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道異物卡喉?《海姆立克的擁抱》科普大片幫你解決

2020-12-19 丁香園

編者按:臨床中常會遇到異物嗆到氣管的患者,該如何去急救?該如何讓更多的人在狀況發生時,第一時間緩解危機?江蘇省人民醫院推出的《海姆立克的擁抱》,旋律朗朗上口,被譽為「堪比廣場舞」的科普大片。

「請不要直接拍背,更不要伸手去摳,這樣只會讓氣道異物落得更加深。要對準肚臍上兩公分,一手握拳頭,另一隻手包住拳頭快速擠壓五次。如果是一個孩子,一手託後腦勺一手卡下巴把他翻過來,頭朝下 45 度趴在你腿上,掌根拍打後背直到把異物咳出……」

律動的節奏配合簡單的歌詞,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關鍵內容在歌曲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主創耗時 2 個月 

談起歌曲的創作,江蘇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的秦超副主任醫師表示,《海姆力克的擁抱》MV 的創作過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譜曲比較簡單一晚上就搞定了,但是歌詞部分把我難倒了。其實一開始我思索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主體內容比較少,怎樣才能把這個內容寫成一首歌呢?後來,陳彥跟我講述了王一鏜教授和海姆立克教授的故事,一下子打開了我的思路,一個晚上我就完成了所有歌詞的創作,也就有了大家現在聽到的《海姆力克的擁抱》。」

而另一位主創陳彥主任醫師則表示,創作這首歌也是由來已久。之前他也曾多次接診到被異物嗆到氣管的患者,印象最深的就是 2 年前被三瓣桔子卡在氣道的 2 歲嬰兒,幸虧離醫院近,當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經非常危險了,孩子的母親不會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他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將孩子救回來的。

所以每次遇到這樣的患者,陳彥也非常希望能將海姆立克急救法廣泛地傳播出去。去年和秦超順利合作了《白金十分鐘》後,他便開始想著和秦超再創作這樣一首歌曲。

去年 10 月,在急診科張勁松的帶領下,他和張主任一同拜訪王一鏜教授時,無意中聽老教授說起了與海姆立克教授友好交往的故事。於是張勁松主任建議,江蘇省人民醫院今年正好 80 周年華誕,王老也是 86 歲高齡,這段歷史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中心副主任、孫凱副主任醫師在訪談時也表示,急診醫學科不僅僅是搶救危重症患者,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也肩負著做好科普惠及大眾的責任。如果讓更多的老百姓學習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技能,在緊要關頭能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86 歲老教授回憶 30 年前往事歌曲中的主角

視頻中的「我」,是我國急診醫學的創始人之一、江蘇省人民醫院終身教授王一鏜教授。王一鏜教授原本是一位胸心外科醫生,但在 80 年代初投身於我國急診醫學事業的發展,曾擔任過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三屆主任委員,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個五年制本科急診醫學系的創始人。

2005 年,王一鏜教授榮獲了美國急診醫師學會頒發的「為國際急診醫學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成就獎」。目前全世界僅有 6 名外籍醫師獲此殊榮,王教授是唯一的一名中國獲獎者。

王一鏜教授表示,原來海姆立克先生在二戰的時候,曾被美國派來參加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戰爭結束後,他回到美國在海軍的一個醫療部門任職當醫生,並撰寫了有關氣道異物等急救方法。1984 年,王一鏜教授前往美國開展學習交流,便通過朋友介紹與海姆立克教授成為了朋友。

隨著友誼交往不斷增進,海姆立克教授還邀請了王一鏜教授前往家中做客。

交談中,海姆立克教授告訴了王一鏜教授有關他創造氣道異物急救手法的一些細節。一開始,海姆立克教授用狗做實驗,寫出的文章想投到《柳葉刀》雜誌,但是沒有被認可。海姆立克教授的愛人是位作家,她看了先生的文章後覺得很意義,便以新聞的形式發表在《泰晤士報》上。

巧的是,幾年後,海姆立克先生的鄰居老太太因為看過這篇科普文章,在家中的一次聚會中居然用這個方法成功地救助了一位朋友。經過媒體報導,引起了轟動。

於是《柳葉刀》雜誌的編輯登門道歉,並將這篇文章重新刊登在《柳葉刀》雜誌上,而這一急救方法也傳播地更加廣泛。90 年代時,海姆立克急救法已經挽救了 10 多萬的人的生命,海姆立克先生被譽為「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把急救知識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王一鏜教授回國後傾力致力於我國急診醫學的發展,他將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在他所著的《王一鏜急診醫學》等書籍中、在每年的 10 月 10 日「白金十分鐘」活動上,王教授都會不遺餘力地宣傳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

