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2020-12-18 佛教在線

聖輝法師在建議中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濫捕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中。因濫食濫用野生動物引發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進程的重大風險因素之一。對於生態文明建設,佛教認為,人類社會與自然萬物是相互依存,是「正報」與「依報」的關係,依報隨著正報而轉移。以下為聖輝法師建議全文。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建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濫捕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中。截至到2020年立夏的5月5日,全球確診病例數364萬例,死亡超過25萬例。此次疫情也是我國建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我國各行各業不同程度的復工延遲,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而去年美國爆發的號稱40年來最致命的流感,則有兩萬人死亡,超千萬人被感染。在兩年間,發生的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的疫情教訓,這無疑是對中華民族敲響了警鐘。因濫食濫用野生動物引發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進程的重大風險因素之一。

對於生態文明建設,佛教認為,人類社會與自然萬物是相互依存,是「正報」與「依報」的關係,依報隨著正報而轉移。所以佛教徒認為在疫情面前,更要胸懷珍惜生命「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2016年3月8日,我作為上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就建議設立「護生日」,形成「救護生命、保護生態、愛護自己」的共識,宣傳保持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終極和諧的生命理念。使人倍覺感動的是、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更是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進程,重新審視《野保法》,甄別管理短板,完善保護制度,結合《決定》,作為湖南省佛協會長、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名譽會長、本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我,在聽取了戰鬥在野生動物保護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的良言與意見後,謹對《野保法》提出以下修改建議:

一、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目的

據科學界現有的研究結果,人類約70%以上的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從公共健康保障角度講,不當利用野生動物的巨大風險性及其導致大規模疫病傳播的可能性未受到足夠重視,是引發17年前的「非典」和如今的新冠病肺炎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保護野生動物,不僅要考慮其對人類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更要站在維護公共健康安全的高度,加強野生動物疫情的防控。現行《野保法》立法目的沒有考慮野生動物對公共健康風險的影響。所以,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修訂《野保法》,將公共健康安全內容寫入立法目的條款。應當在考量生態系統、物種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的基礎上,更加充分地考慮公共健康安全等因素。需要經過科學論證,免受「飲食文化」等因素的幹擾,確定禁食的野生動物範圍。在制定相關規定時候,林業草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共同參與,充分考慮包括公共健康安全在內的各方面因素。

二、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與時俱進重新定義野生動物概念

《野保法》突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固然沒錯,但忽視了對一般野生動物的保護。隨著食用一般野生動物存在傳播病毒的高風險性愈發顯現,應將其儘快納入法律規範的範疇。建議擴大《野保法》適用範圍至所有野生動物,通過立法全面禁止和嚴厲懲罰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生產、經營、購買、運輸、攜帶、寄遞、利用、食用所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而不限於現行法律中規定的瀕危、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三、建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動態調整機制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更新間隔時間相對較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於1988年,僅有零星調整。因此,建議相關主管部門聯合科研機構依據物種實際情況變化和需求,豐富評估內容,縮短評估周期,及時調整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並建立公布機制。

四、建立對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機制

市場上公開銷售的利於綠色農業發展的野生動物,如青蛙等,執法部門查處時卻無法可依。野味往往來源於農村,疏於管理亦導致許多販賣和食用野味的人過多捕獵。對此,建立從城市到鄉鎮的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保護機制,將是管控野生動物濫捕濫食源頭的重要手段。

五、明確禁止野生動物食用與交易,取消以商業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人工繁殖

因「進補」及獵奇心理使得食用野生動物成為習慣,造成了獵捕、販賣、運輸、走私等現象屢禁不止,特別是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多是私人家庭行為,很難發現和查處,更難處罰。建議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明確野生動物經營相關的市場監督的執法部門及其職責,加大野生動物非法利用處罰力度,把非法消費納入管理和處罰範圍。建立並公布可食用動物名錄。此外,建議全面禁止書刊刊登動物食用性宣傳,從教育、宣傳角度改變國人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現行人工繁殖許可制度過於粗放,商業性人工繁殖野生動物缺乏有效監管,為從源頭規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控制商業性人工繁殖的公共衛生風險,建議取消商業性人工繁育許可。以科研、藥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須建立嚴格審核制度,通過長期科學調研、反覆驗證等多個方面來評估確定。

