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清朝「大」才子,他在奏摺上批了四個字,誰也不知道啥意思

2020-12-15 歷史店

乾隆皇帝批改奏摺的時候,力求簡單明了,說句更通俗的話就是不墨跡。有一次他在奏摺上批上了四個字,可是這四個並不複雜的字,竟一下子將滿朝的文武給難住了。最後,上奏摺的軍機章京,請教了乾隆皇帝的老師朱軾,才搞明白這四個字的重要含意。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您想要知道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您想知道這件事情的經過,那就讓萬能的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乾隆是個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大」才子,小編之所以在大字上加了引號,道理簡單不複雜,因為乾隆皇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不僅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個書法家,他還是一個精通漢、滿、蒙、藏和維族五種語言的語言學家,可是在清朝的時候,論文學他比不過紀曉嵐,論精通外語他比不過和珅,論書法他比不過劉墉,甚至用這句話來形容乾隆:幹啥啥都中,幹啥啥都松——一點都不過分。

但為何談文學,比書法,論書法都繞不過這位風流皇帝?因為他的文學「產量太大」。我們都知道這樣一首詩:

這一年,乾隆冬天去西湖遊玩,正趕上下雪,他張口吟誦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幼兒園兒歌一樣的詩詞,可以說爛到了下水道,不僅他接不下去了,群臣都不知道怎麼往下接)……還是大詩人沈德潛(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給接了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算是給了乾隆一個臺階下,並圓了場子。

我們都知道一個團隊定理:薰衣草這種花草醜得不能再醜,可是普羅旺斯種植了幾千,幾萬畝的薰衣草,我們忽略了單株薰衣草,而是看成片的薰衣草,那壯觀的藍色花海,簡直就是「美爆了,帥呆了,酷斃了」——而乾隆的詩詞就達到了這個效果,別看寫的爛,可是論數量,老子泱泱大國,詩歌的海洋,絕對是天下真正的第一。

小編學祥林嫂叨咕了半天,相信有心的讀者已經看出小編的意思來了——人生做事,出名成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幹的精(有質):爭當天下第一,比如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第二種就是幹的多(有量),用數量嚇死人,比如:乾隆。而又有質又有量的天才,幾百年才會出行一個半個,可以忽略不計。

下面進入正題:

乾隆在文學上的造詣不低,故此,他批閱奏摺,都是力圖用最少的字,表達最豐富的意思,用句成語來說就是言簡意賅的意思:

有一次軍機章京趙翼給乾隆皇帝轉上來一篇來自雲南的奏摺,雲南鬧匪亂,雲南的府臺大人請求朝廷能夠發兵,幫助雲南的府兵進行清繳,乾隆看罷奏摺,直接批了四個字「埋根首進」。

趙翼看罷當時愣住了,「埋根首進」是啥意思?是發兵還是不發兵,問皇帝,純屬是找倒黴,沒準會挨一頓「暴尅」,甚至失寵丟職。可是不問皇帝,一旦耽誤軍情,輕者丟官,重則丟腦袋。

趙翼搞不明白,軍機處的幾位大臣也是不懂,他只好去問朝中的大臣,可是這些大臣們也是不曉得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最後趙翼找到了紀曉嵐,可是紀曉嵐也是搞不明白,不過他給趙翼指出了一條明路:可以去問乾隆皇帝的老師朱軾。

朱軾是乾隆的授業老師,他確實是明白這四個字的含義,這四個字是出自古代的一本人物傳,意思是穩紮穩打,決定用兵的意思。

在事關國家安危,軍機大事的奏摺上,批上了誰也看不明白的聖諭,乾隆你這樣幹,你老爹知道嗎?

