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欄目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形式分析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摘 要:2016年2月至4月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的開播為當下電視節目帶來了一股文化氣息,作為一檔原創本土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就創下同一時段的收視高潮,並掀起了國人對中國詩詞的學習熱潮。暌違一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似一股清流,火爆春節螢屏,在帶領著全國電視觀眾重溫中華經典詩詞的同時,極具中國傳統氣息的視覺效果增強了節目的形式感和儀式性,配合賽制結構完成了節目的形式訴求。

關鍵詞:欄目;詩詞大會;視聽效果

一、視聽效果 形象表達詩詞意境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於2017年1月29日晚8點登陸央視綜合頻道,延續第一季中「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節目組邀請了106位詩詞愛好者進行詩詞比拼和鑑賞,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經典詩詞,感受詩詞之美。

希臘詩人希摩尼德曾說:「詩為有聲之畫,畫為無聲之詩」。大部分電視觀眾對於古詩詞的認識仍舊停留在書本上,那麼,如何將文字中的美巧妙地轉化為視聽效果,便是《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即將攻克的一大難關。執行總導演劉磊表示,節目在視覺上力求做到宏大主題微觀表達,抽象主題具象展示[1]。例如,「舉頭望明月」的象徵性表達;比賽時的「盾牌」「射箭」,如同戰場殺敵。另外,節目開場配以捲軸、3D視覺效果等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大幕揭開,一幅古代畫軸緩緩展開,春色噴薄而出,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伴隨著滿屏飛花映入觀眾眼帘;夏意漸濃,「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時空轉換,「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深冬將至,「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詩詞交替呈現向觀眾展示了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描繪,感受詩詞之美。

同時,場景化設計增強了節目的形式感和儀式感。現場藍色的主題色調將節目襯託的寧靜而嚴肅。背景大屏上的「中國詩詞大會」鑲嵌在一輪圓月上,配合著藍色的背景,使現場有如浩瀚的夜空。浩瀚夜空襯託著皎潔明月,頗能使觀眾聯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古詩詞,意境悠長。背景大屏上不僅顯示「海上生明月」的標誌,還動態顯示每位選手的得分狀況,並且還會根據節目內容動態播放有如楓葉竹林、荷露香草、寒山碧水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符號。

古代中國曾借用「會獵」指代戰爭。節目組為了彰顯氣勢,將詩詞比賽與行軍打仗結合在一起。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中場景的安排布置便充滿了戰爭的氣息,參加節目的選手們如同面對一場激烈的大戰[2]。選手們的答題區位於演播廳中央,當他們上場答題時,他們站立區域的圓形底座將徐徐升起。而選手們答題區位置的設定也如同一位位將軍在指揮自己的士兵。「百人團」選手區域位於答題選手的正對面,每位「百人團」選手的桌前都會有一個小的屏幕,上面顯示一個「盾牌」的標誌,一百位選手便會有一百個標誌的盾牌。每結束一個回合的答題較量時,主持人董卿便會說:「讓我們看看百人團的答題情況」,屆時光線齊聚百人團區域,答錯題目選手面前的小屏幕便會顯示出「盾牌」被「擊碎」,答錯人數於背景大屏顯示。

圖1 冷色調的現場處理

圖2 暖色調的現場處理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色彩的選擇上,節目以藍色的冷色調為主,象徵了寧靜、嚴肅的視覺風格。冷色調的造型元素微妙地達成了對觀眾情緒的控制,選手們答題時整體色調偏冷,象徵了比賽的嚴肅性;而當查閱百人團選手答題情況時,一小階段的答題結束,暖色調令人放鬆,冷暖色調的對比是節目調節視覺重量的方法[3]。色調的變化也帶來了空間的轉換:當選手答題時,節目組採用藍色調的LED屏幕做背景,場景呈冷色調;而當切換到百人團選手答題結果時,現場採用的是暖色調。

