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 :現象級文化類欄目—《中華好詩詞》

2021-02-21 主編溫靜

傳媒內參導讀:正如《中華好詩詞》欄目特邀大學士、著名詩人汪國真所說:「真正的好詩詞不應晦澀。好的詩詞,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能夠看懂、打動人,這樣才能長久流傳。」傳承中華詩詞文化,不該只是課本上幾首固定的詩詞,關注《中華好詩詞》,了解更多詩詞文化。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轉載請標明來源)


現象級文化欄目關鍵詞「傳統文化」

人民日報12月29日刊登的《2014,中國文化精彩百分百》專版文章中,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一併被收錄進關鍵詞「傳統文化「,並被定性為2014年現象級文化類節目。

文章原文:「2014年,從《漢字聽寫大會》《中華好詩詞》等現象級文化類節目,到傳統節日來臨之際的《清明說吧》《寫在墓碑上的人生》等新節目模式,對傳統文化的青睞和回歸成為電視螢屏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原創、低成本、接地氣、寓教於樂,這些節目風格清新、內容充實,不僅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更直指世道人心,對社會風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解讀《中華好詩詞》如何成為「現象級文化類節目」

2014年也是娛樂節目井噴的一年,《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耗資巨大的欄目播出,給了正在蓬勃發展的文化類欄目致命一擊,不少欄目選擇了避其鋒芒,而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卻選擇了正面迎戰,播出時間定檔周五晚黃金檔,成為周末綜藝亂戰硝煙中一道別樣靚麗的風景。

《中華好詩詞》第二季收視平均0.3左右,全國同時段排名10上下;網絡熱度方面,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單期排名最高第二,#中華好詩詞#話題閱讀量破2億;不管是從收視還是網絡熱度上,相較於其他文化類欄目《中華好詩詞》確實更勝一籌。

《中華好詩詞》之所以能取得不俗的成績應該離不開欄目最初的定位,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的文化欄目,好詩詞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大膽地運用了綜藝娛樂的包裝手法「以娛樂為外殼、文化為內核」。

每期3位選手挑戰6位守關關主,6位關主皆為演藝界明星。第一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放低「文化」身段,親近觀眾;第二是為了運用明星自身的號召力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傳統文化,對詩詞產生興趣,正是這通俗易懂的欄目形式,才使得節目的受眾達到了無死角、全年齡。

正如欄目特邀大學士、著名詩人汪國真所說:真正的好詩詞不應晦澀。好的詩詞,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能夠看懂、打動人,這樣才能長久流傳。

《中華好詩詞》自開播以來就秉承著選手多元化的理念,參加節目的詩詞達人除了來自各行各業外,第二季更是有來自臺灣的眾多高手前來過招。

後續欄目組還聯合臺灣中天電視一同在臺灣舉辦了好詩詞的臺灣專場,除了臺灣文學泰鬥鄭愁予坐鎮外,還吸引了周傳雄、王彩樺等明星前來助陣,此次活動促進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更吸引了《人民日報》、《馬來西亞日報》、《東南亞商報》、《大公報》等競相報導。節目播出後在臺灣地區獲得了巨大反響。

欄目組也受到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河北省委宣傳部的肯定與表揚。據悉,第三季《中華好詩詞》欄目組已經和全球的多家孔子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目前,第三季的舞臺上已經有外國選手的參與。「做文化欄目,就要做到輸出。」欄目總製片人楊寶昆如是說。

據了解,第三季,《中華好詩詞》欄目還擬赴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等地,進行詩詞交流,搭建中外文化合作的舞臺。

為了順應潮流、搶佔新媒體市場,欄目組推出了《中華好詩詞》同名APP,APP中的功能為:每日一詩、詩詞挑戰、節目回顧和報名等功能,簡單實用,寓教於樂。

詩詞挑戰功能充分利用了受眾群體的碎片化時間,指尖滑動,詩詞便了熟於心;同時APP的報名功能給了想參加節目的詩詞達人更多的參與渠道,據不完全統計,APP報名通道開放以來,已有千餘名詩詞愛好者通過此通道報名。

好的欄目需要好的形式和強大的幕後團隊,比如《中國好聲音》和《爸爸去哪兒》等,同樣的《中華好詩詞》除了傳統詩詞文化作為源源不斷的內容提供外,各路文化大家和文學泰鬥就是《中華好詩詞》強大的幕後團隊。

詩詞泰鬥葉嘉瑩、當代大儒範曾、鄭愁予、文學家梁曉聲、著名詩人蘇叔陽、紅學家劉心武、百家講壇著名講師酈波、康震等均為節目保駕護航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葉嘉瑩:《中華好詩詞》節目其實是實現了我多年以來的一個理想。

鄭愁予:希望《中華好詩詞》能一直辦下去,為傳承中華詩詞文化貢獻力量。

酈波:詩、詞,有一種力量,是塑造精神;塑造靈魂;塑造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力量,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有了良好的口碑和觀眾基礎、廣泛的影響力、行業的認可和專家的肯定,《中華好詩詞》被定性為2014年現象級文化類欄目也算是實至名歸。

《中華好詩詞》改檔周六播出是進是退?