趙翼抹去額頭上的冷汗,急忙派人布置去了……

相關焦點

  • 和珅是一個堪比紀曉嵐的大才子?四個細節為我們還原歷史真相
    和珅能夠獨得乾隆恩寵,權傾天下幾十年,憑的除了過人的智慧,百變的手段,還於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凡的才華,甚至有人說和珅是一個堪比紀曉嵐的大才子。那麼真的如此嗎,和珅的才華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和珅確實可以說是一個才子,我們從四個細節可以看出來。
  • 乾隆想得到新瓷器,唐英在《易經》上看到四個字,竟制出「神」瓶
    一件物品不修改十次二十次,絕對過不了關。乾隆完全繼承了父親的挑剔基因,乾隆對瓷器的挑剔程度,我們只能用「有過之而無不及」來形容。乾隆繼位後,御窯廠燒制的瓷器,讓他非常不滿意。工匠沒有創新精神,瓷器種類單一,讓人看著心中就升起無窮的乏味。於是,乾隆下旨整改御窯廠,命清朝瓷器界的「一把手」唐英去任職。
  • 泰山上這兩個字,誰都說不清啥意思,郭沫若寫下二字一錘定音!
    之後詩仙李白 也曾登上黃鶴樓,他剛想作詩卻抬頭看見了崔顥的這首千古名篇《登黃鶴樓》,於是便止筆了。可見,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在名勝古蹟作詩題字的習慣。這可不像現在我們在外遊玩時所刻的「xx到此一遊」,這是兩個概念的事。在五嶽之首的泰山上,有一個摩崖石刻,上面只寫著兩個字「蟲二」。
  • 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乾隆皇帝這樣度過一天
    那裡留下了他青少年時代的日用舊物。更重要的是,寶親王與富察氏結婚後,也是住在重華宮裡,度過了一段恩愛甜蜜的日子。1748年,富察氏不幸去世,乾隆皇帝傷心欲絕,將重華宮按照從前自己與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間原貌進行布置。他經常來到重華宮,懷念美好的時光。這天,乾隆皇帝在重華宮舉行茶宴,對詩聯句,長達2個小時之久。
  • 乾隆:如今你靠什麼維持生活?大臣:擺地攤!乾隆賜他6個大字
    清朝雖然也沿用了科舉制度,卻沒有以前朝代那般公平,形勢沒有改變,本質上卻變了味,漢臣能夠得到重用,官居總督者寥寥無幾,多數重要官職皆被滿人所佔據。有位大臣就此事寫了一份奏摺,向乾隆皇帝反映,因此被免官,淪落到擺地攤為生的地步。此人名叫杭世駿,清代浙江杭州才子,二十出頭考中舉人,按照當時的規定,已具備做官的資格。
  • 雍正批註奏摺時都寫啥?"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堪稱段子界鼻祖
    "知道了。一切總仗不得。大丈夫漢,自己掙出來的,方是真體面,勉之。"這是年羹堯的妹妹被封為貴妃之後,年羹堯遞給雍正皇帝的奏摺上的批語,男子漢大丈夫,靠不得別人,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是貨真價實的。
  • 清朝才子考場改字體痛失狀元(圖)
    然而,就是這位領風騷於天下的大才子,一生都擺脫不了深深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來自於乾隆二十六年的一場考試…………  本版撰文/劉黎平  苦衷  軍機處成為進士考生們的災星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北京城舉行殿試,當時已經在軍機處上班的趙翼已經進入進士的行列
  • 乾隆出對聯羞辱才子:獨眼豈可登金榜,他巧答下聯後喜獲探花郎
    乾隆年間有個進士叫劉鳳誥,他先後擔任過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四部侍郎,可以稱之為清朝的全才。劉鳳誥從小天賦過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被稱之為神童。然而,一次劉鳳誥與同鄉小夥伴比試射箭,結果被箭射瞎眼睛。好在劉鳳誥並沒有被巨大打擊摧毀,而是更加勵志,加緊學習詩詞書畫,用文採武裝自己。
  • 乾隆皇帝一天都是怎麼度過?早晨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
    就在乾隆皇帝在重華宮懷舊、寫詩之際,當天的奏摺已經送到了養心殿勤政親賢殿。勤政親賢殿位於正大光明殿東面,是皇帝批閱奏章的辦公場所。10點鐘,乾隆皇帝來到勤政親賢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們知道,明朝中後期,皇帝當得比較灑脫,內閣為他「票擬」,太監為他「批紅」,他幾乎無事可幹。
  • 難怪皇帝一不高興就想打大臣,他們天天加班看的都是些什麼奏摺
    我們一般都提倡「早睡早起」、「養成睡眠好習慣」、「規律睡眠」、「每天睡夠八個小時」,但是皇帝這作息,換成一個習慣晚睡的現代人可能都受不了。雖然古人睡得都早,但是不代表皇帝能早點睡。天黑了,皇帝吃完飯想睡覺了,一眼就瞅見桌子上那堆奏摺了。看不見沒關係,旁邊太監是幹嘛的,得提醒啊。雖說皇帝才是太監的主子,但是這個太監要是什麼都哄著皇帝,教唆著皇帝不批奏摺,那他的生命也就走到頭了。
  • 皇榜揭曉,乾隆問狀元:祖上是誰?狀元說了七個字,乾隆讚不絕口
