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製作了挑戰武亦姝的那些神題?《中國詩詞大會》專家命題揭秘

2021-02-19 哈佛家訓精選

點擊上方  哈佛家訓精選  關注我們

為您提供最精粹的教子資訊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下帷幕,這檔節目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古詩詞瑰麗精妙的藝術世界,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恆久魅力。本屆冠軍武亦姝來自上海,而不為人知的是,參與大賽命題工作的還有兩位來自上海高校的學者,其中一位就是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方笑一。他將為我們揭秘詩詞大會幕後的命題故事。

註: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

圖文 | 方笑一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經過十天的熱播,終於落下帷幕。螢屏上,選手們激烈角逐,螢屏下,老百姓爭相關注。它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古詩詞瑰麗精妙的藝術世界,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恆久魅力。

《中國詩詞大會》的創製,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凝聚了整個製作團隊的心血。筆者有幸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一、二季的命題工作,並受命在錄製現場提供學術支持。節目播出之際,不禁回想起命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作者(左一)與主持人及點評嘉賓等在錄製現場

《中國詩詞大會》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中國詩詞大會》的題目面向百人團選手,更面向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在生活節奏飛快的當下,要讓各行業各年齡段的觀眾坐到電視機前,耐心看完一個半小時的選手答題,其難度可想而知。

參與命題的古代文學學者,均有豐富的命題經驗,從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搜尋若干冷門篇章,考問幾個艱深知識點,對命題者而言並非難事。但這樣一來,即使場上選手對答如流,大多數電視觀眾恐怕也只會更換頻道,另覓節目去了。

《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女士一開始就對題目有明確的定位,她希望大家能貢獻一種「熟悉的陌生題」。所謂「熟悉」,就是命題範圍基本上限於觀眾熟悉的名家名作,避免相對冷僻的作品。所謂「陌生」,就是設置具體考點時,又常常在這些名作中容易混淆的字詞、容易忘記的對聯、容易忽略的名物、容易記錯的典故上「挖坑」,觀眾自認為很熟悉某些詩詞,但一時間果真能準確背誦默寫嗎?即使能背誦默寫,又是否能確切理解其中每個字詞、典故的含義?即使能理解含義,又是否能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和蘊含的意境呢?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會有一些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點」出現,這些就屬於命題的關鍵點。

第二季中,如給出下聯猜上聯、逆向思維題、改錯字題等,都屬於這類「熟悉的陌生題」。

作者(右)與《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女士(左)、學術顧問李定廣教授(中)在節目錄製現場

對於一檔旨在普及古詩詞的電視節目而言,喚起觀眾對詩句的記憶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激活他們內心與古人相通的那份情感,接續一種精神傳統,這樣才能讓觀眾與古詩詞真正產生的共鳴。這就需要題目能夠「接地氣」,貼近當代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命題者將「減肥」與「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化妝」與「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購房」與「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做了「無縫對接」,既讓現今人們關注的這些熱門話題出現在題目中,更讓大家了解,這些話題古詩詞裡同樣有所涉及。

而且,在節目中,詩詞的文化、民俗背景常常藉助這些話題得到充分的介紹和展現,觀眾們便更容易走進古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中去。

由於中國古詩詞所涉及的學問淵深海闊,關於具體作品的理解,古人之間、今人之間也常有分歧,命題者最大限度地選擇沒有學術爭議的內容作為考點,以學界已經達成共識的學術觀點作為依據,這樣就保證了競賽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命題組在熱烈討論題目

貼滿籤條的題集

為《中國詩詞大會》出題的那些日子,大家隱居京郊,待過好幾個「據點」。我們真好似「閉門覓句」的陳師道,先獨自出題,再背靠背交叉審題,最後將題目逐一「過堂」,充分討論和修改,直到沒有異議才納入題庫。每一個環節都可謂絞盡腦汁,絲毫不敢懈怠。

但辛苦中也自有樂趣。有時長時間呆望著熟悉的詩句,搜腸刮肚,一無所獲,忽然靈機一動,發現新的有趣考點,說出口便引起滿屋盈盈笑聲。

又如在錄製現場,每逢「飛花令」環節開始,學術顧問李定廣教授和我立刻繃緊了神經,因為萬一選手說出非常冷僻的詩句,或臨時杜撰一句「古詩」,你又如何判定其對錯呢?畢竟再高明的專家也不可能背熟中國古代的所有詩詞,而判定對錯的時間只允許有五秒鐘,否則會影響比賽進程。

李老師學殖深厚,胸羅萬卷,靠大腦尚可應付;我腹笥甚儉,只好同時打開三個龐大的古籍檢索資料庫,讓人腦和電腦一起嚴陣以待,確保萬無一失。幸好最後各位選手背誦的都還是常見詩句,一聽便知對錯,算是虛驚一場。

《中國詩詞大會》錄製現場

在參與《中國詩詞大會》製作的過程中,我腦海裡時常浮現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古詩詞成為全民的精神食糧?

