風蝕城堡、風蝕窪地等景觀,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部的魔鬼城,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塔克拉瑪幹沙漠

而完全被沙子覆蓋,植被稀疏的沙漠地區,比如我國塔裡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總面積達33萬平方千米,由於風力作用,搬運了大量的沙子到達這裡並沉積下來,有些沙子一邊搬運一邊沉積,形成了移動沙丘,總體而言沙漠是由於風力沉積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形成的地貌可以稱為「風積地貌」。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移動沙漠,沙丘在風力作用下,形成新月形的沙丘,沙丘的緩坡通常朝向當地盛行風吹來的方向。在我國北疆地區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半固定和固定沙漠,這裡一般是固定沙丘,不怎麼移動,當然,其形成也是風力沉積形成的。


雅丹地貌

相關焦點

  • 沙漠裡那些隨風移動的沙丘,形成的地貌叫什麼地貌?
    地球表面的形態變化,主要是受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的內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來自地球外部的太陽輻射能,主要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外力作用的作用者主要包括流水和風力,也就是說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外力作用。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 海蝕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 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
    「藍窗」景觀屬於A.流水地貌 B.風成地貌C.海蝕地貌 D.山嶽地貌6.一年中,「藍窗」受外力破壞最強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莫赫懸崖位於愛爾蘭島中西部沿海,因奇險吸引眾多遊客。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 這幾種常見的地貌類型,我被震撼到了
    這幾種常見的地貌類型,我被震撼到了世界之大,我們總想在旅途中發現更美的風景。但你知道,有些地方,無需文化深淵,無需名勝古蹟,就自帶一種魅力嗎?下面,我們一起看下那些奇特而又美麗的地貌類型吧。丹霞地貌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在粵北仁化縣發現丹霞山,將此地地貌取名為丹霞地貌,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巖層命名為丹霞層,此後又有多人對其概念進行闡述。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我國主要山脈分布圖地貌是指地表的「面貌」,是具有特定特徵的地表形態,我國從低緯到高緯,從沿海到內陸,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巨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
  • 乾貨 | 高中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知識點,附高考地理必考16種地貌精編
    通常發育在乾旱地區的湖積平原上,是泥質巖層的垂直節理(裂隙),遭受定向風長期吹蝕,裂隙逐漸擴大而形成的。以新疆羅布泊雅丹附近最為典型,故名雅丹地貌。2.丹霞地貌:紅色砂、礫巖層的垂直節理,由流水侵蝕、風化剝落和崩塌而形成的。主要景觀是丹崖赤壁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以廣東丹霞山命名。一、巖石圈物質循環及三類巖石
  • 地貌專題綜合精講(答學生問)
    乾旱氣候條件下,風和間歇性洪流,成為主要外力。相應的地貌類型有風蝕殘丘、風蝕窪地、沙丘、沙壠、洪積扇等。山地氣候與地貌均因高度而異。溼潤且有足夠高度的山地以冰川冰緣作用和流水作用為組合。乾旱山地高、中、低山帶分別以冰川冰緣作用、流水作用、乾燥剝蝕作用為主要外力。同一地區氣候變遷和外動力組合發生變化,可以出現不同類型的氣候地貌疊置的現象。
  • 常見的16種地貌總結一覽<收藏
    在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及風沙來源豐富的條件下,經風力搬運作用後堆積形成的。 風積地貌的物源多來自於古河流衝積物;現代河流衝積物;衝積-湖積物;洪積-衝積物;冰水堆積物;基巖風化後的殘積 - 坡積物。影響風積地貌發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氣流結構、風運動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
  • 我國16種地貌知識大總結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 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 地理微專題——雅丹地貌
    (1)解釋雅丹地貌的成因。(2分)(2)分析圖甲區域種植枸杞不利的自然條件。(4分)(3)分析說明M市新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8分) 參考答案:(1)定向風的長期吹蝕(2分)。(2)分別描述圖中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景觀特點。(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____________(外力)有關,其中,雅丹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的結果,沙丘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_的結果。
