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丨魏延安:網際網路時代的鄉村工業復興 淘寶村模式與案例研究

2020-12-16 西部網

文 / 魏延安

淘寶村是近十年重要的電商現象,既是農村電商的新興領域,也是農村信息化的前沿陣地,深入地研究分析淘寶村的形成機理,總結其發育規律,發現其存在問題並提出合理建議,對於淘寶村本身的發展是有意義的,對農村電商的發展也是有意義的,而對於依託網際網路加快鄉村振興同樣是有意義的。2015年,我們承擔了活水計劃「涉農電商研究——淘寶村模式與案例研究」課題,通過對淘寶村的實地調研和相關案例分析,進行了一些系統化的梳理,形成了關於淘寶村的一些基本認識。以下為主要研究結論。

從2009年首次發現淘寶村至今,淘寶村已經由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各方說法不盡相同。我個人傾向於將其形容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鄉村工業復興。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曾讓中國農村掀起了工業化浪潮,也被譽為中國農民的偉大發明。30年後,中國農民藉助網際網路,在鄉村再次掀起工商業復興浪潮。仔細觀察淘寶村,非常重要的共性特點是——身在農村不姓「農」,兩頭在外。身在農村不姓「農」,即主要還是做服裝鞋帽等輕工業產品,農產品有,但還不多;兩頭在外,即生產加工原料在外,銷售市場在外。

淘寶村何以在網購時代脫穎而出?

總體看,便捷的網際網路體系、低成本的創業優勢和較為配套的電商生態,共同催生了淘寶村。其中,網際網路與電商生態是基礎,而低成本是關鍵。這一低成本的優勢表現在五個方面:

其一,村裡的人工成本低。吃住都在自己家裡,起步之初多為「父子兵」「夫妻店」「兄弟連」,沒有工作時間限制,再苦再累,心甘情願。

其二,村裡的資金成本低。啟動所需資金少,基本上都是親朋好友集資,有天然的信用基礎在裡面,一般也沒有沉重的利息負擔。

其三,村裡的土地成本低。往往前店後廠,屋前院後,簡單搭建,照樣生產出精美的各類「寶貝」;再要擴大的時候,村上劃出一片地來,擴張成本低。

其四,村裡的技術成本低。只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因為農村的熟人社會特徵,迅速普及,最終成為「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態勢,只是織網代替了點火,快遞替代了煙囪。

其五,村裡的信息成本低。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最終往往受傷的是農民,但鋪天蓋地的網際網路極大地彌補了農民的信息短板,更重要的是,還有帶頭人的信息探路,「羊群效應」在淘寶村表現得淋漓盡致。

由此,淘寶村網上競爭優勢盡顯,特別便宜實惠,恰恰符合「實惠淘寶」的定位。

淘寶村誕生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這句話應用在淘寶村的身上也大體合適。幾千個淘寶村的興起,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柳暗花明,一種是無中生有,但以前者為主要模式。

所謂柳暗花明,就是說這個村本身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因為某種契機,在網上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早期典型的代表是河北省青河縣的淘寶村,基本都幹著網上賣羊絨製品這同樣一件事,因為清河是羊絨之都,有這個基礎。類似的還有義烏周邊的淘寶村,以及大量的以服裝鞋帽為主業的淘寶村。

所謂無中生有,是這個村因為興起了電商,迅速催生新產業,將原來的產業替代。典型的代表就是江蘇省睢寧縣的東風村,原是收破爛的,後來在返鄉創業「三劍客」的帶領下開始網上賣仿製家具,不想再造出一個規模達幾十億的新產業來;類似的還有浙江省縉雲縣的北壺村,山溝裡的燒餅村變成了網上戶外用品專業村。

而對於「柳暗花明」型淘寶村,產生又可區分兩種情形:一種是批發改零售,一種是外貿轉內銷。前者藉助於淘寶網的平臺優勢,去除了繁雜的中間環節,與消費者面對面,對買賣雙方都有利;後者則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外貿出口不利的情況下,藉助電商平臺,轉移到國內市場。這也可以從側面解釋,為什麼廣東初期沒有一個淘寶村,後來卻大量出現。

作者在第四屆中國淘寶村大會上發言。

淘寶村成長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不管以什麼模式發育的淘寶村,共同特點有四個:

