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民手遊《怪物彈珠》2014年發展歷程

2020-12-20 當樂手遊

編譯/遊戲陀螺 案山子

Mixi的《智龍迷城》,2014年日本的人氣大作,相比一般的手遊玩法更加新穎,更重要的是可以多人聯機,深受日本年輕人的喜愛,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搖身變成日本2014年國民級代表手遊。

在日本《怪物彈珠》的電視廣告鋪天蓋地,甚至還傳出了街機化的消息,在今年8月份一舉超越同樣是國民級手遊的《智龍迷城》之後,在娛樂界、日本經濟界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無不感嘆其驚人的爆發史。

那麼,這麼神奇的作品在2014年的表現是怎樣的呢?你想知道它是怎樣一路發展成如此人氣大作的嗎? 答案即將揭曉,一起往下看吧。

上架之初:2013年10月10日,《怪物彈珠》如彗星出現

2013年10月10日,《怪物彈珠》ios版在日本上架,跟一般的手遊一樣,採用的是下載免費,道具收費的模式。至於它的玩法,我想不用說明,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其中最吸引人的特點要數聯機作戰模式了,隨處可見年輕人們三兩成群聚在一起玩遊戲。操作雖然簡單,但是不免還是需要一些戰術,有時還會糾結到底是自己直接攻擊敵人的怪物呢,還是交給夥伴呢,選擇多種多樣,既凸顯了高戰略性,又能感受到遊戲帶來的強烈的緊張感。

在上架1個月後,變化最明顯的是mixi的股價。11月的股價最低點僅僅只有1080日元/股,到11月28日,就上升到了2874日元/股,僅僅17天的時間之內增長了2.6倍,在當時成了最熱門的話題。正好從這個時候開始,銷量開始慢慢增長。最令人驚訝的是,當時mixi根本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推廣。

為了了解《怪物彈珠》在2014年留下的每一個腳印,以下是Social Game Info整理的詳細資料,詳細記載了2014年開展的所有活動推廣以及取得的成績。

1月:沒有特別的活動,《怪物彈珠》顯示出大作之兆

谷歌/蘋果付費排行榜雙榜進入前50名

日本用戶數突破200萬人

今年1月份,mixi並沒有對《怪物彈珠》進行特別的推廣,但是卻已進入蘋果和谷歌排行榜前50名。用戶數也不斷增加,從上架之日起僅僅100天,用戶數就達到了200萬(此數據中均不含重複下載數)。從此時開始,已經可以預感到此作品必定會火的兆頭了。

用戶數:

12月29日 100萬,發布之日起約80天

1月11日 150萬,13天內增加50萬

1月19日 200萬,8天內增加50萬

2月:準備進軍海外,新股發行募集資金63億日元

與騰訊達成共識,騰訊獲得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的獨代權

Mixi新股發行募集資金63億日元

日本用戶數突破300萬人

2月份最大的話題應該是mixi和中國騰訊合作的事情了。2月28日的消息,日本mixi和中國騰訊達成合作,騰訊取得《怪物彈珠》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的獨家代理權。

此外,mixi通過新股發行募集資金63億日元,將全部用作《怪物彈珠》的宣傳推廣,如果還有剩餘的則用來充當外包等費用。到此時,大規模推廣所需要的條件均已具備,蓄勢待發中。

3月:電視廣告開播,飆升至付費榜第2名,僅次於《智龍迷城》

電視廣告宣傳開始

蘋果/谷歌付費排行榜雙榜進入第2名

日本用戶數突破400萬人

從3月開始,終於開始電視廣告宣傳,當時的廣告有「教室篇」、「睡衣派對篇」和「居酒屋篇」三個,除了跟朋友一起實時聯機對戰的情節之外,撞破牆壁等誇張的手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此大手筆的宣傳當然帶來了相應的回報,當月《怪物彈珠》的用戶就突破了400萬,在蘋果和谷歌的排行榜也躍升至第2名,僅次於王者《智龍迷城》。

電視廣告「睡衣派對篇」截圖

4月:浣熊拉斯卡爾合作廣告引熱議

蘋果付費排行榜全球排名第9名

和《浣熊拉斯卡爾》合作的新電視廣告開播

日本用戶數突破600萬人

4月份,和著名動漫《浣熊拉斯卡爾》合作拍攝的廣告以及遊戲內開展的相關活動,瞬間聚焦了眾人的目光。浣熊拉斯卡爾向空中一躍,然後如打水漂一般在水面上彈跳的畫面,可愛而且生動。廣告播出後,《怪物彈珠》也一舉成名,知名度大幅提高。

