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冬筍炒白菜,不借他味,滿漢筵席真不如也

2020-12-23 私享藝術

白石老人作畫

冬日裡的家常菜——大白菜,以平常味滿足我們的平常心。

都說北京人愛吃白菜,一個冬天吃的白菜有北海的白塔那麼高。汪曾祺先生在《胡同文化》中寫道: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可見老北京對於白菜的熱愛。

齊白石 白菜蘑菇 (《花卉冊頁》八開之一) 冊頁 紙本 墨筆

30cm×25.5cm 無年款

題款:借山吟館主者庨。

鈐印:白石翁(白文)

當年在北京的齊白石生活過得有點「摳門」,尤其是對於吃。他的吃總離不開一種尋常可見的蔬菜——白菜。白石老人愛吃白菜,也愛畫白菜,他筆下白菜飽滿水靈,葉葉攏抱,憨然可愛。

不知道是不是齊白石北漂後,受老北京文化的影響。在他眾多菜蔬類作品中,白菜是他心頭所愛。他甚至為白菜打抱不平,曾言:「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

齊白石 清香 託片 紙本 墨筆

32.5cm×28.5cm 無年款

題款:清香。借山吟館主者。

鈐印:木人(朱文) 白石翁(白文)

大白菜稍微切切,撒點鹽,或者加點醬油,對他來說,就是喝粥的「大菜」。有一次,他聽到門外有拉車叫賣白菜的,趕緊畫了一幅「白菜」,想拿過去交換。賣白菜的看到畫作後,心中大驚,然後拒絕了他。不知道後來某一天,那副「白菜」拍到的數字會不會讓那位賣白菜的後悔?

齊白石 白菜冬筍 託片 紙本 設色

136.5cm×33.5cm 無年款

在齊白石著名的畫作《白菜冬筍》中,他寫道:曾文正公云:鴨湯煮蘿蔔白菜,遠勝滿漢筵席二十四味。餘謂文正公此語猶有富貴氣,不若冬筍炒白菜,不借他味,滿漢筵席真不如也。

齊白石 白菜竹筍 託片 紙本 設色

40×30.5cm 無年款

不借他味,卻又自成一味。就像那看不見水的蝦,它卻好似遊在水中。無拘無束,才能活靈活現。

白菜是齊白石很早開發的題材之一,一直在畫,可以這麼說,齊白石畫白菜一直在畫他追求的「蔬筍氣」。在齊白石身強力壯的時候,這種氣息是通過物質化的再現達到的:白菜幫是白而半透明的,菜葉是綠綠松松的。根呢,是土色而須狀的。這幾乎是不用爭的客觀存在。當齊白石的心態和雙手不能準確再現客觀存在的時候,其實齊白石畫的就是心裡頭的白菜。白菜的基本元素還在,但元素之間的關係就不那麼明確和清晰了。

齊白石 清白人家 託片 紙本 墨筆

61cm×35cm 無年款

題款:清白人家。借山老人齊璜畫並篆此四字。

鈐印:白石翁(白文) 吾畫遍行天下蒙人偽造猶多(朱文)

齊白石 白菜雛雞圖

齊白石主張「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幅作品就是對他觀點的闡釋。齊白石喜歡吃大白菜也喜歡畫大白菜,白菜特別適合用寫意水墨來表現。濃淡乾濕,酣暢淋漓,畫著痛快,看著也痛快。此幅作品正是採用此大寫意之法來表現,畫中主體先以淡墨暈出整體效果,然後以濃墨破之,最後再用濃墨勾勒出脈絡。以墨色濃淡乾濕的變化來突出主體的層次,質感明顯。他曾說:「客見餘畫菜,謂曰:『用墨濃淡不一,何也?』餘曰:『此蒼生色。』」他把畫菜的濃淡墨色喻為大眾的「蒼生色」,意謂中國蒼生的窮苦,筆墨中飽含著百姓蒼生的情感。畫面下方兩隻雛雞與上部分恰成聚散、黑白、靜動、大小等審美關係的鮮明對照。兩隻小雞正在覓食,它們正好從白菜邊走過。雛雞描繪的惟妙惟肖,動態十足。瓢蟲以紅色點出,與其它主體形成紅與黑的強烈對比,起著畫龍點睛之妙用。

