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非空:地表最強雷射衝擊能量極限,將讓虛粒子無處遁形

2020-12-22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

若在遙遠縹緲的太空深處有這樣一個地方——它距離地球許多光年,同時與任何星雲、恆星和單原子都相距無限遠。那我們會嘗試用許多詞彙來描述它:虛無之地、真空或者宇宙的空白。但實際上,這片虛無的真空區域卻並非一片死寂,相反裡面充斥著活躍的粒子活動。而現在科學家正嘗試用雷射觀測它們。

根據量子理論,真空空間中充滿了虛粒子。它們不僅真實存在著,同時也保證了現實世界的正常運作。除非你有非常強大的探測工具,否則你幾乎無法檢測到它們。「通常,人們口中所說的真空,意味著這個空間什麼都沒有。」來自瑞士哥德堡查爾摩斯理工大學的Mattias Marklund 表示,「但利用雷射就可以告訴你真空裡藏著什麼。」

探尋虛粒子

要想知道虛粒子究竟是什麼樣子,研究者就需要將它們轉化成某種可探測到的事物,而實現這一過程就要用到雷射。這正是物理學家們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從幾個月前第一次開機到現在,一臺位於羅馬尼亞的探測器不僅展示出了真空的真相,還有助於人類理解暗能量。

真空中充滿虛粒子聽起來比較難以理解,畢竟太空人沒有真的在虛粒子海洋裡遨遊,衛星的運轉也沒有被它們阻礙。虛粒子是不可觸摸的,那我們為什麼會知道它們的存在?這主要是得益於量子電動力學理論(QED)的出現,其是量子理論的分支,利用它可以預測光子、光粒子與電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上世紀30年代,物理學家建立了QED理論。當時,只有把粒子間相互靠近與遠離的所有方式都納入考慮,這種計算方式才有效。這其中也包括了違反物理學規律的粒子運作方式,而粒子一旦採取了這種方式進行運動,它就成為了非真實存在的粒子了。這便引出一個歷史問題:如何解釋數學上存在,但是現實中並不存在的事情呢?

過去隨QED誕生的還有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假說:如果電場足夠強,那麼真空就可以「被打破」,虛粒子也能被觀測到。虛粒子包括虛電子和虛正電子,二者會在接觸中湮滅從而無法被檢測到。但如果能製造出一個強大的電場,這兩部分就可以被分開,成為可以被探測到的、真正的粒子。

該情況需要的能量閾值被稱作Schwinger極限,它是以QED理論家、諾貝爾獲獎者Julian Schwinger的名字命名的。在該極限下,真空裡不再是什麼都沒有,相反會檢測到許多虛粒子。「真空終於不「空」了。」捷克理論物理學家Sergei Bulanov說。

若要達到Schwinger極限,需要用超大數量的光子轟擊虛粒子,這樣才能獲得所需的能量。那麼這個能量值是多少呢?其相當於地球上所有發電廠提供能量的十億倍,並且還要將其輸入進一個還沒有原子大的空間裡。這聽起來不太現實,除非我們可以緩慢積攢能量然後通過巨大光束一次性發射出去。

用雷射來完成任務

在這種需求下,雷射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雷射器內部會通過一系列連鎖反應製造出大量相同頻率的光子,當這些光子從窄束中發射出來時,其產生的能量能夠切割鋼鐵。但是早期的雷射強度是有限的,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一種材料,可以保證高強度的雷射不會過度損壞雷射器的內部結構。1985年,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Gé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發明了一种放大雷射的技術。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先展寬雷射脈衝,從而使脈衝減弱,然後再放大雷射。

這樣就可以避免其對雷射器內部結構的灼燒損傷,這樣科學家就能夠提高增能過程中獲得的能量。Mourou和Strickland在2018年因開發出高強度雷射系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即便如此,Mourou還有個更大的目標,「雷射的能量從前是十億瓦,現在是太瓦級(1萬億瓦),那麼拍瓦級(1000太瓦)也是能實現的,」他說,「所以我們就不禁會想,我們真的能打破真空嗎?」

