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的基本思想

2020-12-20 國學新知堂

《史記》草創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臨終時將紀史的任務託付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史記》一書是司馬氏父子兩代人的精力和智慧的結晶。

《論六家要旨》是司馬談關於先秦諸子學派研究的重要論文。司馬談將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的思想流派概括為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德。

陰陽家的思想淵源最久,它最早的形態是四氣四象的陰陽學說。這個學說與古代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是通過對四時更替以及與之相應的物象變更現象的觀察而建立的學說。

這個學說認為,春夏秋冬四季循環是陰陽二氣盛衰交替的過程。春為少陽,夏為太陽,秋為少陰,冬為太陰,陽盡陰生,陰盡陽復,如環無端,周流不息。

伴隨著二氣的消長交更,自然界的物象也隨之變化。春日萬物發生,由裡出外,命曰生;夏日萬物蕃秀,洩氣在外,命曰長;秋日萬物收斂,由外之裡,命曰收;冬日萬物閉藏,盡藏於裡,命曰藏。

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循環不息,生、長、收、藏物象交更,如影隨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氣四象陰陽學說的主要內容。這個學說是《易經》卦象的基礎,說明早在殷商時代,至遲商周之際,這個學說已經流行。

戰國時代,陰陽學派在古老的四氣四象學說基礎上有所發展,但也向機械化與僵化的方向了發展了。正如,司馬談所言「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 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 死則亡,未必然也」,陰陽學派製造了許多忌諱,容易使人們產生畏懼,但這些禁忌或忌諱並不是自然界真實規律的反映。比如,我們今天仍舊在《內經》中所能看到的,五季、五方、五色、五味、五臟與五行之間的對應關係,五運六氣學說等,都是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機械的應用。

儒家尊崇先王之言,致力六藝典籍的研習與傳譯,經年累世,皓首窮經。學問廣博,無所不涉,學者用盡一生的精力,難以窮盡。但是其「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卻是偉大的功績。

墨家崇尚節儉,反對貴族奢侈富貴,以大禹作為貴族的典範,要求他們住低矮的茅草屋,吃粗糧野菜,送葬只用一副桐木棺材。這樣的要求沒有人能夠效法遵守。但墨家強本節用,使百姓富足的要求的價值,不可抹殺。

法家不別親疏,不區分尊卑貴賤,一依法令決斷,斷絕「親親尊尊」之道。這樣主張只可做暫時的權宜之計,不能常用。但是法家使君貴臣賤,上下名職責名分明確,雖百家不能更改。名家繁苛,瑣屑空名而違反常理,但循名責實,要求名實一致的法則不能廢棄。

司馬談最推崇道家,認為六家之學只有道家吸收眾家之長,最切實際。道家以無為萬物根本,主張無為而無不為,其言難以透徹,其主張卻容易實行。司馬談在這裡所講到的道家,是指漢初的黃老道家。老子之後,道家分為三派,一派以稷下道家為代表,一派以莊子為代表,一派即黃老之學。黃老學派認為,道是萬物的總規律,認為效法道,遵循道就可以實現治平天下的目標。黃老學派積極參與政治,這與莊子之學的隱士性質截然不同。

司馬談認為,諸子之學都以治平天下為根本目標,只是採取方法策略不異而已。諸子生逢社會發生劇烈變革的時代,都想以自己的所學為實現天下太平清靜的目標提供方案,他們都懷抱著治亂救世的理想,殫精竭慮、吶喊、奔走、著述立說……

時代雖已遠去,但精神卻永遠留存下來。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

附錄:《論六家要旨》原文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 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 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 乃論六家之要旨曰:《易大傳》:"天 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 、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 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 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 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 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 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 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 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 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 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 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 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 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 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採椽不 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 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 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 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 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 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 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 ,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 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

