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孩子吃瓜子時卡喉窒息」
「哥哥餵1歲多弟弟吃果凍致其卡喉」
「10月大的寶寶吃葡萄被噎」
......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看到孩子發生意外的新聞,這僅僅只是被報導出來的一小部分而已,大家不要覺得這都是新聞,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我們身邊往往發生著同樣的事情,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1
氣道異物如何及時發現
上面的慘劇任誰都不願看到,但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氣道內有異物變得十分重要!
一旦孩子吃了堅果類如花生、瓜子等小而硬的食物,或者玩小件玩具、物品後出現嗆咳、憋氣、面部青紫時,我們就要高度警惕了,要仔細聽孩子呼吸音是否變粗,有沒有喘鳴。
當孩子出現,無法咳嗽,不能說話,或臉色發青幾乎無法呼吸時,即可確認為異物卡喉。
(氣道異物梗阻典型表現)
2
氣道異物梗阻的嚴重性
被噎住之後的5分鐘內,是搶救的黃金時間。
腦循環缺氧只要超過幾分鐘,就可能造成腦神經系統的永久性傷害。
幸運的話會搶救過來,而搶救不及時,可能出現腦癱、植物人、甚至是死亡。
現實情況是,當噎食窒息發生時,專業急救人員基本很難在幾分鐘內趕到現場。
這時,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寶寶寶貴的生命。注意,如果可以呼吸、哭泣、說話或仍能咳嗽,則不應該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比如魚刺卡喉,能呼吸,能說話,這種情況不需要使用)。
3
海姆立克急救法
我們每個人,都應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甚至是挽救生命最後的機會!
4
錯誤救治方法
很多家長在危險發生時,用一些錯誤方式救治寶寶,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 吞咽
一旦寶寶發生異物卡喉,不能用吞咽的方式。
因為異物更容易從食管的第一個狹窄深入到第二個狹窄,危險更大。
發生任何異物卡在喉嚨時,我們要想到的第一處理方法永遠是如何拿出來,而不是咽下去。
● 拍背
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可以通過拍背來幫助咳嗽將異物排出,有的時候孩子會條件反射的大聲咳嗽,站著拍背極有可能打亂他的節奏,反而讓異物更加深入,增加危險性。
5
容易卡住的東西
生活中一些易引起異物卡喉的東西,不能餵給寶寶吃。同時也要「看住」其他人餵食。
1、各類果凍
果凍有張力容易變形,很容易被吸入氣道。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嚨。
3、魷魚絲
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不適合孩子吃。
4、花生醬
粘稠度過高,不適合孩子吞食。
5、堅果類
體積小,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咽。
6、小巧水果
小巧圓形但裡面帶核的水果不適合孩子吃,如龍眼、葡萄、櫻桃等。
7、多纖維蔬菜
纖維多且不易咬爛,如芹菜、豆芽。
8、大肉塊
大塊的肉塊孩子無法咬爛,強行吞入很容易噎到。
9、長面
太長的麵條容易被孩子以吸食的方式食用,容易噎到。
10、多刺的魚
給孩子食用魚,應選擇刺較少的魚類烹煮。
除此之外,關於寶寶卡喉窒息,美國兒科學會也給出了預防建議:
① 不要給寶寶吃硬而光滑、需要徹底嚼碎的食物。
② 不要給寶寶吃圓形、較硬的食物(火腿腸、胡蘿蔔片等),除非提前切碎的。
③ 寶寶吃飯的時候注意監督。
④ 不要給寶寶嚼口香糖。
來源:人民日報、DrG科學育兒
編輯 | 呀呀
校正 |樹洞 審核 | 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