據悉,2015年1月3日起,原本定檔周五的《中華好詩詞》改到周六的21:15播出,同時河北衛視啟動全新的頻道包裝,眾多新欄目在改版宣傳片中出現。此舉是受「一劇雙星」或最新頻道定位的影響尚未可知。

但縱觀2015年周五檔的節目《我是歌手3》、《最強大腦2》等強檔欄目推出,此舉也不謂不明智。不管原因如何,只有市場的檢驗是最終的呈現,我們期待2015年河北衛視的全新表現。

相關焦點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石家莊青年教師酷愛傳統文化 參與詩詞闖關欄目蟬聯擂主
    近日,石家莊學院青年教師王子龍火了,他在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欄目闖關奪魁,蟬聯六期擂主,在網上引發熱議。有人說大學老師參加娛樂節目是不務正業,有人說這是在宣傳中華傳統文化。而王子龍則稱,中華傳統文化使他從一個沒有編制的小學老師,成為一位大學老師。被人稱為「無用之用」的語文,改變了他的人生。    理科班學生硬考中文系    「這不是咱們學院王子龍老師嗎?又上電視了。」
  • 中華詩詞發展報告2018——詩詞文化活動
    (一)融入主流社會,各項詩詞活動蓬勃開展中華詩詞事業從制度到實施都得到了有力保障。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和各地詩詞組織與地方高校、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展開了積極有效的協作,工作扎紮實實、穩中有進。1月12日,中華詩詞研究院與上海大學正式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本著合作、共享、可控、好用等原則建立合作關係。
  • 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圖為康震在澳門城市大學作「中華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講座。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自然束×《中國好詩歌》|融國妝於千年詩詞文化,盡展東方之美
    自然束 × 《中國好詩歌》「以詩奏樂,揚中華文化」「自然之美,領國妝新潮」2020年4月,敬請期待作為《中國好詩歌》美妝行業獨家贊助商,自然束以「國妝」之名,正式加入「國風」大潮!與音樂合伙人一起通過流行音樂元素,重新定義「新國風」豪華陣容 | 攜國風來襲《中國好詩歌》陣容豪華一眾實力唱將將作為首發唱作人強勢加盟《中國好詩歌》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古韻注入新鮮血液~
  • 電視欄目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形式分析
    摘 要:2016年2月至4月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的開播為當下電視節目帶來了一股文化氣息,作為一檔原創本土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就創下同一時段的收視高潮,並掀起了國人對中國詩詞的學習熱潮。
  • 陳陳相因:我走過《中華好詩詞》
    陳陳相因:我走過《中華好詩詞》[新聞背景]近兩年,文化類電視節目火熱,並逐漸滲透到尋常百姓的生活裡,揚起一片白月光。有人說2017年是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元年。但是,早在2013年,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就打開了詩詞類文化節目的先河。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二季詩詞大賽,3月31日第一場海選活動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節目組先是在全國(包括國外)選出20所高校,進入20強的再進入節目組比賽,電視與網絡同步播出,賽出前八強,然後決出名次:吉林大學全國第六名。
  • 中華詩詞發展報告:描繪2018年度詩詞文化工作的圖景
    中華詩詞文化是我們文化中的重要構成,而自20世紀,中華詩詞文化無論是從道統、正統,還是從文統、學統上都面臨了巨大的衝擊,並一度被邊緣化,但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號召的提出和近些年一些對於詩詞文化發展的利好政策的制定,中華詩詞在當今的歷史中處在怎樣的方位,面臨著什麼問題,應該怎麼樣看待中華詩詞文化多重多種的價值本位,這都是我們所需要回答的。
  • 【今日頭條】《中華好詩詞》何以曲高和眾,點燃文明的核心價值觀.
  • 有人提出文化是什麼概念?用最淺白的語言解讀中華文化
    文化是漸進的,對於幼兒、少年,青年、到成年,一整套的學習內容和實踐內容,都是不同等級的文化。中國文化學科門類重多。遠古時期沉澱的知識和智慧,是遠古歷史文化。每個朝代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每一個朝代的文化特點也不同。一個朝代的服飾文化,代表的是這個朝代的特點和特色。
  • 中華好詩詞,楊雨老師精彩亮相,值得欣賞