六、全面禁止動物表演和商業展示

動物表演中多存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老虎、大象、黑熊等,且經營單位多隸屬私人,時常出現被虐待、救治不及時致死等現象,既不利於提高全民動物保護意識,也不利於青少年對生命倫理、生物安全的認知,因此建議全面禁止。

七、嚴格市場準入

嚴格市場管控。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巡查監管機制,不允許野生動物進入市場。同時,規範生鮮市場交易範圍,明確可交易可使用動物名錄,使群眾有法可依。

八、調整野生動物監管體制

明確野生動物保護涉及的執法單位及其執法範圍、流程等。建立各部門、各區域野生動物監管信息共享平臺。建立部門間、區域的監管協作機制,健全聯合或協同執法機制,公布監管體系、執法機制,為公眾協同參與提供法律依據。

九、增加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專章

公眾理解、支持和參與是保護工作開展的堅強後盾,這已在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實施實踐中得到驗證。由此可見,公眾參與也必將是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建議增加信息公開,為公眾參與監督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便利;同時,完善公眾參與程序,包含但不限於檢舉流程、控告流程、監督機制、獎勵機制、舉報人保護機制等。

十、明確《野保法》中公益訴訟的內容

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都已經明確規定了公益訴訟制度,《野保法》作為環境保護法子法,也需明確規定公益訴訟制度。202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通知,要求檢察機關積極開展源頭防控,積極穩妥探索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同時注意發現生鮮、肉類市場檢驗檢疫中存在的漏洞,及時提出檢察建議,促進完善相關治理措施。建議《野保法》修改時,應明確規定公益訴訟制度,允許社會組織和檢察機關起訴相關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明確禁止違法食用野生動物
    摘要:10月13日,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總則擬修法明確對違法食用野生動物說「不」。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禁止違法食用野生動物。
  • 成都整頓野生動物展演單位 禁止虐待動物表演
    嚴禁老虎鑽火圈、猩猩跳繩等虐待性表演,就是與大熊貓、長頸鹿等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也被歸入叫停範圍……看來成都規範野生動物展演要動真格了。根據國家林業局相關文件要求,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從本月26日起,對全市野生動物展演單位的一些「不當行為」進行清理整頓和監督檢查。
  • 觀點|讓野生動物的保護回歸「公益」
    野生動物到底應該是「保護」還是「利用」?野生動物保護法還有哪些修改空間?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在此列入修法日程之際,這些貌似「老生常談」的問題還是需要深入思考。商業利益應讓位於公共利益出臺禁食野生動物的規定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也成為《野生動物保護法》時隔四年再次修訂的輿論引爆點,這在以往並不多見。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規定無疑是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 哪些動物不能吃?雲南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針對雲南省工作實際,《實施意見》專門明確,要加強邊境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加大對邊境地區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和非法貿易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要求將根據上位法修改情況及時啟動《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雲南省動物防疫條例》的修訂工作等。
  • 我國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關於推遲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還需要一個過程。
  • 法國禁止馬戲團用野生動物表演
    法國環境部長芭芭拉·蓬皮利近日宣布,巡迴演出的馬戲團未來數年內不得使用熊、老虎、獅子、大象及其他野生動物進行表演。蓬皮利還表示,法國國內3個海豚館將不再引入海豚及虎鯨,並禁止養殖水貂獲取貂皮。法國環境部長本周二(9月29日)表示,法國將逐步禁止馬戲團使用野生動物表演,並逐步取消虎鯨和海豚的表演,還將禁止養殖水貂獲取貂皮。
  • 農業農村部答覆關於鞏固各類動物在動物防疫法上的法律定位 建立長效動物防疫法律機制的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部署啟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將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農業農村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配合全國人大開展動物防疫法、畜牧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等修訂工作。目前,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已進行二次審議,畜牧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也在同步研究修訂。
  • 北大法學院汪勁:「禁食」野生動物,矯枉必須過正
    當年5月25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家委員會率先向全社會發出建議書,建議「摒棄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樹立文明健康飲食方式」,建議全國人大儘快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增加對非法購買、經營和消費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予以處罰的條款。建議在《消費者權益法》當中,對點食、購買野生動物這種違法的消費不予保護。
  • 馬戲團表演時老虎逃跑:如果禁止動物表演,那動物園應該關門嗎?
    而直到社會已經高度文明的今天,動物表演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鬥牛、鬥雞、海豚表演以及上文中提到了老虎、獅子、狗熊等表演品類豐富,應有盡有。不少人覺得困惑,老虎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什麼馬戲團可以大張旗鼓地馴服老虎進而以此牟利呢?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7條規定,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