相關焦點

  • 《史記》:「獨尊」朝代的思想寬容
    雖是「自序」,但司馬遷要先敘家世;更要重點介紹前一任太史公,也就是他父親司馬談的事業文章。其中抄錄了司馬談對陰陽、儒、墨、名、法、道德等先秦學派的評介,即所謂「六家指要」(要旨),一份非常難得的思想文獻。     在這份文獻中,司馬談既能夠指出先秦六家學說各自的局限,又能夠指出他們各自對於社會有益之處,每一家都不可或缺。體現出兼容並包的胸懷。
  • 諸子百家指哪十二家學派,它們的創始人和主要思想是什麼?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他的主要思想是「仁、恕、誠、孝」,孔子很注重人的品德修養,提倡教化和仁政。秦始皇時期,他焚書坑儒,打壓儒學,儒家開始衰落。漢武帝時期,由於董仲舒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加入了忠君思想、天人感應等,讓儒學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推到了正統地位,從此儒家成了我國的正統思想。
  • 道家提倡的因循思想原來並不是指因循守舊,而是有著這層含義?
    由此可看出,在古代掌權者和學派思想之間是相互取捨的,符合國情即符合自然。價值觀:自然道家的無為一直是合乎自然的。此出自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司馬談這令人想到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學「獨孤九劍」時的描寫。
  • 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簡述
    因此在思想意識領域中,就出現了光輝燦爛的「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盛況。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關於對諸子百家的論述,在戰國時期的《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都已經有記載。
  • 論諸子百家起源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後代史家試圖對「百家」進行分類,首先進行這種嘗試的是司馬談,他是司馬遷的父親;父子二人著述了中國第一部通史性質的《史記》。在《史記》最後一章,司馬遷援引了他的父親司馬談的一篇文章《論六家要旨》,其中,司馬談把在他之前幾個世紀中的思想家分為六家。
  • 「白馬非馬」「濠梁之辯」,名家的那些詭辯論題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而春秋戰國就是是其中最璀璨的一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學說層出不窮,各種智慧道理產生激烈的碰撞,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釋放出璀璨的火花,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其與「儒家」「道家」等並列為「六家」。名家作為一個學派,並非有著共同的政治思想或經濟主張,而僅僅在於他們都以「名」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此與其他學派相區別。在名家內部,由於觀點不同又形成若干派別,其中主要有「合同異」派和「離堅白」派。
  • 思想效益論
    思想效益論 絕大多數人都在「我注六經」,而不是
  • 中唐文人鬼神觀念的分歧:兼論韓愈《原鬼》的思想史意義
    [3]宋人作《韓愈論》者夥矣,無言及《原鬼》者,石介是北宋初著名的尊韓派學者,他認為「《原道》《原仁》《原毀》《行難》《禹門》《佛骨表》《諍臣論》,自諸子以來未有也」,亦不言及《原鬼》。見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4]方介《有鬼有物——韓愈〈原鬼〉及相關詩文探析》主要從韓愈闢佛、老的角度談鬼神,可為參考。
  • 《源氏物語》的道家新論 ——評《談「源」論「道」》
    張楠博士的近作《談「源」論「道」》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該書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古典文學及文化的影響,在充分借鑑中、日學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從系統的道家文化構成,特別是從道家哲學的高度,深入而具體地探討了《源氏物語》創作的思想底蘊、文學主題和文化特色。
  • 論亞里斯多德的本體思想
    在古希臘尚未出現用動詞exist來表示的存在,existence實質上是變化,它的一個基本特徵是變化的結果,也就是在完成意義上的結局,這就是具體事物,所以它的確切意義應該指「存在物」。這種存在本身直接表現為einai 的各種存在方式,這種存在方式是未分化的,因此建立在分離基礎上的本體論的邏輯學的重建,對於亞氏來說只能是後人強加給他的一種外在的過程。當然,本體論作為理論體系是在《形上學》才開始並得到完整論述的。
  • 《矛盾論》:既吸收了馬哲普遍原理,也繼承了陰陽思想精髓
    主要代表人物黃帝、姜子牙、孫武、吳起、白起、司馬穰苴、孫臏、尉繚子、李靖、戚繼光、毛澤東等人。其中,孫武是兵家思想集大成者,被稱為「兵聖」,其代表作品《孫子兵法》是現存影響力最為廣泛與深遠的兵法典籍。兵法思想,含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豐富的辯證法。
  • 北大概率論博士談概率論的訓練
    當然,還有一些統計方面的課程,比如時間序列、多元統計等等,但我就重點討論前面三門課:初等概率論:因為沒有測度論的基礎,所以這期間最重要的任務有兩個:通過具體的概型和模型,直觀上理解「概率」及其基本概念的含義;另外,要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運算,因為本科概率論依託的基本上是微積分的基礎,所以對於離散型和連續型的隨機變量方面的運算要有一定的訓練。
  • 學習案例裁判要旨
    《李飛故意殺人案》的理解與參照(吳光俠林玉環06.056)裁判要點:對於因民間矛盾引發的故意殺人案件,被告人犯罪手段殘忍,且繫纍犯,論罪應當判處死刑,但被告人親屬主動協助公安機關將其抓捕歸案,並積極賠償的,人民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從儘量化解社會矛盾角度考慮,可以依法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2年執行,同時決定限制減刑。
  • 華池村:司馬書院覓聖跡
    司馬書院東、北、西,自古至今,住的都是馬姓人家。華池村形成於公元前327年,秦佔據了少梁,更名少梁曰夏陽,秦惠文王吸取康王四年(前617)少梁得而復失的歷史教訓,為了加強夏陽縣的安全防衛,抵禦韓、魏兩國侵犯,命大將司馬錯在少梁城西門外(高門外)建宅安家,創建了北華池村,並建有家庭學堂(司馬書院),供子孫及鄉裡後生讀書。是司馬靳、昌、無澤、喜、談、遷啟蒙讀書的地方。