最能體現其人氣增長的當然還是用戶數,到4月份,《怪物彈珠》的用戶突破500萬,而且,從400萬到500萬的過渡僅僅用了18天,加速如此之快,當然得歸功於以電視廣告為中心的推廣方式,此時,遊戲在應用排行榜的排名也基本穩定在前5名之內。

5月:《怪物彈珠》的轉機

首次超越《智龍迷城》登上蘋果付費榜榜首

《怪物彈珠》臺灣版發布

《怪物彈珠官方攻略》發售

與V Jump合作,V龍登場

全世界累計用戶突破700萬人

2014年5月,對《怪物彈珠》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月,因為終於首次打敗王者《智龍迷城》,榮登榜首,而原因則是5月15日-17日舉辦的限時抽獎活動「獸神祭」,並且活動中還增加了新的角色。 當時,《智龍迷城》從2012年11月開始,幾乎獨佔榜首1年半多。

從這個月開始,《怪物彈珠》臺灣版開始登陸,並迅速在排行榜取得了TOP10以內的高排名,在海外的發展也開始備受期待。從此時開始,下載數將以全球範圍進行統計。

另外,和「V Jump」的合作活動也是在這個月開展的。鳥山明先生的原創角色「V龍」在遊戲中登場。V龍和完成任務後獲得的Vリドラ合體後,就可以變成究極版狂宴的V龍。

由於《怪物彈珠》的成長,mixi公司的銷售額也突飛猛進。在2014年度第四季度的決算說明會上,mixi公布以《怪物彈珠》手遊為中心的第四季度銷售額為31億1300萬日元,相比第三季度增長了143%。

6月:和日本最大連鎖便利店LAWSON合作開展O2O業務

從「進化合成」轉變為「神化合體」

和日本最大連鎖便利便LAWSON合作

進入臺灣蘋果付費排行榜第4名

全世界累計用戶數900萬人

在4月發布的蘋果和谷歌市場動向報告「April 2014 Index for Apps」(App Annie調查數據)中,《怪物彈珠》在蘋果排行榜的排名居全球第9名,和3月相比提高了27名。此外,加上臺灣版,全球的用戶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

在6月中最大的活動,則是和日本最大的連鎖便利店LAWSON的合作了。活動期間,在全國的LAWSON便利店購買指定的商品,就可以獲得限定版角色「輝夜姬」或者「馬莉蜜」,這是mixi的第一次O2O(Online to Offline)活動。

限定版角色「輝夜姬」和「馬莉蜜」

7月:用戶突破千萬大關,圍棋、料理等意外的廣告開播

蘋果付費榜全世界排名第4名

「圍棋篇」、「冰球篇」、「屎殼郎篇」、料理篇「電視廣告開播

MP@ward2014中獲得最佳產品獎

新功能「キズナメーター」登場

與「哥斯拉」合作開展活動

騰訊開設中文簡體版官網

全世界用戶突破1000萬人

7月份,《怪物彈珠》的用戶數終於突破千萬大關,並且在一般社團法人MCF(Mobile Contents Forum)所舉辦的MP@ward2014中獲得最佳產品獎,遊戲的多人聯機對戰功能獲得一致好評。

此外,7月份所播放的電視廣告也尤為突出。廣告一共有4種,「圍棋篇」、「冰球篇」、 「屎殼郎篇」和「料理篇」,用詼諧幽默的廣告傳達了遊戲的「不論是誰都可以暢玩」的世界觀。我想光看畫面,誰都不會從冰球比賽、圍棋對戰等聯想到手機遊戲的吧。

8月:LINE角色登場,《怪物彈珠》全年銷售額破百億日元

和《LINE POP》進行合作,電視廣告中LINE的角色登場

千葉海洋球場廣告開展

設置未能年人用戶的最高遊戲金額

和連鎖便利店7-11開展合作

全世界用戶突破1200萬

8月份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和LINE POP聯合開展了活動,還推出了多款LINE角色版電視廣告(「教室篇」、「睡衣派對篇」、「烤肉篇」等共計9種)。通過擁有高度知名度的LINE角色,又獲得了更深層次的用戶群。

