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二季總決賽通過河北衛視向全國播出。至此,經過3個月13場比賽,大慶女孩兒陳陳相因作為吉林大學戰隊中的一員,與其他兩位同學決戰來自20所頂尖高校的隊員,為吉林大學贏得前八強席位,並獲得總決賽第六名。
正是在13日那天,本報《全民閱讀·書香大慶》推出「尋找家庭閱讀推廣人」活動,有書友陸續打來熱線推薦這名女孩兒。接到電話,記者不由會心一笑——是那個14歲出版《以夢為馬》個人文集的女孩,大慶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巖的女兒——陳陳相因。
陳陳相因:
我走過《中華好詩詞》
[新聞背景]
近兩年,文化類電視節目火熱,並逐漸滲透到尋常百姓的生活裡,揚起一片白月光。有人說2017年是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元年。但是,早在2013年,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就打開了詩詞類文化節目的先河。
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二季詩詞大賽,3月31日第一場海選活動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節目組先是在全國(包括國外)選出20所高校,進入20強的再進入節目組比賽,電視與網絡同步播出,賽出前八強,然後決出名次:吉林大學全國第六名。
小時對詩詞的感受——
更多是,它是一輪一塵不染的月亮
「我現在就讀於吉林大學中文專業,是一名大二學生,我的名字叫陳陳相因。」
主持人:「你的名字是複姓?」
「這個名字是我爸爸給我起的。其實我之前也不叫這個名字,我之前的名字叫陳述句。」(全場大笑)
主持人笑問:「數據?」「大數據?」
「就是跟疑問句相對的那個陳述句。我還有個小名叫句號。後來我爸爸就說,這閨女的名字必須起一個唯一的嘛!然後他就想到了這個成語。它是原來出自於《史記·平準書》裡的一段。它的原句是「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它講的是皇帝的糧倉裡面的陳糧呢,就一年壓一年,就形容糧食比較充足嘛。它其實是文景之治時的一個現象。我爸爸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我物質富足,精神富足,錢多,糧多,過上小康生活。」
節目播出現場,陳陳相因的一段自我介紹,聽來如一連串解密,惹得現場觀眾,尤其是四位大學士酈波、紀連海、楊雨、趙忠祥哈哈大笑。
——「揚中華詩文志,恰同學少年時」,陳陳相因正是。
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談:「我們讀到的經典詩歌,一定是具有赤子之心的。比如蘇軾。李白、杜甫亦如此。從某種角度講,詩歌這種浪漫、詩意和赤子之心,在大學生身上更容易找到。他們身上的書生意氣與中國漢語言裡的詩詞,更易形成穿越古今的契合度。」
20歲的陳陳相因,美在她對自己的美渾然不知。陳陳相因曾寫:小時對於詩詞的感受,更多是,它是一輪一塵不染的月亮……
10月13日,《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二季總決賽向全國播出。至此,經過3個月13場比賽,陳陳相因作為吉林大學戰隊中的一員,與其他兩位同學進入前八強,獲得第六名。
到網上搜索相關文字,關於陳陳相因的報導會跳出來,簡單摘錄兩段在此——
1,作為東北唯一一支強隊,自帶俠女風範的人氣選手黃雯榮耀回歸,攜手兩位隊友陳陳相因、張恆霸氣挑戰「淚言相對」,一路跌宕起伏,在不斷試錯中逐步求穩,最終成功翻牌,加入紀連海老師戰隊。」
2,第12場進入總決賽最後的組間賽,陳陳相因在「眾裡尋他」環節,得全場最高分,紀連海親切地稱「『丫頭片子』很棒吧!」
3,「好詩詞」為何吸引了眾多大學生的青睞?事實上,《中華好詩詞》的很多選手在展示詩詞儲備量的同時,其家學淵源與故事也自帶傳統文化基因。本季選手中,吉林大學的陳陳相因剛出生時,陳爸爸就特意寫了一篇《鶯啼序》,如今身為吉林大學朔風文學社社長的陳陳相因與父親經常互相切磋詩詞……
對話陳巖——
太倉之粟:我家與我們的成語姑娘
記者:8月26日,您和陳陳相因的媽媽去了河北正定直播現場。聽說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嚴禁劇透,您們並不知道陳陳相因一路的戰況如何?
陳巖:2018年5月7日晚,突然收到了陳陳相因的微信:我入選了中華好詩詞吉林大學戰隊!