    《中華好詩詞》是一檔非常好的詩詞節目,得到了人們的喜愛,現在這個節目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參賽的選手都是各個大學的大學生,他們具有很紮實的詩詞水平。參加節目的嘉賓都是著名的文化學者,還有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有中南大學教授楊雨、紀連海、酈波,還有主持人趙忠祥。
  • 一個讓教授、學生、農民、保姆看了都放不下的節目,她叫《中華好詩詞》
    當天下午,《誰是狀元郎》節目策劃案一氣呵成,遞到了朱新主任的辦公桌上;當晚,時任臺長馬來順親自把《誰是狀元郎》改名《中華好詩詞》,節目原則立項。各級領導針對創意做出批示:不跟風炒作,不盲目照搬,另闢蹊徑,把中華傳統中最璀璨的詩詞作為主打方向,打造一檔品牌欄目!人無我有,緊接地氣兒,打造原創類的詩詞文化品牌節目!
  • 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2016年以來,浙江衛視布局上「深耕基本盤、開拓創新點」,理念上追求「有意義又有意思」,製作上弘揚「工匠精神」,濃墨重彩全要素呈現G20杭州峰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奔跑吧》《中國新歌聲》兩大「現象級」節目體現文化自信;紀錄片《西泠印社》及《漢字風雲會》《向上吧!詩詞》等人文精品創製、關注度持續創出新高。
  • 中華《詩詞月刊》太原工作站第二十八期
    2006年,由中國文化部主管,中國文化報主辦的國家級刊物中華《詩詞月刊》(原名《文化月刊·詩詞版》)創刊了。中華《詩詞月刊》現已刊出 153期,作者遍布全國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十多年來,中華《詩詞月刊》積極致力於創作基地的建設和詩教普及工作,在國家著名風景區千峽湖掛牌創建了全國第一塊「中華傳統詩詞創作基地」。繼千峽湖之後在湖南龍山、重慶秀山、山東濰坊十笏園、黑龍江蘿北等陸續創建了「中華傳統詩詞創作基地」。創建工作方興未艾,形勢喜人。
  • 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建立文化綜藝類節目新標準
    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建立文化綜藝類節目新標準 2014-07-20 21:43浙江衛視官網 今年8月1日到3日晚間黃金檔每天19點30分,浙江衛視將播出原創文化綜藝類節目《中華好故事》,該節目將以中華傳統故事為主要內容,用知識競賽、故事演繹、名人出題、知名校友助陣等多元化方式,來普及中華傳統故事相關知識。
  • ...銘記中華精髓」詩詞知識大賽舉行 傳承中華文化 豐富校園生活
    為傳承中華文化傳統,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近日,由韶關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指導、韶關市五月詩社研究會和湞江區風採實驗學校聯合舉辦的第二屆「續讀名家詩詞,銘記中華精髓」詩詞知識大賽,在湞江區風採實驗學校舉行。
  • 蕭宇亮走進【中華杯】詩詞大賽暨《中華詩詞選集》《中華詩詞鑑賞》兩書
    由於絕大多數詩詞達不到質量,自然便成了小圏子裡自娛自樂,或者只是幾個人在這本水平相差懸殊的大雜燴裡掩耳盜玲地自我慰籍罷了。像這類書籍能夠讓極少數或個別優秀的作者名聲大振,恐怕有點渺茫!       為傳承中華古韻,弘揚詩歌文化,經 「中華詩詞導學研究會」 理事會決定,從即日起
  • 中華《詩詞月刊》太原工作站第二十六期
    2006年,由中國文化部主管,中國文化報主辦的國家級刊物中華《詩詞月刊》(原名《文化月刊·詩詞版》)創刊了。中華《詩詞月刊》現已刊出 153期,作者遍布全國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十多年來,中華《詩詞月刊》積極致力於創作基地的建設和詩教普及工作,在國家著名風景區千峽湖掛牌創建了全國第一塊「中華傳統詩詞創作基地」。繼千峽湖之後在湖南龍山、重慶秀山、山東濰坊十笏園、黑龍江蘿北等陸續創建了「中華傳統詩詞創作基地」。創建工作方興未艾,形勢喜人。
  • 郭秀梅走進【中華杯】詩詞大賽暨《中華詩詞選集》《中華詩詞鑑賞》兩書
    由於絕大多數詩詞達不到質量,自然便成了小圏子裡自娛自樂,或者只是幾個人在這本水平相差懸殊的大雜燴裡掩耳盜玲地自我慰籍罷了。像這類書籍能夠讓極少數或個別優秀的作者名聲大振,恐怕有點渺茫!       為傳承中華古韻,弘揚詩歌文化,經 「中華詩詞導學研究會」 理事會決定,從即日起
  • 讓孩子愛上詩詞!酷我音樂《百家講壇》2020《詩歌故人心》正在熱播
    中華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數不勝數的優秀詩詞陪我們走過了數千載光陰,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一部分,詩詞在歷史的書卷中,始終是無法抹去的一頁光輝。近日,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為大家帶來最新節目《詩歌故人心》(第二部),在酷我音樂與您領略詩詞之美,傾聽詩歌故事,讓孩子從此愛上愛上詩詞、愛上語文,傳承中華古典文化,發揚中華詩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