  • 微專題:外力地貌
    風化作用與風無關,而風力作用則是指風的侵蝕、搬運、堆積等作用,故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2.侵蝕作用與地貌其中流水和風力是外力作用中最主要的兩類參與者,一般來說,在氣候溼潤和半溼潤地區,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為主導;在氣候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導。比如,在我國東部季風區,多以流水作用為主,表現為各種流水地貌;在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多以風力作用為主,表現為各種風成地貌。
  • 黃土地貌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教學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黃土地貌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哪些?答:1 黃土地貌概述□黃土地貌的概念及其分布:黃土地貌是指黃土地區經流水長期侵蝕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廣泛分布在中緯度的半乾旱地帶,以我國的黃土高原最為典型。世界及我國黃土地貌分布圖。
  • 令您震撼的16種地貌景觀,收藏!
    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5、風積地貌wind-deposition landform 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在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及風沙來源豐富的條件下,經風力搬運作用後堆積形成的。
  • 高中地理16種地貌精編匯總,考試複習必備!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   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類型。   按出露條件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雅丹地貌
    (2)分別描述圖中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景觀特點。(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____________(外力)有關,其中,雅丹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的結果,沙丘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_的結果。
  • 乾旱荒漠的四種類型
    推薦閱讀:一輪複習地圖(世界版),打牢基礎一輪複習地圖,打牢基礎(中國版)根據乾旱地區荒漠的地貌形態和地表物質組成1、巖漠(石質荒漠)在乾旱地區,遭受強烈風化和風蝕的裸露的基巖地表,稱為石質荒漠或巖漠。巖漠大多分布在乾旱區的山地邊緣或山前地帶,它的主要特點是,山地邊緣分布著山麓剝蝕面,其上有一些堅硬巖層構成的殘丘(島山)。裸露的基巖,久經風化破壞和風沙襲擊,形成各種風蝕形態。
  • 高考地理必考的16種地貌知識點歸納總結,寒假預習/複習必備!
    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在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及風沙來源豐富的條件下,經風力搬運作用後堆積形成的。
  • 微專題:喀斯特地貌
    國土整治問題1.開發利用喀斯特地貌地區的地理背景①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容易造成石漠化;滑坡、崩塌、乾旱是主要自然災害;②農業基礎薄弱:耕地少調查發現地下河為天坑「之母」,天坑主要是地下水對_________(巖石名稱)的溶蝕作用造成的。(4分)(2)圖B為樂業地區的各月平均降水量與氣溫圖,請判斷其氣候類型:。(2分)(3)請根據圖B,你認為科考隊對天坑底部地下暗河進行考察的時機選擇並予以說明。(2分)(4)喀斯特地貌對農業發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 敦煌雅丹地貌是怎麼樣形成的?有什麼特點?
    園區有大面積的奇特雅丹地貌群,在空曠的沙漠戈壁灘上顯得尤為壯觀,每到夕陽西下時,是攝影的絕妙地點。太陽落下之後,很大的風聲發出非常讓人害怕的尖叫聲,猶如野鬼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敦煌雅丹地貌北區的雅丹相對比較集中,單位面積密度很大,其走向基本為偏南北方向,這說明這裡的風向是非常特別的,在敦煌經常刮東西風,而南北風非常罕見。
  • 【專題整理】例析幾種特殊地貌和幾種特殊地貌的等高線圖的判讀
    【地理過程】泥沙外力(主要是流水)搬運、沉積→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及低階地出露→受風力作用,泥沙在山前河漫灘及階地上堆積。地點:巴西的東北端馬拉尼昂州,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地理過程】 流水搬運→流水沉積(河口大量泥沙受流速減慢和海水頂託作用而阻滯)→風力搬運(乾旱季節海風吹向陸地)→風力沉積,形成沙丘→1-6月的雨季,雨水或徑流注入,窪地積水成湖→枯水季節,湖泊乾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