齊白石 白菜

齊白石 白菜草蟲

齊白石 白菜草菇

齊白石 白菜雛雞

齊白石 雛雞白菜

齊白石 蘿蔔白菜

齊白石 蘿蔔白菜

相關焦點

  • 齊白石畫了一幅畫去換白菜,菜販不僅不換,還揚言要揍他
    齊白石先生是現代繪畫史上的一座高峰,有人曾邀請多產畫家畢卡索訪問中國,畢卡索風趣地說:「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在齊白石的蔬果繪畫作品中,白菜、冬筍是齊白石的最愛。齊白石生於窮人世家,以白菜為菜中之王。他一生愛吃白菜。對白菜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畫白菜時,總是能抓住白菜大、白、翠綠的特點,畫出的白菜甚是鮮活。
  • 視覺盛宴:繪畫大師齊白石筆下的——白菜、蘿蔔、冬筍、香菇
    視覺盛宴:繪畫大師齊白石筆下的——白菜、蘿蔔、冬筍、香菇 白菜蘿蔔保平安
  • 粵菜泰鬥黃振華:廣式滿漢筵席、南越王宴皆出自他手
    半個多世紀的春秋,上百道創改的粵菜,他如數家珍,侃侃而談。這位國寶級烹飪大師曾研創並主理廣式滿漢全席、五朝宴和南越王宴,在傳統技藝基礎上糅合粵菜特色,將粵菜推向新的臺階。在他看來,創新,是粵菜永恆的主題。
  • 冬天,吃白菜吃菠菜不如它,上鍋炒一炒,營養極高,現在吃正當時
    現在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冬天除了熱門蔬菜白菜和菠菜,還有很多野生蔬菜,比方說有著野菜之王的薺菜,薺菜很多人只會包餃子,搭配冬筍一起吃,色香味俱全,營養價值超高,不懂吃太可惜。冬天,吃白菜吃菠菜不如它,上鍋炒一炒,營養極高,現在吃正當時。
  • 滿漢全席的108道菜 ,帶你認識滿漢全席!
    、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  炸海耳、澆田雞、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蔥、炸排骨  燴雞腸肚兒、燴南薺、鹽水肘花兒、拌瓤子、燉吊子、鍋燒豬蹄兒  燒鴛鴦、燒百合、燒蘋果、釀果藕、釀江米、炒螃蟹、氽大甲  什錦葛仙米、石魚、帶魚、黃花魚、油潑肉、醬潑肉  紅肉鍋子、白肉鍋子、菊花鍋子、野雞鍋子、元宵鍋子、雜麵鍋子、荸薺一品鍋子
  • 塔菜炒冬筍,這樣做的冬筍才清脆,家人都愛吃
    前幾天一直給大家介紹的是葷菜,今天我們來換個口味,做一道素菜——塔菜炒冬筍。塔菜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沒關係,力力給大家介紹一下,塔菜又名菊花菜,在南方稱塔菜,北方叫菊花菜,是一種菊科的植物,口感鮮嫩,在貴州、江蘇、湖南等地有野生的,野生的就不用考慮了,野生的屬於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呢我們國家南北方都有栽培的,但是肯定不像像青菜、白菜這樣普及,塔菜還有種濃鬱的菊花芳香,風味獨特。
  • 大叔的元旦菜:韭黃冬筍炒年糕,味道鹹鮮,年糕軟糯,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元旦菜:韭黃冬筍肉絲炒年糕,味道鹹鮮,年糕軟糯,家人愛吃!這次大叔做的韭黃冬筍肉絲炒年糕,已經很多年沒吃了,它是逢年過節的又一道美味,你可把它列入熱炒,也可把它列入點心,都沒有問題。當菜除了多幾塊年糕,其它的也真可算一盤菜,鮮美無比,當點心也無可厚非,年糕就是點心,像排骨年糕,毛蟹炒年糕,應歸哪類呢?