除此之外,當專家學者進行點評時,現場的色調也會配合賞析的詩詞進行轉換。如專家學者賞析杜牧的《江南春絕句》時,現場整體綠色調的和諧一致似把我們帶回到了煙水明媚、萬物復甦的江南。陸遊的《釵頭鳳》表達了他追憶唐婉,悽涼離別的情緒,現場的紅色調在此刻象徵著深秋的紅,楓葉飄零,離愁別緒湧上心頭。

 

圖3 綠色調的現場處理

圖4 紅色調的現場處理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於網絡

節目中的音樂多採用中國古典樂,服務於節目的具體空間與敘事情境,配合視覺方面的場景、道具等。節目開場的音樂《笑傲江湖路》大氣磅礴,凸顯節目氣勢,穿插於節目之中的古典樂也帶給節目古色古香的韻味。當大家的目光轉向百人團選手答題情況時,現場隨即出現一種較為緊張的音效。音效傳達環境信息,打破原有畫面內的平衡,使節目向前推進[3]。當百人團選手答錯題目時,現場擊碎「盾牌」的音效也表現了比賽的真實感與儀式感。當鏡頭轉向有故事的選手時,伴隨著旋律優美的古典輕音樂,如《寒山遠黛》《臨安初雨》《君莫思歸》等。選手們娓娓道來他們的不幸經歷或當下生活。音樂元素在此刻成為場面的直接參與者,配合選手與畫面,渲染選手的情緒,刺激觀眾的情感反應。

二、賽詩爭擂 營造濃鬱競賽氛圍

我國古代文人間素有「賽詩」的傳統,「賽詩」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與觀賞性,以比賽的形式結構欄目,更能對觀眾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在競賽機制上繼續採用了上一季的比賽規則。每一場比賽由106位挑戰者全部參賽,比賽分為個人追逐賽和擂主爭霸賽兩部分,同時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創新性地增加了「飛花令」這一環節。每場比賽結束時,下一場比賽的參賽者由在現場百人團中答題最多且最快的前五位選手組成。每位上臺的選手最多可答10題,如果期間出現失誤,便停止答題,每位選手的得分以每一題中百人團選手答錯的人數累積計算。在個人追逐賽中,由5名選手上臺與百人團同答一組題,最後5人中累積擊敗人次最多者即為該賽段優勝者,將與百人團中答題最多且最快的選手進行「飛花令」的比拼,勝者將作為攻擂者,將於擂主爭霸賽階段與守擂擂主進行新的比拼,競爭該場比賽中的擂主席位。直至最後一場勝出的擂主即為本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雖然節目延續使用了比賽的規則來區分勝負,角逐冠軍,但比賽僅為節目形式,節目組真正的目的是「以詩會友」,喚醒觀眾們心底對於詩詞的熱愛。

「飛花令」原為古代詩人行酒令時玩樂的文字遊戲,節目組創新性地將「飛花令」融入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在「飛花令」環節,兩位選手現場相對,相繼背誦含有「花」「月」「山」「雲」「夜」「春」等字的詩詞。「飛花令」考查的是選手們的詩詞儲備以及臨場反應能力,由於比賽感強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曾在「飛花令」環節以淡定氣魄背誦先秦《詩經》中的詩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震撼觀眾,數次守擂的彭敏在關鍵字「人」的比拼中,首先將對手打敗,後又以一敵二十五人,讓觀眾連連叫絕。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以及鑑賞的形式,帶領觀眾重溫經典古詩詞,重新感受古代詩人、詞人的情感與智慧,同時也點亮了廣大觀眾在當下的生活。也讓國人重拾中華詩詞文化,重新審視自身的詩詞文化水平,繼續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較為固定的文化形態,同時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

三、小 結

與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相較,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創新與發展,本文通過分析電視欄目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畫面構成的視覺元素、色彩色調以及音樂音響等方面,結合《中國詩詞大會》詩意性的創作特徵,將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帶給廣大觀眾們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同時,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在形式上的創新與發展,不僅使該節目獲好評無數,也繼承與發揚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晁曉峰.解析《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敘事[J].中國電視,2016(10).