詩詞在中國古代基本上屬於精英階層的文化,文人士大夫是創作的主體。古詩詞雖然辭藻精美,韻律動人,但對於沒有系統學習過古代文學的人而言,其古奧的語詞、生僻的典故、複雜的歷史背景,都足以成為一個又一個「攔路虎」,令人望而卻步。讓全體民眾來關注、接受和熱愛古詩詞,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之事。

但《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卻顛覆了我原先的想法。因為它的確點燃了民眾對於古詩詞的一腔熱情。

許多家庭全家老小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競相參與網上同步答題,「詩詞大會」和不少選手的名字,更成為十多天來微博的熱搜詞和微信朋友圈的熱門話題,點擊量以千萬計。

權威的收視率統計結果尚未公布,但從一些網站反饋的實時收視數據來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收視率肯定將超越第一季,在各檔電視節目中名列前茅。

製作團隊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最終造就了節目「高雅而不高冷」的獨特風格,使之成為電視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浸潤了每一位觀眾的心田。

讓古詩詞成為全民的精神食糧,讓中國人真正愛上古詩詞之美,《中國詩詞大會》邁出了可貴的一步。詩詞的盛宴終將散去,激烈的比賽終將落幕,接下來該是翻開書卷,靜心讀詩的時候了。讓我們深懷對自己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份敬意,在未來的人生中與優美的古詩詞常相伴隨,體悟此中真意。

