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建立文化綜藝類節目新標準
2014-07-20 21:43浙江衛視官網
今年8月1日到3日晚間黃金檔每天19點30分,浙江衛視將播出原創文化綜藝類節目《中華好故事》,該節目將以中華傳統故事為主要內容,用知識競賽、故事演繹、名人出題、知名校友助陣等多元化方式,來普及中華傳統故事相關知識。
說到8月份,說到浙江衛視,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好聲音」,怎麼這次中國藍會選擇在暑期檔推出一檔文化類節目呢?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許繼鋒表示:「浙江衛視對於『一流衛視』的理解標準,並不局限在收視率上,所謂一流衛視,應當更有品質要求。浙江衛視是最先提出『綜藝大片』概念的,我們已經有了《中國夢想秀》和《中國好聲音》兩檔標杆類節目,現在我們要把《中華好故事》打造成文化綜藝類節目的新標準,從而完成浙江衛視『國字系』節目品牌的夢幻拼圖。」
8月份雙喜臨門
《中華好故事》將成為長線互動項目
許繼鋒介紹,每年8月份是浙江衛視中國藍「改版周年慶」的大日子,今年又正好是浙江衛視衛視上星20周年,可謂是雙喜臨門。因此相比往年,活動的周期會拉長,力度也會加大。《中華好故事》並不只是一檔人文綜藝類節目,浙江衛視想將之做成一個長線互動項目。因為該節目的主要參賽選手是以95後、00後為主,浙江衛視想藉此契機,與「新青年」人群們進行廣泛的互動交流。
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這些故事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濃縮了中國人做人做事的智慧。《中華好故事》將以一年三季,每季3-4期節目的方式,分別在暑假、寒假、清明小長假三個時間節點推出。計劃每季圍繞一個主題,其中暑假季為愛國勵志主題,寒假季為文明禮儀主題,清明季為民俗親情主題。
《中華好故事》擬將啟動首推的是勵志暑假季,全國各知名特色中學都將派出學生代表隊帶著各自的公益夢想而來。許繼鋒表示,通過浙江衛視這個舞臺,這群15-20歲之間的「新青年」,將充分展示他們的健康體魄、青春故事、知識才華、獨特經歷。許繼鋒特別強調:「我們想展示的,不是一個個靠分數塑造出來的『狀元』,而是一個個沐浴著傳統人文光輝、風華正茂、多才多藝的時代潮人。」
「子彈時間」加超高速攝影機
老故事有了新講法
想要做成標杆類的節目,這難度可不小。《中華好故事》導演陳學武表示,該節目會做成競賽的形式,同時凸顯出浙江衛視一貫拿手的「真人秀」概念。現下螢屏上關於漢學方面的綜藝節目不少,但大多是關於成語、漢字這類標準統一、容易出題的競技類節目,《中華好故事》乍看之下讓人有無從著手的感覺:講故事的電視節目怎麼做?觀眾會買帳麼?
陳學武表示,其實想開了就會發現,難以統一標準固然是短板,但同樣也是優勢,這評判的標準更加多元,反而增加趣味。對於選手來講,只要對於傳統故事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把一個老故事講出新意,都可以成為晉級的理由。
除了選手更有發揮舞臺外,節目組在出題這個環節也同樣是絞盡腦汁,盡力去尋找老故事裡相對新鮮的細節。陳學武拿「孟母三遷」舉例,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的大意,但有多少人能準確答出孟母三次搬遷,分別搬到了哪些地方?孟母最後一次搬遷是搬到了一家私塾附近,給小孟子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陳忠武打趣說,這不就是咱們現在最炙手可熱的學區房麼?老故事和現實掛上了鉤,相信觀眾一定會感興趣。
同時,出題的方式也是靈活多變。除了「口述題」外,以舞蹈演繹的題目在拍攝上將使用「子彈時間」的時空停滯技術;樂器(比如古琴)彈奏同樣可以成為出題方式,這類題目將用超高速攝影機拍攝,通過正常速度與極慢速畫面的穿插剪輯,營造出震撼的視覺奇觀。陳學武還表示,在《中華好故事》中,浙江衛視將嘗試多種技術手段,拍出人文大片的感覺。比如利用180度的環形高清LED大屏,用實拍的方式,以超寬視角展現江南風景,風景當中應當有江南靈秀氣質的漢服女子,或撫琴,或對弈,或長袖善舞,或憑欄遠眺。
主持人、嘉賓各佔風流
人文大片呼之欲出
一檔競技類綜藝節目要做得好看,主持人和嘉賓都是關鍵。《中華好故事》由蔣昌建和伊一聯袂主持,蔣昌建1993年曾帶領復旦大學隊在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折桂,獲「最佳辯員」稱號,現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副教授。伊一則是浙江衛視知名的「綜藝小天后」,這一老一少,一動一靜的組合,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經驗告訴浙江衛視,導師好不好,對一檔競技類節目來說太重要了。在《中華好故事》中,沒有「導師」,但有三類解題嘉賓。第一類是專家學者型,他們負責專業答疑,當場上有「疑難雜症」出現時,由他們給出權威解讀。第二類是文化名人型,運用豐富的人生閱歷,將老故事與現代社會的世相百態掛起鉤來。第三類必須是女嘉賓,對於很多現象,女嘉賓會從女性角度給出解讀。目前已經確定的學者型嘉賓是王立群,女嘉賓是蔣方舟,陳學武表示,場上選手都是16、7歲的半大孩子,打出蔣方舟這張「青春牌」可以和年輕學霸們無縫溝通。文化名人型嘉賓正在聯繫中,陳學武稱,最後公布的名單一定會給大家驚喜。
連結
出題範圍:
由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聯合知名學者共同出題。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人物故事、親情故事、民間故事等等,根據不同季的主題選擇能反映相關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故事。所有的好故事題庫均提前在100名浙江大學學生中測試,並在節目中以「本題在浙大學生中答對率是x%」為標識直觀提示難易程度,既避免流於簡單,又防止過於生僻。題目以難易程度分為三檔,根據場上的進程隨時調整難易程度,以最大程度避免同分情況出現。
選手組織:
暑假勵志季以中學學校為參賽單位。來自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各地知名特色中學,每個學校派出三人代表隊。每個學校選手都有一個希望實現的關於文化的公益夢想。
賽制:
一季三期,第一期(初賽)由來自全國各地的50所中學代表隊答題,答對題目數量排名靠前的8所中學代表隊晉級,獲得晉級第二期(複賽)節目的比賽資格。第二期(複賽)由第一期節目決出的8個優勝隊進行抽籤選擇,形成4組對抗,將有4支隊伍晉級,參與第三期(決賽)節目。第三期(決賽)將產生最後晉級的兩支隊伍進入冠軍爭奪戰。
播出方式:
《中華好故事》計劃全年推出三季,全年播出十期以上節目。第一季將於暑期七月或八月晚間時段推出,連播三天。後二季將分別於寒假、明年清明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