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晉商巨賈常氏家族府邸,古建築歷史悠久,官家府邸的氣派讓人驚嘆。
常家莊園位於榆次西南東陽鎮車輞村。為明清晉商巨賈常氏家族府邸。 主要建築和景觀為「一山一閣、兩軒、四園、五院、六水、九堂、八帖、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 每所方正院落的裡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結構的牌樓,飛簷鬥拱。
牌樓兩側各有磚雕花牆。牌樓花牆將正院隔為裡五外五,裡五外四,裡五外三多種形式,具有獨特風格。 院落之間與院落之後,多建有花園、菜園,有小門與正院相通。進園之後,有甬道貫通,曲折迂迴其間點綴迴廊、有亭榭、小橋流水。
每個院落中磚雕、木雕、石雕和木構件上的彩繪藝術觸目可見。 常氏在商儒互長、商業日益興起之際的明末清初,開始了在車輞故裡的宅第修建。
九世常萬玘、常萬達兄弟的事業如日中天,宅第建築也隨之進入了鼎盛時期,萬圮由南向北,建成一條街,俗稱西街;萬達在村北購置土地,建起一條新街,俗稱后街。遂有常家兩條街之稱。 經之後近二百年的完善,這兩條街,深宅大院百餘處房屋四千餘間,樓房五十餘幢,佔地六十萬平方米。院內樓廳臺閣,雕梁畫棟,精緻恢宏,蔚為壯觀。
另有七處園林,名花古木,高閣低亭,曲廊齋坊,水溪池潭,在千裡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實現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讀、可修身、可遐想、可觀賞、可瀏覽、可悅心、可詠嘆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莊園。 現已修復的四萬平米宅第,八萬平米園林,雖只佔原規模的四分之一,但基本上保持了莊園風格,再現了昔日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