她一貫低調,如她母親。之前,她也曾隱約地透露過這事,但我只當是小孩子的笑談。我並不了解《中華好詩詞》,偶爾看幾集,只是為了陪家人而已,也從來沒有想過女兒能夠入選。對她,我多少了解一些:不太喜歡古代文學,更不用說古詩詞了,這是她知識構成的弱項。
但是她骨子裡屬於那種越有挑戰越向前的那種性格,尤其場面越大、難度越高,即興和臨場發揮的能力越強。她不是那種讀死書的人……
6月3日,《中華好詩詞》官方正式公布海選結果:20所參賽高校陣容大曝光,吉林大學赫然在列!陳陳相因上緊了詩詞的發條。
既然如此,我就跟蹤與關注吧?因為比賽與節目播出的需要,嚴禁劇透,所以,她究竟怎麼走過來全程的,我們並不很了解。不過, 每走過一個環節,她都會這樣告訴我們:下輪我還參加!言外之意:我們贏了!我們只好給她發紅包交換些消息,偶爾也透露點內幕和結果——她參與了本季所有節目(比賽)的錄製。
記者:比賽期間,陳陳相因學業如常。
陳巖:比賽期間,她還參加了《崛起的詩群》新書首發式;受吉林大學文學院委託,以朔風文學社社長的身份,承辦了吉林省首屆高校文學節,並做主體發言《從吉林大學出發》;還參與科研、調研以及組織讀書會或者發表作品等活動。
學業未受影響,獲得了獎學金以及吉林大學優秀幹部、文學院優秀學生榮譽——有的科目按她的話說:裸考(考前不用複習)。
直到8月末總決賽前夕,應《中華好詩詞》之邀,我與愛人飛往北京轉河北正定,才進入了陳陳相因的中華好詩詞世界——之前的比賽與節目錄製,皆在北京。四天三夜!去掉兩次比賽現場和一次集體活動,我們夫妻跟陳陳相因只單獨見過五次面,一起吃過一次飯,加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三小時。
記者:總決賽播出是10月13日,正是我們全城「尋找家庭閱讀推廣人」推出之日。有書友說你的家庭是當之無愧的,談談你家的閱讀故事。
陳巖:就是書,尤其是「家書」:家裡的書,家傳的書。
英年早逝的父親,留給我三件遺物,其中,《毛澤東詩詞選》和《成語典故》。我也因此愛上詩詞,也寫詩和詞,然後讀中文系。
上大學,我唯一驕傲的就是帶到大學6紙盒箱子書。離開大學,帶到單位的,是26個紙盒箱子書,其中包括自己出的一本小書,《北方島》。上個世紀80年代,對於窮大學生來講,這是絕對的財富。
我也用這些資產娶了媳婦。我的嶽母是老大學畢業生,媳婦也是研究生學歷。她家也是詩書之家,所以認可我這樣的窮書生。
大學時代,我能夠在朗誦和詩歌創作兩方面獲全省一等獎,都得益於書!
我的書的歷史:自家傳承,自我積累,自己讀書,自在寫書。
現在,我參與編纂書籍十多部,書稿也十多部。女兒14歲出版的著作《以夢為馬》,16萬字,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那時我的作品, 是一本不到3000字的詩集,在大學內部出版,無書號,只印製了1000本。而且我出書的時候,已經24歲了。
陳陳相因的時代,與她的父輩不一樣。詩書之家,她接續和傳承了。自身的基因遺傳、天賦、自我追求,加上環境的賜予和烘託,使陳陳相因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是因為書,陳陳相因才成就了自己。不過, 她還需要多讀書。書沒有讀到,做不成什麼大事。
記者:陳陳相因名字很美。
陳巖:陳陳相因來自一本書,於是她就像書一樣,表現自我。
她小時候,我們家裡的擺設就是書,她的玩具,也是書。扔來撇去的,可能讓她感覺很有成就感。
她長大了,我給她買了許多自認為是她應該讀的書,但她並沒有按照我的意願讀書或者背書。
那時候,因為有了收入,我買書的場景很壯觀:賣書的用卡車往我家送。
大約是在她上小學的時候,我向這個小傢伙妥協了:買你喜歡的書,讀你喜歡的書,不限制。因為總抱著或者背著她逛書店,她有了自己花花綠綠的選擇。我曾經很氣憤:你如果不讀這些我為你準備的書,這些書我都送你同學。現在她開始偷我的書讀。
她幾乎看過了宮崎駿所有的動畫片,在影視方面涉獵很多,有些片段能無意識地背出臺詞。
問題來了。一是眼睛高度近視,二是古代文學明顯缺陷,《紅樓夢》都沒有讀過。上大學後,她意識到了這一點,還不算晚。
但是她的思維與想像力,尤其駕馭語言的能力與日俱增,閱讀速度驚人。
截至今年她滿20歲:14歲出書;自主招生以複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吉林大學文學院;作為吉林大學戰隊一員,參加中華好詩詞,一路走到決賽,獲得優秀獎(總分第六),表現優異;目前準備出版第二本書。
我的經驗:多儲備各種書籍(文化產品),信任自己的孩子,引導或者順從孩子的自我選擇。孩子本身就是文明的成果,是哪粒種子,她就有自己的天賦作為根本動力發展!過多限制或者扭曲興趣,容易培養畸形巨嬰!
家的世界,可能就是孩子的未來世界。家傳之書是孩子的第二個胎盤。
以下文字是《中華好詩詞》的介紹片段:
成語姑娘——陳陳相因
司馬遷有言,「太倉之粟,陳陳相因」。陳陳相因有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積月累,初煉新金,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中華好詩詞:陳陳相因是如何與詩詞結緣的呢?
陳陳相因:我的爸爸陳巖是資深的文學愛好者,精通歷史,哲學。在家鄉創立了大慶市詩詞學會,至今有二十年歷史,發展至大慶五區四縣,會員近三千人。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很喜歡文學,喜歡參加文藝活動,喜歡繪畫、攝影、電影、舞蹈、民謠、旅行、古典音樂,且每樣都略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