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

2020-11-05 積極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

家長都是未經培訓就上崗當家長的,中國的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則,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使受教育者的收穫最大。

一、「愛而不溺,嚴而不厲」原則

教育孩子要「愛而不溺,嚴而不厲」,被溺愛的孩子很多都不成材,有的還出現了家長很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是一個個溺愛的行為長期積累起來的必然結果。

家長對孩子要做到愛而不溺,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孩子過高的欲望,養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當其欲望強烈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就容易走上邪門歪道,這是每位家長需要注意的。

第二,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況下,就儘量給予滿足。如孩子要求給買一些有利於增長知識,開發智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兒童書畫及必要的生活、娛樂用品,一般應給予滿足。若家長一時難以辦到時,應向孩子說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既要積極為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創造條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節約儉樸,防止養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慣。

父母不能溺愛孩子,並不是說要對孩子要特別嚴苛,過分嚴厲也是不對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是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為前提的。如果「嚴」得出了格,就會走向反面,為此家長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實際情況又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歲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後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與父母走得一樣快一樣遠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須是適當的,是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過高,孩子即使經過努力也無法達到,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最後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經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認真做到,不能說了不算數,或者幹也行,不幹也行,而是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否則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二、寬嚴相濟的管理原則

教育孩子應當「寬嚴相濟」。要記住:批評是踩剎車,賞識是踩油門。批評孩子是為了防止再次犯同樣錯誤,而不是為了讓孩子的心情變得更糟。我們的家長常常喜歡在批評時強迫孩子,說你下一次要給我考多少名,多少分,不然就怎麼怎麼樣等等.家長應該知道:強迫最多能達到您的目標,不可能超越目標,有時還會走向目標的反面。一味地批評孩子只會讓學習的效率更低下,而適當的表揚會使孩子充滿學習的信心,因此批評要與賞識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很多家長認為批評是教育,賞識不是教育,這是認識誤區。

三、賞識努力而不是聰明原則

要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孩子後天的應該予以肯定。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卻永遠需要努力。所以,家長若想激勵孩子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好的辦法不是讚揚他們聰明,而是鼓勵他們刻苦學習。聰明而不努力也會一事無成,努力+正常的智力也能成功,在平常家長就應該賞識孩子的每一個進步,賞識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努力態度,賞識孩子為改善學習方法而作的努力。我們中國的家長都喜歡誇獎別人的孩子聰明呀,漂亮呀什麼的,這是一個誤區。

四、不要進行破壞式批評原則

批評孩子時不要進行破壞式的批評,有些家長常常不注意這些,批評孩子時言語過激,甚至打罵孩子。如:罵孩子「笨得像個豬」,「你看看人家誰誰誰」,結果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在中國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沒有建設性的意見,一味地指責;對錯誤進行反覆的、連續性的批評;態度粗暴、言語苛刻、諷刺嘲笑,傷害傷害孩子的自尊、對其改正錯誤起著阻礙和破壞性作用的批評。這樣的破壞性批評對孩子成長極為有害,孩子的心理是簡單和開放的,沒有足夠的經驗來使他對於自己的判斷有信心,家長的破壞式批評往往會徹底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心靈是單純而稚嫩的,當家長採用破壞性批評以諷刺挖苦嘲笑等方式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時,會嚴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性批評針對的是人,就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衝突和矛盾,會徹底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

五、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所謂「跳一跳夠得著」就是這個道理。要激勵孩子學習某種知識,當這種知識與孩子已有的知識水平相差不大時,他不僅願學,有能力學,而且也容易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過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他就不願學,也學不懂,當然就提不起興趣,甚至產生厭倦或牴觸情緒。

第二、給孩子設定目標時要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制定短期目標要量力而行,要使孩子「伸手夠不到,跳一跳摸得到」。孩子這次考了30名,下次的目標就是28名,再下次25名……這樣逐漸達成目標就能持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倘若目標設置的過高,孩子認為達不到,則會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的短期目標實現了,離長期目標也就越來越近了。有些家長經常把長短期目標相混淆,結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

