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是這樣想的!—家庭教育中的3W2O原則;

2020-08-26 教育善行者

運用3W2O原則在家庭教育中滋養您的孩子(原創)

作為從事大學直至幼兒教育22年的教育與心理工作者,將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深刻認知的3W2O原則(原創)呈現給大家,作為家庭教育思想、行為與溝通的有效的自評工具:

家庭教育3W2O原則

W(誰who):你面對的是什麼個性的孩子? 他的天賦是什麼?優勢是什麼?(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弱勢)

W(方法way):你用什麼方法與方式引導孩子?(溝通與思維引導模型)

W:(什麼what):你要引導孩子什麼?你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價值觀與世界觀)

O:(年齡old):你面對的是多大孩子?(孩子在不同階段,對於同一種行為與問題應該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0-3,趨於依賴與情感;3-6:趨於遊戲與親子(幼兒);

7-9:趨於認知與開蒙(小學低年級);9-12:趨於興趣與動機(小學高年級);

13-16:趨於認知與目標(初中)16-18:趨於理想與人生(高中);18-22:(大學)趨於責任與擔當;

O:(OWN自已):父母自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通過自已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精神?(家庭文化)

當父母心中明白了,3W2O的基本模型,才能遊刃有餘的優化孩子意識發展,激發孩子生命中可貴的自主動機,形成無條件自尊的自我意識;通過榜樣行為、語言溝通、環境設置、思維引導不斷滋養孩子,協助孩子成為傑出的自已;

那麼父母如何通過與孩子互動中的語言、行 為,思維模式,去對孩子的意識,動機深層次的了解,對創造力進行保護和引導,幫助孩子建立高品質的無條件自尊,能形成謙卑卻有包容之心呢?

如何通過語言模型引導孩子傑出思維能力?

父與子對話中3W2O模型使用

我們一起看下兩段真實的對話:
中午父與子對話:

我(父親):小龍,長大了想做什麼?成為什麼人?
兒子(小龍):嗯,先成為博士,然後..........................,我想想?
我(父親):很好,但你在想什麼呢?
兒子(小龍):我在想我是成為科學家?還是教育家?
我(父親):阿,有答案了嗎?
兒子(再想想):...........................
我(父親)想好了沒有?
兒子(小龍):想好了,成為教育家!
我(父親):為什麼要成為教育家呢?
兒子(小龍):因為教育家可以教出好多科學家!

我(父親):嗯,不錯的想法!
但如何成為教育家呢?

兒子(小龍):像爸爸一樣學習很多東西,幫助很多的小朋友;

我(父親):謝謝兒子對爸爸的肯定!那我們可以一起做點什麼呢?(內心很感激孩子對自己的認可)

。。。。。。。。。。。。

分析:這段引導式對話中,利用孩子6歲生命年齡對於職業敏感的特點,了解孩子優勢與思維特徵,並協助孩子建立起未來的職業夢想與規劃;

清明節晚上父與子的對話:(清明節燒紙,請不要認為我在引導孩子封建)!

兒子(小龍):爸爸,我們燒紙爺爺婆婆的爸爸媽媽能接到嗎?
我(父親):應該可以吧!
兒子(小龍):那他們在哪裡?
我(父親):在天空,在空氣中,在雲中,在我們身邊!
兒子(小龍):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們?
我(父親):是呀,你長大了長老了,爸爸媽媽也會離開你!(對死亡的認知教育)
兒子(小龍):那我怎麼能找到你們?怎麼給你們打電話?(寫到這裡孩子有些焦慮,我有些淚流)
我(父親):有一個通道可以找到我們?
兒子(小龍):是什麼通道?
我(父親):現在的科學家都在找!
兒子(小龍):是黑洞和奇點?是不是明物質,暗物質,宇宙,行星形成等。

(孩子學過天文學,此處省略)
兒子(小龍):穿過黑洞需要很快的速度,那哪有這麼快速度的機器?
我(父親):是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但科學可不是動畫片,需要我們去學習和製造的!
兒子(小龍):不是有機器能到火星和月亮上的嗎?
我(父親):那個速度遠遠不夠,要比光快!
兒子(小龍):光有多快?
我(父親):1秒轉圈地球7圈。
兒子(小龍):阿,我知道了,時光引擎機有這麼快,可誰能發明出來?(孩子興奮想起書上知識)
我(父親):你可以嗎?
兒子(小龍):。。。。。我想我可以吧?但是我一個人做不到?