2005年,Mourou開始構想一個可以產生Schwinger極限能量雷射的巨型雷射器。於是一項超強雷射器計劃(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ELI)啟動了,不出幾年,就有來自13個歐洲國家的40個實驗室參與其中,這項計劃還得到了歐盟8.5億歐元的財政支持。如今這個項目有三個站點,其中,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附近的ELI原子核物理學實驗室擁有兩個拍瓦級的雷射器,其在最高強度下工作時可以達到全球最強雷射器的水準。目前,實驗室正在逐漸提高該雷射器的強度並進行測試。

ELI實驗室擁有部分世界最強雷射器。圖源:LLNL雷射不僅僅可以把虛粒子轉變成實粒子,這種轉變過程或許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暗能量這個宇宙學中最大的謎題。科學界現在知道,有些東西正在讓宇宙膨脹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它是什麼呢?有人懷疑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正是虛粒子所蘊藏的能量。

在最高強度下,ELI的雷射器會比英國「雙子星」雷射器強1000倍。圖源:CTK / Alamy Stock Photo但現在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把虛粒子的能量計算進來,宇宙的膨脹速度應該要比實際的更快。而我們只有真正探測到虛粒子時才有可能解答這個問題。ELI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太空人常在夜空看到的快速和耀眼的伽馬射線暴和無線電波。這些射線有時發出的能量比太陽年產能的數千倍還要多。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能量爆發,我們只能推測或許是電子和正電子會激烈地交織旋轉並生成等離子體,這一過程拋出大量光子。而ELI發出的雷射也可以製造電子-正電子的等離子體,這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宇宙現象。

當然我們更期望ELI能讓我們發現在能量達到Schwinger極限時會發生什麼。在日常條件下,我們可以用理論非常精確地預測出包含電子和正電子的實驗結果。但是,只要超出Schwinger極限一點點,這個理論就行不通了。因為隨著能量增加,虛粒子的運動路徑會越來越難以預測,理論算法就派不上用場了。「而實際發生了什麼卻變成了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Bulanov說。

於是,科學家都熱切期待ELI的實驗項目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目前ELI中三臺雷射器還沒有一臺設備能夠獨立達到Schwinger極限。哪怕第四臺ELI雷射器強度比現在任何一臺雷射器都高上十倍,與Schwinger極限的能量強度相比仍然弱了一萬倍。Michael Donovan是在位於奧斯汀的德州拍瓦級雷射器研究中心(Texas Petawatt Laser)的主任,他說:「現存設備還沒有能達到Schwinger極限的。」但是Schwinger極限的特性讓虛粒子不一定要達到閾值時才能被檢測到,也就是說在低強度雷射的照射下,虛粒子或許就能夠開始向實粒子轉化。

電子雪崩

在2010年,Mourou與同事就發現在低能量實驗雷射束周圍可以觀測到具現化的虛粒子旋轉,這一過程中它們會釋放出光子,然後轉化成電子-正電子對,而新生成的電子對又會互相接觸從而湮滅釋放出光子。如此反覆循環的過程,被稱作電子-正電子雪崩。天體物理學家可以通過這一現象研究電子-正電子等離子體,但是電子雪崩會掩蓋掉虛粒子對的轉化過程,甚至會耗費雷射的能量,雷射能量就更難達到真正的Schwinger極限。Jonathan Wheller是一名合作研究者,他說「發現這一現象後,我們知道我們的確達不到極限。但我們又學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科學家並沒有放棄對極限的追求。在Mourou的論文發表不久後,Bulanov和同事發現雪崩效應僅僅在圓偏振雷射束下出現,這種情況下,電場會隨著雷射束的前進螺旋形旋轉。他們計算出,如果改用線偏振雷射束,電子和正電子就可隨雷射束呈Z字形運動,這種情況下它們製造出的光子會大大減少,從而避免電子雪崩的發生。Bulanov說,「實際上,我們可以達到Schwinger極限。」

