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正如《中華好詩詞》欄目特邀大學士、著名詩人汪國真所說:「真正的好詩詞不應晦澀。好的詩詞,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能夠看懂、打動人,這樣才能長久流傳。」傳承中華詩詞文化,不該只是課本上幾首固定的詩詞,關注《中華好詩詞》,了解更多詩詞文化。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轉載請標明來源)
現象級文化欄目關鍵詞「傳統文化」
人民日報12月29日刊登的《2014,中國文化精彩百分百》專版文章中,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一併被收錄進關鍵詞「傳統文化「,並被定性為2014年現象級文化類節目。
文章原文:「2014年,從《漢字聽寫大會》《中華好詩詞》等現象級文化類節目,到傳統節日來臨之際的《清明說吧》《寫在墓碑上的人生》等新節目模式,對傳統文化的青睞和回歸成為電視螢屏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原創、低成本、接地氣、寓教於樂,這些節目風格清新、內容充實,不僅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更直指世道人心,對社會風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解讀《中華好詩詞》如何成為「現象級文化類節目」
2014年也是娛樂節目井噴的一年,《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耗資巨大的欄目播出,給了正在蓬勃發展的文化類欄目致命一擊,不少欄目選擇了避其鋒芒,而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卻選擇了正面迎戰,播出時間定檔周五晚黃金檔,成為周末綜藝亂戰硝煙中一道別樣靚麗的風景。
《中華好詩詞》第二季收視平均0.3左右,全國同時段排名10上下;網絡熱度方面,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單期排名最高第二,#中華好詩詞#話題閱讀量破2億;不管是從收視還是網絡熱度上,相較於其他文化類欄目《中華好詩詞》確實更勝一籌。
《中華好詩詞》之所以能取得不俗的成績應該離不開欄目最初的定位,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的文化欄目,好詩詞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大膽地運用了綜藝娛樂的包裝手法「以娛樂為外殼、文化為內核」。
每期3位選手挑戰6位守關關主,6位關主皆為演藝界明星。第一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放低「文化」身段,親近觀眾;第二是為了運用明星自身的號召力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傳統文化,對詩詞產生興趣,正是這通俗易懂的欄目形式,才使得節目的受眾達到了無死角、全年齡。
正如欄目特邀大學士、著名詩人汪國真所說:真正的好詩詞不應晦澀。好的詩詞,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能夠看懂、打動人,這樣才能長久流傳。
《中華好詩詞》自開播以來就秉承著選手多元化的理念,參加節目的詩詞達人除了來自各行各業外,第二季更是有來自臺灣的眾多高手前來過招。
後續欄目組還聯合臺灣中天電視一同在臺灣舉辦了好詩詞的臺灣專場,除了臺灣文學泰鬥鄭愁予坐鎮外,還吸引了周傳雄、王彩樺等明星前來助陣,此次活動促進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更吸引了《人民日報》、《馬來西亞日報》、《東南亞商報》、《大公報》等競相報導。節目播出後在臺灣地區獲得了巨大反響。
欄目組也受到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河北省委宣傳部的肯定與表揚。據悉,第三季《中華好詩詞》欄目組已經和全球的多家孔子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目前,第三季的舞臺上已經有外國選手的參與。「做文化欄目,就要做到輸出。」欄目總製片人楊寶昆如是說。
據了解,第三季,《中華好詩詞》欄目還擬赴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等地,進行詩詞交流,搭建中外文化合作的舞臺。
為了順應潮流、搶佔新媒體市場,欄目組推出了《中華好詩詞》同名APP,APP中的功能為:每日一詩、詩詞挑戰、節目回顧和報名等功能,簡單實用,寓教於樂。
詩詞挑戰功能充分利用了受眾群體的碎片化時間,指尖滑動,詩詞便了熟於心;同時APP的報名功能給了想參加節目的詩詞達人更多的參與渠道,據不完全統計,APP報名通道開放以來,已有千餘名詩詞愛好者通過此通道報名。
好的欄目需要好的形式和強大的幕後團隊,比如《中國好聲音》和《爸爸去哪兒》等,同樣的《中華好詩詞》除了傳統詩詞文化作為源源不斷的內容提供外,各路文化大家和文學泰鬥就是《中華好詩詞》強大的幕後團隊。
詩詞泰鬥葉嘉瑩、當代大儒範曾、鄭愁予、文學家梁曉聲、著名詩人蘇叔陽、紅學家劉心武、百家講壇著名講師酈波、康震等均為節目保駕護航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葉嘉瑩:《中華好詩詞》節目其實是實現了我多年以來的一個理想。
鄭愁予:希望《中華好詩詞》能一直辦下去,為傳承中華詩詞文化貢獻力量。
酈波:詩、詞,有一種力量,是塑造精神;塑造靈魂;塑造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力量,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有了良好的口碑和觀眾基礎、廣泛的影響力、行業的認可和專家的肯定,《中華好詩詞》被定性為2014年現象級文化類欄目也算是實至名歸。
《中華好詩詞》改檔周六播出是進是退?
據悉,2015年1月3日起,原本定檔周五的《中華好詩詞》改到周六的21:15播出,同時河北衛視啟動全新的頻道包裝,眾多新欄目在改版宣傳片中出現。此舉是受「一劇雙星」或最新頻道定位的影響尚未可知。
但縱觀2015年周五檔的節目《我是歌手3》、《最強大腦2》等強檔欄目推出,此舉也不謂不明智。不管原因如何,只有市場的檢驗是最終的呈現,我們期待2015年河北衛視的全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