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製造了一臺 「反雷射器」,來隔空給手機充電

2020-12-18 IT之家

北京時間 11 月 25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科學家藉助一個所謂的 「反雷射器」設備,終於找到一種可以穿過任何房間完美發射能量的方法。

這個想法很簡單:就像雷射可以整齊有序地一個接一個發射光子一樣,反雷射器可以反向整齊有序地一個接一個吸收光子。長期以來,研究人員猜測,這樣的設備或許可以讓電線和充電線成為過去,允許人們用看不見的能量束隔空給筆記本或手機充電,或者使用筆記本時再也不需要接電源。但是,儘管基礎的反雷射器早已經在實驗室測試過,但現實世界可不像在實驗室裡用雷射對準固定接收器那麼簡單、有序。比如:電子設備位置不固定,雜物會妨礙能量傳輸,牆壁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射能量。但是,本實驗中演示的最新反雷射器可以解決上面所有這些問題,並且可以接收空間中無序分散的能量束——接收率甚至可高達 99.996%。

研究人員使用的這種方式的正式術語叫做 「相干完美吸收」(CPA)。相干完美吸收使用一臺機器在房間內發送能量,然後用另一臺機器(「反雷射器」)吸收能量。研究人員在 11 月 17 日發表於《自然通訊》上的論文中寫道,過去的相干完美吸收實驗令人欣喜,但仍有一個基本局限:時間方向。實驗僅在一種情況下有效,即時間可以同樣容易地前進或後退。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很少存在。

一個最簡單的反雷射器設置模型,涉及使用一支雷射筆一個接一個地向接收器發射光子。這個過程,如果錄下來的話,無論是正著播放還是倒著播放,看起來都一樣:光子從一個設備彈出,穿過空間,進入另一個設備。這樣的設置,用物理術語來說,就是具有 「時間反演對稱性」。時間反演對稱性僅出現在沒有太多熵的系統中,或者說系統具有趨向於混亂的固有傾向。

到目前為止,即便是最複雜的相干完美吸收實驗也具有時間反演對稱性。有些實驗比雷射筆對準接收器更複雜。但如果有意為之的話,甚至連複雜的項目也可以具有時間反演對稱性。

(一個複雜事件可具備時間反演對稱性的例子如下:想像有一盤錄像帶,其中一個業餘愛好者從整齊的箱子裡拿起樂高積木,堆了一個艾菲爾鐵塔模型。結果看起來有點複雜,但錄像可以記錄下每一塊積木的去向。如果倒著播放錄像的話,你可以看到這個業餘愛好者將積木從模型上拿下來,然後重新整理好。)

但是對於這項新的研究,研究人員使用磁場猛烈地撞擊光子,從而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傳遞能量的過程——發射光子——仿佛攪拌一碗湯一樣:使得逆向過程行不通(就好比你不能逆向攪拌一碗湯這個過程)。但是,「攪拌」之後,設備仍然可以接收到能量。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這 「證明了相干完美吸收的概念可以超越其最初的『時間可逆雷射器』這個構想」,暗示有朝一日這個概念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得到實際應用。因為我們的現實世界不像時間可逆的實驗室環境那麼整齊。我們的現實世界混亂且難以預測,長期而言時間更不可逆。如果想讓相干完美吸收在這樣的環境中可行,我們必須要克服一些困難。

研究人員在兩個實驗設置中均使用了微波能量,從而實現了這種非時間可逆的相干完美吸收。首先是電線 「迷宮」,光子必須通過這個迷宮才能達到接收器。其次是一個微型的不規則 「黃銅腔」,中間有一個接收器,光子在分散之後,穿過腔體空間,最終達到接收器。

為了實現這一點,研究人員發射了具有不同特徵的微波,然後測試了頻率、振幅和相位(即電磁波的三個特徵)的哪一種組合,最有可能落在接收器上並被吸收,哪怕是經過了磁場和迷宮或不規則開放空間的 「試煉」。他們對每種情況,都確定了可以使大多數微波被吸收的理想微波發射器 「調諧」(在迷宮中接收率為 99.999%,開放空間中為 99.996%)。在實際應用中(比如客廳),發射器會測試及重新測試不同的頻率、振幅和相位,以將光子傳輸給接收器。

這項技術有三個主要的潛在應用。研究人員寫道,第一個應用是遠距離無線能量傳輸。(未來,筆記本可能不再需要連接電源。)第二個是傳感設備,即可以檢測有光子散布的任何房間內的細微變化。(比如應用到監控攝像頭上時,設備就可以感應到入侵者在房間內的移動。)