第一,帶頭人的示範引領。農民怕風險,又相信眼見為實,從眾心理強。正因為如此,幾乎每一個淘寶村的發展,差不多都有帶頭人的深深烙印。如果要羅列這些帶頭人名單的話,除過東風村有孫寒的「不務正業」,義烏的青巖劉村有劉文高的一路「煽動」,山東曹縣的丁樓村有周愛華等人的率先試水,浙江松陽的西山村因為有劉國平幫助父親網上銷售的大膽探索,山東博興的灣頭村有跑前跑後的「熱心腸」安寶忠,而縉雲縣北山村的戶外用品電商完全是呂振鴻帶出來的,等等。

第二,已有產業的基礎支撐。大部分的淘寶村是現有產業的網上轉移,比如沭陽的花木電商是有產業基礎的,而且是先有產業基礎,然後有順勢而上,電商再倒推產業規模擴大和轉型。

第三,青年返鄉激發活力。淘寶村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參與,沒有他們勢不可擋的激情探索,其成長是難以想像的。無論「父子兵」也好,「夫妻店」也好,「兄弟連」也好,「女人幫」也好,核心是年輕人。各個淘寶村的帶頭人,大部分是80後、90後,特別是90後,可謂功不可沒。

第四,相對成熟的生態體系。目前的淘寶村,總體還是江浙沿海省份為主,原因主要在於沿海省份成熟的產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配套、開放的思維模式、便利的交通區位等,為淘寶村在農村的破土生長提供了良好土壤。

淘寶村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與趨勢如何?

在共性問題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才瓶頸,開始是沒有人,做到一定程度是缺優秀的人。草根創業走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遭遇成長的「天花板」,而外來的人才又難以在一個鄉村落腳,人才瓶頸與日俱增。二是同質競爭,家家戶戶開店賣同樣的產品,價格下跌,利潤下降,創新產品和品牌化又非常難。三是空間狹窄,一旦成為淘寶村,路適應不了越來越多的車輛,家裡也堆不下越來越多的物料,配套的產業也沒有空間安放。

在趨勢上,也有三個方面特徵:一是從農民自發到行政推動。特別是2014年之後,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認識到淘寶村的重要性,開始牽頭做規劃,建配套園區,推動成立行業協會,出臺優惠政策,加速人才培養等。二是開始出村入鄉進城。村容納不下,就在村莊周邊形成產業集中地,形成「攤大餅」效應;或者在鄉鎮聚集,形成產業園區;甚至上向縣域轉移或聚集,以利商務往來。三是農民網店開始分化協作。一些農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退出網店經營,而去從事電商配套產業。

淘寶村發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因勢利導,調整階段目標。淘寶村在萌芽期的,就像初生嬰兒,最需要的是襁褓和奶瓶,希望不要生病,快快長大。當淘寶村發展到幾百人上千人參與的時候,就像孩子長大了,要上大學,要工作,要房要車,需要更大的空間和支持。

第二,完善生態,提升發展水平。水積之不厚,則負舟亦無力。強大的電商服務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政策體系和活躍的創新體系,淘寶村轉型升級需要做的太多。

第三,突出人才,作為產業核心。淘寶村的興衰在於人。當一個淘寶村的帶頭人停滯了,這個淘寶村也會停滯。需要更多的精力培養大量的農村「淘寶」人,扶持他們走得更遠更強。這個培養不是培訓那麼簡單,而是以培訓為切入,伴隨成長的各個環節,持續提供服務支持。

第四,加強研發,推動產業升級。淘寶村不等於地攤貨、便宜貨,不能老貼上這樣的標籤。淘寶村要像當年的溫州皮鞋和廣東製造一樣,走向品牌引領的品質發展階段。

第五,提升認識,強化政府作為。淘寶村的出現,主要是在市場經濟規律主導下由草根創業者推動的,政府的作用主要在於營造「漁場」,讓淘寶村的創業者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其要義在於做好供給側改革,順勢而為,做好服務,切忌預設,切忌「人造」。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數字鄉村時代的到來,未來的淘寶村將不僅是網際網路上的鄉村工商業復興,還會是網際網路上的農耕文明復興,淘寶村會在不斷湧現中「農味」更足。

