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其實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各種粒子-反粒子對,這些虛粒子影響著光速的傳播。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Sud)的物理學家Marcel Urban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真空中充滿了起伏不定的「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s)。這種內在性質或決定了光速並不是真正的常數,而是有一定波動。
與此同時,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物理學家Gerd Leuchs 和Luis L. Sánchez-Soto在一項研究中也指出,物理學中所謂的常數,如光速和自由真空其實是大量基本粒子漲落的宏觀反映。
「真空」是物理學中最富有迷惑性的概念之一。當在量子水平上觀察時,真空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接連不斷產生和消失的基本粒子對,如電子-正電子對或夸克-反夸克對。這些真空中隨機產生的粒子其實也是真實的,但是它們的壽命非常短。在Marcel Urban及其同事的研究當中,他們第一次建立起了描述真空磁性和極化性質的量子理論,即真空的「磁導率」和「介電常數」,這兩個參數決定了光速,它們與真空中單位體積中的虛粒子數量相關。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光速並不像傳統物理學中認為的那樣是固定的常數。
光子傳播時間的漲落估計值在每平方米5*10^-17秒,這是可以藉助於最新超快雷射進行實際檢驗的。另一方面,Leuchs 和Sanchez-Soto把真空中的「帶電虛粒子」描述為由於真空極化而產生的電偶極子。
若這兩個物理學家小組的研究正確,那麼光速就反映了真空中帶電虛粒子的密度。(編譯:雙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