另外,mixi還在千葉海洋球場(棒球場)開展了廣告宣傳。投手每次投出直球時,球場內的大型顯示屏上就會顯示《怪物彈珠》的廣告,並且每次廣告內容都會變化。暫且不說這樣的廣告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單從廣告創意來說就已經技壓群雄了。

2014年mixi發布的第一季度決算說明中,《怪物彈珠》全年銷售額突破100億日元,大幅超越了預期。

9月:怪物級合作達成

和Capcom的《怪物獵人:大狩獵任務》合作

強化社交功能,可以和LINE上的朋友聯機合作

全世界用戶數突破1300萬人

9月份,和Capcom的《怪物獵人:大狩獵任務》合作,在《怪物彈珠》遊戲內,出現了雄火龍、雷狼龍等怪物。由於兩部作品都是是以怪物題材,所以世界觀以及話題性都比較融合,合作活動大大促進了銷售額的提升。

10月:街機版發布、北美版上架

《怪物彈珠》1周年紀念活動

暴走兄弟Let’s go 限定編碼推出

和KONAMI共同著手製作開發街機遊戲

情報雜誌《Monster Walker》發售

運營團隊編制的《官方攻略》發售

V Jump 創意大賽的結果發布

《怪物彈珠》北美版登陸

Au Smart Pass版開始配信

與Kayac的《Lobi》合作

新電視廣告「三猿篇」開播

世界累計用戶突破1500萬

《怪物彈珠》在10月份的宣傳之勢如龍捲風般襲來,獵奇的電視廣告加上各種書籍發售,可以說是非常充實的一個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和KONAMI共同製作的街機版《怪物彈珠:MULTI BURST》的發布,預計2015年登陸全國的娛樂設備,還搭載了街機獨有的最新系統。

同月,《怪物彈珠》北美版上架。在此之前,遊戲已在臺灣上架並取得不錯的成績。雖然北美版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是之後的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11月:對戰模式強化的新作發布,進軍中國、韓國

《怪物彈珠》韓國版發布

《怪物彈珠》中國版開啟預先註冊

配套玩具商品在全國抽獎商店發售

與電影《寄生獸》開展合作

再次和日本最大便利店LAWSON合作

發布強化對戰模式的新作《怪物彈珠:體育館》(暫定名)

世界累計用戶突破1600萬人

在第二季度mixi的決算說明會中,發布了《怪物彈珠》等手遊事業的銷售額突破200億日元的消息,還公開了2014年全年收益預測為1000億日元,以及新計劃「怪物彈珠:體育館(暫定名)」。此外,繼臺灣和北美之後,《怪物彈珠》開始相繼登陸中國和韓國。

12月:全球用戶突破2000萬

4人聯機遊戲的新電視廣告播出

2014 Yahoo最高遊戲搜索排名獎

騰訊代理中國版《智龍迷城》正式發布

怪物彈珠攻略道具書第2彈發售

《怪物彈珠》實體桌遊推出

全球用戶突破2000萬

12月,《怪物彈珠》獲得了2014 Yahoo最高遊戲搜索排名獎。獲獎的原因主要是遊戲中具有一定高難度的關卡,很多玩家會通過網際網路搜索攻略作為參考。另外,隨著韓國版和中國版的發布,全世界用戶數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上升了300萬,終於突破2000萬大關。

中國版《怪物彈珠》

總結:應運而生的《智龍迷城》和《怪物彈珠》

2014年5月《怪物彈珠》曾經一度登上ios付費榜榜首,雖然當時只是一時之間超越《智龍迷城》,但是之後不斷累積,兩作品的榜首佔據天數差別逐漸縮小,終於在11月份,《怪物彈珠》以月榜首天數16天完勝《智龍迷城》14天。此外,谷歌遊戲排行榜中,《怪物彈珠》的榜首佔據天數為18天(上個月為16天),而《智龍迷城》則是12天(上個月為15天),連續兩個月都反超了《智龍迷城》。

當然,這裡並不打算對兩部作品的榜首之戰過多的評論,只是可以斷言的是,兩部作品的成長為手遊市場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是會誕生新的作品形成三強的趨勢,還是新計劃《怪物彈珠:體育館》成功讓mixi獨霸天下,明年我們接著看。