六、身教與言教統一的原則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僅要善於用說理的辦法,同時也要以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也就是既重視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統一起來,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僅聽父母的說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若父母的品德行為高尚,待人接物文明禮貌,關心愛護孩子,孩子就會對父母新生和崇敬,並以父母為榜樣模仿效法。如果父母給孩子講得頭頭是道,而實際行動卻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不會信服,就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可自己在生活中卻對別人說謊,那麼孩子對父母的教導就難以信服。孩子往往喜歡模仿成人。而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賴的人,父母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的行為準則和楷模,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發育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正如有人比喻說:家庭是第一個染缸,學校是第二個染缸,社會是第三個染缸,第一個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著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礎上著色的,所以家庭這一道著色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把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一個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

總之,家庭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受教育者收穫最大化,而不是讓家長最大限度地發洩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了解一些孩子成長發育的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原則,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就會遊刃有餘,在收穫孩子成長與成才的同時,收穫一個和諧的家庭關係。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六大原則
    家長都是未經培訓就上崗當家長的,中國的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則,使親子關係更融洽,使受教育者的收穫最大。五、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大原則之主體原則,強調必須以人為本
    家庭教育的原則是指在進行家庭教育活動時,為了達到家庭教育目的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家庭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對於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是處理問題與解決矛盾的依據,對家庭制訂教育計劃和選擇內容及其教育方法,都具有指導作用。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原則之因材施教原則,強調孩子個性發展
    家庭教育的原則是指在進行家庭教育活動時,為了達到家庭教育目的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家庭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對於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是處理問題與解決矛盾的依據,對家庭制訂教育計劃和選擇內容及其教育方法,都具有指導作用。
  • 家庭教育中需要遵守的5個原則,你了解嗎?
    通過前幾篇文章的介紹,我們都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一起深入學習下家庭教育的5個原則。相信通過我們一起學習,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的付出終將會有回報。第一原則,「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對照是不是注意了全面發展,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偏科」的情況。第二原則,父母教育方法要一致原則。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
  • 《弟子規》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六大啟示
    下邊,筆者針對當今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短板,結合《弟子規》的相關要求,談談《弟子規》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筆者以為,《弟子規》對現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有六大啟示:對待父母之道、對待長者之道、兄弟相處之道、與人交往之道、待人待物之道、修身立己之道。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大原則」釋義
    原標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大原則」釋義   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六大原則」的相互關係   我們黨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六大原則」,是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科學的認識,它為黨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
  • 家庭教育中這麼重要的原則你竟然還不知道?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啟蒙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不科學的家庭教育甚至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我們在這裡為您提供的是一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一、&34;原則教育孩子要&34;,被溺愛的孩子很多都不成材,有的還出現了家長很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是一個個溺愛的行為長期積累起來的必然結果。