children see,children do 

  ~ 感謝轉發   歡迎留言 ~  

~ 聯繫我們:k18162663079 ~


             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 

            勝過擁有千萬億家產  

相關焦點

  • 製作了挑戰武亦姝的那些神題的命題人,本周日來長圖與您面對面 * 周末來長圖
    本屆冠軍武亦姝來自上海,而不為人知的是,參與大賽命題工作的還有兩位來自上海高校的學者,其中一位就是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方笑一。本周日(6月11日)下午兩點,方笑一先生將作客長寧區圖書館八樓,為讀者朋友們主講《古詩詞與現代人的生活世界》,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方笑一先生撰寫的揭秘詩詞大會幕後的命題故事。
  •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揭出題奧秘:熟悉的陌生題
    東方網2月10日消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近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武亦姝最終奪得冠軍,而不為人知的是,兩名來自上海高校的學者是這次比賽的命題高參。  先獨自出題再交叉審題  昨日,兩位命題專家向晨報記者回憶《中國詩詞大會》籌備過程時透露,出題的時候,參與命題的專家學者們各自待在屋子裡,「除了吃飯、睡覺,大家把所有的時間和心思都放在了出題上,還要反覆審定修改。大家先獨自出題,再交叉審題,最後將題目逐一『過堂』,充分討論和修改,直到沒有異議才納入題庫。
  • 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入讀清華,如此成功,秘訣是什麼?
    16歲的武亦姝出現在央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心態取得了冠軍,從此也被譽為國民才女。不少網友表示,對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比賽中說過一句摘抄自詩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研究生奪冠的武亦姝,如今怎麼樣了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第一次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看到武亦姝,腦子裡不自覺的出現一句詩:「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就是給人一種如沐秋風的感覺,對是秋風!給人那種清涼舒適的感覺。
  •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武亦姝的名字辨識度非常高,與她名字一樣與眾不同的是她的詩詞才華。武亦姝曾在2017年的時候參加了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讓億萬國人都記住了這位不一樣的「00後詩詞才女」。
  • 武亦姝高考613分入清華,讀理科班?!揭秘「國民詩詞才女」的養成之路!
    這兩天高考剛出成績,網上都被一位名叫武亦姝的女孩刷屏了!2年前,16歲的武亦姝因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獲得冠軍,在全中國大火!不少人追這個節目,就是因為她!她第一次出場,就驚豔了無數人。身材高挑,身穿絳紅色漢服,長發飄飄,才女氣質充盈全身。
  • 「學霸」武亦姝: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613分上清華,現狀如何?
    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她們寫下的一些詩詞,能夠讓後輩受益匪淺。而提到詩詞,就不得不說現在正風靡市場的《中國詩詞大會》。這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其中背後傳承的是中華5000年上下歷史的文化。而要想在這一場競爭激烈的比賽中獲勝,拿到最後的冠軍,那麼毋庸置疑都是需要具備強大的知識儲備能力。
  • 「詩詞才女」武亦姝是理科?成功考入清華,有顏有才羨煞旁人
    因此《中國詩詞大會》也在市場上收到了諸多的熱捧,而細數《中國詩詞大會》的幾位冠軍中,令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了。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非常的搶眼,在決賽的時候戰勝了北大的博士,直接成為了新的擂主。在獲得冠軍之後,武亦姝回到了學校繼續完成學業,在去年的時候以613分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 詩詞大會3位冠軍武亦姝陳更彭敏,都寫過詩詞,誰水平更勝一籌?
    很多人都說,詩詞大會根本就是一個背詩大會,但事實上,如果沒有對詩詞極深刻的理解,很多題目是答不上來的。在詩詞大會的5位總冠軍中,有幾位都是來自名校的高材生。他們奪冠後,都從事著和詩詞相關的工作。那他們寫的詩詞水平如何?
  • 詩詞大會3位冠軍武亦姝、陳更和彭敏,誰更強?三首詩詞高下立判
    然而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我們失去了吟詩作對的時間,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感受中國詩詞的魅力《中國詩詞大會》誕生了,這是一檔與中國古詩詞有關的詩詞競技類節目,陳更、彭敏、武亦姝作為奪冠的熱門選手,每個人都有深厚的詩詞功底每個人在詩詞大會上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底誰更有文採呢?
  • 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研究生奪冠的武亦姝,她為何如此優秀?
    閒來無事,拿著手機玩,無意間又刷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16歲高中生武亦姝在第10場比賽奪冠視頻。這一場比賽先是4人突圍賽,以得分最高者晉級決賽,武亦姝輕鬆突圍,在決賽遇見了實力強大的對手北大碩士生彭敏。彭敏,何許人也?
  • 3年前,被董卿點名誇獎的「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變成啥樣了?
    很多人都看過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了2020年我們發現強調國學的綜藝越來越多,從最經典的《百家講壇》到後續有趣又有文化的《國家寶藏》、《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等都受到了大家歡迎,其中大家印象深刻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已經開始開播到第五季了。
  • 武亦姝16歲奪冠《中國詩詞大會》,人美有才華卻很低調,未來可期
    說起《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想必很多觀眾都是非常的熟悉並且喜愛的。在這檔節目出現之前,我們還看過《中國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這兩檔節目也都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論起火爆的程度我想還是《中國詩詞大會》更勝一籌。
  • 彭敏奪冠,中國詩詞大會落下帷幕!
    當時,第一次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彭敏,在決賽中卻意外輸給了來自上海當時年僅16歲的高中女生武亦姝,拿到了亞軍。面對身高超過一米八的武亦姝,身高一米六多的彭敏這麼評價,「我頭老抬著感覺好累,我故鄉的山村裡出不了這樣完美的人。」 被選手們稱為「終極BOSS」 一年後,不肯服輸的彭敏像「終結者」一樣又回來了。這時的他,已經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熱播,變得家喻戶曉,也被選手們稱為「終極BOSS」。
  • 哭著拿到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彭敏,曾PK武亦姝、陳更,如今成功了
    提及中國詩詞大會算是央視眾多節中比較火的一個,畢竟在19年高考中考上清華的武亦姝就是在3年前參加該節目而拿到冠軍的選手,而且很多人不僅在高考中認識了武亦姝,甚至還翻出了武亦姝當年參加詩詞大會的比賽視頻,不禁對這位才女的能力佩服至極。
  • 《中國詩詞大會》的這些題,你能答對幾道?
    最近,因為《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從才女選手到男神嘉賓,甚至主持人董卿,都成了大家熱議的對象。想不想親身感受一下題目呢?
  • 《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進清華,現在啥樣?同學:很一般
    說起武亦姝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不僅是理科學霸,當時以613分的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更是詩詞才女,積累古詩詞超過2千首,武亦姝第二季中和北大博士陳更的PK的畫面很多人至今不忘,連董卿都要誇讚武亦姝:「當之無愧的才女」,不過現在的武亦姝如何了呢?有什麼變化呢?
  • 詩詞大會冠軍、清華才女武亦姝,也曾是倒數第一,她憑什麼逆襲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一位年僅16歲的高中生,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總冠軍,敗在其麾下的有不少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她叫武亦姝。入學後,武亦姝一篇800字的軍訓總結感言,還被刊登到了《中國國防報》,語言精悍簡練、才氣斐然。然而,作為詩詞大會總冠軍、清華才女的武亦姝,竟然也曾是倒數第一,她是如何逆襲的?這就要談到武亦姝父母的育兒經了。從倒數第一到清華才女,武亦姝的父母做了什麼?
  • 女高中生驚豔中國詩詞大會 詩心今猶在潤物細無聲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人氣選手武亦姝在節目中表現驚豔。   武亦姝這個名字,突然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被刷屏。   在第一環節的個人追逐戰中,武亦姝9道題全部答對,戰勝百人團中的308人次,因為戰勝一人獲一分,她也成為了《中國詩詞大會2》播出以來,這個環節的最高分獲得者。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中,小姑娘的表現更出色。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出類拔萃孩子的背後都說明了什麼
    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武亦姝,2019年以高考613分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只差總分47分,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這個優秀的孩子令我們嘆為觀止,為何如此出色?你是否還記得17年的《中國詩詞大會》,16歲的上海女孩武亦姝在第二季總決賽上大放光彩,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在節目中,她從容淡定,自信十足,實力雄厚,在飛花令環節中和對手應對自如,取得了詩詞大會開播以來的最高分,成功奪得冠軍,被譽為「國民才女」。令多少人感慨萬千,佩服不已,這樣優秀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