[2] 張利英.《中國詩詞大會》激活中華文明的生命力[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9).

[3] 張菁,關玲.影視視聽語言[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談《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獨特魅力
    時隔一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於2017年1月29日強勢歸來,為觀眾捧上了雞年的第一道文化大餐。第二季節目仍然堅持著原創風格,並和當下時代緊密契合,引發全民討論,贏得了觀眾的讚譽。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傳統文化;創新 《中國詩詞大會》作為一檔有筋骨、有溫度的文化益智類節目,在理性傳播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入感性的表達,激活觀眾詩心,讓國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脈搏。
  •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將播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將播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21日,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會議宣布《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將於3月23日正式拉開大幕,而「超級飛花令」和「詩詞接龍」等新的節目形式將令這檔以中國傳統詩詞之美感染觀眾的節目更加緊張、精彩。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飛花令」與那些「熟悉的陌生題」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將延續「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通過現場一百餘位詩詞達人之間的比賽對抗,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縱貫千年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入選節目的詩詞從《詩經》,到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中國文學史。
  • 獨家解讀 :現象級文化類欄目—《中華好詩詞》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轉載請標明來源)現象級文化欄目關鍵詞「傳統文化」人民日報12月29日刊登的《2014,中國文化精彩百分百》專版文章中,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一併被收錄進關鍵詞「傳統文化「,並被定性為2014
  • 《朗讀者》第二季受關注 創新形式引導觀眾感悟經典
    《朗讀者》將推出第二季。朗讀亭《中國詩詞大會》剛剛落幕。王俊凱參加《經典詠流傳》。「朗讀需要什麼?朗讀,需要理由嗎?」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央視正式曝光了《朗讀者》第二季總宣傳片,正式宣告《朗讀者》第二季即將回歸。如今,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剛剛落幕,《朗讀者》第二季又將回歸,加上《經典詠流傳》《信中國》等節目,文化綜藝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觀眾關注。有專家學者認為,電視節目只是起了引導作用,最終目的是讓民眾能夠靜下心來閱讀和感悟經典名篇。
  • 《中國詩詞大會》走紅 看國外流行哪些中國詩詞(圖)
    中國網新聞2月8日訊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於春節期間開播以來,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節目從百人團與選手的答題,到專家的點評以及現場絢麗的舞美和古風配樂,都深刻展示了中國古典詩詞之美,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眾所周知,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最精深的一部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 有格調接地氣的詩詞大會
    這幾年,稱得上大紅大火的電視節目也不算少,只多是些嬉笑打鬧的泛娛樂類節目,高雅的文化類節目卻是鳳毛麟角,於是《中國詩詞大會》的火便尤顯稀罕了,無怪乎文化人會群情激奮起來,爭相不吝溢美之詞,頗有些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欣喜。  激賞者稱《中國詩詞大會》是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固然是美譽,我卻有些不以為然。
  • 用詩詞打擂臺 高冷的《中國詩詞大會》咋這麼火
    編者按:  春節期間,央視一檔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火爆螢屏。有網友稱其是唯一一檔能讓低頭族放下手機願與家人一同觀看的電視節目。  2月6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完美收官。16歲冠軍武亦姝被網友們刷屏。不過,「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其他選手用他們的表現向觀眾傾訴著他們對中華詩詞的熱愛,感染了萬千觀眾。  在各種辣眼睛的綜藝節目中,這檔看似很高冷的綜藝節目究竟是如何爆紅的?看清流綜藝的生存之道。
  • 《中國詩詞大會》專家命題揭秘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下帷幕,這檔節目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古詩詞瑰麗精妙的藝術世界,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恆久魅力。他將為我們揭秘詩詞大會幕後的命題故事。註: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圖文 | 方笑一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經過十天的熱播,終於落下帷幕。螢屏上,選手們激烈角逐,螢屏下,老百姓爭相關注。它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古詩詞瑰麗精妙的藝術世界,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恆久魅力。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激活傳統詩詞文化的創造力