  • 北大原校長等19名專家建議全國人大緊急修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2020年1月23日,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等19名院士學者公開聯名呼籲杜絕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和食用,建議全國人大緊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 截止6日215家機構聯署,最高人民檢察院發文|六家機構發起呼籲修法禁止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非法交易,建立全面、長效動物防疫法律機制
    禁絕人禍帶來的疫情:明確各類動物的法律地位,建立全面、長效的動物防疫法律機制的建議武漢疫情爆發,國人再次認識到禁食野生動物的防疫意義。1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決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但是,國人根深蒂固的吃野味陋習很容易死灰復燃(南都記者暗訪曝光:疫情萬急,白雲區江村農貿市場竟仍有人偷賣野生動物!)
  • 張靜蒞施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動物防疫法》執法檢查
    【導語】5月22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靜率領執法檢查組對我縣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情況進行執法檢查。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全面了解我縣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貫徹實施情況,重點檢查我縣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打擊破壞野生動物案件查處、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人工繁育及經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全面貫徹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決定等情況;重點檢查我縣動物疫病預防和檢疫,促進畜牧業發展的保障措施落實情況。以及貫徹實施「兩法一決定」中取得的經驗及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
  • 志願者:建議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中國綠髮會2020年...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中國綠髮會徵集到關於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的建議,建議中指出讓孩子們觀看動物表演是與研學意義相違背的,並且存在安全隱患,提出禁看動物表演是與國際接軌,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並給出在研學活動禁看動物表演的具體建議,詳見下文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關於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5651號)一、關於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進一步規範處罰措施,加大處罰力度,明確構成犯罪的標準問題今年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列入2020年立法計劃。
  • 專家建議:大幅提高一般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處罰標準
    1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加強對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商平臺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野生動物的違規交易。  1月26日,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市場監管總局又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了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加大管控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年5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赴廣西、江西、福建、雲南、廣東、貴州等地開展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開展的首個執法檢查。
  • 《人大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
    所以,要知道什麼是野生動物,就需要學習《野生動物保護法》。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第二條所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 和 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其中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我們可以簡稱其為「三有」陸生野生動物。
  • 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
    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
  • 國色天鄉動物表演 為何「叫不停」
    省林業廳呼籲:立法對動物表演處罰能更明 國色天鄉的態度令王惠感到很無奈,因為國家林業局早在2010年就下發了《進一步規範野生動物觀賞展演行為》的通知,當中明確要求動物園、馬戲團等單位「立即停止野生動物與觀眾零距離接觸、虐待性表演、違規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等不當行為。」
  • 依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一、充分認識制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決定的重要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對濫食野生動物威脅公共衛生安全問題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部署。經研究,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需要一個過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一個專門決定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緊迫。全國人大常委會抓緊推進相關工作,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