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熱,不參加集體活動怎麼辦?

2020-12-17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橙子,我們家現在3周歲2個月不到,上託班半個多學期了。

老師說孩子開學以來就沒有和老師同學交流過,也不參加集體活動,老師組織小朋友上課的時候他就跑到一邊去自己玩自言自語,老師拉過來了,他又跑走了,和小朋友老師也不敢對視。

在家和我們交流我覺得挺正常,只是出去玩的時候比較慢熱。我現在好焦慮,不知道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在幼兒園這樣,會不會隨著心智的成熟慢慢好起來?

首先你可以通過溝通對話,先了解一下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裡遇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

目前可以基本判斷的是,你家的寶寶不存在自閉傾向,那麼接下來需要你正視的就是孩子的社恐問題了。

事實證明,社恐小孩確實會隨著心智逐漸成熟變得更善於社交 。

橙子家的毛頭在上幼兒園之前,社恐嚴重,幾個小朋友同時在場的時候直接蔫了,黏在我身邊不肯鬆手。

但上了幼兒園並且熟悉環境之後,大概在3歲左右,毛頭面對熟人已經可以不用經歷「慢熱」的過程,直接就可以互動了,面對生人會彆扭二三十分鐘,也能進入狀況。

不過一般幼兒園的孩子很多,老師無法照顧和調動每個小朋友,內向慢熱的孩子多少會跟不上節奏。可以試著給孩子帶一些他喜歡的玩具、小毯子作為安慰,即使你不在身邊的時候,他也能更勇敢地試著到處探索。

雖然內向社恐的孩子做不到像外向的孩子一樣呼朋喚友,可總能交到一兩個知心的好友,對他們來說這也是在精力、腦力和情感的承受範圍之內的。

也許內向孩子就是這樣的成長軌跡,人家不喜歡熱情洋溢的那一套,他有讓自己更舒服的社交方式,但不代表著不正常 ,更不要逼迫孩子去社交。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成長為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孩,內向的少年,乃至內向的成人。他社交沒什麼問題,也會有朋友,也會有愛人,只是不過在沒有特別必要的情況下,他還是比較喜歡一個人待著而已。

所以,別焦慮,別慌張,儘量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吧!