我(父親):為什麼做不到?

兒子(小龍):因為需要很多人一起才行.

我(父親):那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呢?

兒子(小龍):我可以和很多的科學家一起,一起可以做到!

我(父親):感謝兒子,爸爸希望能看到那一天!如果能做出來就可以穿過黑洞的奇點,看老了以後的爸爸媽媽,爺爺婆婆了!
兒子(小龍):好!(開心的調皮起來但又若有所思的表情!)

分析:這段引導式對話中,孩子重溫了宇宙知識( 不要忘記6-9歲的孩子對於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是非常 有興趣的),同時在思考時間引擎的製作時也想到了團隊的力量,培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量 ,團隊合作意識,為孩子以後的職業發展與夢想實現打下了意識性的基礎。

教育意義的再思考——大道若簡 育人無痕

教育的本質是讓生命具有意義,讓人具貢獻社會價值的能力;

教育不僅是立足現在,更重要是眼望未來;

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爸爸應該這樣做
    在你的家庭裡,孩子爸爸經常參與過家庭教育麼?孩子爸爸又該如何做呢?我在上篇文章《爸爸們,家庭教育沒有你不行!》裡,講過的那個對孩子已經沒有任何辦法的學生媽媽,你們還記得麼?在一個陌生人面前失聲痛哭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無奈?但這並不是個例,在我接觸過的那麼多問題孩子裡,爸爸教育的缺失佔了很大的原因。
  •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家長都是未經培訓就上崗當家長的,中國的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則,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使受教育者的收穫最大。五、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
  • 爸爸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主導
    多年從事家庭教育工作,接觸的絕大部分是媽媽,中國的教育一直有個傳統——&34;型,父親把握教育的原則,給出基本的規矩,母親不多管孩子的教育,用&34;滋潤著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都比較正常。1、男人抓大放小,女人抓小放大——而教育孩子本應該抓大放小;2、男人遇到問題想不明白不說,女人遇到問題不說想不明白——而教育孩子最忌諱動嘴;3、爸爸不關注孩子,女孩子容易出現早戀現象,男孩子容易出現性別異化的現象;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所以老師這次想和爸爸們交流一下。沒想到的是,那天來參加沙龍的,70%還是媽媽。有兩位爸爸雖然來了,卻連孩子讀幾班都不知道。「爸爸」在孩子們的成長中,一不小心就成了醒目的缺席者。在節目中,16歲的武亦姝表現非常大氣,並以驚人的詩詞儲備量圈粉無數,最後武亦姝也不辜負網友所望,在決賽中擊敗北大博士生陳更奪得冠軍。然而武亦姝能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努力外,更是離不開父母的家庭教育。特別是她爸爸的陪伴和教育。據了解,武亦姝父親是某知名律師所的合伙人,自身擁有自律、淡然的品行。
  •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是家長進行家教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據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特點提出來的,也是家教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可歸納以下八條:(一)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要求還是要勤奮學習積極進取,自己卻安於現狀,不求上進,有些家庭現代電器一應俱全,房間裝飾富麗堂皇,吃穿用,應有盡有,但卻捨不得把錢花在學習和讀書看報上,整天懶散,泡在電視,麻將,舞廳之中,或者邀請三朋四友在家中酗酒,賭博,跳舞,看錄像,個別的甚至讓孩子陪酒,伴舞,打牌,這樣的家庭,孩子成長成才又何從談起呢?
  • 一位爸爸家庭教育 中「準時」
    文/朱良俊 對於「準時」的理解,在想當長的時間裡,我和女兒有著很大的差異。女兒說:爸爸,沒有提前,哪來準時。我說:總是提前,哪來準時。真是這種差異乃至「衝突」的存在,一個極普通的話題,在我倆的共同關注和多次理論中,使彼此都發現了不少,學到就更多。 由於女兒小時候學習內容較多,空餘時間有限,而「趕場子」的情況又經常出現。
  • 爸爸們,家庭教育沒有你不行!
    我的初一,初二就是在打架鬥毆中度過,母親是小學畢業沒有什麼文化,我壓根也不是聽話的孩子,媽媽無數次因為我打架,逃學傷心流淚,還曾經一度輟學。如果不是受不了去端盤子的苦,估計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給你們分享關於家庭教育的那些事。我很慶幸,初三剛開學,爸爸從青海回來了。當爸爸知道我的成績和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時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耐心的跟我講述外面的點點滴滴,外面的人情冷暖,生活不易。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原則之因材施教原則,強調孩子個性發展
    家庭教育的原則是指在進行家庭教育活動時,為了達到家庭教育目的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家庭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對於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是處理問題與解決矛盾的依據,對家庭制訂教育計劃和選擇內容及其教育方法,都具有指導作用。
  • 「爸爸去哪啦?」家庭教育中,父愛不可缺席
    媽,我衣服呢? 媽,買好吃的了嗎? …… 爸,我媽呢?(跟爸爸永遠就一句話) 爸,我沒錢了。或許在教子過程中,母親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缺少了父親的言傳身教,不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的養成。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從來不能只靠「半邊天」,「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亟待解決。
