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慢熱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你問父母,問朋友,身邊的人,他們的回答一般是多交流,這個世界是外向的世界之類的。
而如果你在網上發問,他們的回答便是內向怎麼了?內向有什麼不好嗎?內向,是一個人的狂歡,而他們外向的,是一群人的孤單。
看吧,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話。但是,問題從來沒解決。
是,我當然知道,內向不是一件壞事,內向有內向的優勢,有很多工作的內容適合內向的人來做。但是誰不知道啊?這樣的回答有什麼用呢?
性格慢熱怎麼辦?
我們首先要明白,這個問題誰會問?
那些覺得內向很好,他們很享受的那些會問這個問題嗎?顯然不會。
很明顯,問這個問題的人都是一些渴望打開窗戶,渴望外向的人,但是,他們的性格確實內向的人問的,所以,那些將一大堆內向好處的人,拜託,人家不知道????
所以,這群人就是餵了人家一大堆雞湯,然後怎麼做呢?不知道!
很顯然,這個題目的完整的意思我來補充完整,是這樣的:
我是個內向的人,我也知道內向有很多好處優勢,但是我非常渴望改變,換一種性格,我該怎麼辦?
(PS:怎麼樣,是不是有奇葩說辯論的直視感?)
那麼怎麼改變呢?
其實想來想去,這些渴望外向,而又實際上內向的人,有兩點原因:
(註:綜上所述,以下內容討論的是想要外向,但是內向的人;所以內向但是也喜歡內向的人,不再討論此列,請繞路而行。)
第一:見識不足。
見識不足就導致了有時候你根本插不上話,或許你是個大大的學霸,或許你能秒解微積分,或許你精通量子力學物理方程,或許你能讀懂一本英文原版的資本論;但是,你可能缺不知道村東菜市場的黃瓜多少錢一斤。所以,當大家談起,哎呀,黃瓜又漲錢了,你根本插不上話,因為你不知道以前黃瓜的價格,更不知現在黃瓜的價格,所以,對於黃瓜漲不漲錢,你並不知道。
或許你能背出幾百首唐詩,或許你能知道紅樓夢的第幾回是什麼,或許你知道哪個朝代哪個皇帝的囧聞趣事,但是你卻不知道市中心商場的哪個櫃檯最坑,所以當大家談起下次再也不去他那買東西的時候,你也不會有感覺。
你插不上話,所有,你無法融入,所以,久而久之,你內向了;
所以,這告訴我們,讀萬卷書的同時,莫要忘記行萬裡路。
因為行萬裡路的過程中,你所解決的衣食住行,都不可避免的與人交流,然後,你的見識也會增多;
第二 : 膽怯,好面子
大家談論一個項目,大家在爭論不休的時候,你突然有一個好的點子,但是,你卻在猶豫要不要說?你在懷疑這個點子是不是真的有我想像的那麼好?你在害怕如果這個點子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大家會不會笑話我?你在躊躇就算這個點子真的那麼好,我一個新員工,搶這個風頭真的好嗎?
大家在做遊戲的開玩笑的時候,你總是害怕被開玩笑,你總是害怕囧,你總是擔心丟了面子。
但是,你不知道,根本沒人記得,大家都很忙,沒人記得,一個小時前,誰在這裡,因為什麼,丟了面子。
所以,不要怕!
第三 原生家庭的影響
第三條的內容很少,但是,我想說,第三條才是我想說的重點。
我認為以上說的兩點,還有其他的點,我認為幾乎所有導致的內向,都能歸結到一個原因:其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四個字:原生家庭。
內向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一般不會和睦。
父母一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吵架,或者打架,或者一方暴力另一方。總之:他們不想愛。
一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十分暴力,有犯罪傾向;另一隻則是極度怯懦,軟弱,內向的不成樣子。
而,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非常需要愛,但是,想要改變其內向的性格,幾乎不可能。
所以,我十分同意一句話:對孩子最好的愛什麼?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對孩子最大的榜樣是什麼?
上面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
所以,內向慢熱怎麼辦?
以後好好的愛自己的另一半,也找一個好好愛自己的另一半吧。
莫要讓這個悲劇延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