還有科學家也嘗試來達到Schwinger極限。為了克服ELI雷射強度不夠高的缺陷,雷射理論家也在嘗試各種方法加強雷射能量。其中一個方案是讓兩束或更多束的雷射束交叉,這樣交匯點的雷射強度可以變為之前的兩倍或更多。這方法聽起來簡單,但是Wheeler和其他人確認為這個方案的實踐細節會非常複雜。

另一個更好的方案聽起來會有點奇異:使用一面近光速飛行的鏡子。如果雷射束在這面鏡子上反射,那麼波長就會被壓縮使其聚集在一個更小的點上。這個點越小,光所含的能量就越強。Bulanov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了這個方案,不過這個方案中的鏡子並不是日常生活使用的鏡子,而且想要讓鏡子達到近光速飛行所需的能量也難以想像。但Bulanov說,這個鏡子可以用電子等離子體的光波來組成,它們也可以反射雷射。

五年前,Bulanov發表了第一個模擬飛行鏡子原理的實驗研究結果。他現在負責ELI的High Field行動,這個項目正在尋找使雷射強度最大化的方法。「我敢完全肯定這個想法是行得通的,」Bulanov說。同時,Wheeler和Mourou也在尋找打破Schwinger極限的方法。Mourou說,「我們會找到的。」

現在,有些人已經找到了其他提高雷射強度的方法,並且也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現象。在2018年2月,由Stuart Mangles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倫敦皇家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用英國中央雷射設備中的Gemini雷射器向迎面的電子束髮射了一束雷射。二者的碰撞放大了能量。這就像是兩輛車迎面相撞,會發生大爆炸(而一輛車撞到牆上卻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英國Gemini雷射器製造更強的雷射

研究團隊發現這一過程中電子釋放出了光子,並在過程中出現了電子反衝現象(電子獲得巨大能量,被光子散射)。要達到這種現象,電子需要以一種極其複雜的方式吸收大量的光子,這能夠讓其到達QED理論描述的能量界限。Mangles說,「從物理學角度看,我們已經在通往Schwinger極限的路上了。」

同時,其他可以與ELI媲美的雷射裝置也正在研發中,包括俄羅斯的艾瓦級超強雷射研究中心(Exawatt Center for Extreme Light Studies),上海的超強雷射站(Station of Extreme Light)。David Reis是加州史丹福大學的雷射物理學家,他說上海新的雷射裝置會建造在另一臺大型雷射器旁邊,或許這可以讓兩束雷射束碰撞在一起。他說,「那場面會非常震憾。」

雷射物理學的未來很有前景。Mourou希望可以他和Strickland的諾貝爾獎可以讓科學界不斷突破雷射強度。Wheeler回憶起,他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中聽到了有關超越Schwinger極限的預言,「Mourou說,這一事件五年之內就會出現,儘管聽起來讓人緊張但我笑了,」他說,「接下來的幾年應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撰文: Jon Cartwright翻譯: 許楠丨審校: 楊心舟 韓晶晶轉自: 環球科學/huanqiukexue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多精彩內容:

採訪39位專家:高效燃料電池還需要多久?

45億年前地球的自轉,有助於形成熔融巖漿海洋!