【調研手記】

蘇北睢寧的東風村是全國知名的淘寶村,一年僅家具在網上銷售就有幾十個億。其鄉村電商產業振興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6年,被稱為「三劍客」的孫寒等青年開啟了這個傳統村落的網際網路之旅,隨後的電商暴發讓人始料不及,一個髒亂的廢舊品收購村迅速成為蘇北耀眼的電商新村。到今天,不僅是村上的人在從事電商,而且吸引了大量外來的打工者。電商產業的興起,也確實帶來了一業興、百業旺的效果,村上的相關配套產業也轟轟烈烈發展起來了。但讓人遺憾的是,「三劍客」等年輕人創業在村上,生活卻在城裡,玩起了「雙城計」,他們的家人特別是孩子住在了城裡,享受更好的教育、醫療和生活基礎設施。對一個村莊來說,他們能幹得起產業,卻很難趕得上城裡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公共服務水平,農村的人還是留不住。

淘寶村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電商問題了,從生產到生活,從經濟到社會,從「硬體」到「軟體」,成長的煩惱與日俱增。狹小的村莊難以容納更大的產業發展,於是在村莊周圍出現了園區,也有的把公司搬到了城裡。村莊及周邊的道路、通信、水電等基礎設施,面臨全面升級。更重要的是,當產業發展起來後,農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會更加迫切,人居環境、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政府服務等,需要全面升級。

所以,對於當前已經有產業規模的淘寶村而言,產業固然要繼續升級,但鄉村全面振興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需要一句一句落實。但如同功夫在詩外,淘寶村的問題本質上卻在城裡,要看城裡的資源能不能更多下沉,城裡的公共服務能不能更快延伸,農村群眾的關注能不能得到更多關注和解決。這已經不是淘寶村自己的問題,而是當地黨委政府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了,淘寶村由此就由農村電商問題轉向了數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

(作者系三農學者、農村電商專家、陝西省委理論講師團專家學者)