  • 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視「爸爸」這個角色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重要角色。"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這個時代卻完全不是這樣,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爸爸,他們總是因為忙於工作忽視了家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大原則之主體原則,強調必須以人為本
    家庭教育的原則是指在進行家庭教育活動時,為了達到家庭教育目的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家庭教育中必須遵循的、對於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是處理問題與解決矛盾的依據,對家庭制訂教育計劃和選擇內容及其教育方法,都具有指導作用。
  • 家庭教育六大原則
    家長都是未經培訓就上崗當家長的,中國的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則,使親子關係更融洽,使受教育者的收穫最大。五、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
  • 「爸爸,請教我怎麼努力」——中式家庭教育的親子斷層困局
    有這樣的家教和白菜價也給我整一個」;而早已投入兼職工作的大學生們則對「清北藤校出身+英語國賽冠亞季軍」等苛刻的家教要求表示「是我不配」……在一眾調侃中,卻有一個嚴肅的聲音問道:在帝都這樣生活富足的巔峰城區、享受著尖端教育資源的學生家長,怎麼會在家庭教育層面產出如此不切實際、甚至堪稱瘋狂的需求?
  • 「我很想殺了弟弟」,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在培養殺人犯
    我很想殺了弟弟電影《母親的救贖》裡面有一段臺詞:「我想殺我弟弟很久了,他搶走了我所有的愛,讓我一無所有。」這是18歲的高成說出來的。,關心他,這一切都是因為弟弟,是弟弟代替了他的全部,如果不是害怕殺人犯法,他很想殺死弟弟。
  •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身份定位,你真的清晰嗎?
    都說「養不教,父之過」「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好老師」,這些國內國外的言論無一不在述說著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相反,爸爸們能夠帶領孩子做一些相對刺激的遊戲,去嘗試新的事物,在不斷地挑戰中培養出孩子的探索及冒險精神,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 家庭教育中的「還原論」正在傷害孩子,也許你就是這樣的父母
    「你為什麼不聽我的」,「你怎麼不按我說的去做」,這些話語在我們家庭中一定不陌生,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候父母常常說的最多。細細聽這句話,其實它是有潛臺詞的,就是「你如果按照我說的去做,就不會那樣,而會這樣」。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
    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有一段時間,最近一直在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想成為一名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搞清楚另外一個問題,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家庭幸福,孩子幸福。那為什麼又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師呢?
  • 家庭教育中需要遵守的5個原則,你了解嗎?
    通過前幾篇文章的介紹,我們都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一起深入學習下家庭教育的5個原則。相信通過我們一起學習,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的付出終將會有回報。第一原則,「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對照是不是注意了全面發展,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偏科」的情況。第二原則,父母教育方法要一致原則。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
  • 家庭教育 | 媽,我爸呢?孩子成長過程中 爸爸們別再缺席了
    爸爸們則由於忙於工作、出差等原因,長期處於缺席的狀態。「喪偶式育兒」,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常態與無可奈何。而在一項關於「家庭教育中父母參與度」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如今的家庭中,超過半數的媽媽們在唱「獨角戲」,肯把心思花在陪伴孩子身上的爸爸,更是鳳毛麟角。
  •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影響增多 袋鼠爸爸也有育兒經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影響增多 袋鼠爸爸也有育兒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9日 23:09 來源: 來源:中新網現在很多家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根據社科院對上海家庭教育現狀所作的調查,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們的介入和影響越來越多,這些父親還由此獲得了"袋鼠爸爸"的稱號。看來,在育兒問題上,爸爸們也要撐起屬於他們的半邊天了。你家有"袋鼠爸爸"嗎?做"袋鼠爸爸",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