外星人會用黑洞驅動飛船?不慌!我們有伽瑪射線望遠鏡

相關焦點

  • 真空真的是空的嗎?
    然而,根據量子物理中的不確定性原理,即使沒有粒子、沒有輻射,也仍然會存在量子漲落。或者說,沒有什麼真空,因為真空不空!零點能(Zero point energy)真空不空與零點能量的概念有關聯。零點能原意指的是量子系統處於基態(絕對零度)時所擁有的能量。
  • 真空中充滿起伏不定虛粒子 光速或並非固定常數
    「真空」其實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各種粒子-反粒子對,這些虛粒子影響著光速的傳播。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Sud)的物理學家Marcel Urban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真空中充滿了起伏不定的「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s)。這種內在性質或決定了光速並不是真正的常數,而是有一定波動。
  • 量子力學中,真空並不是空的!
    真空並不是真正的空——至少不是根據量子物理定律。根據量子力學,真空中充滿了所謂的真空量子漲落。例如,這些是電磁場的小擾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為零,但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偏離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量子電子學研究所的傑羅姆·費斯特教授和同事們現在成功地首次直接描述了這些真空波動的特徵。
  • 量子物理學中,真空不是空的!
    在量子物理學中,真空並不是空的,而是浸沒在電磁場的微小波動中。直到最近,還不可能直接研究這些真空波動。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讓他們詳細描述波動的特徵。真空並不是真正的空——至少不是根據量子物理定律。根據量子力學,真空中充滿了所謂的真空量子漲落。
  • 真正的真空,也許沒你想的那麼空
    電子發射出的虛光子可以變成一對虛的正負電子,然後這對虛的正負電子又湮滅重新變成一個虛光子,這個虛過程(即圖2(b)中的圓圈)被稱為真空極化。可見,在量子電動力學的世界中,看似電子處在真空中運動,實質上真空中存在著大量的虛的光子、正負電子對。形象地說,電子此時「穿了衣服」(dressed electron),而這件衣服就是真空漲落形成的。
  • 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帶電粒子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自從有人說光速是宇宙的終極速度以來,人們一直在用最強大的工具試圖接近或超越這個極限。我們知道真空中的光速為299,792,458米每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目前我們測量的光速非常準確,其速度為299,792,458.00000000……(等)米每秒。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中一個猜想就認為,EmDrive可能是無意中利用了真空中的量子漲落,使用了神秘的真空零點能,產生虛粒子來推動引擎前進的。那麼什麼是真空零點能呢?真空零點能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的物理系統固有的最低能量,即使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依然存在,這種能量無法從系統中移除。
  • 真空不空
    電子發射出的虛光子可以變成一對虛的正負電子,然後這對虛的正負電子又湮滅重新變成一個虛光子,這個虛過程(即圖2(b)中的圓圈)被稱為真空極化。可見,在量子電動力學的世界中,看似電子處在真空中運動,實質上真空中存在著大量的虛的光子、正負電子對。形象地說,電子此時「穿了衣服」(dressed electron),而這件衣服就是真空漲落形成的。
  • 真空宇宙會有能量存在嗎?
    假設我們把所有不同數量的物質和能量帶走,使宇宙中沒有任何類型的粒子或反粒子;我們移除任何引力或空間曲率的來源,把宇宙縮小到純粹的空白(真空)空間;且可以保護宇宙不受任何外部電場、磁場或施加核力的磁場的影響,從而消除它們對我們正在考慮的時空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像這樣的真空宇宙會有能量存在嗎?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的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熱量是物體內部微觀粒子無規則運動的表現——微觀粒子運動更快時,物體的溫度也更高。在宇宙尺度上,恆星的熱量大多藉助光子在真空中傳遞——這正是太陽從1.5億千米外將熱量傳遞至地球的方式。不過在地球上,多數情況下,熱量以接觸的方式藉助聲子(原子振動的集體激發)來傳遞的。