相關焦點

  • 《FGO》《怪物彈珠》營收過億 日本手遊市場報告公開
    市場調查機構Mobile Index公布 2018年日本手遊市場的報告。鑑於2018年還未過完,數據是基於目前營收數據推算的結果。其中,《怪物彈珠》和《FGO》營收均過千億,堪稱手遊市場雙雄。
  • 日本:你們的電競是TI、亞運,而我們的是《怪物彈珠》
    這一點之後還會提到,而就現在已談到幾點現實狀況,結合日本遊戲基於主機和掌機而發展的、強調合作而非對抗的特殊性來看,日本電競的發展環境確實是一片荒漠,今年能派出兩支《絕地求生》職業戰隊參加PGI,已經算是理想情況了。
  • 全球下載量突破4500萬,但為何《怪物彈珠》在中國就是火不起來?
    文 | 手遊那點事 | 凍魚近日《怪物彈珠》開發商MIXI發布公告稱,《怪物彈珠》全球下載量已突破4500萬。為慶祝這一重要成績,在3月25日至3月27日期間,《怪物彈珠》國服區將給玩家帶來重磅福利:每天送一次免費扭蛋。
  • 怪物彈珠二次停服?主播含淚透露實情爆火 日系手遊迎來寒冬
    隨著12.24版本的更新,手遊怪物彈珠國服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突然放出了將在2020年2月20日正式終止運營的消息,驚動了不少國內的遊戲玩家。作為日本國民級手遊的怪物彈珠,在這次「暴斃」之後已經在國內市場二次折戟,作為早在2015年就被停運過的怪物彈珠,這次真的是否是水土不服呢?
  • 財團B的野望:一款彈珠遊戲何以撼動《怪物彈珠》的霸主地位?
    文/Erik遊戲智庫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作為2016年iOS和Google Play全球綜合收入雙料冠軍,mixi旗下的《怪物彈珠》將曾經不可一世的《智龍迷城》趕下神壇,躋身全世界最賺錢的手遊。今年一月,《怪物彈珠》的全球用戶量達4000萬,《怪物彈珠》國服也於今年下半年重開;日服4周年活動、《七大罪》、《電擊文庫》、《怪物獵人》等超級IP聯動,高密度、高質量的營銷攻勢,使得這款日本國民級手遊實現了真正的超長線營收。因此,充滿策略性的「彈珠玩法」也逐漸被其他廠商盯上,「彈珠like」手遊自去年開始,在日本市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惡魔捕獲時間 《怪物彈珠》惡魔組曲系列登場
    在《怪物彈珠》中,彈珠角色總是以系列出現,而在近日登場的就是「惡魔組曲」系列。惡魔組曲系列寶珠抽取的怪物有五星稀有度的別西卜、撒旦、貝爾芬格,四星稀有度的阿斯莫德和利維坦。同時惡魔組曲系列版本還推出五大全新副本,供玩家挑戰收集全新惡魔角色,副本關卡中還有全新的怪物角色。
  • 2014年日本手遊產品官方SNS人氣排行榜
    2014年日本手遊的排行榜大家也已經看得不少了,不過之前的排行榜大多以下載量、收入這些數據為主要標準。今天我們換個角度,看看日本手遊市場人氣產品們在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的人氣排行。數據顯示Facebook上被點讚最多是《糖果粉碎傳奇》,而且點讚較多的幾乎都是海外手遊,而在Twitter這邊粉絲數排名第一的則是《智龍迷城》。
  • 潘多拉降臨《怪物彈珠》國服10月迎來同步日服大更新
    根據《怪物彈珠》國服發行商北京超旗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網的最新公告,這個登陸國服已經一周年的經典遊戲已確認將於2018年10月進行超大版本升級,而升級後的版本將與《怪物彈珠》日服版完全一致。早在2013年便在日本地區上線的《怪物彈珠》直至今日依然是在當地市場穩居暢銷榜TOP 3的國民手遊,繼去年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遊戲類應用後,在今年上半年全球下載量更是已經突破了4500萬,可以說高超的遊戲質量和持續推出的內容更新是讓《怪物彈珠》成為常青樹的根基。
  • 手遊《OVERHIT》x《怪物彈珠》聯名合作活動開啟