本文作者:吳倪娜、周寧人、杜麗娜、陳治


相關焦點

  • 微視《每周醫課》:氣道異物「鎖」喉,「海姆立克」來急救
    微視《每周醫課》:氣道異物「鎖」喉,「海姆立克」來急救  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12月23日訊(見習記者 馮善鵬 高巖)發生氣道異物梗阻,用什麼樣的方法搶救最有效?  氣道異物梗阻,是發生率比較高的疾病。一般發生在嬰幼兒和一些老年人,特別是一些嬰幼兒會在吃東西時跑跳打鬧哭鬧,很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造成氣道異物梗阻。還有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喉反射比較差,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內,導致氣道異物。
  • 異物卡喉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最有效方法
    慶幸的是當天值班的李劍峰副主任醫師發現後,立即從背後環抱,雙手一手握拳,另一手握緊握拳的手,從腰部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壓,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將患兒救了回來,硬幣從患兒氣道順利排出。異物卡喉後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最有效異物吸入屬於嬰幼兒多見的急症,嚴重者會在短時間內窒息死亡。
  • 孩子被異物卡到喉嚨?救了100萬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兩歲孩子吃瓜子時卡喉窒息」 「哥哥餵1歲多弟弟吃果凍致其卡喉」 「10月大的寶寶吃葡萄被噎」 1 氣道異物如何及時發現 上面的慘劇任誰都不願看到,但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氣道內有異物變得十分重要!
  • 成人氣道異物梗阻 專家教你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人體的咽喉「氣道」和「食道」並行,我們如果在吃東西不小心,就容易發生食物進入「氣道」的情況。據了解,異物進入氣道,可以分為氣道完全阻塞和氣道不完全阻塞兩種情況。不完全阻塞的情況,比如喝水時突然被嗆,咳嗽就可以利用肺部的氣體把異物衝擊出來,使人轉危為安。
  • 當異物卡喉時,你要了解「海姆立克法」!
    該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關注,也讓人意識到遇到異物卡喉時,如何處理的重要性,處理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生命!當遇到被噎著的時候,正確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呢?▼快戳視頻了解一下~醫生還提醒,海姆立克急救法對於魚刺這種尖銳物體來說,無法達到排出效果;如果操作不正確,還可能會引起二次傷害。
  • 一月內接到兩起兒童異物卡喉 醫生建議這種搶救法家長都要會
    一月內接到兩起兒童異物卡喉 醫生建議這種搶救法家長都要會 紅星新聞 2020-12-01 08:14
  • 重點知識: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
    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個生命的擁抱關鍵時刻能夠救人一命!我們來了我院急診科,經常會接診到一些氣道異物引起的窒息患者。氣道異物,也就是指喉,氣管及支氣管外入性異物,造成的梗阻。異物卡喉常見於進食或口含異物時嬉笑、打鬧或啼哭而發生。主要表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面色青紫、不能言語,憋氣,嚴重者意識喪失,呼吸心跳停止......所以,大家要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方法。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用於氣道突然被梗阻時的急救方法。
  • 異物卡氣道,救命黃金時間只5分鐘!可別忽略海姆立克法急救術
    寧德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新鋒說,患者在發生氣道梗阻後無法進行呼吸,極易因缺氧而死亡,此時如果及時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可幫助排出異物,而掌握這種搶救法並不難。 成人可採用立位腹部衝擊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國胸外科醫師海姆立克於1974年發明,據信在此後的12年間,這種急救法在美國救活了一萬多人的生命,此後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 據王新鋒介紹,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於呼吸道異物的排出
  • 「海姆立克的擁抱」跳進社區 居民鍛鍊中學會急救方法
    「如果遇到氣道異物梗阻,請不要直接拍背,更不要伸手去摳,這樣只會讓氣道異物落得更加深。要對準肚臍上兩公分,一手握拳頭,另一隻手包住拳頭快速擠壓。如果是孩子,則一手託住後腦勺,一手卡在下巴,將孩子翻過來,面部朝下45度趴在施救者腿上,用掌根拍打後背,直到把異物咳出,這樣的施救方法特別適合在家中照看孩童的居民學習……」為倡導全民終身學習,日前,棲霞區燕子磯街道社區教育中心聯合街道紅十字會開展了一場海姆立克急救知識培訓。
  • 課堂上學生意外被異物卡喉 泰安十中老師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施救