編輯:李為涵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從江村到淘寶村——鄉村中國與網際網路
    北京︱從江村到淘寶村——鄉村中國與網際網路時間:6月7日(周日)19:00-21:00地點:朝陽區花家地街中環南路1號尚8文創園(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嘉賓:邱澤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亮(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許知遠(單向空間創始人)        本次講座邀請兩位嘉賓與許知遠對談網際網路對鄉村的改變。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十大模式」不僅涵蓋了平原、山區、海島等創建模式,還提煉了能人帶動、產村融合、鄉村治理、數字經濟等帶動模式。本報對「鄉村振興十大模式」中的部分案例予以節選刊登,以饗讀者。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首任院長張士誼丨HZS匯張思合伙人、金盤獎年度傑出人物、哈佛大學設計碩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核心委員康養·文旅項目操盤實踐及國內外知名案例/品牌核心體系構建解讀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陳延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 鄉村凋敝? 十三種模式探路鄉村「新治理」
    專家推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黨校教授盤世貴    廣西河池、湖北大冶探索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全面覆蓋,在行政村以下的各村屯、各村莊、各村民小組等設立理事會,搭建起更為細密的組織架構和更精準的工作模式。
  • 僅佔行政村1%的淘寶村為何值得關注?南大教授出了這部新著
    這就是說我們研究淘寶村的意義,為未來能夠存活下來的鄉村去找到更好的出路,去找到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道路。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研究去告訴很多地方政府、規劃師,淘寶村產生的產生模式、未來發展的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讓他們在致力於地區發展和脫貧攻堅的時候,能夠找到一些規律或機制。澎湃新聞:歷時5年考察,您認為我國新鄉村發生的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 中國淘寶村十年:從「電商興村」到「數智強縣」
    供圖今年正是淘寶村十周年。今天發布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以下簡稱《報告》)以「數字經濟促進鄉村振興之路」概括過去十年:中國淘寶村數量從3個增加到4310個,淘寶鎮數量達到1118個,覆蓋2.5億人口。
  • 鄉村日益凋敝怎麼辦?半月談提煉出鄉村「新治理」十三種模式
    編者按 昨天,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推送了一篇題目為《空心化、黑惡化、信訪化......這五大短板阻礙鄉村振興!》的文章,指出鄉村治理存在五大短板,傳統治理理念、方式失效,治理能力已不適應現代化國家的要求。
  •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再獲金融支持大禮包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是文化和旅遊部按照《「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的鄉村名單,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負責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遴選工作。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於2019年7月公布。
  • 鄉村振興清風隨行 新時代清廉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現代化研討會舉行
    研討會現場。內容涉及基層政治生態評價體系建設研究、村務監督的創新機制研究、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落實機制研究、村級「三資」監管體系建設研究、信息技術在清廉鄉村建設中的有效應用研究等方面。浙江共產黨員雜誌記者 陸偉 攝研討會上,中央紀委研究室原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李雪勤、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祖輝作主旨演講。研討會上,來自5個省份的5名獲獎代表介紹經驗做法,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的專家學者對各地「鄉村清廉建設」的探索實踐給予高度評價,並為新時代「清廉鄉村建設」續寫新篇章開出良方。
  • 賦能鄉村振興 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河北肅寧舉辦
    原標題:賦能鄉村振興 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河北肅寧舉辦   8月30日,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 【電商/網際網路專題培訓】——破解企業轉型
    聚達信電商公司創始人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講師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培訓學院講師出版著作:《傳統企業電商之道》《電商時代傳統企業O2O之道》《天貓這樣開才賺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商戰略與O2O模式》網際網路+創新實戰專家曾任阿里巴巴、騰訊實戰型高級經理人
  • 杜春宇丨土地改革契機下的鄉村設計模式探索
    2018年胡春華副總理在袁家軍省長陪同下帶領全國三百多位省市領導考察大竹園村探索浙江鄉村設計模式大竹園村為鄉村旅遊產業書寫新範本大竹園村坐落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源地浙江安吉,作為2016年省級農房試點項目,其肩負著尊重與復興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使命。
  • 工業4.0 產學研專家縱論工業網際網路
    2015年3月3 日,值兩會召開之際,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舉辦的第三次工業網際網路沙龍在北京交通大學知行大廈七層舉行。工業網際網路沙龍旨在通過一系列活動,確立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內涵、外延、核心內容以及指標體系。通過邀請業內專家及有實戰經驗的工業信息化專業人士分享經驗,工業網際網路沙龍致力於幫助企業確立工業網際網路路線圖,通過樹立樣板項目,讓企業體會到工業網際網路的價值。
  •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背景下產業發展的10個模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丨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以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推動企業...
    數位化的魔力在於能讓工業全方位搭上摩爾定律的快車,讓算力普及到每一個角落,從而進入一個新的加速時代和增長範式。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大大降低了融合應用的成本和複雜度,使工業的全面數位化成為可能,通過聯接和在線產生數據,進而實現網絡協同、數據智能,為工業帶來質的飛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戰略新型基礎設施,作為數位化時代工業的底層操作平臺,是融合和生態的關鍵所在。
  • 一把手訪談丨安樂鎮:鄉村振興 裡坊復興 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一把手訪談丨安樂鎮:鄉村振興 裡坊復興 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2020-05-3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案例分享,深化合作!2020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
    案例分享,深化合作!2020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開幕大眾日報記者 肖芳2020-09-20 09:43:3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20日上午9點,2020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德國鄉村,為何是中國鄉村振興的標杆?
    +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健康中國2030」「鄉村振興」雙重戰略下,康養·文旅小鎮土地政策、實操解讀與康復醫療發展李兵弟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專業委員會會長、多次參與中央1號文件起草勵建安(擬)丨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
  • 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路線與發展趨勢研究
    本文從技術和產業雙重角度,梳理國內外各類型企業向工業網際網路轉型的幾種發展模式,分析其中的優劣,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提供技術路線方面的建議。1 工業網際網路技術體系與發展路線首先,工業網際網路是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是新型工業生態,是新型應用模式。
  • 電子商務與淘寶村:農村經濟、基層治理與公共事務空間
    除了這些變革性變化,Geng Lin等人(2016)和房冠辛(2016)分別在兩項研究中提出,在兩個較早發展的淘寶村中,依然保留著一些農村文化習俗,比如說傳統節慶和緊密的社會紐帶。他們並不完全贊同現有的城市化模式。這種模式低估了被視為「前現代」的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價值。
  • 【模式研究】鄉村產業如何發展?先來學習10個經典模式吧!
    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處於基礎位置,一頭連著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動力後勁。本文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