  • —家庭教育中的3W2O原則;
    運用3W2O原則在家庭教育中滋養您的孩子(原創) 作為從事大學直至幼兒教育22年的教育與心理工作者,將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深刻認知的3W2O原則(原創)呈現給大家,作為家庭教育思想、行為與溝通的有效的自評工具:
  • 孩子交友的「六大原則」
    孩子交友的「六大原則」2007-11-13 09:52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chenyisi   收藏本文導讀:不管孩子的個性是哪一種,無論他是天生容易交朋友,或是具有侵略性,或膽小,有一些一般的原則可以幫助他們交朋友
  •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是家長進行家教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據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特點提出來的,也是家教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可歸納以下八條:(一)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要求還是要勤奮學習積極進取,自己卻安於現狀,不求上進,有些家庭現代電器一應俱全,房間裝飾富麗堂皇,吃穿用,應有盡有,但卻捨不得把錢花在學習和讀書看報上,整天懶散,泡在電視,麻將,舞廳之中,或者邀請三朋四友在家中酗酒,賭博,跳舞,看錄像,個別的甚至讓孩子陪酒,伴舞,打牌,這樣的家庭,孩子成長成才又何從談起呢?
  • 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則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很有幫助:第一,平等原則。第四,自由原則。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第五,統一原則。第六,榜樣原則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不良的種子。第七,信任原則。
  • .NET 設計模式的六大原則理論知識
    、場景:老師類中有一個班級的集合,班級類中有一個學生的集合錯誤做法:在老師類中寫一個方法,遍歷出所有班級,在遍歷中,又根據班級遍歷出所有學生(這種寫法雖然很爽,但是增加了不必要的依賴)正確做法:在老師類中寫一個方法,在班級類中寫一個方法,老師類中遍歷出所有班級
  • 軟體設計模式六大原則,你懂多少呢?
    設計模式的六大原則,你懂多少呢?1.六大原則-單一職責原則原則思想:一個方法只負責一件事情。2.六大原則-裡氏替換原則原則思想:使用的基類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繼承的子類,完美的替換基類。子類可以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蓋父類的非抽象方法,子類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優點:增加程序的健壯性,即使增加了子類,原有的子類還可以繼續運行,互不影響。
  • ​家庭教育的8大原則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要有物質上的需求,而且還要有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要。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統一,在教育孩子,樹立統一正確的三觀,否則孩子會迷茫。6、信任原則謊言來自不信任和孩子的自我保護。如果您認為他還是個孩子就不去信任他(她),孩子則會越來越不想跟你解釋。孩子在害怕是也會用謊言來保護自己免受責罰,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正確引導,給孩子多一些信任。
  • 由「尹李育兒之爭」,談家庭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對於不懂家庭教育的父母來說,到底應該如何進行理性判斷和選擇,這的確有些「燒腦」,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這裡,對於「尹李之爭」不做任何評判,只是藉由此爭論引申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知曉、遵循和掌握的最基本原則,希望以此能夠為父母科學育兒提供幫助和參考。
  • 全球通用家庭教育十一條黃金原則,寓教於樂,持久一致
    成功的家長不但善於和孩子相處,而且理解孩子的心理,隨時隨地給予孩子最有效的指導,使孩子在溫馨的環境中得以茁壯成長。這裡歸納出成功家教必備的十一條黃金原則,它們是各國成功家長實踐經驗的總和,希望這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可以為您成就成功的家庭教育。
  • 防控疫情中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原則和方法
    毫無疑問,這些要素決定了家庭教育的成敗得失,為人父母者不可忽視。有過47年的兒童教育經歷,尤其是30多年研究兒童與家庭教育的體會,我願意為父母們提供以下四大原則與方法,作為防控疫情期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具體建議。
  • 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則,身為家長的您做到了哪幾點?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啟蒙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面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對於嬰幼兒不科學的家庭教育甚至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
  • 「上名校就選尚名校」家庭教育的原則和特點
    【上名校就選尚名校】【尚名校幫您建網校】【上名校就選尚名校】【尚名校幫您建網校】  家長在家教中應堅持如下幾條基本原則:  1、全面發展原則。  2、一致性原則。孩子的父母要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教育的方法方式要保持一致。父母在教育方面的不一致性往往使家教事倍功半。  3、榜樣原則。家長不可忽視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定要謹言慎行,發揮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4、超前性原則。家長應有一定的超前意識,提前了解和研究孩子下一個發展期的變化特點,做好教育方式方法調整的準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六大基本原則:貫徹綠色原則 護航...
    民法典在總則篇當中規定了六大基本原則,除了傳統民事立法的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之外,還特別引入了綠色原則。通過將保護生態環境與節約資源上升為法律基本原則,民法典為各類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劃定了新邊界,並為他們所應遵守的環境保護義務作出概括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