    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播出的時候,曾有朋友用「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來表達自己的觀後感——這是把《中國詩詞大會》比作了清新脫俗的梅花。如今倘若讓我用詩句說一下對《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印象,則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中國詩詞大會為何這麼火? 新增環節「飛花令」圈粉無數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自播出以來好評如潮,獲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被譽為電視界的一股清流,成為年初電視節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馬」。為此,不少專家從各個角度點評了《中國詩詞大會》口碑與收視齊飛的原因。「中國人詩心不死」,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中國詩詞大會》專家嘉賓、原百家講壇的主講人蒙曼認為,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詩詞基因還在,一旦有一種形式把它展示出來,就會形成一種噴發。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浙江賽區選拔活動在湖師院舉行
    10月12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浙江賽區選拔活動在湖州師範學院舉行,此前通過初選的近200位詩詞愛好者參加了本次選拔活動。《中國詩詞大會》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指導的全國第一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
  • 河南省寶豐縣:《寶豐詩詞大會》第三季 為你點亮詩意人生
    《寶豐詩詞大會》第二季比賽現場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修厚誠之德,品生活之美。經過精心準備,寶豐詩詞大會第三季大幕即將開啟,5月20日至31日,廣大詩詞愛好者可通過現場、電子郵箱等形式報名參賽。 寶豐詩詞大會第三季由寶豐縣委、縣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縣廣電視總臺承辦,寶豐豫豐村鎮銀行冠名,寶豐縣五星石墨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寶豐縣供電公司、寶豐縣鑫祥洗煤有限公司、河南省威力特電氣有限公司、河南省石板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協辦。
  •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北大才女陳更: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1月29日至2月7日,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科教頻道播出。本季詩詞大會延續了「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採用第一季百人團對戰的賽制,同時又增加了「飛花令」升級必答題。在第一季憑藉出色表現而被大家熟知的北京大學機器人女博士陳更再次登上央視舞臺並成為擂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來了!豐澤選拔賽獲獎名單公布
    28日上午,「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福建省選手豐澤區選拔賽在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準時進行。作為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主研發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
  • 《中國謎語大會》第二季刷新央視三屏互動紀錄
    「元宵節從活動形式上有家庭的溫情聚會,還有節日狂歡,是打燈謎、對對聯多發的時節。這樣的節日本身關注度、參與度就很高,《中國謎語大會》第二季附著在元宵節的節慶活動之上,無疑抓住了一個非常準的節點。」蒙曼說道。
  • 《中國詩詞大會》引發收視熱潮_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8日消息(記者張子雨)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昨晚落下帷幕,這檔以古典詩詞背誦為特點的電視節目在當下顯得卓爾不群。數據顯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收官之戰收視率達到1.17%,而且比排名第二的熱播電視劇《孤芳不自賞》的收視率高出了30%以上。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收官 「三季老將」彭敏終折桂
    2月9日晚,《中國詩詞大會》迎來第五季的收官之戰。最終,「老將」彭敏在冠亞軍對決中,憑藉淵博的詩詞儲備和穩定的臨場發揮戰勝了11歲的韓亞軒,獲得冠軍。作為詩詞大會的三季選手,在連續獲得了兩次亞軍之後,彭敏這次終於勇奪冠軍,用實力證明了什麼是「苦心人,天不負」。
  • "漢字聽寫大會"導演:第二季選手或達2000萬人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去年掀起手寫漢字熱潮。  寒假裡,很多家長給孩子看電視的首選是由河南衛視和愛奇藝打造的《漢字英雄》第二季。去年暑假,《漢字英雄》和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掀起了一股漢字熱潮,如今,前者已經把宣傳廣告做到了紐約時報廣場,後者也開啟了第二季選手招募。
  • 《中國詩詞大會》開場詞是如何「煉成」的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冷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辛曉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中國詩詞大會》題庫專家王珊:《中國詩詞大會》主力導演,科教頻道《考古公開課》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