    提起秦檜,中國人都知道他是陷害嶽飛的奸賊,宋朝時秦檜給嶽飛定了個「莫須有」的罪名,並將嶽飛殘忍殺害,最後嶽飛成了民族英雄流芳百世,秦檜卻成了千古罪人,為了懲罰他還讓他的塑像跪在嶽飛墓前認罪,秦家後人覺得,祖先已經跪了上千年了,也該站起來了,嶽家後人氣憤的說,你站起來試試。
  • 乾隆吃西瓜隨口出一上聯,紀曉嵐聽後直接下跪:此聯天下無人能對
    但是你知道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是誰嗎?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總共寫過42000多首詩,為古今詩詞量之最。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享年89歲,但是從他成年開始算起,乾隆平均每天都要寫一兩首詩。要知道,乾隆可是當了60年皇上,每天都要批奏摺。在忙於公務之外,乾隆還得每天抽出時間來寫詩,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乾隆對寫詩的熱愛。
  • 趙匡胤的後裔在清朝考上狀元,乾隆他降為探花,冤不冤?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是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的佳作。趙翼,清朝乾隆和嘉慶時期著名文學家、詩人和史學家。眾所周知,乾隆在位期間是清代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一時有紀曉嵐、袁枚、姚鼐、鄭板橋等眾多文人墨客,各領風騷。而趙翼被譽為清代的白居易,詩詞造詣很高。
  • 和珅書法真跡被故宮收藏,模仿乾隆筆跡,可以假亂真!
    也許是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實在很難想像真實歷史當中的和珅,卻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大才子。和珅初時為官清廉,但隨著權力的提升,私慾也日益增加,由於不斷的賄賂案件,和珅利慾薰心,野心膨脹,一步步擴大自己的權勢,最終落得千古貪官的典型。但細刨歷史,和珅也是一個可圈可點的精英。少年時和珅因貧困起家,後來走上仕途之路,潛心學習。
  • 乾隆:我爸天縱英明,但有件事仍不敢怠慢,我沒他聰明,怎麼辦?
    讀清朝《乾隆實錄》,發現乾隆替他爸吹了個大牛。不過這牛皮並沒有吹上天,而是穩穩地吊在半空,立了面大旗。聖旨裡這樣寫道:諭曰:帝王御宇,必周知庶務,洞悉民依,方能措置鹹宜,敷施悉協,是以明目達聰,廣諮博採,俾上無不知之隱,下無不達之情,乃治平天下之要道也。
  • 清朝大臣想給父親討諡號,乾隆為何勃然大怒,還要將他置於死地?
    結果沒想到等了一兩天皇帝沒有說召見他的意思,尹嘉銓有點坐不住了,臉上掛不住了,感覺皇帝是忘了我嗎?怎麼辦?怎麼樣能提醒皇帝想起我這個人,召見我一下呢?思來想去尹嘉銓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寫了兩份奏摺,奏摺的內容是幫他老爸尹會一要點名聲。
  • 研究清朝奏摺的「洋人」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教起了中文
    還在德國的時候,他就教過中國歷史、中國哲學和文言文,還是一名清朝奏摺的研究專家,是一名「中國通」。擅長文言文、研究清朝奏摺Thomas和中國的情緣始於1993年。那年,他被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蒂賓根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Tübingen)錄取,開始了長達8年的本碩連讀。
  • 真跡欣賞:劉墉、紀曉嵐、和珅、乾隆,誰的書法驚豔了你?
    開篇一個知識點:史上寫詩最多的人是誰?答案是: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一生寫詩四萬多首,相當於《全唐詩》的總和,一個人就完爆了2200多位唐朝詩人。即便是他剛生下來不會說話就會寫詩,筆耕不輟寫到89歲駕崩,平均也要每天都寫詩一兩首。如此產量,著實驚人。
  • 杜月笙家門上寫四個大字,沒有文化的人,還真的不知道是啥意思
    杜月笙是上海知名大亨,他所居住的宅子,被稱為「杜公館」,既氣派又豪奢。不過有趣的是,杜公館宅門口上的四個大字卻另有深意,沒有文化的人,不知道文字的意思,而有文化的人看罷之後還不敢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杜公館門前所寫大字又會是什麼?
  • 李文杰 | 垂簾聽政、訓政、歸政與晚清的奏摺處理
    夫差擬稿尚平和,麻翁另作,諸君大讚,(「是誠何心,尤不可行」等語,原底無之。)遂繕真遞上。良久未發下(他事皆發下),並原件亦留。另叫起,耳君怒形於色。上去見面,約二刻許下來(聞見面語頗負氣)。仍未發下,雲「留著明日再說」。十二日上去,未叫起,發下早事等件。心臺等不開視(決意擱車),雲「不定是誰來看」。日將中,上不得已,將折及擬旨發下照抄,始照常辦事,言笑如初。如二四者,可謂渾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