  • 炒冬筍不要直接下鍋炒,好吃的冬筍多這步,喜歡吃筍的不要錯過
    冬筍是一種美味食材,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冬筍含有較多草酸,與鈣結合會形成草酸鈣,所以煮的時候要加一步去掉草酸。今天做一道冬筍炒三層肉主料:冬筍一個三層肉半斤輔料:青蒜一顆紅辣椒一個做法:1.冬筍去皮洗乾淨切片,青蒜洗乾淨切段,辣椒切小段
  • 饕餮中國︱清宮御膳中真的有「滿漢全席」嗎
    坊間傳言簡樸到極點的道光皇帝其實一點也不委屈自己的胃,鴉片戰爭之後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初六日晚膳,道光皇帝就享用了:燕窩八仙鍋子一品、三鮮蘇燴鍋子一品;大碗二品:燕窩如意卷肥雞、萬年青壽字酒肉;中碗四品:海參萬字鴨羹、鹿筋酒燉羊肉、鴨子火薰白菜、八寶清燉肘子;懷碗二品:三鮮丸子、口蘑雞片;小賣四品:雞絲魚翅、炒木樨肉、清燴掌信、鮮蘑熘雞;燕窩八仙湯、燕窩八仙面;點心二品:鴨子餡立桃、蒸食
  • 「借山老人」齊白石的《借山圖》賞析 圖
    對於山水,他還是很自信的,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兩套《山水十二條屏》,都是給他最重要的友人,一位是恩人、救他命的大夫陳子林,一位是他的大讚助商王纘緒。」  薛良亦表示,齊白石的山水走得太超前了,也因此不被世人所認可和理解。「恰恰是他的獨創山水,無論從題材還是構圖上,都拓展了中國山水畫的邊界。如果說他的人物、花鳥,還有本可依,那麼其山水更多的是對自然景觀的直接感受。」
  • 大叔家的上海小吃:白菜肉絲春卷,香氣撲鼻,外脆內鮮,家人愛吃
    白菜是北方人冬天必不可少的蔬菜,「百菜不如白菜」它很百搭,可炒可燉,也可以醃著吃、涼拌吃、還可以煲湯、做餡兒。「冬日白菜美如筍」白菜雖然不是很貴,但味道卻是極好的,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在乾燥的冬季,多吃白菜能起到護膚和養顏的作用。今天大叔做的這道白菜春卷,葷素搭配,雖然包裹著肉餡兒,吃起來卻一點兒也不膩。
  • 白菜居然還有這種吃法?教你如何炒出又漂亮又好吃的大白菜!
    下面做一款,自己感覺不錯的圓白菜吃法,這屬於爆醃的菜,營養可以保留大部分,這道菜叫做「珊瑚白菜」。需要的原料:大白菜300克,青椒15克,冬筍100克,水發香菇50克,薑片,蒜末各少許 需要的調料:鹽,雞粉各4克,生抽4毫升,水澱粉,食用油各適量操作步驟: 1.大白菜洗淨切條;青椒洗淨,去子切絲;香菇泡發切絲;冬筍切絲。
  • 冬筍燒肘子和杏鮑菇炒秋葵,營養價值極高,小孩非常喜歡吃!
    冬筍燒肘子和杏鮑菇炒秋葵,營養價值極高,小孩非常喜歡吃!我是百家號作者【美味大集錦】【冬筍燒肘子】。最近被家裡的小朋友投訴了,說好久都沒有吃到肉了,非常的想吃肉。現在的小孩兒基本上都是無肉不歡的,吃點素的就開始發牢騷。不過想想也是,確實很長時間都沒有吃到。大肉了。於是,星期天一大早我就去了超市買回了一個大肘子回來。我們這邊肘子又稱為蹄髈豬肘子,分為前肘子,後肘子他的皮非常厚欽也比較多,交也交至中,適合涼拌。