    1月5日下午,在泰安第十中學初一年級一個班級的課堂上,發生了驚險的一幕:一名學生不慎吞入異物被卡喉,正在上課的音樂教師孫磊立刻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學生咳出異物,將其救下。1月7日,記者聯繫到了救下學生的音樂教師孫磊。
  • 兩歲小兒異物卡喉——急診科醫生施展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
    兩歲小兒異物卡喉——急診科醫生施展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生命 2020-07-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歲以上嬰幼兒異物卡喉 如何用哈姆立克法急救
    在瀋陽市兒童醫院,兩歲大的男孩因蘋果「卡喉」就診,因為超過5分鐘沒有呼吸、心跳,最終成了植物人。醫生提醒,嬰幼兒異物「卡喉」急救是關鍵。具體來說,該如何急救呢?專家表示,1歲以上嬰幼兒異物「卡喉」可以用「哈姆立克法」急救?
  • 兒童氣管嗆入異物 可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9月28日報導 1歲8個月小孩氣管嗆入了花生、未滿1歲的小孩誤吞塑料而致卡喉……小孩氣道嗆入異物的意外頻頻發生。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當孩子嗆入異物後,前幾分鐘是最寶貴的搶救時間,此時,家長可以做哪些緊急處理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劉麗告訴記者,一般體積較大的異物卡在喉嚨,孩子會馬上出現氣促、臉色嘴唇發紺、缺氧等症狀,一旦發現孩子異物卡喉出現症狀,首先是撥打120,然後可以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為孩子施救。
  • 發生異物卡喉,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救人一命!
    異物卡喉會導致氣道被堵塞,患者無法進行正常呼吸,引起嚴重呼吸困難或窒息。其症狀為突然嗆咳、不能發音、呼吸急促、顏面紫紺,甚至會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心跳停止。
  • 氣道異物梗塞與海氏手法
    (一)現場急救與海氏手法氣道異物梗塞,傷病人發病突然,病情嚴重,短時間危及生命,急救的措施應是現場使用簡單易行、實用性強的、不藉助醫療設備的手法立即將異物排出氣道,暢通氣道對於氣道異物的處理,在現場主要採用「腹部衝擊法」。這種搶救方法,是美國著名醫學家亨利"海氏教授(Henry J Heimlich)發明的。該法利用衝擊腹部—膈肌軟組織,被突然的衝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長驅直入氣管,將堵塞氣管、喉部的食物塊等異物驅除。
  • 海姆立克急救法真有那麼靈嗎?
    原標題:海姆立克急救法真有那麼靈嗎?   異物卡住喉嚨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短時間內可致人窒息死亡,那麼異物卡喉時當機立斷的搶救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帖子教了大家一種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微信上關注度很高,被大量轉發。
  • 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氣管|海姆立克急救法|呼吸道異物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由於氣道堵塞後患者無法進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uver)也稱為海氏手技,是美國醫生海姆裡克先生發明的。
  • 吃蘋果被噎的孩子已經出院遇到異物卡喉,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日常生活中,異物卡喉是比較常見的現象,而喝醋、吞咽、拍背等「傳統」急救法,都是不對的,如果遇見異物卡喉,應該怎麼做?李富巖介紹,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標準方法,該方法是利用衝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所產生的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如何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
  • 小孩子氣管易嗆入異物,每個家長都該學的「海姆立克急救」,關鍵...
    氣管異物是兒科比較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多見,如果不能及時正確處理,會危及寶寶的生命。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下:氣管異物的正確急救方法。寶寶為何易發生氣管異物?嬰幼兒氣管異物發生率較高,原因:一方面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動作已經比較靈活,對這個世界又充滿好奇,發現什麼都想放到嘴裡品嘗一下;另一方面,則與嬰幼兒的會厭軟骨功能還未發育成熟有關。人的咽喉部位佔據交通要道,氣道和食道均開口於此,吸入的氣體進入氣道,吃進的東西進入食道。既然氣體和食物都由此經過,那它們是怎麼各自分流,分別進入氣道和食道的呢?
  • 【兒童頻道】異物卡喉!牢記「海姆立克法」能救命!
    指導科室: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兒科 8月7日下午,廈門枋湖汽車站候車室內,一名3歲男孩在吃奶片時不慎被噎住,情況緊急,工作人員小鄭發現後,在撥打120的同時,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異物卡喉的急救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