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德:野生動物的法律定義在科學定義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區分 |...

2020-12-14 澎湃新聞

曹明德:野生動物的法律定義在科學定義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區分 | 2020「野保法」(修訂草案)討論會

2020-12-12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6日,由綠會法工委主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下簡稱《修訂草案》)討論會,此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主要從野生動物保護中的現實困難與問題,以及對修訂草案的具體建議兩方面內容展開,超過10000人在線參加,並積極參與、在線發表意見。中國政法大學曹明德教授談了一些《野保法》的修改意見,現將發言整理如下:

這段時間,對《修訂草案》我大體看了一下,總的來說《修訂草案》比原先的《野保法》有不少進步,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值得改進。

第一,野生動物的定義問題

,我看到《修訂草案》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定義是指珍貴、瀕危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這個定義顯然是欠科學的。法律中的定義與科學的定義可以不同,但是法律的定義肯定是在科學定義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取捨。這個定義邏輯上是含混不清的。根據我們現在的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地方重點以及"三有"受保護的動物有1500多種,但實際上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還有好幾百種不在這個名錄上,這是關於野生動物的法律定義存在的問題。

第二,關於野生動物放生的標準、程序以及監管問題,

該《修訂草案》沒有過多的涉獵,一方面會有導致被救治的野生動物死亡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

第三,關於野生動物的防疫

,今年新冠疫情引起社會對野生動物的廣泛關注,對這個問題上,需要考慮到現在在我國有一個巨大的產業,跟野生動物飼養、繁殖、利用有關的產業。這個產業至少有好幾千億的規模。飼養、繁殖野生動物的滅殺、無害化處理等涉及到行政相對人重大財產利益。有些養殖企業是獲得行政許可的,結果在政策變動之下,讓這個行業有可能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立法者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第四,關于禁食的問題

,這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該《修訂草案》的條文是31條「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它陸生野生動物」,這裡應當有一個禁食的名錄,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水生野生動物是不是也要禁食。從現在情況看,有不少水生野生動物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談到全面禁食的時候應當一併考慮。

第五,《野保法》和其它法律關係問題

,比如說《動物防疫法》、《畜牧法》、《中醫藥法》等等這些都與這部法律明顯相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方面我們既要強調生態安全,強調衛生健康和疫病防治。另一方面這部法律又重視野生動物的利用,跟人工飼養繁殖以及中醫藥領域的利用,遺傳資源目錄等緊密相關,因此,應該從一個廣闊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