  • 冬筍千萬別直接下鍋炒,多做這一步,冬筍又鮮又脆不苦澀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1、冬筍是立冬前後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未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2、 今天老劉就來分享一下「肉片炒三鮮」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 炒冬筍前到底用不用焯水?學會這麼做,冬筍爽脆可口還入味!
    那是一定就是冬筍了吧,也就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這種美味。冬筍地質鮮嫩,吃起來的口感也很爽脆,另外它的營養也特別地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胺基酸,而且它的吃法也很多樣,不管是燉著吃還是炒著吃都很美味。
  • 冬筍炒冬菇,細膩柔白的冬筍遇到深沉香鬱的冬菇,簡直是美味!
    冬筍炒冬菇,細膩柔白的冬筍遇到深沉香鬱的冬菇,一個清爽,一個鮮濃,簡直是美味啊!那麼為什麼春天吃不到呢,因為春天的都是春筍啊!冬筍比春筍來說口感要細嫩,誰讓人家埋地底呢。不要以為冬筍跟春筍一樣,隨處可見,不存在的。
  • 塌棵菜冬筍炒年糕
    塌棵菜冬筍炒年糕是江浙滬一帶非常受歡迎的做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過年一定要吃年糕哦。我國地域廣、風俗習慣各地不同,年糕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塌棵菜冬筍炒年糕是一道典型的南方菜系,它的主要原材料是塌棵菜、冬筍片和年糕。
  • 大器晚成齊白石
    齊白石後有《祭陳夫人文》紀念這位賢惠的夫人:「吾妻事翁姑之餘,執炊爨,和小姑、小叔,家雖貧苦,能得重堂生歡」;13歲時,齊白石仍舊體弱力小,難以適應繁重的農活,父親決定讓他學一門手藝以謀生立世,領他拜「粗木作」齊仙佑為師學習木匠活,但因齊白石扛不動大的檁條,三個月後便被師傅送回了,也就是不教他了,幼小的齊白石頗受打擊。但他父親不死心,隨後又領他拜「粗木作」齊長齡為師。
  • 康熙發明了滿漢全席,但同時又規定,每桌飯菜用銀不得超過八兩
    提到滿漢全席,便離不開奢華、鋪張這些關鍵詞。確實,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滿漢全席被神化為中國飲食的巔峰之作,皇家御用之筵席。按說,這麼奢華的飲食巨作應該出自乾隆之手才對,可為何會是康熙創立的呢?每逢重大節慶時,康熙便以這兩種不同的菜式招待滿漢官員,這便是「滿漢全席」的由來,可以看出那時的滿漢全席和奢華似乎沾不上邊。當然,也有不同的說法。民間流傳了一個版本說的有鼻子有眼,而且更富傳奇色彩。據說,蘇州城有一位叫張東官的貧民,因其廚藝高超,在江南一帶十分有名,很多達官貴人置辦筵席都會請他主廚。
  • 如果能夠穿越,希望送我去清朝,嘗一嘗垂涎已久的滿漢全席!
    因為清朝的歷史距離,清代時已經出現了無論是煎、炒、烹、炸等製作方法,還是酸、甜、苦、辣的食材味道,除了滿漢全席,還有歐式大餐。清代時期,蔬菜和肉類的品種也逐漸增多,西洋玩意不斷向大清輸入,被擅長烹飪和吃的中國人完美的運用。從清軍入關開始,在飲食上,形成了滿漢飲食的大交流,出現了至今還排場壯觀的「滿漢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