第三個應用是消息傳送系統,即可以將信息安全地傳輸給隱藏的接收器;通過相干完美吸收發送的信號可以使用不斷變化的調諧數據作為一組密碼來加密數據。只有接收器或知道接收器確切行為的人,才能夠解密該消息。

當然,這些現實世界的應用只是設想,未來遙遙無期。但研究人員還寫道,這項實驗至少可以證明,這些應用是可能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反雷射充電法,能隔著一間屋給你手機充電
    儘管現在已經有無線充電技術問世,並且有很多手機已經配備了這個技能,但很多人都表示,這個技術十分雞肋。無線充電不僅要求手機固定在位置上,甚至手機稍微動一下,充電就停止了。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手機有了一種更加強大的充電技術,甚至可以和充電器分別處在一間屋子的兩端都能夠正常充電,是不是會感覺特別爽?
  • 如何將家具裡的床頭櫃或電腦臺改成隔空無線充電桌?
    這時候如果安裝了隱藏式隔空遠距離無線充電器,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通常情況下,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無線充電器的充電距離很短(0-8毫米),因此,如果想把充電器隱藏在桌面下方的話,就需要在桌板下方挖孔,但是這樣的話,幾乎就沒有人願意去接受了。當然,如果是隔空無線充電器——ZeePower,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能隔空充電,有效距離可達12米,這才是真正的無線充電
    但充電的時候不能刷盆友圈、不能玩手機,這完全不能忍啊。。手機無需與充電器有任何接觸,隔空就開始充電了!也就是說以後你不管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任性地充電啦,而且不用受數據線困擾,還能邊充電邊刷手機。。想像一下,以後下班回家一進屋手機就會開始自動充電了。。
  • 韓國科學家研究聲波充電器 話音或將為手機充電
    喜歡煲「電話粥」的人未來有可能成為能源製造者。韓國科學家研究聲波充電器,有望將聲波轉化成電能。這樣一來,通話時間越長,手機電池電量越足。
  • 完全吸收某種顏色的光,隨機反雷射器
    博科園:本文為光學與光子學類雷射器是一種完美的光源(只要提供能量,它就能產生一種特定、清晰的顏色)。吸收波的隨機結構維也納理工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羅特教授說:我們每天都在處理以一種複雜方式散射的波——試想一下,一個手機信號在到達你的手機之前會被反射好幾次。所謂的隨機雷射器就是利用這種多重散射。這種奇特的雷射器內部結構複雜、隨機,在提供能量時,會發出一種非常獨特的光模式。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諧振電路也可以共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諧振電路放在一起,其中一個開始因為通電而振蕩時,另一個電路也會跟著振蕩起來,自動產生電流,電能就這樣被隔空傳送了。這樣的現象稱為磁共振,用來進行無線充電,可以讓充電距離達到數公尺,效率也有所提升。唯一的困難就是,要將兩個電路調整到一模一樣的頻率,並且維持一段時間,並不是容易的事。
  • 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利用工業級雷射器生成阿秒雷射
    但不幸的是,它們都不是真正的『用戶設施』,其他領域的科學家難以利用它們進行研究。」奇尼說,這種障礙為想要研究阿秒科學的化學家、生物學家、材料科學家造成了影響,他們本可以將更多阿秒科學技術應用到他們的領域中獲益。奇尼指出:「我們的研究方向是朝著使阿秒脈衝更容易獲得的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 世界最小的連續雷射器:比紅細胞還小 由納米顆粒和塑料製造
    世界最小的連續雷射器:比紅細胞還小 由納米顆粒和塑料製造  Winnie Lee • 2020-01-05 16:30:32
  • 最酷手機殼:可接收雷射為手機遠程充電!
    每天晚上都不得不插手機充電,這可能讓你覺得很厭煩。近場無線充電器很酷,但有效距離太短。比如,手機必須放在無線充電託盤上。相比之下,把手機插上電源充電並不會麻煩多少。雖然已經有某種技術可以讓設備通過WiFi獲取電量,但充電效率不夠高。
  • 目前較「火」的遊戲手柄:電容隔空映射,不用連接手機也能吃雞
