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8月30日電(趙小燕 王慶楷)「如果中國的農村發展不起來,中國經濟肯定起不來,每次中國的進步都是農村的進步,每次中國人的進步都是農民的進步。」30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現身正在山東省惠民縣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淘寶村峰會論壇時感懷,每次看到「淘寶村」三個字,都莫名感動,我都是莫名的感動,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村是以淘寶命名,而是因為這麼多年來,阿里巴巴堅持自己的初衷,跟年輕人、跟小企業、跟農民一起創業,因為我們相信只有能夠幫助小企業、年輕人和農民創業,並且讓他們成功,阿里才會成功。
圖為十年間,淘寶村數量增長圖。供圖
今年正是淘寶村十周年。
今天發布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以下簡稱《報告》)以「數字經濟促進鄉村振興之路」概括過去十年:中國淘寶村數量從3個增加到4310個,淘寶鎮數量達到1118個,覆蓋2.5億人口。
過去一年,全國淘寶村和淘寶鎮網店年銷售額合計超過7000億元,在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中佔比接近50%,帶動就業機會超過683萬個。
據了解,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將助力貧困地區打造出更多的淘寶村、淘寶鎮,同時以淘寶村為落腳點,發揮阿里經濟體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數位化轉型。
從「長出」淘寶村到「複製」淘寶村
在脫貧攻堅戰大背景下,淘寶村的脫貧成效與價值日益凸顯。《報告》顯示,2019年,省級貧困縣的淘寶村數量超過800個;63個淘寶村位於國家級貧困縣,年交易額接近20億元。
貧困地區電商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了農產品和工業品上行。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8年,832個國家級貧困縣電商市場規模達867.6億元。其中,阿里巴巴平臺的網絡銷售額超過630億元,相當於承擔了72.6%的電商脫貧任務。
圖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現場。供圖
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擁有4個淘寶鎮、21個淘寶村——這個數字超過絕大多數沿海發達縣域。21個淘寶村年交易額超過10億元,支撐平鄉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車製造基地。截至2018年9月,全縣1320個貧困戶、4600名貧困人口實現精準穩定脫貧。2018年10月,平鄉宣布摘帽。
菏澤下屬的曹縣,擁有175萬人口,曾是工業基礎薄弱、貧困人口數量全省第一的農業縣,如今依靠124個淘寶村,成為全國最大的演出服飾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木製品跨境電商基地。遠近聞名的「棺材小鎮」莊寨鎮,幾乎壟斷了日本人的「往生生意」。
從地域分布來看,2019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淘寶村達到150個,淘寶鎮超過200個。這反映出,中西部地區的電商發展以鎮、鄉為中心,輻射、帶動各村。
河南省堪稱中西部「逆襲」表率,淘寶村數量達到75個。這得益於「政府+服務商」、主動「複製」淘寶村的新模式。
在洛陽孟津平樂鎮平樂村,經淘寶大學培訓後的餘姍姍,作為服務商,與政府合作,依託阿里巴巴的支持,從簡單的縣域人才培訓轉向孵化電商產業、打造淘寶村。截至2019年,餘姍姍團隊已在全國實踐了29個淘寶村。
從孵化鄉村產業到升級縣域產業
淘寶村連片生長,以縣域為單位形成集群,將發跡於鄉村的產業,連接成一個個縣域產業帶。
《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淘寶村集群達到95個,集中了全國76%的淘寶村。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山東曹縣的演出服、江蘇睢寧的家具……電商年銷售額達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
在江蘇睢寧,僅沙集鎮,截至2018年底,網絡零售額就突破100億元,網店1.63萬家,支撐家具產業的配套服務蓬勃發展:鎮上物流快遞公司138家,攝影企業30家,原材料供應商73家,床墊加工廠67家……
「沙集模式」締造了零產業基礎上,通過「網際網路+」無中生有,打造淘寶村和縣域產業的發展模式——懷揣致富夢想的東風村「三劍客」,做拼裝家具在淘寶上賣,村民紛紛仿效,家具產業從無到有,逐步形成產業帶並向周圍擴散。
「一個村改變一個縣」。2009年,東風村成為中國第一批淘寶村,此後,沙集鎮成為第一批淘寶鎮,睢寧縣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所有鎮均有淘寶村的縣域。
「沙集模式」之所以被視作典範,更在於當面臨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等瓶頸時,順利實現轉型。沙集家具產業,已從「前店後村」的家庭作坊,搬進電商家具產業園,並升級為國家級產業園。
在這個過程中,電商企業將觸角轉向產業端。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依託經濟體力量,從交易、物流、金融等方面為淘寶村創業者賦能,幫助廣大縣域打造「淘農場」、「淘工廠」。
「以淘寶村集群為基點的新工業化體系將出現」,《報告》得出了這樣的趨勢判斷。
從商業創新到社會創新
淘寶村十年的意義,還超出了經濟價值層面: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服務業,促使縣域經濟換道超車,農民變成「新農商」,鄉村與城鎮融合一體。眼下,沙集鎮就有個特殊的身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單位。
高紅冰做了一番對比:小崗村模式走的是「農業-工業-商業」的路徑,而淘寶村模式則是由電商零售帶動的「商業-工業-農業」路徑。
在貴州考察時,時任世行行長金墉就曾表示過驚訝:「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貧窮地區,不是先發展輕工業和重工業,而是直接發展網際網路數字經濟。
變革還在繼續。從「網際網路+農村」的新型城鎮化探索,到直播興起的「實時城鎮化」,彌補城鄉二元格局下的信息、思維鴻溝的速度超乎尋常。
2019年,淘寶啟動「村播」計劃,助力打造農村「網紅」主播。僅三個月時間,村播項目就覆蓋了全國270個縣,開了近5萬場直播,超過2億人次觀看。直播帶貨成為玉石行業標配,並催生了雲南瑞麗勐卯鎮等多個淘寶鎮。
淘寶村的興起,改變的不僅僅是村莊的經濟面貌,更是一場農業生產方式、農村生活方式、農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革。
2012年,在深圳、廣州闖蕩近10年的陳耿樂,返回家鄉廣東普寧,成為返鄉電商創業第一人。短短幾年,陳耿樂不僅開上寶馬買了房,還帶動了不少外出務工青年回到家鄉。
一年之內,這個南方縣城誕生了14個淘寶村,長春路西山湖村段差不多新開了300家網批店和布行,活躍著上千名電商創業青年。
在一部紀錄片裡,一位日本老者對李如啟、李子震父子倆九十度鞠躬:「感謝(你們)讓我的靈魂得到安息!」
李氏父子來自山東曹縣,為日本老者製作了棺槨。「一村只從事一業」的曹縣,生產了日本90%的棺木,美國80%的木質國旗。
李子震大學學了日語,畢業後選擇回歸家鄉,每天在阿里國際站與日本客戶和美國商家用外文交流。
人口回遷,人才回流,成為曹縣最顯著的新趨勢之一。過去,曹縣曾是山東省人力資源輸出大縣,說白了,家鄉窮。
「以前擔心畢業即失業,現在是畢業即繼承家族志業。不離開家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李子震說,「家鄉越來越國際化了,何愁大事不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