整理/子舒 審/卡秋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哪些野生動物禁食?野生魚類算嗎?
    說起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野生動物。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野生動物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具體來分,《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的野生動物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級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三有動物」)。
  • 陳金釗 ‖ 法律定義的意義詮釋
    外形化研究主要是為立法者定義法律表達做準備的研究,不宜直接運用於執法、司法。社科法學等是外在化研究的典範。這種研究不是在法律規範體系中探尋法律的意義,而是重視套用科學、價值、哲學、社會學原理等敘說法律,反對法律意義的自主性、獨立性等。但如果在法律意義之中植入了太多的社會因素,就會消解法律固有的意義,削弱法律定義的規範功能,因而「任何社會活動都有內在邏輯與外在依據。
  • 法律定義的意義詮釋
    確實,死摳字眼是有問題的,法律運用並不完全是定義思維。然而,在法律明確性基礎上的嚴格執法、司法是必要的,但是否需要死摳字眼卻需要區分情景。對於剛性規定不能違背,但對於有模糊空間的定義則需要根據法律價值、目的、原則、體系、情勢等因素做恰當處理。死摳概念定義就是不會正確使用法律。正確運用法律需要發揮體系思維和體系解釋的功能。
  • 當我們談論野生動物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除上述列名物種外,對因科學研究、動植物觀賞、醫藥衛生等特殊需要進行馴養繁殖利用陸生野生動物的,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聯合通知》的規定辦理。在以科學研究、公益和科普教育、物種保護目的的人工繁育、公共衛生健康、狩獵等為目的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時,要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要尊重社會功德,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應當以利用人工馴養的野生動物資源為主,要有利於野外種群的養護,體現保護優先、有序有度利用。
  • 我國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關於推遲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還需要一個過程。
  • 對野生動物交易說「NO」!野生動物類中藥材咋辦?
    3月2日,重慶市人大官網發布消息稱,重慶市人大法制委將在認真學習研究《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簡稱《決定》)及相關法律的基礎上
  • 完善修訂法律科學界定假劣藥定義
    報告指出,現行藥品管理法明顯滯後,法律制度設計與黨中央對藥品監管工作的新要求、與人民群眾對藥品安全的期待、與藥品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等都存在差距。一些理念滯後於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主要表現在:重審批輕監管,藥品監管尚未覆蓋藥品的全周期;各級政府對履行藥品監管的職責不清,界線不明,交叉重複;基層普遍反映創新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臨床試驗的管理理念陳舊;假藥、劣藥定義過於寬泛,案件定性上易產生分歧;對一些新興藥品經營業態如網上售藥等缺乏規定;法律責任中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偏輕,未有效體現「處罰到人」的原則,違法成本較低等。
  • 杜絕「吃禍」斬斷買賣野生...
    法律解讀: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觸碰哪些法律那麼,對於這些針對野生動物的違規交易,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這些逾越法律底線的犯罪分子,又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定義判斷要學會關注被定義項_北京...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無論是在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省考當中,定義判斷一直是一個考試的版塊,定義判斷這種題目考察的範圍是十分廣泛的,涉及的學科很多,近幾年涵蓋了法律、管理、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其中法律類的偏多。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有的還不太知曉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認為抓幾隻鳥、抓幾隻蛙不犯法;有的雖然知道法律,但對哪些屬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太清楚,對食用野生動物的法律後果認識不足。《決定》和法律在嚴禁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同時,允許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以人工繁育種群為主,經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進行非食用性利用。在《決定》頒布前,有一些以食用為目的並經有關部門審核許可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飼養,有的規模還比較大,有的已成為當地脫貧的重點項目,現在不能以食用為目的進行養殖了。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禿鷲、孟加拉巨蜥、藍鯨、長江江豚等許多野生動物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如何定義海洋館的存在是否正確,海洋動物是否該被圈養?
    如何定義海洋館的存在是否正確,海洋動物是否該被圈養?動物園,在課本上還有大多數人的眼裡是為了科普和保護動物存在。但是其實動物園存在之後,野生動物有過得更好嗎?起碼在我眼裡並沒有。動物保護是一個已經持續了太久的話題,該怎樣對待動物才算是保護呢?這些本該有著廣闊世界的生命卻因為人類的私心被永遠的囚禁在了這狹窄的一方天空,那些兇殘的獵食性動物反而是不那麼容易被傷害到的,它們頂多是被小心的圈養起來。可是那些相對比較和善的哺乳動物比如說大象、虎鯨,還要被訓練去做許多搞笑的表演。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需要經過科學論證,免受「飲食文化」等因素的幹擾,確定禁食的野生動物範圍。在制定相關規定時候,林業草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共同參與,充分考慮包括公共健康安全在內的各方面因素。
  • 進一步明確作品的定義和類型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請審議進一步明確作品的定義和類型發布時間:2020-08-09 13:57 星期日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寧寧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2020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
  • 谷歌搜索新增按主題對字典定義進行排序 查單詞定義更輕鬆了
    谷歌搜索新增按主題對字典定義進行排序 查單詞定義更輕鬆了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18日 消息:當用戶想要查找一個單詞的定義時,
  • 《人大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
    在此背景下,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哪些是陸生野生動物?哪些又是家畜家禽?野生動物(Wildlife)在國際上的定義是: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學界一般將野生動物界定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狀態下,或者來源於天然自由狀態的雖然已經短期馴養但還沒有產生進化變異的各種動物,如蝙蝠、穿山甲等。
  • 兔子、鵪鶉、鴿子是不是野生動物、能不能吃?答案來了!
    那麼,決定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如何規定的?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重在野生動物的保護,禁食的法律規範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對「三有」類野生動物(即「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和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是否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這是一個制度短板和漏洞。」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如何正確吃肉?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於1988年通過,2018年修訂的。該法第二條規定: 野生動物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生物科學,人的起源與演化,人的定義應該是一個綜合的概念
    它問的是宗教中人的輪迴與宿命,哲學中人的存在與意義,科學中人的起源與演化,這些人類思維中最本質、最恆久的困惑。這三個問題是「上帝之謎」,如果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大叫一聲從天空中跳下來摔死的就是上帝了。對於人的定義,不同的人,比如宗教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生物學家,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答案,可謂千奇百怪,應有盡有。
  • 危險的食物江湖,食物的定義
    這次咱聊聊食物的定義。額,內個……大家稍安勿躁,先別急著噴。湊字數什麼的絕無可能,咱都是惜字如金的好嗎?食物絕對是個大話題,它在衣食住行裡排第二,還有民以食為天這種古代的名人名言站隊,它的地位無需多言啦。那,咱們要討論這種重量級事物,總得有個始發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