相關焦點

  • 腳鬥娃:孩子性格內向、慢熱、怕生,無法融入集體怎麼辦?
    要上幼兒園,大部分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內向怕生,怕孩子融入不了集體。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還很缺乏,不適應與人交際,這也能夠導致孩子融不進集體。首先不管是有沒有入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耍,讓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培養集體意識。如果孩子有1、教會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有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去融入集體,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與同學們交往。
  • 孩子不喜歡參加活動怎麼辦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孩子不喜歡參加活動怎麼辦   導讀:鄭筱霖,女孩,5歲。曾經在其他幼兒園讀過一年的拖班,之後在小班時轉入新蕾幼兒園。
  • 多參加班級活動,才能快速融入集體
    人類是群居動物,社會交往是我們的天性,孩子在剛進一年級的時候就不參與集體活動,對於後續人際交往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鼓勵他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在枯燥的學習之餘舉辦一些班級活動,孩子們都是樂意的,可是為什麼依然有很多孩子不願意參加呢?原因無非有四種。孩子本來就性格膽小、內向。
  • 孩子在家很活躍,出門就放不開?很有可能是慢熱型!
    但是到了外面,對周邊的環境或者人都不熟悉,所以自然會說話比較少。孩子在外膽小放不開,一方面可能孩子的性格較內向,另一方面也可能孩子是慢熱型的,平時外出時間不多。其實孩子有這種表現很正常,父母不用過於擔心,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
  • 內向慢熱的人怎麼辦?
    性格內向慢熱怎麼辦?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你問父母,問朋友,身邊的人,他們的回答一般是多交流,這個世界是外向的世界之類的。而如果你在網上發問,他們的回答便是內向怎麼了?內向有什麼不好嗎?內向,是一個人的狂歡,而他們外向的,是一群人的孤單。看吧,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話。但是,問題從來沒解決。
  • 在家活潑開朗,幼兒園害羞內向,面對慢熱型孩子,媽媽可以這樣做
    在家一切正常,在幼兒園怎麼會這樣我家孩子3歲5個月,幼兒園已經上了大半月了。老師告訴我孩子從開學以來就沒有和老師甚至其他小朋友交流過,也不參加集體活動。當老師組織其他小朋友上課時,他就自己跑到一邊自言自語玩兒去了,老師把他拉到座位上,他就又跑了,不說和老師對視了,就算和其他的小朋友對視他也不敢。孩子在家和我們交流都挺正常的,只是在出去玩兒的時候比較慢熱。在聽過老師的那番話後,我異常的焦慮,我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為什麼會那樣!我想問: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逐漸消失嗎?
  • 孩子難以融入集體,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在學校無法跟同學友好的相處,將會影響孩子融入集體生活,進而也會讓孩子的校園生活日漸焦慮和不安。在天天老師所接觸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都是慢熱敏感型的。他們想融入集體,放學後也想跟同學們一起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融入其中。
  • 「你不是害羞,只是有點慢熱」多給孩子彩排的機會,讓他擺脫害羞
    2、不給孩子壓力 當孩子正處在陌生的環境裡、或者是有社交壓力的時候,就會變得有些「害怕」,表現的有些害羞 3、幫助孩子增加社交機會 對於一些性子慢熱、膽子小的孩子來說,和陌生人的社交會讓他感覺沒有安全感。
  • 職場人生:不參加年會,不參加公司的集體活動,是員工不合群麼?
    新招聘來了一個員工,從來不參加年會,也不參加集體旅遊活動,說自己是個體就是個體,不需要融入集體,你怎麼看?這樣的情況,看似荒謬不可能,但在現實中還真實存在。這些獨來獨往的員工孤僻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總是缺席年會、旅遊等各種集體活動,完全沒有將個體融入集體,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呢?在老夏看來,這種情形無法一概而論,存在著多種可能。
  • 集體戶口孩子落戶 集體戶口孩子上學要怎麼辦
    都知道戶口落戶一般都發生在剛出生的嬰兒身上,而且戶口分家庭戶口和集體戶口這兩者是有一定的區別。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集體戶口孩子落戶,集體戶口孩子上學要怎麼辦?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二、集體戶口孩子上學要怎麼辦1、若夫妻兩人都是人才集體戶口並且還放到人才市場或學生集體戶口,戶口依然還是掛到學校還未遷移出,則無法辦理小孩落戶問題,若是有一方已經把戶籍遷回到原戶籍,並且就可以把孩子戶口上到其名下。
  • 家有「慢熱型」孩子,鄰居為此操碎心,媽媽卻淡然應對
    「你兒子都不說話,這孩子有點慢熱啊,長大了可怎麼辦?」遇到鄰居,我家兒子經常一溜煙跑回了家,所以,鄰居為了我兒子真是操碎了心。家有一個慢熱的孩子,曾經我也為此很焦慮,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雖然我們通常把害羞視為一種交際障礙,但其實害羞的孩子往往會成長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
  • 你願意參加部隊裡的集體活動嗎?
    反思問題的背後,小編了解到一些官兵的真實想法:現在的集體活動越來越沒意思!「不合口味」、「不解所需」、「不受歡迎」也成為了部分軍營集體活動的真實寫照。那麼,新時代的軍營,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集體活動呢?集體活動「一刀切」,不合口味,官兵難有認同感。「你對當前的集體活動都有什麼看法?」這是小編深入班排調查的第一個題目,戰士們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 為什麼有人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關鍵是這三個原因,很真實!
    有的人打心眼裡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他們的內心通常非常反感,他們會感到無聊或不想參加這些活動。我們知道人們是集體動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朋友和小組一起,我們將擁有強烈的歸屬感,並且我們充滿做事的動力。
  • 參加集體活動就翻車,聽說這個提高社交技能的方法很奏效
    家有星娃,大人平日都神經緊繃為孩子做幹預,娃偶爾還會作妖搞事讓我們膽戰心驚,壓力不斷聚積難免負面情緒爆棚,在萬聖節這樣有趣的節日稍微放鬆一下也未嘗不可。而且,作為一項集體活動,通過在不同環節設置目標任務,讓孩子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接觸和感受新鮮事物,對他們認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也有好處。
  • 相親對象太慢熱怎麼辦?別急,珍愛網紅娘有話要說
    相親對象太慢熱怎麼辦?別急,珍愛網紅娘有話要說相親以後,可能你約了對方三四次,而ta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就在你深感絕望之時,ta卻又主動聯繫,表示自己最近有空,想跟你吃個飯聊聊天。面對相親對象在約會中慢熱的反應,不少單身男女都深感著急。他們想要儘快推進關係的進展,也就是「捅破那層窗戶紙」,然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但ta卻屢屢迴避,然後平淡相處。面對這樣的情況,珍愛網紅娘表示,單身男女們不要著急,先了解對方的到底是否為慢熱型人格,然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 性格慢熱,不會溝通怎麼辦?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伴隨著慢熱。「慢熱」指的是做事情需要一個過程才投入。顧名思義就是熱的很慢,剛開始熱情不高,但慢慢的就變得有熱情進入狀態。因為自己性格過於「慢熱」,很難溶入陌生的群體中。這種「慢熱」的背後還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存在。怕自己在陌生人面前出席出醜,所以慢慢的就不願意去面對陌生人了,只願意呆在安全區域。但這種性格並非無法調整,只要願意去改變。
  • 慢熱的人最持久,你是慢熱的人嗎?
    她說,出來工作時間也不短了,雖然自己很獨立,也有能力,但因為性格慢熱,還是不擅長跟人打交道,在辦公室沒有什麼存在感。「上次小組聚餐,同事們都玩得很high,吃完飯大家提議去K歌,我覺得跟不熟的人應酬很累,就藉口回家了。卻被別人說架子高,平時也不愛說話什麼的。」
  • 王金海:孩子反應慢,說話沒邏輯,不聰明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講這個話題,就是有家長反映說孩子反應慢,說話沒有邏輯,不夠聰明,請問怎麼辦?想到反應慢,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有一艘船上載著很多動物,眼看著遇到風浪船就要沉,於是乎大家商議說必須要扔下幾個動物來減輕船的重量。
  • 讓孩子融入集體,在集體中獲得快樂
    所以,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快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通過參加各種俱樂部、運動會、公益組織,在這些參與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孩子的領袖能力,團隊意識,社會責任和服務精神,這些還可以使孩子的品質趨向完美,還可以讓孩子收穫朋友之間的友情,團隊之情,集體之義,豐富的情感體驗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幸福和快樂之感。孩子容易在團體中找到熱情和快樂。
  • 面對不喜歡戶外活動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最近好多家長在問,我的孩子不喜歡戶外運動,這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的孩子缺乏玩伴,現在好多孩子沒有一些能玩到一塊的小夥伴。再就是我們的小朋友戶外的遊戲特別少,不像我們小時候玩很多集體遊戲。最後是我們的電子產品非常的多,像看電視、玩手機,手機遊戲的一個吸引力要遠遠超過我們的一些戶外活動,所以說我們家長要經常帶著小朋友上戶外參加活動,這樣既可以增加我們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可以減少手機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