    手遊《OVERHIT》x《怪物彈珠》聯名合作活動開啟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3-29 分享到: Nexon 宣布旗下 RPG 華麗之作《OVERHIT》將與日本人氣手機遊戲《怪物彈珠》展開聯名合作活動。
  • 兩次入華終是鎩羽而歸,《怪物彈珠》究竟哪出了差錯?
    那麼這款在日本常年霸榜的國民遊戲,為何來到中國卻慘遭兩次關服的命運呢?接下來X博士就帶大家分析一波。第一次找上了擁有最大玩家基數的騰訊做代理,2014年剛開服那會兒聯機體驗那叫一個香。同時,近些年《怪物彈珠》在日本的「威望」也有所減弱,從Mixi近些年營業額的降低就能看出一二;《妖怪屋》憑藉截然不同的Q萌剪紙畫風,說不定就能在怪物彈珠的統治下闖出一片新天地。
  • 日本最受歡迎的手遊,第一名居然是!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手遊已經漸漸的成為了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閒餘之時我們可以去噹噹和平使者,去王者峽谷逛逛,上羅德島看看「小驢」,到格裡芬逛逛,
  • 國產手遊在日本是如何破除「加拉帕戈斯效應」的?
    但是日本市場具備非同尋常的封閉性,這種封閉性不僅是由於發達的產業基礎,更根植於日本獨特的民族文化,典型的案例是2001年XBOX謀求登錄日本市場,但是主機上大X讓日本玩家感覺非常不吉利以及水土不服的遊戲陣容而遭到市場冷遇。日本App Store的頭部領域也是鐵板一塊,常年以《怪物彈珠》《fate》和《智龍迷城》等國民級遊戲佔據榜首。
  • 2019年第一季手遊營收 王者榮耀FGO怪物彈珠前三
    2019年第一季手遊營收 王者榮耀FGO怪物彈珠前三 新聞 178整編 ▪
  • 《怪物彈珠》動畫主角亞米妲現身
    《怪物彈珠》動畫主角亞米妲現身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5-30 分享到: 短篇動畫
  • 《怪物彈珠》與《HUNTER×HUNTER》活動確定復刻
    《怪物彈珠》超人氣角色「瑪娜」與「弁財天」於上周末的XFLAG PARK 2020舉辦紀念「彈珠爆新聞・增刊號」中發表了獸神化解禁的情報。,以及怪物彈珠7周年紀念的各項活動和《HUNTER×HUNTER》合作活動確定復刻情報。
  • 驚喜第三彈「慈愛天使」瑪娜首次降臨《怪物彈珠》國服
    《怪物彈珠》是北京超旗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行引進,由日本株式會社mixi研發打造的超人氣彈珠類RPG手遊。《怪物彈珠》國服自去年夏天開服以來已經收穫了70多萬的下載用戶,這個數字也隨著半個月之前的遊戲超大版本更新在不斷的攀升著。
  • 《智龍迷城》折射日本手遊縮影:本土大賺易,海外擴張難
    如是背景下,GungHo旗下三消RPG手遊《智龍迷城》所取得的成功相當讓人震撼。迄今為止,這款即將迎來上線6周歲生日的遊戲在日本本土的累計下載量已經超過4700萬次——這意味著在日本所有智慧型手機用戶中,高達75%都玩過《智龍迷城》。
  • 2019全球手遊APP市場報告-日本篇
    日本憑藉高達170美元以上的移動遊戲用戶人均付費,常年穩居全球手遊市場規模前三。日本遊戲市場一直以來較為專注主機和家用機遊戲領域,隨著2012年智慧型手機使用率在日本的飛速增長,大量老牌大廠開始涉足手遊領域,遊戲玩家也隨之將目光轉向移動端,日本移動遊戲市場得以迅速爆發。
  • 繼《怪物彈珠》之後 騰訊《神魔之塔》國服宣布停運
    這是繼《怪物彈珠》之後,又一款騰訊代理的遊戲停止運營。公告內容稱,由於騰訊與《神魔之塔》遊戲開發商的代理協議即將到期,經雙方協商,騰訊即將於2015年8月19日上午11點關閉遊戲註冊和充值,在2015年10月22日上午11點正式停止遊戲運營,關閉遊戲伺服器。
  • 日本手遊產品名稱中的高頻詞
    而在現代日本人的認識中,Dragon是生命力、強大、力量、雄偉的象徵。日本遊戲行業的「Dragon崇拜」可以說是源自《勇者鬥惡龍》、《龍珠》這些作品的爆火,一個同時被日本國民RPG、日本國民級漫畫選中詞,自然也會是不少廠商想擦的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