  • 真空聲子傳熱將改寫物理教科書
    對於絕大多數學科來說,真空就是真空,真空意味著這個空間裡面一個粒子都沒有。但是,對於量子力學來說,真空卻一點都「不空」。量子力學認為,真空中雖然沒有任何的實粒子,卻存在著所謂的「虛粒子」。這些虛粒子以正反粒子的形式成對出現——出現一個正的虛粒子,就會同時出現一個反的虛粒子,然後它們又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湮滅。
  • 物理終極探秘:粒子是什麼?
    研究人員將經典場論量子化,對場作出限制使其只能以離散量進行振蕩。除光子外,狄拉克等人發現,該思想還可以外推到電子和其他所有粒子:根據量子場論,粒子是全空間量子場的激發。量子場論剝離了粒子的狀態(否定了「粒子」),把它描述為擾動場的微小能量(「粒子」是量子場能量漲落過程中的微小「勢能」)。
  • 溫度高低有極限嗎?溫度的實質是什麼?
    這個規律適用於距離海平面較近大氣層的對流層,因為越靠近地表的區域溫室氣體的密度越大,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吸收和保留了更多的熱量,並將熱量向四周輻射。 實際上地球大氣的溫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不僅僅是海拔。
  • 面試禁區:虛、空、大
    面試禁區:虛、空、大        優秀企業的面試官一定不是小白更不是傻子,有些話不點透或只是面試官的素養,其實求職者面試時實事求是的人給人的感覺是踏實是坦誠是可以信任,而那些只顧說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過往經歷只會讓面試官覺得求職者缺乏真才實學,缺乏相應崗位的能力及才能,而誇、空,
  • 大型對撞機為什麼只能給粒子提供有限的能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人類能量最高的加速器。這是一個環形加速器,周長達到了27千米,運行起來耗電功率可以達到200兆瓦,能夠讓兩束正反質子加速到70000億電子伏特後迎頭相撞。大型強子對撞機不論是消耗的能量還是給質子提供的能量,都已經足夠驚人,可是由於一些限制,加速器內粒子的能量比宇宙射線中一些粒子的能量還是有多個數量級的差距。這是由於很多因素限制造成的。如果把用來加速粒子的能量集中在幾百、幾十個粒子上,甚至兩個粒子上,那效果肯定是驚人的。
  • 深層解讀「上帝粒子」:萬物都有質量,但質量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場與粒子事實上,在量子力學裡,真空並不是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而是充滿了場與虛粒子的。其中,虛粒子是無質量、無法直接觀測到的粒子,但它會持續地隨機生成,或湮滅於空間的任意位置,產生可觀測效應,即量子效應(注意只要能夠直接觀測到粒子本身,就是實粒子,而不是虛粒子)。
  • 如何論證宇宙極限速度?用光速的真空速度能代表光速是最快的嗎?
    宇宙確實擁有極限速度,不然粒子無法凝聚就不會存在物質而失去宇宙的存在性。我們目前沒有發現比光速快的質量物質。光是質量最輕的物質,除非你有證據找到比光快的物質存在不然暫且相信光速是最快的宇宙速度。有幾種情況速度快過光速比如宇宙重力、地球重力,銀河系重力,太陽系重力,黑洞重力。
  • 讓傳銷在北海無處遁形
    傳銷帶來了虛高的房價和房租。湧入北海的外地傳銷人員,為了欺騙群眾,投資買房,使房價日益高漲。一些目光短淺之人只看到傳銷活動頻繁時,每月不菲的房租,可一旦打傳,房租就一落千丈。不少出租業主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顧大局,監管失控,成為滋生傳銷人員集聚的溫床。    傳銷還會毀了北海子孫後代的名聲。
  • 什麼是真空?有沒有絕對的真空?
    真空概念的由來按人們常規思維,「空」就是一無所有,所以,古代人們把除了陸地、海洋以外的藍天叫做「天空」。佛門講的是玄學,相信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對「空」很感興趣,就連唐僧給他的千年猢猻弟子也起名為「悟空」。後來,人們覺得奇怪:為什麼天空會出現颳風、打雷、下雨?
  • 光通信 | 牢牢抓住這幾個雷射光學原理!
    1、增益介質:        雷射的產生必須選擇合適的工作物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在這種介質中可以實現粒子數反轉,以製造獲得雷射的必要條件。顯然亞穩態能級的存在,對實現粒子數反轉世非常有利的。現有工作介質近千種,可產生的雷射波長包括從真空紫外到遠紅外,非常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