    再後來有朋友告訴我,那些傳說中的高手們也許使用的是專業的遊戲手柄,想要僅僅依靠手指來吃雞自然很難,所以最後的最後,我也入手了一款專為蘋果手機打造的遊戲手柄,用手柄就能操作自如,輕鬆吃雞,你們相信嗎?這款產品的全稱是飛智黃蜂單手手柄,其最大的亮點就是電容隔空映射技術,簡單點說就是通過手柄可以達到物理級別的操作,即插即用,而其他的同類產品則都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 美科學家稱噬菌體未來可為手機和起搏器充電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有望未來成為新型手機電池,當人們行走時也能夠充電,可以有效地替換現有手機的有毒壓電元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許多科學家投入大量的精力用於研究如何從細菌中提取能量,實現新型環保能量。目前美國科學家離這一目標更進一步,他們可以從噬菌體中收集能量作為「手機電池」。
  • 90%車上USB接口給手機充電,怎麼電量不升反降?老司機告訴你真相
    原標題:90%車上USB接口給手機充電,怎麼電量不升反降?老司機告訴你真相 作為車主的你,一定遇見過這樣的情況: 一邊用導航一邊用車內原裝USB口充手機 結果到達目的地後發現 原來手機根本就沒充進去電 有時候甚至電量不升反降,就問你絕望不?
  • 10 米無線充電、太陽能手機、動物語言翻譯,今天才是科技春晚
    剛剛獨立的 OPPO Ace 今天就為我們帶來了一項「黑科技」:隔空充電。 可以看到,OPPO Ace infinity 將首發 FreeVOOC 隔空充電技術。 可以通過隱形雷射實現對手機的定位和充電,並可以在 10 米內實現 5-10W 持續供電。
  • 美媒稱中國將100拍瓦建超級雷射器:功率等於全球電力總和一萬倍
    資料圖:圖為外媒報導的超級雷射器想像圖。(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美媒稱,物理學家們將要建造威力強大的雷射器,強大到足以從真空中剝離出物質。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29日以《中國超級雷射器不久可能撕裂真空》為題報導稱,據1月24日在《科學》周刊上發表的報導,中國科學家們今年準備開始在上海建造一座100拍瓦的雷射器超強雷射站。
  • 納米發電機:用聲音給手機充電
    文 / 陳榮,微信號:chenrong671170,授權王雲輝發布於百度百家 每隔那麼幾個月,總有一些「革命性」的電池技術問世,這不,萬能的科學家又發現,我們可以用聲音給手機充電了 這夥科學家來自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以及諾基亞(諾記不是在忙著裁員嗎,還有這閒心?)組建的團隊,他們研製了一種可以收集能量的納米發電機,可以將說話聲、音樂、甚至是馬路上的噪音轉化為手機的電源。
  • 真空非空:地表最強雷射衝擊能量極限,將讓虛粒子無處遁形
    那我們會嘗試用許多詞彙來描述它:虛無之地、真空或者宇宙的空白。但實際上,這片虛無的真空區域卻並非一片死寂,相反裡面充斥著活躍的粒子活動。而現在科學家正嘗試用雷射觀測它們。根據量子理論,真空空間中充滿了虛粒子。它們不僅真實存在著,同時也保證了現實世界的正常運作。除非你有非常強大的探測工具,否則你幾乎無法檢測到它們。
  • 英科學家成功實現用聲波發電 打電話時即可充電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韓國科學家4年前提出未來手機可由聲波充電,並研發出用聲波充電技術的雛型。據香港《東方日報》8月14日報導,英國瑪麗皇后學院及諾基亞的科學家最近利用類似技術,成功以聲波令由氧化鋅組成的納米物料受壓,從而發電。
  • 科學家發明了「隔空傳音」技術,能將聲音準確傳給人群中某個人
    當時多麼希望自已能擁有「隔空傳音」的功夫。不過,在不久的未來隔空傳音並不是夢,因為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超級儀器,它能透過層層的音障將聲音直接射入某人的耳朵。據國外網站報導,最近,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激進的雷射槍,它可以人房間的另一頭透過層層喧雜聲,將聲音準確無誤地直接射入另外一個人的耳朵。不過,你得先將你想說的話提前錄製成傳輸的語音。
  • 邊看手機邊充電,放上支架就能無線充電的黑科技
    最好的科技永遠是無感的,在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之間,如果二者的充電速度近乎相當的情況下,無線充電就能給用戶帶來更加便利的使用體驗,而且還能減少有線接口上的磨損。近日,入手的這款Orico推出的一款立式支架無線充電器。
  • 華為mate30pro如何設置隔空操作?
    華為mate30系列已經發布後,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它擁有88°超曲面環幕屏、側邊操控、4000萬徠卡電影四攝以及隔空操作等亮點,而在它的亮點中,小編覺得AI隔空操作功能很有趣,帶來了全新的交互方式,手機通過姿態感應器,微核NPU低功耗運行,人們在不觸碰屏幕的同時就可以完成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